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
年級字:門(P1)
詞性:名詞,量詞
姓氏門,
閂,
閃,
閉,
閔,
閏,
開,
閑,
間,
閒,
閘,
閡,
閨,
閩,
閣,
閥,
閤,
閲,
閭,
閻,
闊,
闋,
闌,
闈,
闆,
闔,
闖,
闐,
關,
闡,
闢。象二扇門形。甲骨多用「門」為宗廟之門。
門。
宮殿: 午門、午門斬首。
家族宗廟: 門第、門婿、長門長子、門當戶對、一門忠烈。
宗教或學術思想的派別: 門派、獨門、教門、佛門、孔門、師門、門徒、入門弟子。
事物的分類:分門別類、一門藝術、一門手藝、五花八門。
房屋的編排次序: 門牌。
出入口的裝置: 門鎖、門鈴、門鐘、門檻、門庭。
開關口: 活門、水門。
途徑身體器官: 肛門。
,訣竅:門徑、門路、竅門、不二法門。
坦誠: 開門見山。
【量詞】一門大砲一親事。
【姓氏】明代有門克新。
建築物的出入口: 門窗、門口、大門、房門、扇門、電門、車門、城門。
《北史.卷二九.劉昶傳》:「唯能是寄,不必拘門。」
漢.王充《論衡.問孔》:「論者皆云:『孔門之徒,七十子之才,勝今之儒。』」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zhá mén
年級字:閘(P5) 門(P1)
詞性:名詞
引水、泄水或阻水的裝置;起關閉作用的裝置(如鐵水從鑄勺流經的孔道開口的可移動罩、蓋或閘);用於調節通路水流的門;節流閥。
mén dēng
zhèng mén
huá mén
年級字:華(P2) 門(P1)
詞性:名詞
華門,天下第一門,位於堯廟廣場的西面,錦悅城東南側。臨汾華門,是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由太原理工大學的趙建彬老師設計,建於2002年,華門3年建成,位於堯都旅遊區中心,佔地150畝。
mén chuāng
bā mén
年級字:八(P1) 門(P1)
詞性:名詞
八門在奇門遁甲天、地、人格局中代表人事,所以在奇門預測中極為重要,特別是用神所臨之門,以及值使門即值班的門,與所測人間事物關係很大。八門在五行上各有所屬,開、休、生為三吉門,死、驚、傷為三凶門,杜門、景門中平,預測時常以它們落宮狀況,即與所落之宮的五行生克和旺相休囚來定吉凶、斷應期。
mén gōng
zhà mén
年級字:柵(P0) 門(P1)
詞性:名詞
柵欄的門。
例:《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配( 審配)將馮禮開突門,內太祖兵三百餘人, 配覺之,從城上以大石擊突中柵門,柵門閉,入者皆沒。”《水滸傳》第三五回:“當下秦明和黃信兩個到柵門外看時,望見兩路來的軍馬,卻好都到。” 沙汀《兇手》:“但當他一跨出那黑暗的小屋時,他立刻在柵門邊認出了他的兄弟。”
Mén páng
Suǒ mén
mén shuān
mén yán
dú mén
shàn mén
zhài mén
年級字:柴(P2) 門(P1)
詞性:形容詞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mén kǒu
年級字:門(P1) 口(P1)
詞性:名詞
1.進出房間的地區或通道口。
2.在圍牆、籬笆或柵欄上的洞口;尤指可以用活動框架或門來關閉的洞口。
3.門跟前,進入建築物或場所的入口處的近旁。
mén dòng
lóng mén
年級字:龍(P2) 門(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1.即禹門口 。在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和陝西省韓城市東北。2.喻聲望高的人的府第
mén wài
shān mén
年級字:山(P1) 門(P1)
詞性:代詞
1.山門意為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
2.佛寺的大門。
3.指佛教。
shī mén
年級字:師(P1) 門(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教學的學院、門派。
師: 老師、師院。
門: 門戶、門派。
教授學生的學院,並具有自己的學術綱要、主張和教授方法。
漢.王充《論衡.量知》:「不入師門,無經傳之教。」
《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下則去家慕鄉,求謝師門。」
Chǎng mén
mén qìng
年級字:門(P1) 慶(P2)
詞性:形容詞
家門之福。
例:《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自惟門慶,屬降公主,天恩所覃,容及丑末。”《南齊書·褚淵褚澄等傳論》:“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史·王誕王份等傳論》:“ 份胤嗣克昌,特鐘門慶,美矣。”
mén shǒu
tún mén
年級字:屯(P6+) 門(P1)
詞性:名詞,名詞
青山屯門(英語:Tuen Mun),舊名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
mén pái
年級字:門(P1) 牌(P3)
詞性:名詞
1.釘在門上、標明住址或街道名稱的牌子。
2.房子的號碼。
miào mén
mén guān
年級字:門(P1)
詞性:名詞
1.看門的人。
2.古時候有錢人家用錢請回來看家的人。
mén yá
年級字:門(P1) 牙(P1)
詞性:名詞
門齒的通稱。
例: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和他乍相逢難説知心話,只索羞答答手抵著門牙。” 老舍《二馬》第三段二:“一個沒有門牙的黃毛孩子還過去揪馬老先生的衣裳。” 馬寧《紅色故鄉隨筆》:“ 琴哥的門牙不知怎麼不見了,他的歌聲也不像先前那樣嘹亮。”
chū mén
yáng mén
tiě mén
mén líng
mén shén
mén shuān
Hǔ mén
年級字:虎(P1) 門(P1)
詞性:名詞
虎門鎮為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下轄之一個鎮,座落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虎門鎮面積為178.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約6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12.4萬人,外來人口近45萬人。虎門是林則徐銷煙的地方,也是鴉片戰爭的重要戰場。1843年,《虎門條約》在這裡簽訂。虎門鎮雖然是一個鎮,但無論經濟實力還是常住人口都已達到內陸之中等城市的標準。 2015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廣州、東莞等地列入試點範圍。其中東莞將試點虎門鎮和長安鎮撤鎮設市,賦予兩市縣級管理權限,但不配齊四套班子,不設街道辦。
rè mén
shà mén
年級字:厦(P3) 門(P1)
詞性:名詞
在中國福建省東南沿海、鷹廈鐵路終點。明代在廈門島上築城,1933年設市。廈門港港闊水深,是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1980年辟設經濟特區。名勝古跡有鼓浪嶼、南普陀、萬石山、等。有廈門大學等高等學校。
jìn mén
年級字:進(P1) 門(P1)
詞性:動詞
1.走進門。
2.比喻初步領會了學習、研究的內容、實質;開始入門。
3.女子嫁至男家。
mén pài
mén méi
年級字:門(P1)
詞性:名詞
門檻1.門框上部的橫樑。
2.門第(指家庭或家族的社會地位)。
cè mén
diàn mén
mén fèng
Luó mén
年級字:羅(P3) 門(P1)
詞性:名詞
羅門(1928年-2017年1月18日),原名韓仁存,男,生於海南文昌縣舖前鎮地太村。祖父為清代進士,父親搞遠洋航海生意,是當地唯一擁有3條大木船往來南洋一帶的富翁。羅門兄弟13人,他是老三。 2017年1月18日,羅門在台北逝世。
mén suǒ
年級字:門(P1) 鎖(P3)
詞性:名詞
門鎖就是用來把門鎖住以防止他人打開這個門的設備,這種設備可能是機械的,也可能是電動的,電動需要電能。
mén shàn
shàng mén
年級字:上(P1) 門(P1)
詞性:動詞
1. 登門;到人家裡去。
2. 來訪。
3. 關上門。
4. 商店關門停止營業。
mén piào
mén dì
mén huán
年級字:門(P1) 環(P2)
詞性:名詞
一種通常為裝飾性的固定裝置,附著在門的外側,它通常由一金屬板及用樞紐懸於其上的金屬環、棒或懸錘組成。
mén lián
lín mén
年級字:臨(P3) 門(P1)
詞性:動詞
1.降臨家門
例:喜事臨門
2.[球員]帶球至球門前
例:臨門起腳勁射,球進了
xià mén
