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雨(P1) 跡(P2) 雲(P1) 蹤(P5)
明·湯顯祖《牡丹亭·尋夢》:“怎賺騙,依希想象人兒見,那來時荏苒,去也遷延。非遠,那雨跡雲蹤才一轉,敢依花傍柳,還重現。”
年級字:袂(P0) 雲(P1) 汗(P1) 雨(P1)
年級字:泣(P4) 下(P1) 如(P2) 雨(P1)
年級字:礎(P3) 潤(P4) 而(P1) 雨(P1)
柱子的基石潤溼了,就是要下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淮南子·說林訓》:“山雲蒸,柱礎潤。”宋·蘇洵《辨姦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年級字:雨(P1) 蹤(P5) 雲(P1) 跡(P2)
宋·曾覿《清商怨》詞:“清宵寂,香閨隔。好夢難尋,雨蹤雲跡。憶憶憶。”
年級字:闌(P0) 風(P1) 伏(P4) 雨(P1)
指夏秋之際的風雨。後亦泛指風雨不已。同“闌風長雨”。
年級字:隨(P3) 車(P1) 甘(P2) 雨(P1)
年級字:彈(P4) 雨(P1) 槍(P2) 林(P1)
清·孫雨林《皖江血·拒敵》:“且劃策,彈雨槍林,木壞山隤,江城付動灰。”
年級字:風(P1) 雨(P1) 不(P1) 透(P3)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裏三層,外三層,把老爺和公子圍了個風雨不透,都擠着要聽聽這到底是怎麼一樁事。”
年級字:細(P1) 雨(P1) 和(P1) 風(P1)
細雨:小雨;和風:春天的微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溫和而不粗暴。
前蜀·韋莊《登咸陽縣樓望雨》詩:“亂云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
年級字:雨(P1) 零(P3) 星(P1) 散(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九回:“[張清、王英]殺散左哨軍兵,如摧枯拉朽的直衝進來,殺得賊兵四分五裂,七斷八續,雨零星散,亂竄奔逃。”
年級字:春(P1) 雨(P1) 如(P2) 油(P2)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縉《春雨》:“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羣牛。”
年級字:雨(P1) 巾(P1) 風(P1) 帽(P1)
宋·朱敦儒《感皇恩·遊□□園感舊》詞:“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風帽。”宋·陳三聘《夢玉人引》詞:“雨巾風帽,昔追遊、誰念舊蹤跡。”
年級字:雨(P1) 後(P1) 送(P1) 傘(P2)
二月河《康熙大帝》第四卷五十三:“不見不見,前些日子朕要死不活的時候,別的阿哥都在這兒侍候,偏偏他[八阿哥]和朕一塊病了,如今朕剛回過神兒來,他也好了。雨後送傘,獻的哪門子假殷勤呢?”
年級字:雨(P1) 跡(P2) 雲(P1) 踪(P5)
年級字:風(P1) 霜(P3) 雨(P1) 雪(P1)
元·馬致遠《黃梁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
年級字:泣(P4) 涕(P5) 如(P2) 雨(P1)
泣:低聲哭;涕:鼻涕。眼淚像雨一樣。形容極度悲傷。
年級字:雨(P1) 後(P1) 春(P1) 筍(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雨: 雨水、下雨。
後: 之後。
春: 春天、春季。
筍: 竹筍。
指春天下雨後,竹筍便很快長出來,景色出現變化。
年級字:巴(P1) 山(P1) 夜(P2) 雨(P1)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年級字:雨(P1) 條(P1) 菸(P2) 葉(P1)
雨中的柳條,煙霧中的柳葉。形容悽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纏綿。
宋·晏殊《浣溪沙》詞:“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菸葉系人情。”宋·晏幾道《浪淘沙·麗曲醉思仙》詞:“穠蛾疊柳臉紅蓮。多少雨條菸葉恨,紅淚離筵。”
年級字:風(P1) 雨(P1) 無(P2) 阻(P4)
不受颳風下雨的阻礙。指預先約好的事情,一定按期進行。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寶釵說道:‘一月只要兩次就夠了。擬定日期,風雨無阻。’”
年級字:大(P1) 雨(P1) 如(P2) 注(P2)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偶然風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進,泊于山崖之下。”
年級字:沛(P5) 雨(P1) 甘(P2) 霖(P0)
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二十八出:“情濃意長,情濃意長,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年級字:礎(P3) 泣(P4) 而(P1) 雨(P1)
柱子的基石泣溼了,就是要下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年級字:招(P2) 風(P1) 惹(P3) 雨(P1)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二回:“這監生不惟遮不得風,避不得雨,且還要招風惹雨。”
年級字:雨(P1) 棟(P5) 風(P1) 簾(P4)
唐·王勃《滕王閣》詩:“晝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年級字:覆(P5) 雨(P1) 翻(P2) 雲(P1)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雨(P1) 蓑(P0) 風(P1) 笠(P0)
宋·李曾伯《沁園春·丙辰歸裏和八窗叔韻》詞:“天教狂虜灰飛。更莫問兒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絕交楚徼,雨蓑風笠,投老吳磯。”
年級字:沐(P4) 雨(P1) 梳(P3) 風(P1)
