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明(P1) 察(P2) 秋(P1) 毫(P4)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年級字:萬(P2) 歲(P2) 千(P1) 秋(P1)
《戰國策·楚策一》:“於是楚王遊於雲夢……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遊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此樂矣?’”
年級字:秋(P1) 波(P1) 盈(P4) 盈(P4)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六回:“再看秋痕,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語。”
年級字:月(P1) 旦(P1) 春(P1) 秋(P1)
《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劭從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年級字:華(P2) 星(P1) 秋(P1) 月(P1)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年級字:秋(P1) 收(P1) 東(P1) 藏(P2)
年級字:皮(P1) 裏(P1) 陽(P1) 秋(P1)
《晉書·褚裒傳》:“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裏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年級字:皮(P1) 裏(P1) 春(P1) 秋(P1)
《晉書·褚裒傳》:“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裏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年級字:平(P1) 分(P2) 秋(P1) 色(P1)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年級字:秋(P1) 毫(P4) 無(P2) 犯(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年級字:望(P2) 穿(P1) 秋(P1) 水(P1)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年級字:秋(P1) 毫(P4) 勿(P1) 犯(P4)
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無犯”。
《北史·隋紀下·煬帝》:“營壘所次,務在整肅,芻蕘有禁,秋毫勿犯。”
年級字:千(P1) 秋(P1) 萬(P2) 古(P1)
唐·劉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
年級字:春(P1) 露(P2) 秋(P1) 霜(P3)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
年級字:冰(P1) 壺(P3) 秋(P1) 月(P1)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淨。多指人的品格。
宋·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年級字:一(P1) 字(P1) 千(P1) 秋(P1)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夫詩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年級字:富(P3) 於(P2) 春(P1) 秋(P1)
《史記·曹相國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
年級字:春(P1) 生(P1) 秋(P1) 殺(P4)
唐·白居易《賀殺賊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臨八表,子育羣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
年級字:秋(P1) 風(P1) 掃(P1) 葉(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九卷:“[程萬里]每日間見元兵所過,殘滅如秋風掃葉,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寧爲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年級字:秋(P1) 後(P1) 算(P2) 賬(P5)
本指秋收後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後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行清算處理。
年級字:秋(P1) 色(P1) 平(P1) 分(P2)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年級字:春(P1) 秋(P1) 鼎(P5) 盛(P2)
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
年級字:秋(P1) 毫(P4) 不(P1) 犯(P4)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年級字:利(P2) 析(P4) 秋(P1) 毫(P4)
年級字:秋(P1) 扇(P3) 見(P1) 捐(P4)
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漢·班婕妤《怨歌行》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月明,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年級字:春(P1) 蛙(P2) 秋(P1) 蟬(P4)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晉·楊泉《物理論》:“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此無異於春蛙秋蟬,聒舌而已。”
年級字:千(P1) 秋(P1) 萬(P2) 代(P2)
《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年級字:千(P1) 秋(P1) 萬(P2) 歲(P2)
《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年級字:千(P1) 秋(P1) 人(P1) 物(P1)
年級字:萬(P2) 代(P2) 千(P1) 秋(P1)
指經歷年代極久遠。亦作“萬古千秋”、“萬載千秋”。
年級字:春(P1) 花(P1) 秋(P1) 實(P1)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清·錢泳《履園叢活·夢幻·永和銀杏》:“楊州鈔關官署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圍,直幹凌霄,春花秋實。”
年級字:落(P2) 葉(P1) 知(P1) 秋(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絃動別曲,葉落知秋。”
年級字:春(P1) 華(P2) 秋(P1) 實(P1)
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後漢書》第五十二卷:“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
年級字:秋(P1) 風(P1) 落(P2) 葉(P1)
年級字:秋(P1) 高(P1) 氣(P1) 和(P1)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伕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年級字:臨(P3) 去(P1) 秋(P1) 波(P1)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