年級字:廈(P3) 門(P1)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副省級城市,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語,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成為日後收復台灣本島的重要基地。晚清時期因《望廈條約》的執行,迫使廈門地區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1949年10月解放軍解放廈門,直至1979年01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砲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砲擊,劃上了句號。歷經百年滄桑之後,1980年鄧小平設立廈門經濟特區,使廈門經濟、民生不斷上升。新世紀以來,廈門先後獲批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即“新特區”),“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現今廈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廈門由本島廈門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 21世紀廈門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讚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截至2015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17平方公里,主城區人口386萬。
pò mén
年級字:破(P2) 門(P1)
詞性:名詞
1.砸開門2.指革出教會
3.足球,冰球,手球等運動指將球攻進球門
dēng mén
èr mén
bì mén
年級字:閉(P2) 門(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開門把門窗關上。
「閉」關閉、閉眼、閉關自守。
「門」屋門、大門、門窗、進出口的地方。
《莊子·天運》《東施效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pāi mén
年級字:拍(P1) 門(P1)
詞性:名詞
拍門:安裝於排水管道的尾端,具有防止外水倒灌功能的逆止閥。拍門主要由閥座、閥板、密土封圈、鉸鏈四部分構成。形狀分為圓形和方形。拍門的材質傳統上為各種金屬製品,現在已經發展為多種複合材料。
mén tíng
jiào mén
ào mén
年級字:澳(P4) 門(P1)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中國南海。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闢為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
míng mén
mén tīng
年級字:門(P1) 廳(P3)
詞性:名詞
房屋的外門與內部之間的通道、過廳或房間;住宅的門廊或入口
jiàng mén
年級字:將(P3) 門(P1)
詞性:名詞
將帥門下,將帥家門。
《史記·田叔列傳》:“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 唐 王維 《李陵詠》:“ 漢 家 李將軍 ,三代將門子。”
kòu mén
qiāo mén
yá mén
mén kǎn
年級字:門(P1) 坎(P0)
詞性:名詞,形容詞
1.門檻。門框下部挨著地面的橫木或長石。
2.借指門。
3.比喻界限,關口。
mén kǎn
年級字:門(P1) 檻(P0)
詞性:名詞
門楣1.門框下部挨著地面的橫木(或長石等)2.借指門、門口
Mén tuī
dōng mén
mén liǎn
年級字:門(P1) 臉(P2)
詞性:名詞
房屋的主要立面,尤指有裝潢的入口;城門附近的地方;商店的門面。
tuī mén
zào mén
duó mén
年級字:奪(P3) 門(P1)
詞性:名詞
1.破門,奮力沖開門戶2.明英宗 親征 瓦剌 ,兵敗被俘。其弟繼位為景帝 ,即與瓦剌議和
明英宗 親征 瓦剌 ,兵敗被俘。其弟繼位為 景帝 ,即與 瓦剌 議和。
英宗 返回京師,入居南宮,不許朝謁。景泰 八年, 石亨 、 徐有貞 等以兵迎 英宗 於南宮,毀垣壞門而入, 英宗 乃復闢。史稱此次政變為“奪門之役”。見《明史·英宗後紀》。後因以“奪門”泛指復辟、政變。章炳麟 《詠南海康氏》:“奪門偉績他年就,專制依然屬 愛新 。”
bù mén
yuǎn mén
xié mén
mén wèi
bǎn mén
chuàn mén
年級字:串(P2) 門(P1)
詞性:動詞
即到鄰居、朋友、親戚家坐坐,聊聊天,問候問候。串門是一種正在消失的文化。串門的概念比較廣,不僅僅局限在帶上禮物去做客,以及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傳達新年祝福的拜年。
mén hù
年級字:門(P1) 戶(P1)
詞性:名詞
1.房屋的出入口
例:門戶開放
填塞門戶。 --《聊齋誌異.促織》
門戶千萬。 --唐. 李朝威《柳毅傳》
2.∶派別,宗派
例:門戶之見
3.門第
例:門戶相當
4.家;人家
例: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nǎo mén
Mén què
zhuān mén
kāi mén
年級字:開(P1) 門(P1)
詞性:動詞
關門1.打開門。
2.開始營業。
3.敞開大門地;公開地。
yóu mén
fáng mén
sǎng mén
shǒu mén
dà mén
年級字:大(P1) 門(P1)
詞性:名詞
1. 整個建築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門2. 大族
3. 接觸、容納、參加或欣賞的途徑
mén qián
kuài mén
年級字:快(P1) 門(P1)
詞性:名詞,名詞
相機中控制底片曝光時間長短的機件。因其開合速度的不同,可使底片得到適度感光,或使被攝體的動態在底片上靜止而成為清晰的影像。
shɑ̀ngmén
yíng mén
年級字:迎(P2) 門(P1)
詞性:動詞
1.迎候於門。
語出《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 漢鄭玄箋:“諸侯燕見天子,天子必乘車迎於門。” 唐韓愈《平淮西碑》:“ 蔡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之婦女,迎門笑語。”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熙朝樂事》:“ 黃子常《賣花聲》詞云:……迎門爭買,早斜簪雲髻。”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邵女》:“女迎門而勸,令詣嫡所。”
2.當門。
例:陳登科 《風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門,對 陸素雲 的舉動,看得非常真切。”
mén gǎng
wū mén
běi mén
mén láng
年級字:門(P1) 廊(P4)
詞性:名詞
1.屋門前的廊子。
2.指在建築物入口有頂棚的半圍合空間。
lán mén
diào mén
年級字:調(P4) 門(P1)
詞性:名詞
1.唱腔;曲調2.引申為腔調、口吻
3.指歌唱或說話時音調的高低
zhái mén
年級字:宅(P5) 門(P1)
詞性:名詞
1.住宅的前門或主要門
2.借指住在深宅大院裡的人家
Tīng mén
mén zhěn
dòng mén
年級字:洞(P2) 門(P1)
詞性:名詞
指的是為保持洞口上方及兩側路塹邊坡的穩定,在隧道洞口修建的牆式構造物。
mén kuàng
年級字:門(P1) 框(P5)
詞性:名詞
1.圍著門道兩旁和頂上的邊框和上檻,鑲在牆上,通常支承著門扇2.外露的門的框架
tóngmén
年級字:同(P1) 門(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來自同一個學院或同一老師的。
同: 一同、共同、同行、同年。
門: 門戶、門派。
來自同一個學院或同一老師的。
《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孟喜》:「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
《文明小史》第六回:「姓孔的是黃舉人的同門,姓黃的就是他族中兄弟。」
《爾雅.釋親》:「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兩婿相謂為亞。」
晉.郭璞.注:「《詩》曰:『瑣瑣姻亞』,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
《韓非子.亡徵》:「公婿公孫,與民同門,暴傲其鄰者,可亡也。」
mén tú
nán mén
年級字:自(P1) 立(P1) 門(P1) 戶(P1)
指單獨成立家庭。也指學術上不依賴前人而另立一派。現也指離開某一集體,自己另搞一套。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一回:“要稱我的心,除非自立門戶。”
年級字:滅(P3) 門(P1) 絕(P4) 戶(P1)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賈那匹夫,尋根拔樹。險送俺一家兒滅門絕戶。”
年級字:柳(P3) 門(P1) 竹(P1) 巷(P2)
指幽靜儉樸的住宅。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唐·劉禹錫《傷愚溪三首》詩云:“……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年級字:窄(P3) 門(P1) 窄(P3) 戶(P1)
《金瓶梅詞》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婦那裏,窄門窄戶,敢招惹這個事!”
年級字:賊(P3) 去(P1) 關(P2) 門(P1)
