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防(P3) 波(P1) 堤(P4)
詞性:名詞
海岸水利的建築物。
防: 防止。
波: 波浪。
堤: 攔截水流的建築物。
用來防止洪水泛濫的建築物,防止在海灣和大江可能發生的水患。同時,
年級字:以(P1) 防(P3) 不(P1) 測(P4)
張中明《人生劫》:“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做好搶險的一切準備,以防不測,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僥倖心理。”
年級字:積(P3) 穀(P6) 防(P3) 饑(P4)
元·高則誠《琵琶記·諫父》:“又道是養兒代老,積穀防饑。”
年級字:家(P1) 賊(P3) 難(P2) 防(P3)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七:“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爲冤。’”
年級字:思(P2) 患(P3) 預(P2) 防(P3)
年級字:防(P3) 不(P1) 勝(P2) 防(P3)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七回:“這種小人,真是防不勝防。”
年級字:杜(P2) 漸(P2) 防(P3) 微(P2)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年級字:杜(P2) 隙(P4) 防(P3) 微(P2)
明·陳子龍《整飭京營疏》:“擇才望大臣素爲都人信服者以統之,彈壓維制,杜隙防微,亦不爲無助也。”
年級字:防(P3) 芽(P3) 遏(P0) 萌(P6)
《三國志·卷五十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奮傳》:“大行皇帝覽古戒今,防芽遏萌,慮於千載。”
年級字:攻(P3) 疾(P2) 防(P3) 患(P3)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年級字:以(P1) 防(P3) 萬(P2) 一(P1)
年級字:暗(P2) 箭(P2) 難(P2) 防(P3)
宋·劉炎《邇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
年級字:防(P3) 患(P3) 未(P1) 萌(P6)
清·黃彭年《代劉蓉函件》之一:“大局所關,防患未萌,當局必有遠慮。”
年級字:猝(P0) 不(P1) 及(P2) 防(P3)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年級字:防(P3) 心(P1) 攝(P4) 行(P1)
年級字:防(P3) 患(P3) 未(P1) 然(P2)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
《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年級字:防(P3) 微(P2) 杜(P2) 漸(P2)
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年級字:杜(P2) 微(P2) 慎(P5) 防(P3)
杜:杜絕,斷絕;慎:謹慎。杜絕細微,謹慎防備萌芽。即消滅禍患難與共於萌芽狀態之中。
《明史·胡鬆傳》:“鬆言邊兵外也而內之,武庫仗內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執弗許。
年級字:避(P4) 瓜(P1) 防(P3) 李(P2)
年級字:防(P3) 微(P2) 杜(P2) 釁(P0)
明·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十九:“往奉臺翰,憐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釁,慎自持愛。”
年級字:遏(P0) 漸(P2) 防(P3) 萌(P6)
《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貢真絀僞,遏漸防萌。”
年級字:怯(P4) 防(P3) 勇(P2) 戰(P4)
年級字:驟(P6) 不(P1) 及(P2) 防(P3)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我海軍亦於天明發炮,向丹水池一帶清軍射擊,毀美孚洋油棧及火車五輛。清軍驟不及防,退之二道橋。”
年級字:防(P3) 意(P1) 如(P2) 城(P2)
意:心思,指私慾。指嚴格遏止私心雜念,象守城防敵一樣。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年級字:積(P3) 穀(P6) 防(P3) 飢(P3)
元·高則誠《琵琶記·諫父》:“又道是養兒代老,積穀防飢。”
年級字:防(P3) 不(P1) 及(P2) 防(P3)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可見小人之伺君子,每於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年級字:桑(P4) 土(P1) 之(P2) 防(P3)
年級字:杜(P2) 漸(P2) 防(P3) 萌(P6)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年級字:防(P3) 微(P2) 慮(P4) 遠(P1)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並考慮長遠的計策。
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啓宸衷,大破羣議,運籌制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年級字:防(P3) 萌(P6) 杜(P2) 漸(P2)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年級字:養(P2) 兒(P1) 防(P3) 老(P1)
養育兒子是爲了防備年老。亦泛指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年級字:防(P3) 禍(P4) 於(P2) 未(P1) 然(P2)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
年級字:防(P3) 患(P3) 於(P2) 未(P1) 然(P2)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
《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fáng mín zhī kǒu shèn yú fáng chuān
年級字:防(P3) 民(P1) 之(P2) 口(P1) ,(P1) 甚(P4) 於(P2) 防(P3) 川(P2)
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
yǎng ér dài lǎo jī gǔ fáng jī
年級字:養(P2) 兒(P1) 待(P3) 老(P1) ,(P1) 積(P3) 穀(P6) 防(P3) 饑(P4)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穀物爲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míng qiāng yì duǒ àn jiàn nán fáng
年級字:明(P1) 槍(P2) 易(P2) 躲(P1) ,(P1) 暗(P2) 箭(P2) 難(P2) 防(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元·無名氏《獨角牛》:“孩兒也,一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yǎng ér dài lǎo jī gǔ fáng jī
年級字:養(P2) 兒(P1) 代(P2) 老(P1) ,(P1) 積(P3) 穀(P6) 防(P3) 饑(P4)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穀物爲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yǎng ér fáng lǎo jī gǔ fáng jī
年級字:養(P2) 兒(P1) 防(P3) 老(P1) ,(P1) 積(P3) 穀(P6) 防(P3) 饑(P4)
míng qiāng hǎo duǒ àn jiàn nán fáng
年級字:明(P1) 槍(P2) 好(P1) 躲(P1) ,(P1) 暗(P2) 箭(P2) 難(P2) 防(P3)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亦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yǎng zǐ fáng lǎo jī gǔ fáng jī
年級字:養(P2) 子(P1) 防(P3) 老(P1) ,(P1) 積(P3) 穀(P6) 防(P3) 饑(P4)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穀物爲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 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
年級字:明(P1) 槍(P2) 容(P2) 易(P2) 躲(P1) ,(P1) 暗(P2) 箭(P2) 最(P2) 難(P2) 防(P3)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同“明槍好躲,暗箭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