年級字:社(P2) 燕(P2) 秋(P1) 鴻(P6+)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鳥,但在同一季節裏飛的方向不同。比喻剛見面又離別。
年級字:一(P1) 日(P1) 三(P1) 秋(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 一天,24小時。
三秋:三個季度。
一天不見面,就像過了三個季度。
《詩經·王風·採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年級字:微(P2) 察(P2) 秋(P1) 毫(P4)
年級字:一(P1) 葉(P1) 知(P1) 秋(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年級字:凜(P5) 若(P3) 秋(P1) 霜(P3)
比喻待人接物毫無感情,象冰霜一樣冷。也比喻態度嚴正,不可接近。同“凜若冰霜”。
年級字:秋(P1) 高(P1) 氣(P1) 肅(P4)
宋·張掄《醉落魄·詠秋》詞之四:“秋高氣肅,西風又拂盈盈菊。”
年級字:秋(P1) 實(P1) 春(P1) 華(P2)
清·林則徐《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凡爾諸生,各宜踊躍,此日馳驅文囿,競吐珠零錦粲之詞;他年黼黻皇猷,佇收秋實春華之用。”參見“春華秋實”。
年級字:秋(P1) 豪(P5) 之(P2) 末(P3)
《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爲小。”
年級字:秋(P1) 月(P1) 春(P1) 花(P1)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年級字:春(P1) 秋(P1) 蛇(P4)
《晉書·王羲之傳》:“行之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年級字:春(P1) 秋(P1) 戰(P4) 國(P1)
詞性:名詞
戰國「春秋」和「戰國」是中國古代歷史 500 年的持續內戰,直到秦始皇帝於公元前246成功統一為止。-「春秋」或稱為「春秋時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
-「戰國」或稱為「戰國時期」是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春秋時期」的故事主要有五霸,他們本來都是周代的諸侯,因為周王勢力低落,各地諸侯紛紛各自稱霸,其中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戰國時期」重點是秦王政 [即秦始皇帝]在公元前246年登位,用了16年時間合併六國而統一中國的故事。六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
-「春秋」的名字來自魯國編件史《春秋》一書的記載。
-「戰國」的名字來自西漢的劉向所編寫的《戰國策》。
年級字:秋(P1) 月(P1) 春(P1) 風(P1)
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年級字:秋(P1) 高(P1) 氣(P1) 爽(P4)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年級字:霜(P3) 氣(P1) 橫(P2) 秋(P1)
霜:秋霜。氣:志氣。比喻志氣凜然,像秋霜一樣嚴峻。
年級字:秋(P1) 高(P1) 馬(P1) 肥(P2)
宋·李綱《靖康傳信錄》卷三:“臣恐秋高馬肥,虜必再至,以責前約。”
年級字:華(P2) 屋(P1) 秋(P1) 墟(P4)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年級字:玉(P1) 秋(P1) 霜(P3)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融傳論》:“懍懍焉,皓皓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年級字:秋(P1) 收(P1) 冬(P1) 藏(P2)
秋季爲農作物收穫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年級字:各(P1) 有(P1) 千(P1) 秋(P1)
「千秋」千年,引伸爲久遠。
「各」眾多。
比喻在眾多人之中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漢·李陵《與蘇武三首》:「嘉會難再遇,三載爲千秋。」
年級字:遺(P3) 臭(P3) 千(P1) 秋(P1)
清·侯方域《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姑念放麑,使御魍魎之鬼,擁戴稱頌,懸金石不刊之書,令其遺臭千秋。”
年級字:秋(P1) 風(P1) 過(P1) 耳(P1)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年級字:望(P2) 秋(P1) 先(P2) 零(P3)
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
年級字:千(P1) 秋(P1) 萬(P2) 世(P1)
年級字:春(P1) 蘭(P3) 秋(P1) 菊(P5)
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年級字:春(P1) 蛇(P4) 秋(P1)
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年級字:盈(P4) 盈(P4) 秋(P1) 水(P1)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年級字:老(P1) 氣(P1) 橫(P2) 秋(P1)
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年級字:萬(P2) 古(P1) 千(P1) 秋(P1)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僧問:‘如何是五老峯前句?’師曰:‘萬古千秋。’”
年級字:秋(P1) 水(P1) 伊(P1) 人(P1)
《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年級字:秋(P1) 荼(P0) 密(P2) 網(P2)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漢·桓寬《鹽鐵論·刑德》:“昔秦法每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
年級字:春(P1) 去(P1) 秋(P1) 來(P1)
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年級字:百(P1) 歲(P2) 千(P1) 秋(P1)
《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年級字:秋(P1) 毫(P4) 見(P1) 捐(P4)
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早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年級字:春(P1) 花(P1) 秋(P1) 月(P1)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年級字:一(P1) 葉(P1) 報(P2) 秋(P1)
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同“一葉知秋”。
唐·鮑溶《始見二毛》詩:“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唐·柳氏《楊柳枝》詞:“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年級字:秋(P1) 風(P1) 扇(P3)
秋日涼風至,扇子遂棄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寵。
清·李漁《意中緣·先訂》:“萬一結褵之後,見美而遷,使奴家有秋風紈扇之悲,如何是好!”