賊偷了東西走後才雲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後才採取防範措施。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僧問曰:‘若不遇於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後關門。’”
年級字:臣(P2) 門(P1) 如(P2) 市(P2)
年級字:織(P3) 楚(P2) 成(P1) 門(P1)
南朝梁·沈約《郊居賦》:“織宿楚以成門,籍外扉而爲戶。”
年級字:將(P3) 門(P1) 虎(P1) 子(P1)
將門:世代爲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後生子弟不辱門庭。
年級字:一(P1) 門(P1) 同(P1) 氣(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門同氣,我怎麼不與他出力辨明冤枉。”
年級字:倚(P5) 門(P1) 賣(P3) 笑(P1)
年級字:頂(P2) 門(P1) 立(P1) 戶(P1)
吳組緗《山洪》三:“三官雖然已經另外頂門立戶,但是打魚的一切生財器具還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年級字:入(P1) 門(P1) 問(P1) 諱(P6)
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清楚有什麼忌諱。
《禮記·曲禮上》:“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年級字:沿(P2) 門(P1) 托(P3)
鉢:和尚吃東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一:“故讀者於此等處最要分別,不然則視少陵爲隨地驀緣,沿門托鉢者流矣。”
年級字:杜(P2) 門(P1) 屏(P4) 跡(P2)
唐·楊炯《後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門屏跡,心不自安,與門生故吏數百人歸於後魏。”
年級字:分(P2) 門(P1) 別(P1) 類(P3)
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類:許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綜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徵分別歸入各種門類。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二回:“靈牙仙、毗蘆仙、金箍仙氣概昂昂;七香車坐金靈聖母,分門別戶。”
年級字:暴(P4) 龍(P2) 門(P1)
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後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太平御覽》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蹟猶在,去長安九百里。江海大魚洎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爲龍,故云暴腮龍門。”
年級字:門(P1)
《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
年級字:河(P1) 門(P1) 下(P1)
河:黃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師門下,人才濟濟或人才輩出。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黃河、汾水之間設館教學,遠近來此求學者達一千餘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程之、薛收、溫大雅等都是他的門徒,而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時稱“河汾門下”。
年級字:入(P1) 地(P1) 無(P2) 門(P1)
年級字:杜(P2) 門(P1) 自(P1) 守(P2)
年級字:閉(P2) 門(P1) 卻(P2) 掃(P1)
卻:停止;卻掃:不再清掃車跡,意指謝客。關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南朝梁·江淹《恨賦》:“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裏,閉關卻掃,塞門不仕。”
年級字:金(P1) 門(P1) 繡(P4) 戶(P1)
年級字:曳(P4) 王(P1) 門(P1)
漢·鄒陽《上吳王書》:“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
年級字:歪(P3) 門(P1) 邪(P4) 道(P1)
我們要想辦法,讓大家都富起來,但是決不能搞歪門邪道。
年級字:旁(P1) 門(P1) 邪(P4) 道(P1)
年級字:魚(P1) 升(P1) 龍(P2) 門(P1)
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爲龍。”
年級字:五(P1) 花(P1) 八(P1) 門(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變化多端。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虞初新志·孫嘉淦<南遊記>》:「伏龍以西,羣峯亂峙,四布羅列,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
年級字:書(P1) 香(P1) 門(P1) 第(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十回:“如今眼看着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
年級字:上(P1) 下(P1) 同(P1) 門(P1)
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僕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知舉,門生集候僕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上下門生。”自注:“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上下同門。”
年級字:席(P4) 門(P1) 窮(P3) 巷(P2)
年級字:足(P1) 不(P1) 出(P1) 門(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年級字:北(P1) 門(P1) 管(P2) 鑰(P0)
清·黃遵憲《馮將軍歌》:“北門管鑰賴將軍,虎節重臣親拜疏。”
年級字:法(P1) 無(P2) 二(P1) 門(P1)
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同“法出一門”。
《金史·高德基傳》:“有犯罪當死者,宰相欲從末減。德基曰:‘法無二門,失出猶失入也。’不從。”
年級字:抉(P6) 目(P1) 懸(P5) 門(P1)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年級字:挨(P3) 門(P1) 挨(P3) 戶(P1)
挨:按照順序。按照住戶的順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門逐戶”。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計,挨門挨戶問人家要不要水。”
年級字:沿(P2) 門(P1) 托(P3)
缽:和尚吃東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一:“故讀者於此等處最要分別,不然則視少陵為隨地驀緣,沿門托缽者流矣。”
年級字:引(P2) 鬼(P2) 上(P1) 門(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年級字:邪(P4) 門(P1) 歪(P3) 道(P1)
《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
年級字:開(P1) 門(P1) 見(P1) 山(P1)
唐·劉得仁《青龍寺僧院》:“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峯。”
年級字:遁(P0) 跡(P2) 桑(P4) 門(P1)
清·鈕琇《觚剩·樹怪》:“石濤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跡桑門,結茅於微之黃山。”
年級字:門(P1) 無(P2) 雜(P3) 賓(P3)
晉·陶潛《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年級字:北(P1) 門(P1) 鎖(P3) 鑰(P0)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年級字:門(P1) 不(P1) 停(P1) 賓(P3)
年級字:別(P1) 類(P3) 分(P2) 門(P1)
清·蔣士銓《臨川夢·隱奸》:“將江浙許多窮老名士,養在家中,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
