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一(P1) 路(P1) 順(P2) 風(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順風裏說到想要告休歸裏。”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連冬過春,徐槐一邊久無消息,更喜雲陳兩處亦無動靜,一路順風無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吳用漸漸向愈。”
年級字:靡(P0) 然(P2) 順(P2) 風(P1)
年級字:順(P2) 風(P1) 張(P2) 帆(P3)
年級字:順(P2) 風(P1) 扯(P4) 帆(P3)
年級字:順(P2) 風(P1) 吹(P1) 火(P1)
年級字:順(P2) 風(P1) 駛(P4) 船(P2)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駛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年級字:一(P1) 帆(P3) 順(P2) 風(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一回:“三隻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行,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
年級字:順(P2) 水(P1) 順(P2) 風(P1)
年級字:順(P2) 風(P1) 使(P2) 船(P2)
順着風勢駕船。比喻趁着有利條件做事,容易成功。也指藉機行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年級字:順(P2) 風(P1) 使(P2) 帆(P3)
年級字:雨(P1) 順(P2) 風(P1) 調(P4)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年級字:順(P2) 風(P1) 行(P1) 船(P2)
順着風勢行船。比喻趁着有利情勢做事,用力小而收效大。
年級字:順(P2) 風(P1) 使(P2) 舵(P3)
年級字:順(P2) 風(P1) 轉(P2) 舵(P3)
隨着風向轉換舵位。比喻順着情勢改變態度(含貶義)。
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則你這媒人一個個,啜人口似蜜鉢,都只是隨風倒舵,索媒錢賺少爭多。”
年級字:扯(P4) 順(P2) 風(P1) 旗(P3)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旗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年級字:順(P2) 風(P1) 而(P1) 呼(P2)
順着風向呼喊,聲音傳得遠,使人聽得清。比喻憑藉外力可有較好效果。
《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