年級字:鰲(P0) 擲(P4) 鯨(P3)
清·宋犖《漫堂說詩》三:“至於杜之海涵地負,韓之鰲擲鯨呿,尚有所未逮。”
年級字:鯨(P3) 波(P1) 怒(P2) 浪(P1)
年級字:鯨(P3) 吞(P3) 蛇(P4) 噬(P1)
年級字:蛇(P4) 食(P1) 鯨(P3) 吞(P3)
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嚥。比喻強者逐步併吞弱者。
年級字:鯨(P3) 吸(P2) 牛(P1) 飲(P2)
鯨吸:像鯨魚吸水一樣。如鯨吸百川,似牛飲池水。比喻放量狂飲。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四卷:“桀爲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飲如長鯨吸百川。:
年級字:蠶(P0) 食(P1) 鯨(P3) 吞(P3)
象蠶吃桑葉那樣一步步侵佔,象鯨吞食那樣一下子吞併。比喻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併別國的領土。
《韓非子·存韓》:“諸侯可蠶食而盡,趙氏可得與敵矣。”
年級字:虎(P1) 鯨(P3) 吞(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衆,虎踞鯨吞。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年級字:鰲(P0) 擲(P4) 鯨(P3) 吞(P3)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龍浮馬負之圖,已曾抉奧運會;鰲擲鯨吞之句,無不深研。”
年級字:連(P1) 鰲(P0) 跨(P3) 鯨(P3)
《列子·湯問》載:渤海之東有五山浮於海,天帝令巨鰲十五輪流負山,山始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又《文選·揚雄〈羽獵賦〉》有遊獵江河湖澤,“乘巨鱗,騎京(或作鯨)魚”的記載。
年級字:鯨(P3) 吞(P3) 蠶(P0) 食(P1)
像鯨魚吞食一口吞下,像蠶吃桑葉逐步侵佔。比喻用各種手段侵吞。
清·王韜《英宜保土》:“若土耳機三土一旦爲俄所鯨吞蠶食,則地兼三海,拓疆萬里。”
年級字:東(P1) 海(P1) 鯨(P3) 波(P1)
高珪《岳墳感賦》詩:“東海鯨波誰可靖,只今惜少岳家軍。”
年級字:鯨(P3) 吞(P3) 虎(P1) 噬(P1)
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爲不急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