年級字:衡(P4) 門(P1) 深(P2) 巷(P2)
衡門;將木頭橫放作爲門,指簡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簡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年級字:門(P1) 牆(P2) 桃(P2) 李(P2)
門牆: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
年級字:閉(P2) 門(P1) 思(P2)
《三國志·蜀志·來敏傳》“坐事去職”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自謂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年級字:裝(P1) 門(P1) 面(P1)
裝潢:原指裱糊字畫,現也指裝飾物品使之美觀;門面:指外觀。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止則有這兩件兒衣服,裝點着門面。”
年級字:閉(P2) 門(P1) 投(P3) 轄(P0)
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漢書·遊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年級字:高(P1) 門(P1) 大(P1) 屋(P1)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皆命曰列大夫,爲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年級字:同(P1) 門(P1) 異(P3) 戶(P1)
漢·揚雄《法言·君子》:“至於子思孟軻詭哉,曰吾於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年級字:席(P4) 門(P1) 蓬(P4) 巷(P2)
年級字:開(P1) 門(P1) 延(P4) 盜(P3)
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同“開門揖盜”。
年級字:書(P1) 香(P1) 門(P1) 戶(P1)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年級字:過(P1) 門(P1) 不(P1) 入(P1)
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年級字:北(P1) 門(P1) 之(P2) 管(P2)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杜預注:“管,鑰也。”
年級字:角(P2) 戶(P1) 分(P2) 門(P1)
《明史·華允誠傳》:“四海漸成土崩瓦解之形,諸臣但有角戶分門之念。”
年級字:清(P1) 水(P1) 衙(P0) 門(P1)
年級字:倚(P5) 傍(P3) 門(P1) 戶(P1)
《明史·閹黨傳·門克新》:“克新,汝陽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葉燦、光祿卿錢春、按察使張光縉倚傍門戶,且請速誅熊廷弼。忠賢大喜,立傳旨行刑。”
年級字:門(P1) 堪(P6) 羅(P3) 雀(P3)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然丁晉公詩固嘗雲‘屋可佔烏曾貴仕,門堪羅雀稱衰翁’矣。”
年級字:弄(P2) 斧(P3) 班(P2) 門(P1)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年級字:進(P1) 退(P2) 無(P2) 門(P1)
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纔有毛髮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爲軒輊耶。”
年級字:門(P1) 不(P1) 夜(P2) 關(P2)
年級字:門(P1) 衰(P4) 祚(P0) 薄(P4)
年級字:倚(P5) 門(P1) 倚(P5) 閭(P0)
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年級字:門(P1) 庭(P2) 赫(P0) 奕(P4)
門庭:指家庭社會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聲顯赫。
年級字:城(P2) 門(P1) 魚(P1) 殃(P0)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明·李東陽《尹公墓誌銘》:“城門魚殃,昆崗玉碎。”
年級字:關(P2) 門(P1) 大(P1) 吉(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結業開業大吉結業。
茅盾《子夜》五:「現在他們維持不下,難免要弄到關門大吉。」
年級字:門(P1) 閉(P2) 戶(P1)
清·李雨堂《五虎徵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過晚膳,不坐馬匹,帶了八個排軍徒步悄悄同行,至半個時辰已到了天王廟。將已二更時候,左右人家多已閂門閉戶,庭園寂靜無聲。”
年級字:門(P1) 閨(P0) 竇(P6)
篳門:柴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門洞。形容窮苦人家的住處。
《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爲上矣。”
年級字:奪(P3) 門(P1) 而(P1) 出(P1)
奪門:破門,奮力衝開門。猛然奮力衝開門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輕輕撥開門閂,拿在手中,預備當作兵器,可以~。(清·李嘉寶《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年級字:張(P2) 門(P1) 戶(P1)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九:“餘雅不喜詩壇吟社之說,大概起於前明末年鴟張門戶之惡習。”
年級字:望(P2) 門(P1) 投(P3) 止(P1)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後漢書·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
年級字:東(P1) 門(P1) 逐(P4) 兔(P1)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年級字:杜(P2) 門(P1) 絕(P4) 客(P2)
明·馮夢龍《智囊補·術智·委蛇》:“韓世忠既罷,杜門絕客,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奚童,縱酒西湖以自樂。”
年級字:出(P1) 門(P1) 如(P2) 賓(P3)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年級字:旁(P1) 門(P1) 小(P1) 道(P1)
年級字:布(P1) 鼓(P2) 雷(P3) 門(P1)
布鼓: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浙江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年級字:闔(P0) 門(P1) 百(P1) 口(P1)
《後漢書·趙岐傳》:“[孫嵩]密問岐曰:‘視子非賣餅者,以相問而色動,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孫賓石,闔門百口,勢均力敵能相濟。’”
年級字:不(P1) 諱(P6) 之(P2) 門(P1)
年級字:烏(P3) 衣(P1) 門(P1) 第(P1)
年級字:一(P1) 門(P1) 心(P1) 思(P2)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於數控的書,什麼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鑽研起來。”
年級字:門(P1) 生(P1) 故(P1) 舊(P2)
年級字:挨(P3) 門(P1) 逐(P4) 戶(P1)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寫出嶽元帥父子受屈情節,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嶽爺申冤。”
年級字:匠(P3) 門(P1) 棄(P4) 材(P2)
清·馮桂芬《林文忠公祠記》:“公馳驅絕域,猶手箋酬答無間。匠門棄材,累公之明。”
年級字:門(P1) 竇(P6)
篳門: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
宋·陳亮《畏羞於君子》:“此丈夫所當履其道,免筆誅口伐於蓽門閨竇之間。”
年級字:掛(P2) 席(P4) 爲(P2) 門(P1)
《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裏很窮,掛着破席子當門。
年級字:名(P2) 門(P1) 世(P1) 族(P2)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門世族,他本族家進士一大堆,他偏是異樣的難講。”
