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隨(P3) 聲(P1) 附(P2) 和(P1)
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着怎麼說。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年級字:附(P2) 炎(P2) 趨(P4) 熱(P2)
明·王錂《春蕪忘·宴賞》:“下官楚大夫登徒履便是,附炎趨熱,色厲內茬。”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著(P2)
《文選·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羣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著。”
年級字:根(P1) 株(P3) 附(P2) 麗(P2)
明·唐順之《與周約庵中丞論項守》:“又自羅翁當國,爲縉紳所輻輳,而永嘉之人根株附麗,攫美官鼓聲勢者尤衆。”
年級字:懷(P3) 敵(P3) 附(P2) 遠(P1)
懷:來,使親近。對敵人採取懷柔政策,使遠方之人來歸附。
年級字:如(P2) 蟻(P3) 附(P2) 羶(P0)
附:趨附;羶:羊肉的氣味。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年級字:附(P2) 耳(P1) 射(P2) 聲(P1)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遷移,忘注蕪沒,郢書燕說,附耳射聲。”
年級字:躡(P0) 足(P1) 附(P2) 耳(P1)
《史記·淮陰侯傳》:“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爲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爲守。不然,變生。”
年級字:蜂(P2) 趨(P4) 蟻(P3) 附(P2)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聯升社學和鍾鏞社學》:“果然蜂趨蟻附,攘攘熙熙,誠不出神靈所料者矣。”
年級字:穿(P1) 鑿(P6) 附(P2) 會(P1)
穿鑿:把講不通的硬要講通;附會: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講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進行解釋。
宋·洪邁《容齋續筆·義理之說無窮》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
年級字:附(P2) 驥(P0) 名(P2) 彰(P6)
附:依附;驥:千里馬;彰:顯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顯名於世。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着(P2)
《文選·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羣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着。”
年級字:附(P2) 耳(P1) 低(P2) 言(P1)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遂附耳低言道:‘這樁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種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與你商量後事。’”
年級字:依(P2) 丱(P0) 附(P2) 木(P1)
比喻憑藉他人勢力,爲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同“依草附木”。
年級字:攀(P5) 藤(P3) 附(P2) 葛(P5)
年級字:深(P2) 文(P1) 附(P2) 會(P1)
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會”。
年級字:群(P6) 蟻(P3) 附(P2) 羶(P0)
附:依附;羶:羊肉的氣味。許多螞蟻趨附羊肉。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
年級字:依(P2) 草(P1) 附(P2) 木(P1)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後比喻憑藉他人勢力,爲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五代·王周《巫廟》詩:“日既恃威福,歲久爲精靈,依草與附木,誣詭殊不經。”
年級字:附(P2) 聲(P1) 吠(P5) 影(P2)
清·王韜《洋務上》:“而附聲吠影者流,從而噓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務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年級字:簡(P2) 賢(P4) 附(P2) 勢(P3)
《書·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實繁有徒。”孔傳:“簡,略也。賢而無勢則略之,不賢有勢則附之。”
年級字:附(P2) 驥(P0) 攀(P5) 鴻(P6+)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夫蚊虻終日經營,不能越階序,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
年級字:附(P2) 逐(P4) 腥(P4)
羶: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羶腥氣味的東西。比喻巴結權貴,追逐個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年級字:附(P2) 翼(P3) 攀(P5) 鱗(P4)
《北史·孫騰斛律羨等傳論》:“位非寵進,功籍勢成,附翼攀鱗,鬱爲佐命之首。”
年級字:形(P2) 影(P2) 相(P1) 附(P2)
年級字:牽(P3) 強(P2) 附(P2) 會(P1)
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魯迅《墳·人之歷史》:“揣古希臘哲人,似不無微知此意者,而厥後則牽強附會之說大行。”
年級字:趨(P4) 炎(P2) 附(P2) 熱(P2)
《宋史·李垂傳》:“今已老大,見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以冀推輓乎?”
年級字:趨(P4) 時(P1) 附(P2) 勢(P3)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如此人趨時附勢以得富貴而自爲樂者也。”元·劉壎《隱居通議·經史二》:“蓋趨時附勢人情則然,古今所同也。何責於薄俗哉?”
