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南(P1) 郭(P0) 處(P2) 士(P1)
比喻無真正的才幹而混在行家裏面充數的人。同“濫竽充數”。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年級字:北(P1) 郭(P0) 先(P2) 生(P1)
《韓詩外傳》卷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爲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爲北郭先生。
年級字:李(P2) 郭(P0) 仙(P2) 舟(P2)
《後漢書·郭太傳》載,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從賓望之,以爲神仙,故稱“李郭仙舟”。
年級字:李(P2) 郭(P0) 同(P1) 舟(P2)
《後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乃遊於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後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衆賓望之,以爲神仙焉。”
年級字:人(P1) 民(P1) 城(P2) 郭(P0)
城郭:城牆。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年級字:夏(P1) 五(P1) 郭(P0) 公(P1)
《春秋》一書中,“夏五”後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無冰。夏五。”《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於曹。郭公。”
年級字:治(P2) 郭(P0) 安(P1) 邦(P3)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間有古之長僕,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毀之,其意何也?”
年級字:李(P2) 郭(P0) 同(P1) 船(P2)
宋·呂渭老《水調歌頭·陳性孺不相見十年》詞:“聞道山陰回棹,相去都無百里,李郭可同船。”
年級字:鐵(P3) 郭(P0) 金(P1) 城(P2)
清·馮桂芬《公啓曾協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
年級字:東(P1) 郭(P0) 先(P2) 生(P1)
年級字:南(P1) 郭(P0) 先(P2) 生(P1)
《晉書·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於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