年級字:賓(P3) 客(P2) 盈(P4) 門(P1)
《舊唐書·竇威傳》:“時諸兄並以軍功致仕通顯,交結豪貴,賓客盈門,而威職掌閒散。”
年級字:杜(P2) 門(P1) 晦(P0) 跡(P2)
晦:隱匿。關上門,隱匿自己的蹤跡。指隱居起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或動態。
《周書·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宣杜門晦跡,相時而動,孝武深納焉。”
年級字:長(P1) 戟(P0) 高(P1) 門(P1)
唐·張鷟《遊仙窟》:“鳴鐘食鼎,積代衣纓;長戟高門,因循禮樂。”
年級字:懸(P5) 門(P1) 抉(P6) 目(P1)
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伍員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爲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見《史記·吳太伯世家》。
年級字:朱(P1) 門(P1) 繡(P4) 戶(P1)
朱門:紅漆大門;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比喻富貴人家婦女的住處。也借指富貴人家。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娘子朱門繡刻戶,妾素無葭莩親,慮致譏嫌。”
年級字:拒(P5) 之(P2) 門(P1) 外(P1)
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年級字:賓(P3) 客(P2) 迎(P2) 門(P1)
《梁書·王暕傳》:“時文憲作宰,賓客盈門,見暕相謂曰:‘公才公望,覆在此矣。’”
年級字:雙(P2) 喜(P1) 臨(P3) 門(P1)
年級字:一(P1) 世(P1) 龍(P2) 門(P1)
一世:一代;龍門:後漢時李膺有重名,後起的文人有登門拜訪的,稱之登龍門。稱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世說新語·德行》:“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爲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爲登龍門。”《晉書·王衍傳》:“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
年級字:告(P1) 貸(P5) 無(P2) 門(P1)
告貸: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明·瞿式耜《表急公紳士疏》:“各勳之索米索餉,刻不可遲,稱貸無門,徵催莫濟。”
年級字:假(P1) 門(P1) 假(P1) 氏(P2)
年級字:閉(P2) 門(P1) 不(P1) 出(P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史弼傳》:“荊竟歸田裡,稱病閉門不出。”
年級字:班(P2) 門(P1) 弄(P2) 斧(P3)
詞性:形容詞
三國成語弄斧班門般門弄斧比喻不自量力。
班: 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魯班師袓,當時建築行業的工匠師袓。
門: 師門、門徒。
弄: 玩弄、作弄。
斧: 斧頭、利斧。
在魯班師袓面前舞弄刀斧。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今搦吾鬥陣法,乃『班門弄斧』耳!」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班門弄斧,不知分量。」
《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等聽得他們那般高論,已經拜服到地,如何還敢班門弄斧?」
年級字:門(P1) 庭(P2) 若(P3) 市(P2)
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年級字:駢(P0) 門(P1) 連(P1) 室(P1)
年級字:河(P1) 門(P1) 海(P1) 口(P1)
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你忒河門海口,不要我揀好的,我不道的揀好的去哩。”
年級字:門(P1) 當(P2) 戶(P1) 對(P1)
舊時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結親很適合。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不是門當戶對,也強如陷於賊中。”
年級字:不(P1) 二(P1) 法(P1) 門(P1)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爲佛家語,意爲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爲入不二法門。”
年級字:法(P1) 出(P1) 多(P1) 門(P1)
門:門徑。指各部門各自爲政,自立法制,使法令不能統一,無從執行。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于外則破律於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年級字:掃(P1) 地(P1) 出(P1) 門(P1)
比喻將壞東西徹底清除出去。也沒收全部財產,趕出家門。
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這次掃地出門的政策很明確,除了個別實在開明、對抗戰有功的地主分子外,其他一律不放過。”
年級字:遁(P0) 跡(P2) 空(P1) 門(P1)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無路,因此上,來披剃,遁跡空門。”
年級字:摸(P2) 門(P1) 不(P1) 着(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着。辭了丈人回來。”
年級字:風(P1) 門(P1) 水(P1) 口(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如今聽得朝廷起大軍來,與方臘廝殺,我這里正是風門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別處去躲。只留下老身,在這裏看屋。”
年級字:關(P2) 門(P1) 打(P1) 狗(P2)
比喻將對方控制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然後進行有效打擊。
年級字:飢(P3) 驅(P4) 叩(P4) 門(P1)
語出晉·陶潛《乞食》詩:“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年級字:遁(P0) 入(P1) 空(P1) 門(P1)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爲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見昇平,他自己決不留戀寶貴,功成身退,遁入空門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年級字:立(P1) 木(P1) 南(P1) 門(P1)
立木:豎木於地上。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多用於形容取信於民。
《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年級字:閉(P2) 門(P1) 不(P1) 納(P4)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十四:“欲入城則閉門不納,將入山則又與賊遇。”
年級字:門(P1) 庭(P2) 如(P2) 市(P2)
門:家門;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
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八》:“廣通賓客,門庭如市。”
年級字:假(P1) 門(P1) 假(P1) 事(P1)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兒好咬文嚼字,信耶穌,好辦個慈善事業,有點假門假事的。”
年級字:善(P2) 門(P1) 難(P2) 開(P1)
善門:爲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年級字:程(P2) 門(P1) 立(P1) 雪(P1)
《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年級字:破(P2) 門(P1) 而(P1) 入(P1)
章炳麟《駁革命駁議》:“迨至羣盜破門而入,即更不復能抵禦。”
年級字:旁(P1) 門(P1) 左(P1) 道(P1)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年級字:桃(P2) 李(P2) 門(P1) 牆(P2)
年級字:依(P2) 門(P1) 傍(P3) 戶(P1)