年級字:龍(P2) 攀(P5) 鳳(P4) 附(P2)
年級字:雲(P1) 集(P3) 景(P2) 附(P2)
汪東《正明夷〈法國革命史論〉》:“中國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儀,各方響應,雲集景附,勢必大強於法。”
年級字:附(P2) 會(P1) 穿(P1) 鑿(P6)
宋·陳善《捫蝨新話·歐陽公信經廢傳》:“此豈可以私意附會穿鑿而爲之哉。”
年級字:蟻(P3) 附(P2) 蠅(P2) 集(P3)
明·沈德符《野獲編·兵部·武臣好文》:“山人輩作隊趨之,隨軍轉徙,無不稱季馨詞宗先生,蟻附蠅集,去而復來。”
年級字:牽(P3) 引(P2) 附(P2) 會(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攀(P5) 鱗(P4) 附(P2) 翼(P3)
年級字:蠅(P2) 營(P4) 蟻(P3) 附(P2)
比喻不顧謙恥,趨炎附勢,到處鑽營。同“蠅營蟻聚”。
清·顧炎武《與潘次耕札》之二:“吾以六十四之舅氏,主於其家,見彼蠅營蟻附之流,駭人耳聞。”
年級字:蠅(P2) 攢(P0) 蟻(P3) 附(P2)
《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那子春平時的一起賓客,聞得他自長安還後,帶得好幾萬銀子來,依舊做了財主,無不趨奉,似蠅攢蟻附一般,因而攛掇他重妝氣象,再整風流。”
年級字:飢(P3) 附(P2) 飽(P1) 揚(P2)
附:依附,歸附;揚:飛揚。不得誌時即來依附,得誌時便遠走高飛。
《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揚去。”
年級字:攀(P5) 炎(P2) 附(P2) 熱(P2)
年級字:趨(P4) 權(P5) 附(P2) 勢(P3)
宋·李覯《名公手書·蕭注》:“注鄙人,然而有志於聖賢之術,心銘足下之道,故發此書以聞,非今之趨炎附勢輩,聞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足下其以爲是非。”
年級字:附(P2) 膚(P3) 落(P2) 毛(P1)
晉·範亨《燕書》:“恪大笑。射發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膚落毛,上下如一。
年級字:附(P2) 勢(P3) 趨(P4) 炎(P2)
明·無名氏《贈書記·奚媽辨本》:“朝庭一時無公道,我難道附勢趨炎,把是非顛倒。”
年級字:附(P2) 影(P2) 附(P2) 聲(P1)
清·鈕琇《觚剩·惠士陳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時……始覺說癡說夢,無非附影附聲。”
年級字:蜂(P2) 附(P2) 雲(P1) 集(P3)
明·歸有光《崑山縣倭寇始末書》:“夜則桅燈如列星,旦則吹螺舉號,蜂附雲集。”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從(P1)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指曹操)銜奉國威,爲民除害,元惡大憝,必當梟夷,至於枝附葉從,皆非詔書所特禽疾。”
年級字:蟻(P3) 附(P2) 蜂(P2) 屯(P6+)
嚴復《原強》:“一旦有急,則蟻附蜂屯,授之以扞格不操之利器,曳兵而走,轉以奉敵。”
年級字:神(P1) 不(P1) 附(P2) 體(P2)
元·白樸《東牆記》第一折:“早是身體不快,又遇着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體,何時是可也。”
年級字:攀(P5) 龍(P2) 附(P2) 鳳(P4)
年級字:牽(P3) 合(P1) 附(P2) 會(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飢(P3) 附(P2) 飽(P1) 颺(P0)
附:依附,歸附;揚:飛揚。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
《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爲用,飽則颺去。”
年級字:附(P2) 鳳(P4) 攀(P5) 龍(P2)
年級字:避(P4) 涼(P2) 附(P2) 炎(P2)
年級字:附(P2) 贅(P0) 懸(P5)
附贅:附生於皮膚上的肉瘤;懸疣:皮膚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
年級字:羣(P6) 蟻(P3) 附(P2) 羶(P0)
附:依附;羶:羊肉的氣味。許多螞蟻趨附羊肉。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
年級字:引(P2) 律(P5) 比(P1) 附(P2)
年級字:片(P1) 接(P2) 寸(P1) 附(P2)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附會》:“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蓋寡,接附者甚衆。”
年級字:緣(P4) 攀(P5) 附(P2)
《明史·尹直傳》:“給事中宋琮及御史許斌言直自初爲侍郎以至入閣,夤緣攀附,皆取中旨。”
年級字:懸(P5) 附(P2) 贅(P0)
《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爲附贅縣疣,以死爲決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年級字:蜂(P2) 屯(P6+) 蟻(P3) 附(P2)