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同“沐雨櫛風”。
年級字:巫(P4) 山(P1) 雲(P1) 雨(P1)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雨(P1) 過(P1) 天(P1) 晴(P2)
明·謝肇涮《文海披沙記》:“御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年級字:友(P1) 風(P1) 子(P1) 雨(P1)
指雲。雲以風爲友,以雨爲子。蓋風與雲並行,雨因雲而生。
年級字:滿(P2) 城(P2) 風(P1) 雨(P1)
城裏到處颳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年級字:雨(P1) 膏(P3) 煙(P2) 膩(P6)
宋·柳永《剔銀燈》詞:“豔杏夭桃,垂楊芳草,各鬥雨膏煙膩。”
年級字:雲(P1) 期(P2) 雨(P1) 約(P2)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但則要捉對兒雲期雨約,便是俺師徒每全真了道。”
年級字:祥(P2) 風(P1) 時(P1) 雨(P1)
年級字:雨(P1) 雲(P1)
宋·陳亮《點絳脣·詠梅月》詞:“清人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僝雲僽,格調還依舊。”
年級字:攜(P6) 雲(P1) 握(P3) 雨(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傳言送語,看明日攜雲握雨。”
年級字:雨(P1) 井(P2) 煙(P2)
清·孔尚任《桃花扇·題畫》:“明放着花樓酒榭,丟做個雨井煙垣。”
年級字:風(P1) 行(P1) 雨(P1) 散(P2)
南朝·陳徐陵《與楊僕射書》:“又聞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風行雨散,東播西流。”
年級字:雲(P1) 收(P1) 雨(P1) 散(P2)
宋·周邦彥《燭影搖紅》詞:“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爭奈雲收雨散。憑闌干、東風淚滿。”
年級字:沐(P4) 雨(P1) 風(P1)
風梳髮,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年級字:淚(P2) 下(P1) 如(P2) 雨(P1)
宋·陸游《聞虜亂有感》詩:“有時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淚如雨。”
年級字:今(P1) 雨(P1) 新(P1) 知(P1)
年級字:梨(P2) 花(P1) 帶(P1) 雨(P1)
象沾着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後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年級字:驟(P6) 風(P1) 暴(P4) 雨(P1)
柳青《銅牆鐵壁》第八章:“衆人都擔心這時正是下雷雨的節令,猛不防來一陣驟風暴雨,人們藏在地洞裏難免遭水淹。”
年級字:雨(P1) 淋(P3) 日(P1) 曬(P2)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長庚]多少年來,雨淋日曬,臉比石頭還粗。”
年級字:風(P1) 雨(P1) 飄(P2) 搖(P2)
飄搖:飄蕩。在風雨中飄蕩不定。比喻局勢動盪不安,很不穩定。
年級字:楚(P2) 雲(P1) 湘(P6+) 雨(P1)
荊幹臣《全元散曲》:“玉鞭楊柳春風陌,繡轂梨花夜月街,楚雲湘雨夢陽臺。休分外,花柳暗塵埃。”
年級字:盲(P6) 風(P1) 怪(P1) 雨(P1)
年級字:舊(P2) 雨(P1) 今(P1) 雨(P1)
原意是,舊時,每逢下雨賓客也來,而現在一遇雨就不來了。後以“舊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年級字:暴(P4) 風(P1) 驟(P6) 雨(P1)
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年級字:飄(P2) 風(P1) 急(P1) 雨(P1)
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韻,悽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畫訣》:“夏山雨過,濃雲欲雨,驟風急雨,又曰飄風急雨。”
年級字:雨(P1) 宿(P3) 風(P1) 餐(P3)
宋·范成大《四明人董嶧久居嶽市乞詩》:“祝融峯下兩逢春,雨宿風餐老病身。莫笑五湖萍梗客,海邊亦有未歸人。”
年級字:楚(P2) 夢(P3) 雲(P1) 雨(P1)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汗(P1) 如(P2) 雨(P1) 下(P1)
年級字:雨(P1) 收(P1) 雲(P1) 散(P2)
宋·陸游《水龍吟·春日遊摩訶池》詞:“惆悵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雲散。”
年級字:列(P2) 風(P1) 淫(P5) 雨(P1)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後比喻錯別字連篇。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雲‘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年級字:見(P1) 風(P1) 是(P1) 雨(P1)
年級字:遮(P4) 風(P1) 擋(P3) 雨(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提供保護,不受風雨所侵。
遮: 遮掩、遮蓋。
風: 風力。
擋: 抵擋。
雨: 雨水。
年級字:謀(P4) 臣(P2) 如(P2) 雨(P1)
年級字:風(P1) 雨(P1) 如(P2)
宋·孫光憲《兆北瑣言·逸文·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云:‘黃昏風雨黑如磐,別我不知何處去?’”
年級字:風(P1) 雨(P1) 悽(P5) 悽(P5)
年級字:對(P1) 牀(P1) 風(P1) 雨(P1)
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同“對牀夜雨”。
蘇曼殊《致劉三書》:“回憶秣陵半載,對牀風雨,受教無量,而今安可得耶?”