明·李贄《富莫富於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僕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里。”
年級字:分(P2) 別(P1) 門(P1) 戶(P1)
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同“分門別戶”。
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其於古人之詩,多能議論長短,分別門戶。”
年級字:閉(P2) 門(P1) 讀(P1) 書(P1)
關起門來在家裏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後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
年級字:門(P1) 單(P2) 戶(P1) 薄(P4)
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年級字:門(P1) 禁(P4) 森(P2) 嚴(P4)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館門禁森嚴,進去不得。”
年級字:車(P1) 馬(P1) 盈(P4) 門(P1)
明·謝讜《四喜記·鄉薦榮歡》:“看連翩車馬盈門,總不比舊是庭院。”
年級字:杜(P2) 門(P1) 面(P1) 壁(P2)
宋·蘇軾《答王幼安宣德啓》:“杜門面壁,觀六十年之非。”又《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歸田,杜門面壁,更無餘事。”
年級字:關(P2) 門(P1) 閉(P2) 戶(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風起處,驚散了那傲來國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關門閉戶,無人敢走。”
年級字:門(P1) 到(P1) 戶(P1) 說(P1)
《孝經·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年級字:迎(P2) 門(P1) 請(P1) 盜(P3)
典出《後漢書·趙諮傳》:“諮少孤,有孝行……盜嘗夜往劫之,諮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爲設食。”
年級字:門(P1) 生(P1) 故(P1) 吏(P0)
《後漢書·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衆,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
年級字:改(P2) 換(P2) 門(P1) 庭(P2)
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長期失業在家,回英國府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換門庭,另找洋主子纔好。”
年級字:門(P1) 戶(P1) 之(P2) 爭(P2)
《清史稿·沈桂芬翁同龢等傳論》:“然以政見異同,門戶之爭,牽及朝局,至數十年而未已。”
年級字:將(P3) 門(P1) 有(P1) 將(P3)
《南史·王鎮惡傳》:“旦謂諸佐曰:‘鎮惡,王猛孫,所謂將門有將。’”
年級字:杜(P2) 門(P1) 自(P1) 絕(P4)
杜門:關門不出;絕:斷絕。閉門不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漢書·張陳王周傳贊》:“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王陵庭爭,杜門自絕,亦各其志也。”
年級字:辱(P5) 門(P1) 敗(P2) 戶(P1)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樣人家,着他辱門敗戶。”
年級字:借(P1) 貸(P5) 無(P2) 門(P1)
《夜雨秋燈錄·義貓》:“翁家乏食,借貸無門,典質已盡。”
年級字:政(P3) 出(P1) 多(P1) 門(P1)
原意是政令出自幾個卿大夫的門下。指中央領導軟弱,國家權力分散。
《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範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
年級字:千(P1) 門(P1) 萬(P2) 戶(P1)
《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建章宮,度爲千門萬戶。”
年級字:出(P1) 門(P1) 應(P2) 轍(P0)
梁啓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中國則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學者每閉門造車,出門應轍,常非有所承而後起者也。故其學界爲無數平行線形。”
年級字:魚(P1) 躍(P3) 龍(P2) 門(P1)
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爲龍。”唐·元弼有《魚躍龍門賦》。
年級字:閉(P2) 門(P1) 合(P1) 轍(P0)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八:“山谷雲:東坡墨戲,水活石潤,與予草書三昧,所謂閉門合轍。”
年級字:侯(P5) 門(P1) 如(P2) 海(P1)
侯門:舊指顯貴人家;海:形容深。侯門象大海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後因地位懸殊而疏遠隔絕。
唐·崔郊《贈去婢》詩:“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年級字:出(P1) 門(P1) 合(P1) 轍(P0)
按同一規格,閉門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
《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
年級字:抉(P6) 目(P1) 吳(P6+) 門(P1)
西漢·司馬遷《史記·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年級字:杜(P2) 門(P1) 不(P1) 出(P1)
年級字:蓬(P4) 戶(P1) 柴(P2) 門(P1)
用柴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居處簡陋,生活困苦。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戶柴門。”
年級字:倚(P5) 門(P1) 傍(P3) 戶(P1)
倚、傍:靠着。比喻做學問自己沒有見解,只襲取別人的說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僧問紙衣和尚:‘如何是賓中賓?’師曰:‘倚門傍戶。’”
年級字:禍(P4) 福(P1) 同(P1) 門(P1)
年級字:豪(P5) 門(P1) 貴(P3) 胄(P0)
梁啓超《新羅馬·黨獄》:“況且你們那豪門貴胄做官讀書的上等人物,個個都做了我家吮癰舐痔一呼百諾的孝順孫兒。”
年級字:揖(P0) 盜(P3) 開(P1) 門(P1)
清·王韜《記李賊事》:“望風迎附,揖盜開門……卒至惡積禍盈,如屠犬豕。”
年級字:門(P1) 不(P1) 夜(P2) 扃(P0)
年級字:剪(P3) 髮(P2) 杜(P2) 門(P1)
剪髮:剪掉頭髮,指削髮爲僧。杜門:閉門。剪髮爲僧,閉門不出。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由是以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年級字:改(P2) 換(P2) 門(P1) 閭(P0)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讀詩書,一身望改換門閭。”元·高明《琵琶記》第四齣:“[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選,也只是要改換門閭,光顯祖宗,你卻七推八阻,有許多說話。”
年級字:車(P1) 馬(P1) 填(P6) 門(P1)
《北史·拓跋深傳》:“是故餘人攝選,車馬填門;及臣居邊,賓遊罕至。”
年級字:門(P1) 戶(P1) 之(P2) 見(P1)
《新唐書·韋雲起傳》:“今朝廷多山東人,自作門戶。”
年級字:重(P1) 門(P1) 擊(P3) 柝(P6+)
柝:打更用的梆子。設置重重門戶,並派更夫巡夜。指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年級字:駟(P0) 馬(P1) 高(P1) 門(P1)
《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爲丞相,永爲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
年級字:閉(P2) 門(P1) 掃(P1) 跡(P2)
年級字:倚(P5) 門(P1) 獻(P3) 笑(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兒女,誤落風塵,倘得姨娘主張從良,勝造九級浮圖。若要我倚門獻笑,送舊迎新,寧甘一死,決不情願。’”
年級字:閉(P2) 門(P1) 自(P1) 守(P2)