宋·李綱《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衆,蜂屯蟻附,渡壕臨城,梯長如雲,箭落如雨。”
年級字:枝(P1) 附(P2) 影(P2) 從(P1)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自桓麟《七說》以下,左思《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餘家。”
年級字:牽(P3) 強(P2) 附(P2) 合(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龍(P2) 附(P2) 鳳(P4)
南朝·樑·沈約《宋書》志第十二樂四:“彈琴鼓瑟,聊以自娛。陵雲登臺,浮游太清。扳龍附鳳,日望身輕。”
年級字:攀(P5) 龍(P2) 附(P2) 驥(P0)
《三國志·吳志·吳主孫權傳》:“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孫權與浩周書》:“當垂宿念,爲之先後,使獲攀龍附驥,永自固定。其爲分惠,豈有量哉!”
年級字:附(P2) 庸(P5) 風(P1) 雅(P3)
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爲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喜歡便宜,暗中上當,附庸風雅,忙裏偷閒。”
年級字:倚(P5) 草(P1) 附(P2) 木(P1)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指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
年級字:附(P2) 驥(P0) 攀(P5) 鱗(P4)
宋·釋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語》詩:“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驥攀龍志未摧。”
年級字:附(P2) 下(P1) 罔(P0) 上(P1)
《漢書·武帝紀》:“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置業惡也。”
年級字:附(P2) 贅(P0) 縣(P3)
《莊子·駢拇》:“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贅肉,懸系之小疣。”
年級字:鳳(P4) 附(P2) 龍(P2) 攀(P5)
年級字:附(P2) 上(P1) 罔(P0) 下(P1)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騙;下:臣下。親附君王,欺騙臣下。
漢·劉向《說苑·臣術》:“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年級字:附(P2) 贅(P0) 懸(P5)
附生在皮膚上的小瘤。比喻多餘無用之物。同“附贅縣疣”。
年級字:魂(P4) 不(P1) 附(P2) 體(P2)
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
年級字:趨(P4) 炎(P2) 附(P2) 勢(P3)
趨:奔走;炎:熱,比喻權勢。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宋史·李垂傳》:“今已老大,見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以冀推輓乎?”
年級字:蠅(P2) 集(P3) 蟻(P3) 附(P2)
《明史·閹黨傳·崔呈秀》:“暮夜乞憐者,莫不緣呈秀以進,蠅集蟻附,其門如市。”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連(P1)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姜維]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啓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
年級字:附(P2) 加(P1) 式(P2) 複(P4) 詞(P1)
詞性:名詞
專業名詞。漢語複詞構詞法:
1. 並列式複語
2. 偏正式複語
3. 動賓式複語
4. 動補式複語
5. 主謂式複語
6. 附加式複語
【附加式複語】 詞根加詞綴,詞根才表示真正意義 。
例如: 老師、阿姨、花兒、木頭。
南一書局 http://www.nani.com.tw/nani/steacher/stdownload/sword/000/TSD000AK_1.pdf
pí zhī bù cún máo jiāng yān fù
年級字:皮(P1) 之(P2) 不(P1) 存(P3) ,(P1) 毛(P1) 將(P3) 焉(P0) 附(P2)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yíng fù jì wěi ér zhì qiān lǐ
年級字:蠅(P2) 附(P2) 驥(P0) 尾(P1) ,(P1) 而(P1) 致(P3) 千(P1) 里(P1)
蒼蠅因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