年級字:雨(P1) 霾(P0) 風(P1) 障(P4)
宋·吳潛《滿江紅·九日郊行》詞:“盡斂卻、雨霾風障,霧沈雲暝。遠岫四呈青欲滴,長空一抹明於鏡。”
年級字:陽(P1) 雨(P1) 金(P1)
《史記·秦本紀》:“扞獻公呴十八年,雨金櫟陽。”張守節正義:“言雨金於秦國都,明金瑞見也。”
年級字:風(P1) 雨(P1) 晦(P0) 冥(P6)
《元史·世祖紀一》:“乙巳遲明,至江岸,風雨晦冥,諸將皆以爲未可渡,帝不從。”
年級字:舊(P2) 雨(P1) 新(P1) 知(P1)
年級字:淒(P4) 風(P1) 苦(P1) 雨(P1)
淒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年級字:暮(P5) 雨(P1) 朝(P3) 雲(P1)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驟(P6) 雨(P1) 狂(P3) 風(P1)
《宣和書譜·釋懷素》:“自謂得草書三昧……當時名流如李白、戴叔倫、竇臯、錢起之徒皆有詩美之。狀其勢以謂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
年級字:悽(P5) 風(P1) 楚(P2) 雨(P1)
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淒涼悲慘。同“悽風苦雨”。
清·程麟《此中人語·田螺妖》:“[女]每於悽風楚雨之時,常思歸去。”
年級字:杏(P2) 雨(P1) 梨(P2) 雲(P1)
年級字:未(P1) 雨(P1) 綢(P4) 繆(P0)
詞性:動詞
成語防患未然、有備無患、早有準備、事先防備臨急抱佛腳預早準備
未 : 未端、未來、未有。
雨 : 雨水、下雨。
綢 : 絲綢、綢緞。
繆 : 糾繆、繆論。
綢繆: 緊密纏縛。
下雨之前,先把門窗綁牢。
《明史.卷二五八.傅朝佑列傳》:「鳳陽、昌平鍾靈之地,體仁曾無未雨綢繆,兩地失守,陵寢震驚。」
《隋唐演義》第五二回:「況我家雖有預備,積儲幾倉,亦當未雨綢繆,要防自己饑饉。」
清.薛福成〈應詔陳言疏〉:「苟非未雨綢繆,則倉猝必難籌措,似未可以需費稍鉅,而失此遠圖也。」
清.陸隴其〈答川沙王守備〉:「茲承教,并將禁條頒示,具見親臺留意巡防,未雨綢繆之思,不獨裨益疆圉,即弟輩亦叨庇多矣。」
《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況陸續遠購之器,種式既殊,彈碼亦異,每至誤事。懲前毖後,則建廠自造,乃未雨綢繆之計也。」
《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年級字:雨(P1) 露(P2) 之(P2) 恩(P2)
唐·劉禹錫《蘇州謝上表》:“江海遠地,孤危小臣。雖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馬之戀,親近爲榮。”明·程登吉《幼學瓊林·天文》:“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年級字:揮(P3) 汗(P1) 成(P1) 雨(P1)
揮:灑,潑。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形容人多。
《戰國策·齊策一》:“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年級字:雲(P1) 朝(P3) 雨(P1) 暮(P5)
宋·賀鑄《斷湘弦·淑質柔情》詞:“不間雲朝雨暮,向西樓、南館留連。”宋·葉閶《摸魚兒·倚薰風》詞:“紅裙濺水鴛鴦溼,幾度雲朝雨暮。”
年級字:風(P1) 雨(P1) 連(P1) 牀(P1)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後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同“風雨對牀”。
清·秋瑾《挽故人陳闋生》詩序:“回憶省垣聚首,風雨連牀,曾幾何時?誰憐一別,竟無會面之期。”
年級字:飄(P2) 風(P1) 苦(P1) 雨(P1)
年級字:悽(P5) 風(P1) 冷(P2) 雨(P1)
悽風:寒冷的風;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年級字:春(P1) 風(P1) 夏(P1) 雨(P1)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年級字:血(P3) 雨(P1) 腥(P4) 風(P1)
風裏夾着腥味,雨點帶着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髮墜山奄。”
年級字:風(P1) 雨(P1) 不(P1) 測(P4)
風和雲都不可預測。比喻事物或局勢像風雲變幻那樣不可預測。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九卷:“誰知好事多磨,風雲不測,臺諫官員看見同僉富貴豪宕,上本參論他贓私,奉聖旨下西臺御史勘問,免不得收下監中。”
年級字:風(P1) 雨(P1) 飄(P2)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麗品》:“壬寅仲冬,便道過訪雖座上客滿,不異曩時,而風雨飄颻,漸覺朱顏非昔矣。”
年級字:雨(P1) 泣(P4) 雲(P1) 愁(P3)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雖然道姻緣不偶,我可一言難就,有多少雨泣雲愁。”
年級字:雨(P1) 零(P3) 星(P1) 亂(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趕了一直,趕不上,呼延灼自投東北上去了。殺的大敗虧輸,雨零星亂。”
年級字:旱(P2) 苗(P1) 得(P1) 雨(P1)
將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場好雨。比喻在危難中得到援助。
《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
年級字:雲(P1) 期(P2) 雨(P1) 信(P1)
宋·歐陽修《品令》詞:“懊惱人人薄倖。負雲期雨信。”
年級字:東(P1) 風(P1) 化(P1) 雨(P1)
年級字:未(P1) 風(P1) 先(P2) 雨(P1)
年級字:稱(P2) 雨(P1) 道(P1) 晴(P2)
明·鄒善長《匯苑詳註》卷十五:“縣官甚不和,長官稱雨,贊府道晴,終日如此不和也。”
年級字:夏(P1) 雨(P1) 雨(P1) 人(P1)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年級字:風(P1) 雨(P1) 同(P1) 舟(P2)