《漢書·王莽傳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給貢稅。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
年級字:法(P1) 出(P1) 一(P1) 門(P1)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一門,然後人知恆禁,吏無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
年級字:禍(P4) 福(P1) 之(P2) 門(P1)
年級字:裝(P1) 點(P1) 門(P1) 面(P1)
裝點:裝飾;門面:指外觀。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止則有這兩件兒衣服,裝點着門面。”
年級字:倚(P5) 門(P1) 賣(P3) 俏(P5)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年級字:閉(P2) 門(P1) 思(P2) 過(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不思悔改,
執迷不悟《漢書·韓延壽傳》:“因入臥傳舍,閉閤思過。”三國蜀·諸葛亮《黜來敏教》:“自謂能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年級字:高(P1) 門(P1) 大(P1) 戶(P1)
高門:舊時指富貴之家;大戶:聲勢顯赫的家族。有錢有勢的人家。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滿少卿飢附飽揚》:“因他是個市戶出身,一時沒有高門大族來求他的。”
年級字:相(P1) 門(P1) 有(P1) 相(P1)
《史記·孟嘗君列傳》:“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年級字:侯(P5) 門(P1) 似(P3) 海(P1)
王公貴族的門庭像大海那樣深遂。舊時豪門貴族、官府的門禁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進入。也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後因地位懸殊而疏遠。
唐·崔郊《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中;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年級字:拜(P2) 倒(P2) 轅(P0) 門(P1)
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於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
年級字:柳(P3) 戶(P1) 花(P1) 門(P1)
元·馬致遠《青杏子·司迷》套曲:“柳戶花門從瀟灑,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年級字:祝(P2) 髮(P2) 空(P1) 門(P1)
清·景星杓《山齋客譚·孫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髮空門,日修禪誦以老。”
年級字:屠(P5) 門(P1) 大(P1) 嚼(P5)
屠門:肉店。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三國魏·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年級字:白(P1) 屋(P1) 寒(P2) 門(P1)
白屋:用白茅草蓋的屋;寒門:清貧人家。泛指貧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貧寒。
元·高文秀《誶範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窮困,身居在白屋寒門。”
年級字:分(P2) 門(P1) 別(P1) 戶(P1)
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戶:門戶。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雲·勸世》:“不認忘名默悟,只解分門別戶一朝閤眼見前程,悔恨不圓成。”
年級字:禍(P4) 福(P1) 無(P2) 門(P1)
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年級字:北(P1) 門(P1) 之(P2) 寄(P3)
《舊唐書·李自良傳》:“德宗以河東密邇胡戎,難於擇帥,翌日,自良謝,上謂之曰:‘卿與馬燧存軍中事分,誠爲得禮;然北門之寄,無易於卿。’”
年級字:門(P1) 無(P2) 雜(P3) 客(P2)
家中沒有閒雜的人來作客。形容交友謹慎。同“門無雜賓”。
年級字:運(P3) 斧(P3) 般(P2) 門(P1)
元·周德清《一枝花·遺張伯元》套曲:“向管中窺豹那知外,坐井底觀天又出來,運斧般門志何大。”
年級字:門(P1) 閭(P0) 之(P2) 望(P2)
《戰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年級字:抉(P6) 目(P1) 東(P1) 門(P1)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年級字:杜(P2) 門(P1) 卻(P2) 掃(P1)
杜:堵塞;卻掃:不再掃徑迎客。關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北史·李謐傳》:“遂絕跡下帷,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
年級字:門(P1) 巷(P2)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門裏閉門居。”
年級字:豪(P5) 門(P1) 巨(P2) 室(P1)
《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取戚豪門子弟。”《孟子·離婁上》:“爲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
年級字:門(P1) 階(P3) 戶(P1) 席(P4)
年級字:當(P2) 門(P1) 抵(P3) 戶(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他兩人沒有嬤嬤,只是盼奴當門抵戶。”
年級字:抉(P6) 目(P1) 胥(P0) 門(P1)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年級字:旁(P1) 門(P1) 外(P1) 道(P1)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禮記·王制》:“執左道以亂政,殺。”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年級字:閉(P2) 門(P1) 塞(P3) 竇(P6)
《宋史·儒林傳四·蔡元定》:“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
年級字:萬(P2) 戶(P1) 千(P1) 門(P1)
唐·李德裕《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年級字:門(P1) 可(P1) 張(P2) 羅(P3)
《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唐·韋述《兩京記》:“唐初,祕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宋·蘇軾《次韻楊褒早春》詩:“細雨郊園聊種菜,冷官門戶可張羅。”
年級字:頂(P2) 門(P1) 壯(P1) 戶(P1)
《紅樓夢》第八八回:“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場!日後也替你大哥哥頂門壯戶。”
年級字:依(P2) 門(P1) 賣(P3) 笑(P1)
年級字:閉(P2) 門(P1) 酣(P0) 歌(P1)
指閉門不出,盡興飲酒,盡情歌舞。形容沉緬酒色,盡情享受。
唐·李延壽《南史·徐緄似》:“緄爲樑湘東王,鎮西諮議參軍,頗爲聲色,侍妾數十,……,便醉而閉門,盡日酣歌。”
年級字:傍(P3) 人(P1) 門(P1) 戶(P1)
傍:依靠,依附;門戶:門第。比喻依賴別人,不能自立。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十二:“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
年級字:公(P1) 門(P1) 桃(P2) 李(P2)
《資治通鑑·唐紀則天順聖皇后久視元年》:“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年級字:關(P2) 門(P1) 落(P2)
《負曝閒談》第二十二回:“四盞燈籠,值不了五角錢,加上煤炭柴火,頂多到了四十塊錢,那是關門落閂的了。”
年級字:沿(P2) 門(P1) 託(P4)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你若借了這事,向親友各家不問交誼一概的沿門託鉢搖尾乞憐起來,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年級字:避(P4) 世(P1) 金(P1) 門(P1)
