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年級字:酌(P0)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金文、小篆從「酉」,從「勺」。
用勺斟酒慢飲品嘗: 酌酒、對酌、小酌、獨酌 。
酒宴: 喜酌、菲酌、薄酌。
商量、審度: 商酌、酌量、酌情、酌辦。
斟酌:考慮: 仔細斟酌。
《說文》:「酌,盛酒行觴也。从酉,勺聲。」
《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左傳.成公六年》:「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文選.鮑照.翫月城西門解中詩》:「迴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
唐.王勃〈聖泉宴〉詩:「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zhēn zhuó
zhuó yóu
年級字:酌(P0) 油(P2)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將油倒入油樽、油桶或油缸。
酌: 酌酒、斟酌。
油: 食油、菜油。
宋・歐陽修《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年級字:酌(P0) 管(P2) 窺(P6)
用瓢量海水,從竹管裏看天。比喻見識淺薄,對事物的觀察和瞭解很片面。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三卷:“蠡酌管窺,一至於此。”
年級字:酌(P0) 水(P1) 知(P1) 源(P3)
明·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二六:“謬膺重任,得免愆尤,實老師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銜結。”
年級字:酌(P0) 古(P1) 斟(P0) 今(P1)
明·楊慎《詞品·填詞用韻宜諧俗》:“此詞連用數韻,酌古斟今,尤妙。”
年級字:酌(P0) 金(P1) 饌(P0) 玉(P1)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餚的器皿是玉的。極言飲宴的奢侈豪華。
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裏帶崇墉,酌金饌玉待鳴鐘。”
年級字:酌(P0) 古(P1) 御(P5) 今(P1)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奏啓》:“強志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酌古御今,治繁總要,此其體也。”
年級字:酌(P0) 古(P1) 參(P3) 今(P1)
清·馮桂芬《邵步青醫學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揮經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於用。”
年級字:酌(P0) 盈(P4) 劑(P4) 虛(P4)
《清會典事例·戶部·積儲》:“以別州縣谷價之贏餘,添補採買,爲酌盈劑虛,挹彼德茲之計。”
年級字:字(P1) 斟(P0) 句(P2) 酌(P0)
斟、酌:反覆考慮。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緻,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年級字:酌(P0) 古(P1) 沿(P2) 今(P1)
唐·長孫訥言《〈切韻箋註〉序》:“此制酌古沿今,無以加也!”
年級字:句(P2) 斟(P0) 字(P1) 酌(P0)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年級字:酌(P0) 盈(P4) 注(P2) 虛(P4)
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下》:“蓋量人爲出,酌盈注虛,舉望緊置郵,罔不皆然。”
年級字:衡(P4) 情(P2) 酌(P0) 理(P2)
《宦海》第四回:“這兩位師老爺援古證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個巴字。”
年級字:酌(P0) 古(P1) 準(P2) 今(P1)
明·張居正《請專官纂修疏》:“今既匯爲一書,固當深究本原,備詳因革,酌古準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萬年之典則。”
年級字:低(P2) 唱(P1) 淺(P3) 酌(P0)
低唱:輕柔地歌唱;酌:飲酒。聽人輕柔地歌唱,並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酌,莫待他花殘月缺。”
年級字:斟(P0) 酌(P0) 損(P5) 益(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