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年級字:楚(P2) 雨(P1) 巫(P4) 雲(P1)
元·孫周卿《沉醉東風·宮詞》曲:“眼底情,心間恨,到多如楚雨巫雲。”
年級字:雨(P1) 湊(P4) 雲(P1) 集(P3)
《宋書·袁淑傳》:“汴泗秀士,星流電燭;徐阜嚴兵,雨湊雲集。”
年級字:雨(P1) 絲(P2) 風(P1) 片(P1)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年級字:舊(P2) 雨(P1) 重(P1) 逢(P4)
清·尹會一《健餘尺牘·三·與王罕皆太史》:“比想舊雨重逢,促膝談心,亦大兄閒居之一快也。”
年級字:握(P3) 雨(P1) 攜(P6) 雲(P1)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原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雨(P1) 散(P2) 雲(P1) 收(P1)
唐·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詩:“心遊目送三千里,雨散雲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詩》:“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雲收一餉間,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年級字:朝(P3) 雲(P1) 暮(P5) 雨(P1)
暮:傍晚。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風(P1) 雨(P1) 蕭(P5) 條(P1)
唐·崔融《嵩山啓母廟碑》:“訪遺蹤於女峽,風雨蕭條,徵往事於姑泉,絃歌響亮。”
年級字:雲(P1) 翻(P2) 雨(P1) 覆(P5)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狂(P3) 風(P1) 暴(P4) 雨(P1)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罷仔細聽來。原來是喚醒人狂風暴雨。”
年級字:雨(P1) 斷(P3) 雲(P1) 銷(P3)
宋·石孝友《醉落魄》詞:“歸期莫負青箋約。雨斷雲銷,總是初情薄。”
年級字:風(P1) 雨(P1) 對(P1) 牀(P1)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後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
唐·韋應物《示全真元常》:“寧知風雨夜,復此對牀眠。”
年級字:煙(P2) 蓑(P0) 雨(P1) 笠(P0)
①指蓑衣斗笠兩種雨具。②借指隱者的服裝或隱者優遊自適的生活。
宋·蘇軾《書晁說之〈考牧圖〉後》詩:“煙蓑雨笠長林下,老去而今空見畫。”
年級字:驟(P6) 風(P1) 急(P1) 雨(P1)
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畫訣》:“夏山雨過,濃雲欲雨,驟風急雨,又曰飄風急雨。”
年級字:雨(P1) 沐(P4) 風(P1) 餐(P3)
宋·劉宰《石翁姥》詩:“人歸人去我何心,雨沐風餐人自老。”
年級字:斜(P4) 風(P1) 細(P1) 雨(P1)
唐·張志和《漁父》:“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年級字:槍(P2) 煙(P2) 炮(P2) 雨(P1)
年級字:粗(P2) 風(P1) 暴(P4) 雨(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8回:“莫講粗風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陣涼颼,只怕也難支持了。”
年級字:噴(P3) 雨(P1) 噓(P6+) 雲(P1)
年級字:夜(P2) 雨(P1) 對(P1) 床(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年級字:雲(P1) 愁(P3) 雨(P1) 怨(P3)
宋·孫光憲《何滿子》詞:“歌袖半遮眉黛慘,淚珠旋滴衣襟。惆悵雲愁雨怨,斷魂何處相尋。”
年級字:盲(P6) 風(P1) 澀(P5) 雨(P1)
年級字:雨(P1) 簾(P4) 雲(P1) 棟(P5)
唐·王勃《滕王閣》詩:“晝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宋·楊無咎《青玉案》詞:“傍湖開徑,雨簾雲棟,平地居仙子。”
年級字:風(P1) 雨(P1) 搖(P2) 擺(P2)
該國經過接二連三的大罷工和遊行示威的衝擊,內閣已在~之中,隨時可能被迫辭職。
年級字:十(P1) 風(P1) 五(P1) 雨(P1)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年級字:對(P1) 床(P1) 夜(P2) 雨(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年級字:疾(P2) 風(P1) 驟(P6) 雨(P1)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爲變者也。”
年級字:大(P1) 雨(P1) 傾(P4) 盆(P2)
唐·杜甫《白帝》詩:“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年級字:密(P2) 云(P1) 不(P1) 雨(P1)
滿天烏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醞釀,一時還沒有發作。
年級字:春(P1) 風(P1) 化(P1) 雨(P1)
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年級字:風(P1) 雨(P1) 時(P1) 若(P3)
《書·洪範》:“曰肅,時雨若……曰聖,時風若。”孔傳:“君行敬,則時雨順之。”
年級字:餐(P3) 風(P1) 沐(P4) 雨(P1)
餐:吃;沐:洗。以風充飢,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明·許三階《節俠記·忠忤》:“誰知着恁慣雌黃,慣使着猖狂,卻不念餐風沐雨先皇創業多辛苦,到做個棄正趨邪沒主張。”
年級字:興(P2) 雲(P1) 致(P3) 雨(P1)