年級字:暗(P2) 送(P1) 秋(P1) 波(P1)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年級字:秋(P1) 月(P1) 寒(P2) 江(P2)
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遊,秋月寒江。”
年級字:萬(P2) 載(P3) 千(P1) 秋(P1)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今聖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年級字:多(P1) 事(P1) 之(P2) 秋(P1)
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爲綠林之嚆矢也。”
年級字:有(P1) 事(P1) 之(P2) 秋(P1)
年級字:洞(P2) 察(P2) 秋(P1) 毫(P4)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年級字:多(P1) 故(P1) 之(P2) 秋(P1)
多故:多變亂多患難;秋:指某個時期。指多事故多患難的時期。
《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難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藝善掌兵者,量才復用。”
年級字:葉(P1) 落(P2) 知(P1) 秋(P1)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絃動別曲,葉落知秋。”
年級字:獨(P4) 有(P1) 千(P1) 秋(P1)
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可以流傳千古。
清·張履《學箴六首示諸生》:“何窮何通?何得何喪?獨有千秋,斯志必抗。”
年級字:秋(P1) 毫(P4) 之(P2) 末(P3)
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年級字:秋(P1) 行(P1) 夏(P1) 令(P2)
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於改革了。”
年級字:秋(P1) 風(P1) 團(P3) 扇(P3)
秋風起後,扇子就用不到了。舊時比喻不再受男子寵愛的女子。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秋風團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
年級字:秋(P1) 水(P1) 盈(P4) 盈(P4)
秦牧《藝海拾貝·神速的剪影》;“通過這二十幾個字,一個雪膚花貎、十指纖纖、脣紅齒白、雲鬢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現在人們眼前了。”
年級字:春(P1) 秋(P1) 筆(P1) 法(P1)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爲《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年級字:疾(P2) 風(P1) 掃(P1) 秋(P1) 葉(P1)
《資治通鑑·晉記·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
年級字:秋(P1) 風(P1) 掃(P1) 落(P2) 葉(P1)
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年級字:春(P1) 秋(P1) 無(P2) 義(P3) 戰(P4)
年級字:危(P3) 急(P1) 存(P3) 亡(P2) 之(P2) 秋(P1)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年級字:一(P1) 葉(P1) 落(P2) 知(P1) 天(P1) 下(P1) 秋(P1)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年級字:春(P1) 生(P1) 夏(P1) 長(P1) ,(P1) 秋(P1) 收(P1) 冬(P1) 藏(P2)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爲天下綱紀。”
míng chá qiū háo bù jiàn yú xīn
年級字:明(P1) 察(P2) 秋(P1) 毫(P4) ,(P1) 不(P1) 見(P1) 輿(P0) 薪(P6)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爲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yī rì bù jiàn rú gé sān qiū
