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鞭(P2)
詞性:名詞,動詞
文言文字詞金文從「攴」從「免」省,「攴」象手持鞭子,上部是「免」的省形,作為聲符。或加從「人」,象手持鞭子鞭打人之形。
用皮條製成的工具: 鞭子、皮鞭、馬鞭、教鞭、竹鞭。
用鞭子抽打的動作:鞭打、鞭撲、鞭責、鞭策。。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鞭杆、鞭長莫及。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無鋒刃:鋼鞭、竹節鞭。
一串串的爆竹: 鞭炮。
俗稱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牛鞭、虎鞭、鹿鞭。
《說文解字.革部》:「鞭,毆也。」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今宵洞房花燭夜,試看狀元一條鞭。」
年級字:鞭(P2) 闢(P4) 向(P1) 裏(P1)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裏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
明·王守仁《寄鄒謙之書》:“隨處體認天理之說,大約未嘗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風捉影,縱令鞭闢向裏,亦與聖門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塵。”
年級字:鞭(P2) 長(P1) 駕(P3) 遠(P1)
清·魏源《嚴公神道碑銘》:“故自古梁州自爲一道……距省會遠者或二千里,鞭長駕遠,稂莠豐茂。”
年級字:擊(P3) 鞭(P2) 錘(P6+)
清·李漁《奈何天·攢羊》:“破釜焚舟,擊鞭錘鐙,休怕風寒雪冷。”
年級字:蒲(P6+) 鞭(P2) 示(P1) 辱(P5)
對有過錯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爲了使他感到羞恥,並不使他皮肉受苦。舊時用於宣揚官吏的所謂寬仁。
《快心編》第十回:“我若將此重棒責之,豈不是傷其肌膚,而使彼貽憂日後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則可矣。”
年級字:着(P2) 人(P1) 先(P2) 鞭(P2)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爲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年級字:鞭(P2) 向(P1) 裏(P1)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裏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同“鞭辟近裏”。
宋張栻《答胡季隨書》:“近來士子肯向學者,亦時有之,但實作工夫耐久者極難得也。且是要鞭擗向裏,如此下工,方自覺病痛多耳。”
年級字:鞭(P2) 長(P1) 不(P1) 及(P2)
年級字:一(P1) 鞭(P2) 先(P2) 著(P2)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爲友,共以收復中原爲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見《晉書·劉琨傳》。
年級字:鞭(P2) 駑(P0) 策(P4) 蹇(P0)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明·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於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
年級字:截(P3) 留(P2) 鞭(P2)
後用爲對離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
唐·馮贄《雲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
年級字:投(P3) 鞭(P2) 斷(P3) 流(P1)
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裏,就能截斷水流。比喻人馬衆多,兵力強大。
《晉書·苻堅載記》:“以吾之衆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年級字:鞭(P2) 約(P2) 近(P2) 裏(P1)
宋·朱熹《答範伯崇書》:“凡事自立章程,鞭約近裏,勿令心志流漫。”
年級字:蒲(P6+) 鞭(P2) 之(P2) 罰(P5)
《後漢書·劉寬傳》:“吏人有過,但以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
年級字:鞭(P2) 辟(P4) 近(P2) 裡(P3)
鞭辟:鞭策,激勵;裡:最裡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二程全書·遺書十一》:“學只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
年級字:馬(P1) 腹(P4) 逃(P2) 鞭(P2)
年級字:執(P4) 鞭(P2) 墜(P5)
亦作“執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表示傾心追隨。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願爲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爲萬幸。”
年級字:鞭(P2) 進(P1) 裏(P1)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裏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同“鞭辟近裏”。
郭沫若《文藝論集·論節奏》:“第三是生理學的假說……這種假說,是把心髒的鼓動和肺髒的呼吸,認爲節奏之起源。這覺得很能鞭擗進裏了。”
年級字:快(P1) 馬(P1) 加(P1) 鞭(P2)
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宋·陸游《村居》詩:“生僧快馬隨鞭影,寧作癡人記劍痕。”
年級字:鞭(P2) 長(P1) 莫(P2) 及(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
年級字:先(P2) 我(P1) 着(P2) 鞭(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先生吾着鞭耳。”
年級字:鞭(P2) 絲(P2) 帽(P1) 影(P2)
宋陸游《齊天樂·左綿道中》詞:“塞月征塵,鞭絲帽影,常把流年虛佔。”
年級字:鞭(P2) 辟(P4) 入(P1) 裡(P3)
鞭辟:鞭策,激勵;裡:最裡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二程全書·遺書十一》:“學只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
年級字:鞭(P2) 辟(P4) 近(P2) 裏(P1)
鞭闢:鞭策,激勵;裏:最裏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二程全書·遺書十一》:“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
年級字:鞭(P2) 辟(P4) 入(P1) 裏(P1)
鞭闢:鞭策,激勵;裏:最裏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二程全書·遺書十一》:“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
年級字:執(P4) 鞭(P2) 隨(P3)
手裏拿着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隨在左右。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
年級字:鞭(P2) 不(P1) 及(P2) 腹(P4)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年級字:執(P4) 鞭(P2) 隨(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8回:“願將軍不棄,收爲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
年級字:躍(P3) 馬(P1) 揚(P2) 鞭(P2)
躍:跳。跳上駿馬,舉起馬鞭。形容揚鞭催馬急馳而去的樣子。也比喻熱火朝天地進行建設。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揚鞭,插箭彎弓。”
年級字:鞭(P2) 闢(P4) 着(P2) 裏(P1)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裏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
清·李顒《南庠匯語》十六:“一則文字知見義襲於外,原不曾鞭闢着裏,真參實悟。”
年級字:先(P2) 我(P1) 著(P2) 鞭(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先生吾著鞭耳。”
年級字:一(P1) 鞭(P2) 一(P1) 條(P1) 痕(P4)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年級字:鞭(P2) 長(P1) 不(P1) 及(P2) 馬(P1) 腹(P4)
指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上。後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杜預注:“言非所擊。”
jūn zǐ yī yán kuài mǎ yī biān
年級字:君(P2) 子(P1) 一(P1) 言(P1) ,(P1) 快(P1) 馬(P1) 一(P1) 鞭(P2)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