興雲:佈下雲彩。致雨:使下雨。神話傳說,神龍有布雲作雨的能力。借喻樂曲詩文,聲勢雄壯,不同凡響。
年級字:對(P1) 牀(P1) 夜(P2) 雨(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年級字:驟(P6) 雨(P1) 暴(P4) 風(P1)
清·張德彝《隨使法國記·歸途記》:“初六日壬辰,陰晴不定……入夜驟雨暴風一陣。”
年級字:雨(P1) 過(P1) 天(P1) 青(P1)
明·謝肇涮《文海披沙記》:“御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年級字:風(P1) 調(P4) 雨(P1) 順(P2)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舊唐書·禮儀志一》引《六韜》:“既而克殷,風凋雨順。”
年級字:雨(P1) 霜(P3) 蹄(P4)
形容駿馬奔馳時馬鬃聳起,狀如飄雨,四蹄飛翻,色白如霜。
元·吳澄《八駿圖》詩:“陰山鐵騎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年級字:雲(P1) 行(P1) 雨(P1) 洽(P6)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一·北齊文武舞歌》:“雲行雨洽,天臨地持。”
年級字:箕(P6+) 風(P1) 畢(P3) 雨(P1)
箕、畢:均爲星名。古時認爲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惡不一樣。後用於稱讚爲政體恤民情。
《尚書·洪範》:“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年級字:風(P1) 雨(P1) 淒(P4) 淒(P4)
年級字:風(P1) 沐(P4) 雨(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櫛:梳頭髮;沐:洗頭髮。風梳髮,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年級字:疾(P2) 雨(P1) 暴(P4) 風(P1)
晉·幹寶《搜神記》卷四:“是日果有疾雨暴風,從太公邑外而過。”
年級字:甘(P2) 雨(P1) 隨(P3) 車(P1)
《太平御覽》卷十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回赴,雨隨車而下。”
年級字:星(P1) 離(P2) 雨(P1) 散(P2)
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當筵意氣凌九宵,星離雨散不終朝。”
年級字:楚(P2) 天(P1) 雲(P1) 雨(P1)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
年級字:風(P1) 雨(P1) 共(P1) 舟(P2)
他倆平日相處雖不甚和睦,但在面臨共同危難之時,還是~,患難與共。
年級字:上(P1) 雨(P1) 旁(P1) 風(P1)
年級字:雨(P1) 臥(P3) 風(P1) 餐(P3)
年級字:蠻(P6) 煙(P2) 瘴(P0) 雨(P1)
宋·辛棄疾《滿江紅》詞:“瘴雨蠻煙,十年夢,樽前休說。”
年級字:雨(P1) 愁(P3) 煙(P2) 恨(P4)
宋·史達祖《隔浦蓮·荷花》詞:“西湖遊子,慣識雨愁煙恨。只恐吳娃暗折贈。耿耿。柔絲容易縈損。”
年級字:打(P1) 風(P1) 落(P2) 雨(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俗語,
常用口語風吹雨打【常見詞組】
「打風」打起颱風或颶風的時候。
「落雨」下雨。
形容打起颱風或颶風的時候有風有雨的情境。也作比喻困難的時刻。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風(P1) 雨(P1) 飄(P2) 零(P3)
葉聖陶《倪煥之》十二:“風雨飄零,心神不寧,骨節疼痛,都足以引起他們劇列的忿怒。”
年級字:風(P1) 雨(P1) 如(P2) 晦(P0)
指白天颳風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樣。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年級字:腥(P4) 風(P1) 血(P3) 雨(P1)
風裏夾着腥味,雨點帶着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髮墜山奄。”
年級字:狂(P3) 風(P1) 驟(P6) 雨(P1)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年級字:雨(P1) 笠(P0) 煙(P2) 蓑(P0)
宋·劉過《沁園春·詠別》詞:“念丹霞秋冷,風巾霧屨,五湖春暖,雨笠煙蓑。”
年級字:風(P1) 雨(P1) 不(P1) 改(P2)
《詩·鄭風·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年級字:馳(P5) 風(P1) 騁(P0) 雨(P1)
年級字:雲(P1) 屯(P6+) 雨(P1) 集(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布軍與戰不利。”
年級字:雲(P1) 飛(P1) 雨(P1) 散(P2)
隋·張公禮《龍藏寺碑》:“金編寶字,玉牒綸言,滿封盈函,雲飛雨散。”前蜀·貫休《行路難》詩之二:“雲飛雨散今如此,繡闥雕甍作荒谷。”
年級字:雲(P1) 布(P1) 雨(P1) 施(P2)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緣陵流澤,雲布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上則雲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
年級字:雨(P1) 沾(P3) 雲(P1) 惹(P3)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原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風(P1) 雨(P1) 晦(P0) 暝(P0)
唐·王度《古鏡記》:“遂起視之,則風雨晦暝,纏繞此樹,電光晃耀,忽上忽下。”
年級字:急(P1) 風(P1) 驟(P6) 雨(P1)
年級字:風(P1) 雨(P1)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都興阿諸公,忠貞樸勁,屢摧狂寇,櫛風釃雨,始終戎幕。”
