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éng
									
									
									
									
									
									年級字:騰(P3)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奔跑,跳躍:騰驤、奔騰、萬馬奔騰、騰躍、騰越。
上升:騰雲、騰雲駕霧、昇騰、飛騰、飛黃騰達、騰騰。
極度歡:歡騰、舉國歡騰。
空出來,挪移:騰空、騰開、騰退、騰個地方。
反復連續:翻騰、折騰。
姓氏: 漢代有騰撫。
徽章代號: 圖騰。
《明史.卷三十九.流賊傳.李自成傳》:「有一馬儳行列者斬之,馬騰入田苗者斬之。」
唐.杜甫〈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徵士〉詩:「願騰六尺駒,背若孤征鴻。」
 	
									
									
									téng kōng
									
									
									
									
									
										
									
									
									téng qǐ
									
									
									
									
									
										
									
									
									dǎo téng
									
									
									
									
									
										
									
									
									fān téng
									
									
									
									
									
										
									
									
									shēng téng
									
									
									
									
									
									年級字:升(P1) 騰(P3) 
詞性:形容詞
1.升入天空;往上升。
2.湧出;爆發出。
3.升官;發跡。
 	
									
									
									pū téng
									
									
									
									
									
									年級字:撲(P2) 騰(P3) 
詞性:形容詞
象聲詞,形容重物落地的聲音;因恐懼或心情激動而劇烈地或急速地撲動;前後或上下不規則地亂動;方言:活動。
 	
									
									
									rè téng
									
									
									
									
									
									年級字:熱(P2) 騰(P3) 
詞性:形容詞
形容興奮激動。
例:曲波《林海雪原》九:“當她看到他這樣艱苦地工作,便輕輕地吸了一口氣,熱騰的心略沉了一沉,她不敢進去。” 王拓《炸》: “她的思潮立刻跟著熱騰活躍了起來。”
 	
									
									
									fèi téng
									
									
									
									
									
										
									
									
									zhē téng
									
									
									
									
									
										
									
									
									téng chū
									
									
									
									
									
										
									
									
									bēn téng
									
									
									
									
									
									年級字:奔(P3) 騰(P3) 
詞性:動詞
1.跳躍著奔跑
猶如萬馬奔騰
2.比喻水流洶湧
洪水奔騰而來
 	
									
									
									téng téng
									
									
									
									
									
									年級字:騰(P3) 騰(P3) 
詞性:形容詞
1.比喻盛、旺盛。如:熱氣騰騰;怒火騰騰;怨氣騰騰;殺氣騰騰。
2.矇矓;迷糊貌。
3.升騰。
4.表示鼓聲、心跳聲、腳步聲的象聲詞。
 	
									
									
									zhēng téng
									
									
									
									
									
									年級字:蒸(P4) 騰(P3) 
詞性:動詞
1. 水蒸氣從葉片表面或其他部分發散出來2. 熱氣上升
 	
									
									
									túténg
									
									
									
									
									
									年級字:圖(P2) 騰(P3) 
詞性:名詞
外來翻譯語徽章代號: 圖騰、圖章。
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
在遠古原始社會中,人類的社羣組成結構會因為信仰、宗族而建立,同時各自繪製一些以大自然為基本的圖案作為社羣的徽章代表或標誌。
圖騰一詞源於北美洲印第安語 totem。By Oxford dictionary : 
1.  An object that is respected by a group of people, especially for religious reasons.
2.  An object that is a symbol for a group of people.
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r5kyp.html
 	
									
									
									tí téng
									
									
									
									
									
									年級字:蹄(P4) 騰(P3) 
廣東俗語,
外來翻譯語1.[frightened] 英語驚慌的音譯。
2.發蹄騰:  驚慌、不知所措。
 	
									
									
									fēi téng
									
									
									
									
									
										
									
									
									nào téng
									
									
									
									
									
										
									
									
									téng dá
									
									
									
									
									
										
									
									
									huān téng
									
									
									
									
									
									 
    
									
									
									
									
									
									
									
									
									
									
									
									
									
									
									
									
									
									年級字:騰(P3) 蛟(P6+) 起(P1) 鳳(P4) 
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年級字:起(P1) 鳳(P4) 騰(P3) 蛟(P6+) 
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年級字:騰(P3) 達(P1) 飛(P1) 黃(P1) 
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同“飛黃騰達”。
 
									
									
									
									
									
									
									
									
									年級字:龍(P2) 騰(P3) 虎(P1) 擲(P4) 
 
									
									
									
									
									
									
									
									
									年級字:骨(P2) 騰(P3) 肉(P1) 飛(P1)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里。”
 
									
									
									
									
									
									
									
									
									年級字:熱(P2) 血(P3) 沸(P4) 騰(P3) 
劉白羽《紅太陽頌》:“中國的天空在燃燒、大地在流血。不甘心作亡國奴隸的億萬人民滿腔怒火,熱血沸騰。”
 
