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銘(P6) 感(P3) 五(P1) 內(P1)
年級字:銘(P6) 感(P3) 不(P1) 忘(P2)
銘:在器物上刻字,比喻永記心上。深刻地記在心上,感激不忘。
清·吳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義釋放,已是銘感不忘,厚貺斷不敢受。”
年級字:銘(P6) 心(P1) 刻(P2) 骨(P2)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年級字:骨(P2) 銘(P6) 心(P1)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吾國對日關係之痛史,宜鐫骨銘心,紀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年級字:銘(P6) 膚(P3) 鏤(P0) 骨(P2)
年級字:鏤(P0) 骨(P2) 銘(P6) 心(P1)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年級字:深(P2) 銘(P6) 肺(P5) 腑(P0)
年級字:刻(P2) 骨(P2) 銘(P6) 心(P1)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年級字:銘(P6) 記(P1) 不(P1) 忘(P2)
年級字:鏤(P0) 骨(P2) 銘(P6) 肌(P3)
年級字:銘(P6) 諸(P4) 肺(P5) 腑(P0)
年級字:銘(P6) 肌(P3) 鏤(P0) 骨(P2)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年級字:銘(P6) 心(P1) 鏤(P0) 骨(P2)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年級字:心(P1) 銘(P6) 骨(P2)
明·陸採《明珠記·獲蔭》:“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慚負;又荷吹噓登雲路,嬌女肯教同赴,這厚德鐫心銘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