年級字:盲(P6) 風(P1) 妒(P4) 雨(P1)
年級字:落(P2) 雨(P1) 擔(P3) 遮(P4)
年級字:密(P2) 雲(P1) 不(P1) 雨(P1)
滿天烏雲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醞釀,一時還沒有發作。
年級字:別(P1) 風(P1) 雨(P1)
這是“列風淫雨”的誤寫,因“別”和“列”、“淮”與“淫”字殂相似。後稱書籍中因錯別字而以訛傳訛爲“別風淮雨”。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雲‘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年級字:風(P1) 雨(P1) 沐(P4)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髮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髮,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
年級字:宿(P3) 雨(P1) 餐(P3) 風(P1)
年級字:慘(P3) 雨(P1) 酸(P3) 風(P1)
猶言悽風苦雨。指令人傷感的天氣。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勢。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英夷就撫》:“軍門傳箭夜縋城,酈生寸舌能銷兵。抽紅換白須臾事,慘雨酸風頃刻平。”
年級字:雨(P1) 歇(P4) 雲(P1) 收(P1)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雲收,還指望待天長地久。”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長地久,誰承望雨歇雲收。”
年級字:雨(P1) 覆(P5) 雲(P1) 翻(P2)
明·陶宗儀《念奴嬌·九日有感》詞:“黃花白髮,又匆匆佳節,感今懷昔。雨覆雲翻無限態,故國寒煙榛棘。”
年級字:雨(P1) 約(P2) 雲(P1) 期(P2)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呵,怕什麼天翻地覆,就順着他雨約雲期。”
年級字:撥(P4) 雲(P1) 撩(P6) 雨(P1)
元·無名氏《女貞觀》第四折:“他將那簡帖兒傳消寄信,詞章兒撥雨撩雲。”
年級字:雲(P1) 消(P1) 雨(P1) 散(P2)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尚書右僕射詔》:“干戈所指,雲消霧散。”
年級字:雨(P1) 恨(P4) 雲(P1) 愁(P3)
①感覺上以爲可以惹人愁怨的雲和雨。②喻男女間離別之情。
宋·王禹偁《點絳脣·感興》詞:“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宋·柳永《曲玉管》詞:“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忌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
年級字:涕(P5) 零(P3) 如(P2) 雨(P1)
涕零:流淚。眼淚象雨水一樣往下淌。形容思唸的感情極深。
年級字:悽(P5) 風(P1) 苦(P1) 雨(P1)
悽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年級字:暑(P3) 雨(P1) 祁(P0) 寒(P2)
《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諮,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諮,厥惟艱哉!”蔡沉集傳:“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諮,自傷其生之艱難也。”
年級字:雲(P1) 情(P2) 雨(P1) 意(P1)
宋·袁去華《浣溪沙》詞:“一夕高唐夢裏狂,雲情雨意兩茫茫。袖間依約去年香。”
年級字:雨(P1) 風(P1)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詞:“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年級字:風(P1) 馳(P5) 雨(P1) 驟(P6)
《舊五代史·梁書·謝彥章傳》:“每敦陣整旅,左旋右抽,雖風馳雨驟,亦無以喻其迅捷也,故當時騎士鹹樂爲用。”
年級字:傾(P4) 盆(P2) 大(P1) 雨(P1)
唐·杜甫《白帝》詩:“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年級字:瓢(P0) 潑(P2) 大(P1) 雨(P1)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懸天起了烏黑的雲朵,不大一會,瓢潑大雨到來了,夾著炸雷和閃電,因為三天兩頭地下雨,道上黑泥總是不幹的,出門的人們都是光著腳丫子,順著道沿走。”
年級字:五(P1) 風(P1) 十(P1) 雨(P1)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年級字:夜(P2) 雨(P1) 對(P1) 牀(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年級字:撩(P6) 雲(P1) 撥(P4) 雨(P1)
明·徐復祚《投梭記·折齒》:“只虧你撩雲撥雨不胡顏,我自有偷香手段,竊玉機關。”
年級字:大(P1) 雨(P1) 滂(P0) 沱(P0)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
年級字:沐(P4) 雨(P1) 經(P1) 霜(P3)
年級字:苦(P1) 雨(P1) 悽(P5) 風(P1)
苦雨:久下成災的雨;悽風:寒冷的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年級字:吞(P3) 風(P1) 飲(P2) 雨(P1)
年級字:雲(P1) 尤(P1) 雨(P1)
明·單本《蕉帕記·覸婚》:“我鳥啼花落自支吾,他雲尤雨殢相憐護。我淒涼無緒,他綢繆有餘。”
年級字:八(P1) 方(P1) 風(P1) 雨(P1)
唐·劉禹錫《郡內書情獻裴度侍中留守》:“萬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央。”
