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饔 」
年級字:飧(P0) 不(P1) 濟(P4)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濟,我這裏有白銀十兩,暫且拿去使用。”
年級字:飧(P0) 不(P1) 給(P1)
明·朱國幀《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轉大冶主簿,故苗地,長吏多不樂往,代行令事,多方撫卹,盡卻例金,錙銖無所取,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
年級字:朝(P3) 夕(P1) 飧(P0)
明·李東陽《後東山草堂賦》:“吾儕細人,朝饔夕飧,觀山而不窮其巔,望海而不極其源。”
年級字:飧(P0) 不(P1) 飽(P1)
饔:早飯。飧:晚飯。終天吃不飽。形容生活十分貧困。亦作“饔飧不繼”、“饔飧不給”。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飧不飽,沒閒錢去養馬騾。”
年級字:飧(P0) 不(P1) 繼(P3)
饔:早飯;飧:晚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形容生活十分窮困。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七:“於是,衡門之下,環堵蕭然,饔飧不繼,過日恆飢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