									
									
									
									
									
									
									
									
									年級字:龍(P2) 騰(P3) 豹(P1) 變(P2) 
 
									
									
									
									
									
									
									
									
									年級字:飛(P1) 升(P1) 騰(P3) 實(P1) 
 
									
									
									
									
									
									
									
									
									年級字:騰(P3) 雲(P1) 駕(P3) 霧(P3) 
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昏。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
 
									
									
									
									
									
									
									
									
									年級字:萬(P2) 馬(P1) 奔(P3) 騰(P3) 
成千上萬匹刀在奔跑騰躍。形容羣衆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錢多處白丁橫帶》:“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杪似千軍擁沓。”
 
									
									
									
									
									
									
									
									
									年級字:龍(P2) 騰(P3) 虎(P1) 蹴(P6+) 
 
									
									
									
									
									
									
									
									
									年級字:物(P1) 議(P5) 沸(P4) 騰(P3) 
宋·蘇舜欽《詣匭疏·景祐五年》:“降麻之後,物論沸騰,故疾纏其身,災仍於國。”
 
									
									
									
									
									
									
									
									
									年級字:騰(P3) 焰(P6) 飛(P1) 芒(P3) 
 
									
									
									
									
									
									
									
									
									年級字:龍(P2) 騰(P3) 虎(P1) 躍(P3) 
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爲。
唐·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鹹系乎天者也。”
 
									
									
									
									
									
									
									
									
									年級字:蜚(P0) 英(P1) 騰(P3) 茂(P4) 
蜚:同“飛”。英:指名聲。茂:指實際。指人的名聲與事業日益昌盛。同“飛聲騰實”。
 
									
									
									
									
									
									
									
									
									年級字:騰(P3) 騰(P3) 兀(P0) 兀(P0) 
 
									
									
									
									
									
									
									
									
									年級字:熱(P2) 氣(P1) 騰(P3) 騰(P3) 
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十一回:“只見小和用一個小托盤託了幾碗蓋碗茶,熱氣騰騰的端過來。”
 
									
									
									
									
									
									
									
									
									年級字:駕(P3) 霧(P3) 騰(P3) 雲(P1) 
乘着雲,駕着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昏。
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雲,臂生兩翅,飛出獄院。”
 
									
									
									
									
									
									
									
									
									年級字:龍(P2) 騰(P3) 鳳(P4) 集(P3) 
 
									
									
									
									
									
									
									
									
									年級字:龍(P2) 騰(P3) 虎(P1) 嘯(P6) 
 
									
									
									
									
									
									
									
									
									年級字:飛(P1) 黃(P1) 騰(P3) 踏(P2)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年級字:民(P1) 怨(P3) 沸(P4) 騰(P3) 
人民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民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騰,喪國亡身者。”
 
									
									
									
									
									
									
									
									
									年級字:騰(P3) 聲(P1) 飛(P1) 實(P1) 
 
									
									
									
									
									
									
									
									
									年級字:龍(P2) 騰(P3) 虎(P1) 
晉·葛洪《抱朴子·欽士》:“彼雖降高抑滿,以貴下賤,終亦並目以遠其明,假耳以廣其聰,龍騰虎踞,宜其然也。”
 
									
									
									
									
									
									
									
									
									年級字:慢(P2) 騰(P3) 斯(P2) 禮(P2) 
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同“慢條斯理”。
 
									
									
									
									
									
									
									
									
									年級字:上(P1) 下(P1) 翻(P2) 騰(P3) 
 
									
									
									
									
									
									
									
									
									年級字:飛(P1) 聲(P1) 騰(P3) 實(P1) 
《北史·周宗室傳論》:“其茂親則有魯衛、樑楚,其疏屬則有凡蔣、荊燕,鹹能飛聲騰實,不滅於百代之後。”
 
									
									
									
									
									
									
									
									
									年級字:殺(P4) 氣(P1) 騰(P3) 騰(P3) 
殺氣:兇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要殺人的兇狠氣勢。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四折:“殺氣騰騰蔽遠空,一聲傳語似金鐘,兩家賭戰分成敗,只在來人啓口中。”
 
									
									
									
									
									
									
									
									
									年級字:士(P1) 飽(P1) 馬(P1) 騰(P3) 
 
									
									
									
									
									
									
									
									
									年級字:飛(P1) 黃(P1) 騰(P3) 達(P1) 
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上升,引伸爲發跡,宦途得意。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年級字:騰(P3) 空(P1) 而(P1) 起(P1)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見那女子撥轉馬頭,那馬即騰空而起,倏忽不見。”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年級字:一(P1) 尺(P1) 水(P1) 翻(P2) 騰(P3) ,(P1) 做(P1) 百(P1) 丈(P2) 波(P1) 
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年級字:一(P1) 尺(P1) 水(P1) 翻(P2) 騰(P3) ,(P1) 做(P1) 一(P1) 丈(P2) 波(P1)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