年級字:一(P1) 日(P1) 不(P1) 見(P1) ,(P1) 如(P2) 隔(P3) 三(P1) 秋(P1)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唸的心情非常迫切。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 ér bù jiàn yú xīn
年級字:明(P1) 察(P2) 秋(P1) 毫(P4) 之(P2) 末(P3) ,(P1) 而(P1) 不(P1) 見(P1) 輿(P0) 薪(P6)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年級字:日(P1) 本(P2) 終(P2) 戰(P4) 週(P2) 年(P1) 系(P2) 列(P2) 之(P2) 秋(P1) 後(P1) 算(P2) 帳(P4)
2005 年, 即日本終戰 60 週年, 立場保次村守的《 讀賣新聞》 成立了委員會, 全面檢證由 918 事 變到太平洋戰爭這 15 年間的戰爭責任, 並在報上連載, 後結集成書——《 檢證戰爭責任—— 從 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 ( 下簡稱《 檢證》 ) 。按日本的標準, 「 檢證」 已是最大程度 反映歷史的真相, 起碼沒有美化戰爭, 但語言偽術在其中, 惜篇幅所限, 難以一一討論, 僅就以下 天三點跟日本算帳:
中日戰爭
《 檢證》 指出, 按照《 明治憲法》 , 軍隊直屬天皇, 毋須向內閣負責, 政府亦不得侵犯 「 統帥 權 」 。故「 皇軍」 屢次在中國生事、 妄開戰端, 最後演變成中日大戰, 歸根究柢, 是憲法的 漏洞所致。
至於盧溝橋事變, 《 檢證》 認為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要負全責, 因他無設法平息事端, 反而向中 國擴軍, 並發表還強硬宣言, 效果等同宣戰。
天皇責任
同樣根據《 明治憲法》 ,國務大臣輔助再天皇, 並負其責。天皇是陸海軍統帥, 但作戰命令實 由參謀總長提出, 經天皇御批, 再由參謀總長副署執行。故天皇的統帥身份只屬虛銜, 並無實 權。
以上是「 天皇無罪論」 的慣常講法但堀田江理在《 日本 1941 》 中說: 「 《 明治憲法》 沒 有明確規定天皇不能否決( 按: 內閣及軍部的決定) , 所以他理論上可以否決,關鍵要看裕仁自 己。 」 而不論主和的海相及川古志郎, 還是主戰的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也曾指望天皇出手干 預, 推翻 9 月 6 日的御前會議就開戰限期的決定。誰説天皇是虛君?
再者, 天皇如無實權, 何以終戰? 一個「 聖斷」 , 頑固如及後的陸相阿南惟幾亦要屈服。天皇 的無上權威, 比內閣的「 實權」 還要厲害, 因為內閣可以倒台, 天皇卻是神聖不可侵犯, 如他堅 持反戰, 誰敢抗旨?
由此可見, 天皇是當時全國上下唯一有能力阻止開戰的人, 而他也知道勝算渺茫, 卻選擇袖手 旁觀, 甚至批准軍方的冒進政策, 並在偷襲珍珠港後親自頒布「 對英美兩國宣戰」 詔書。如此 「 戰犯」 , 即使能逃避法律制裁, 道德上亦難辭其咎。
盟軍責任
《 檢證》 認為, 火燒東京及原爆, 跟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戰爭罪行, 理應同日受譴責。而策劃火 燒東京的美國空軍降司令李梅( LeMay ) 亦承認: 「 如果美國戰敗, 我必被送上國際法庭受 審。」
實情呢? 早在 1943 年 12 月發表的「 開戰羅宣言」 ( 中、美、 英三國首腦會議的商定) , 已要 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之後日本屢戰屢敗, 就是不肯認輸, 盟軍才於 45 年 3 月火燒東京, 死者超過 20 萬, 大部分是平民( 平民不一定是無辜, 自明治維新起, 日本平民即出錢出力支持軍國主義擴 張, 包括自願性質的軍資獻納, 日本有不少飛機大砲皆由民間捐款而來) , 如果日本肯投降, 就能 避免之後的原爆, 但日本無動於衷。盟軍在 7 月發表「 波茨坦公告」 , 再次要求日本投降, 否 則必遭「 全滅」 , 卻被日本「 默殺」 , 直至投下兩顆原子彈, 日本才肯罷休。究竟是誰罔顧人 命?
日本之所以「 企硬」 , 是擔心無條件投降會動搖國體, 即萬世一統的天皇制, 這比人民的生 命、 甚至天皇的安危更重要。問題是, 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 日本作為侵略國, 憑甚麼跟盟軍 討價還價? 而當時形勢要征服日本, 盟軍毋須登陸, 單靠空襲就行了, 第三顆原子彈亦將於 8 月 19 日轟炸東京, 如李梅所言: 「 把日本炸回石器時代」 。而保留天皇制純粹是戰後安排, 方便 盟軍管治, 絕非終戰手段。
有人說, 日本已經山窮水盡, 盟軍若實施海上封鎖, 日本彈盡糧絕, 遲早也會投降。但別忘記, 日 本在投降前仍佔領亞洲多國, 日本愈早投降, 鄰國就愈早脫險。要求盟軍以陰乾代替炸光, 等於 犧牲亞洲人以保全日本人, 持此論者, 究竟有無人性?
日本終戰 70 年, 硝煙散盡, 留下的創傷, 亦終將隨時間逝去, 惟有歷史的教訓, 必永存後世, 而今 問題在, 當事人有無認真吸取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