年級字:瘴(P0) 雨(P1) 蠻(P6) 煙(P2)
宋·辛棄疾《滿江紅》詞:“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年級字:雲(P1) 行(P1) 雨(P1) 施(P2)
年級字:雨(P1) 打(P1) 風(P1) 吹(P1)
詞性:形容詞
打風落雨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枯(P2) 苗(P1) 望(P2) 雨(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
年級字:血(P3) 風(P1) 肉(P1) 雨(P1)
清·梁啓超《論權利思想》:“試一讀歐美諸國法律發達史,如立憲政,廢奴隸……等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風肉雨中薰沐而來。”
年級字:風(P1) 雨(P1) 對(P1) 床(P1)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後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
唐·韋應物《示全真元常》:“寧知風雨夜,复此對床眠。”
年級字:雨(P1) 消(P1) 雲(P1) 散(P2)
瞿秋白《赤都心史》八:“情愛呢?,可知,這甜情蜜意,禁不起——理性一閃,遲早是——雨消雲散。”
年級字:春(P1) 風(P1) 雨(P1) 露(P2)
像春天的和風和雨滴露水那樣滋潤着萬物的生長。舊常用以比喻恩澤。
年級字:巫(P4) 雲(P1) 楚(P2) 雨(P1)
猶巫山雲雨。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年級字:蟻(P3) 封(P1) 穴(P1) 雨(P1)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三:“蟻封戶穴,大雨將集。”
年級字:沐(P4) 風(P1) 雨(P1)
後晉·沈昫《舊唐書·宣宗紀》:“況將士等櫛沐風雨,暴露郊原,披荊棘而刁斗夜嚴,逐豺狼而穹廬曉破。 ”
年級字:雨(P1) 鬢(P0) 風(P1)
清·陳維崧《瀟湘逢故人慢·題餘氏女子繡柳毅傳書圖爲阮亭賦》詞:“正洞庭歸客,憔悴思還。牧羊龍女,恰相逢、雨鬢風鬟。”
年級字:悽(P5) 風(P1) 寒(P2) 雨(P1)
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淒涼悲慘。同“悽風苦雨”。
清·葆光子《物妖志·木類·柳》:“方其悽風寒雨,杏褪桃殘,山路蕭條,愁雲千里,苔荒蘚敗,情揚魂銷,不可謂無憂也。”
年級字:雲(P1) 雨(P1) 巫(P4) 山(P1)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雲(P1) 交(P1) 雨(P1) 合(P1)
唐·李益《古別離》詩:“江回漢轉兩不見,雲交雨合知何年。”
年級字:飄(P2) 風(P1) 驟(P6) 雨(P1)
飄風:疾風。驟:迅疾,猛快。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年級字:呼(P2) 風(P1) 喚(P4) 雨(P1)
舊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動勢力猖獗。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輕咳嗽早呼風喚雨,誰不知他氣卷江湖。”
年級字:十(P1) 雨(P1) 五(P1) 風(P1)
前蜀·杜光庭《畫五嶽諸神醮詞》:“上扶邦國,傍祐黎元。調十雨五風以登稼穡,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年級字:滂(P0) 沱(P0) 大(P1) 雨(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下雨
年級字:暴(P4) 風(P1) 疾(P2) 雨(P1)
《清史稿·災異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風疾雨,壞各埠船,溺死兵民無數。”
年級字:風(P1) 車(P1) 雨(P1) 馬(P1)
唐·李商隱《燕臺詩·冬》之四:“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獨啼紅怨天曙。”
年級字:闌(P0) 風(P1) 長(P1) 雨(P1)
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後亦泛指風雨不已。亦作“闌風伏雨”。
唐杜甫《秋雨嘆》詩之二:“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
年級字:風(P1) 雨(P1) 鬢(P0)
唐·李朝威《柳毅傳》:“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風鬟雨鬢,所不忍視。”
年級字:怪(P1) 雨(P1) 盲(P6) 風(P1)
宋·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伯昌》詞:“怪雨盲風,留不住江邊行色。”
年級字:疾(P2) 風(P1) 甚(P4) 雨(P1)
語出《禮記·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年級字:雲(P1) 布(P1) 雨(P1) 潤(P4)
《宋書·夷蠻傳·訶羅駝國》:“敷演正法,雲布雨潤。”
年級字:雨(P1) 散(P2) 風(P1) 流(P1)
年級字:斷(P3) 雨(P1) 殘(P5) 雲(P1)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想春遊春,從曉和昏,豈知有斷雨殘雲。”
年級字:翻(P2) 雲(P1) 覆(P5) 雨(P1)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淚(P2) 如(P2) 雨(P1) 下(P1)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回:“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年級字:揮(P3) 汗(P1) 如(P2) 雨(P1)
《戰國策·齊策一》:“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年級字:風(P1) 雨(P1) 交(P1) 加(P1)