年級字:龍(P2) 門(P1) 點(P1) 額(P3)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爾雅》曰:‘鱣,有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爲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年級字:閉(P2) 門(P1) 掃(P1) 軌(P5)
《後漢書·黨錮傳·杜密》:“同郡劉勝,亦自蜀郡告歸鄉里,閉門掃軌,無所幹及。”李賢注:“軌,車跡也。言絕人事。”
年級字:閉(P2) 門(P1) 卻(P2) 軌(P5)
年級字:散(P2) 帶(P1) 衡(P4) 門(P1)
年級字:蓬(P4) 門(P1) 戶(P1)
用樹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窮苦人家所住的簡陋的房屋。
年級字:倚(P5) 門(P1) 窺(P6) 戶(P1)
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然不敢自列於下執事者,以爲賤貴有倫,等威有序,以閒人持不急之務,朝夕倚門窺戶,抑亦侍郎之所惡也。”
年級字:左(P1) 道(P1) 旁(P1) 門(P1)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年級字:破(P2) 門(P1) 而(P1) 出(P1)
把門砸破衝出來。形容壞人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做壞事。也比喻擺脫束縛或限制。
年級字:開(P1) 門(P1) 揖(P0) 盜(P3)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爲仁也。”
年級字:門(P1) 殫(P0) 戶(P1) 盡(P3)
年級字:門(P1) 可(P1) 羅(P3) 雀(P3)
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
《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門;及廢,六外可設雀羅。”
年級字:閉(P2) 門(P1) 覓(P5) 句(P2)
宋·徐度《卻掃編》卷中:“與諸生徜徉林下,或愀然而歸,徑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興,取筆疾書,則一詩成矣。”
年級字:方(P1) 便(P2) 之(P2) 門(P1)
唐·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維摩見柄,蓋申方便之門;道安謝歸,思遠朝廷之事。”
年級字:改(P2) 換(P2) 門(P1)
門楣:門框上的橫木。改變門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明·宋應星《風俗議》:“爲士者,日思居官清要,而畎畝庶人,日督其稚頑子弟儒冠儒服,夢想科第,改換門楣。”
年級字:北(P1) 門(P1) 南(P1) 牙(P1)
《資治通鑑·唐紀中宗神龍元年》:“今天誘其衷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凶豎,復李氏社稷。”
年級字:自(P1) 作(P2) 門(P1) 戶(P1)
《舊唐書·韋雲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爲朋黨。”
年級字:東(P1) 門(P1) 黃(P1) 犬(P1)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年級字:得(P1) 意(P1) 門(P1) 生(P1)
得意:稱心如意;門生: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後泛指學生。最滿意的弟子或學生。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雖然和咱們滿州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他待我也實在親熱,那個人將來不可限量。”
年級字:熟(P2) 門(P1) 熟(P2) 路(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門熟路,管門的一向認得,立時請進,並不阻擋。”
年級字:改(P2) 換(P2) 家(P1) 門(P1)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若到陣上一戰成功,但得一官半職,改換家門,可也母親訓子有功也。”
年級字:杜(P2) 門(P1) 絕(P4) 跡(P2)
《後漢書·黨錮傳·劉佑》:“(劉佑)後得赦出……詔拜中散大夫,遂杜門絕跡。”
年級字:雍(P0) 門(P1) 刎(P0) 首(P1)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
年級字:閉(P2) 門(P1) 造(P1) 車(P1)
宋·朱熹《中庸或問》卷三:“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年級字:閉(P2) 門(P1) 塞(P3) 戶(P1)
年級字:沿(P2) 門(P1) 持(P4)
明·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當,我卻無分了,便至沿門持鉢,仰息他人。”
年級字:杜(P2) 門(P1) 謝(P2) 客(P2)
《新五代史·趙光逢傳》:“以世亂,棄官居洛陽,杜門絕人事者五六年。”
年級字:將(P3) 門(P1) 無(P2) 犬(P1) 子(P1)
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不會有庸才俗輩。
年級字:鯉(P0) 魚(P1) 跳(P1) 龍(P2) 門(P1)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爲龍,唯鯉或然。”
年級字:三(P1) 行(P1) 佬(P6+) 做(P1) 門(P1)
年級字:開(P1) 門(P1) 七(P1) 件(P2) 事(P1)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清·艾衲居士《豆棚閒話》第十則:“只想這一班,做人家的開門七件事,一毫沒些抵頭。”
háo bù lì jǐ zhuān mén lì rén
年級字:毫(P4) 不(P1) 利(P2) 己(P1) ,(P1) 專(P2) 門(P1) 利(P2) 人(P1)
絲毫不爲個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於他人的事情。
chéng mén shī huǒ yāng jí chí yú
年級字:城(P2) 門(P1) 失(P2) 火(P1) ,(P1) 殃(P0) 及(P2) 池(P2) 魚(P1)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北齊·杜弼《檄樑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qián mén qù hǔ hòu mén jìn láng
年級字:前(P1) 門(P1) 去(P1) 虎(P1) ,(P1) 後(P1) 門(P1) 進(P1) 狼(P2)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guān mén yǎng hǔ hǔ dà shāng rén
年級字:關(P2) 門(P1) 養(P2) 虎(P1) ,(P1) 虎(P1) 大(P1) 傷(P2) 人(P1)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回:“古人說的‘關門養虎,虎大傷人’。這個東西,如何養得熟的。”
shàng tiān wú lù rù dì wú mén
年級字:上(P1) 天(P1) 無(P2) 路(P1) ,(P1) 入(P1) 地(P1) 無(P2) 門(P1)
宋·釋悟明《聯燈會要》卷二十八:“進前則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qián mén jù hǔ hòu mén jìn láng
年級字:前(P1) 門(P1) 拒(P5) 虎(P1) ,(P1) 後(P1) 門(P1) 進(P1) 狼(P2)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秦敗三晉之師於石門。賜以黼黻之服。’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lù yǒu dòng sǐ gǔ
年級字:朱(P1) 門(P1) 酒(P4) 肉(P1) 臭(P3) ,(P1) 路(P1) 有(P1) 凍(P3) 死(P3) 骨(P2)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hǎo shì bù chū mén 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年級字:好(P1) 事(P1) 不(P1) 出(P1) 門(P1) ,(P1) 惡(P3) 事(P1) 行(P1) 千(P1) 里(P1)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才(P1)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