清·樑章鉅《浪跡叢談·除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後,則連日陰噎,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年級字:雨(P1) 蓑(P0) 煙(P2) 笠(P0)
唐·翁洮《漁者》詩:“一葉飄然任浪吹,雨蓑煙笠肯忘機。”
年級字:疾(P2) 風(P1) 暴(P4) 雨(P1)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爲變者也。”
年級字:飽(P1) 經(P1) 風(P1) 雨(P1)
孫犁《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年級字:雨(P1) 淋(P3) 日(P1) 炙(P6+)
炙:烤。雨裏淋,太陽曬。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唐·韓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年級字:餐(P3) 風(P1) 宿(P3) 雨(P1)
清·許思湄《謝清苑縣李賀母壽並請追失銀》:“別後餐風宿雨,兒歌行路之難。而芳草斜陽,又來孤館,自嘆春光九十,不屬勞人也。”
年級字:風(P1) 吹(P1) 雨(P1) 打(P1)
詞性:形容詞
打風落雨「風吹」狂風在吹著。
「雨打」雨點打到身上。
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遇到困難、嚴峻的情境。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飄(P2) 風(P1) 暴(P4) 雨(P1)
管仲《管子·小匡》:“時雨甘露不將,飄風暴雨數臻。”
年級字:鹹(P4) 風(P1) 蛋(P1) 雨(P1)
年級字:風(P1) 風(P1) 雨(P1) 雨(P1)
不斷地颳風下雨。比喻障礙重重。又比喻時代動盪,謠言紛傳。
元·張可久《晉天樂·憶鑑湖》:“風風雨雨清明,鶯鶯燕燕關情。”
年級字:隨(P3) 車(P1) 致(P3) 雨(P1)
指時雨跟着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爲民解憂。
《後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
年級字:畢(P3) 雨(P1) 箕(P6+) 風(P1)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風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後爲頌揚統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書·洪範》:“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亦民所好。”
年級字:撥(P4) 雨(P1) 撩(P6) 雲(P1)
明·李日華《南西廂記·猜詩雪案》:“你用心撥雨撩雲,我好意與你傳書遞緘。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爲,待要尋人破綻。”
年級字:雨(P1) 暘(P0) 時(P1) 若(P3)
語本《書·洪範》:“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雨暘時若在仁君,鼎鼐調和有大臣。”
年級字:杏(P2) 花(P1) 春(P1) 雨(P1)
年級字:牛(P1) 毛(P1) 細(P1) 雨(P1)
清·樑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牛毛細雨送斜陽。”
年級字:煙(P2) 霏(P0) 雨(P1) 散(P2)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絡繹縱橫,煙霏雨散。”李善注:“煙霏雨散,衆多也。”
年級字:急(P1) 風(P1) 暴(P4) 雨(P1)
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爲變者也。”
年級字:虹(P3) 銷(P3) 雨(P1) 霽(P0)
虹:彩虹;銷:同“消”,消失;霽:本指雨止,也引申爲天氣放睛。彩虹消失,雨後天睛。
唐·王勃《滕王閣序》:“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年級字:槍(P2) 林(P1) 彈(P4) 雨(P1)
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槍林彈雨戰火紛飛的日子,江水山覺得還是纔開始,卻一晃就過去了四年多。”
年級字:風(P1) 瀟(P6) 雨(P1) 晦(P0)
《詩·鄭風·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年級字:雨(P1) 順(P2) 風(P1) 調(P4)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年級字:雨(P1) 風(P1)
元·柯丹邱《荊釵記·慶誕》:“椿老萱衰,只恐雨僽風僝。”
年級字:歐(P5) 風(P1) 美(P1) 雨(P1)
年級字:盲(P6) 風(P1) 暴(P4) 雨(P1)
蘇曼殊《遁跡記》:“爾時諸天昏暗,盲風暴雨,震盪川陸。”
年級字:衝(P2) 風(P1) 冒(P1) 雨(P1)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九:“‘頭年給你幹一整年活,衝風冒雨,起早貪黑的。’郭全海說,氣急眼了。”
年級字:和(P1) 風(P1) 細(P1) 雨(P1)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闍寺》:“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年級字:棲(P3) 風(P1) 宿(P3) 雨(P1)
年級字:雨(P1) 散(P2) 雲(P1) 飛(P1)
唐·白居易《五年秋病後獨宿香山寺三絕句》之二:“飲徒歌伴今何在,雨散雲飛盡不回。”唐·司空圖《遊仙詩》之二:“劉郎相約事難諧,雨散雲飛自此乖。”
年級字:盲(P6) 風(P1) 晦(P0) 雨(P1)
年級字:隨(P3) 車(P1) 夏(P1) 雨(P1)
年級字:怕(P1) 風(P1) 怯(P4) 雨(P1)
年級字:風(P1) 雨(P1) 漂(P2) 搖(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