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ǎn
年級字:遠(P1)
詞性:形容詞
姓氏近甲骨文從「彳」,「袁」聲,「彳」象道路。
金文從「辵」,「袁」聲。從「彳」、「辵」的字皆有行走之意。
不近,長距離: 遼遠、遙遠、 遠方、遠道、遠程、遠足、遠走高飛、捨近就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遠大的眼光: 遠見、遠慮。
長遠的目標、計劃: 遠景、遠謀。
時間長:遠古、遠祖、長遠、永遠。
不常見的朋友:、疏遠。
長程瞭望鏡: 望遠鏡。
視覺: 遠視。
隔代的血緣關係: 遠親、遠房。
深奧:深遠、言近旨遠。
避開:遠嫌、近君子,遠小人、敬鬼神而遠之。
【中華姓氏】五代時:遠建平。
《說文》:「遠,遼也,从辵,袁聲。」
《詩經.豳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
《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
《易經.繫辭下》:「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禮記.檀弓上》:「有殯,聞遠兄弟之喪,雖緦必往,非兄弟,雖鄰不往。」
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詩:「中宵愜良會,裴鄭非遠戚。」
《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liáo yuǎn
yuǎn kàn
年級字:遠(P1) 看(P1)
詞性:副詞
近看從遠處去看。
遠: 有距離, 遙遠。
看: 觀看。
yuǎn chéng
年級字:遠(P1) 程(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長途、長程短程、 近程、短途遠距離的行程。
遠程火箭: 有能力飛達長距離的火箭。
「遠」距離: 遠近、遠處。
「程」有預定的路線和目的地: 路程、旅程、行程、射程。
yuǎn yuǎn
jiǔyuǎn
Yuǎn diǎn
年級字:遠(P1) 點(P1)
詞性:名詞
當眼在調節休止狀態下,與網膜的位置處於光學共軛的物點,即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外界物點的位置。
shēn yuǎn
cháo yuǎn
hǎo yuǎn
yuǎn dōng
年級字:遠(P1) 東(P1)
詞性:名詞
歐洲人指亞洲東部地區,常指中國、日本、朝鮮和西伯利亞東部
yuǎn bǎo
Jiàn yuǎn
年級字:漸(P2) 遠(P1)
詞性:名詞
《漸遠》是連載於小說閱讀網的一本中篇短篇類小說,作者是Evil?ANGEL?
yuǎn jìn
míng yuǎn
年級字:名(P2) 遠(P1)
詞性:形容詞
臭名遠播:
臭名:壞名聲。遠播: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
yuǎn xíng
yuǎn zhēng
yuǎn chù
年級字:遠(P1) 處(P2)
詞性:形容詞
遠方,
遙遠,
山長水遠,
山遙路遠近處,
附近,
近在咫尺指遠離的或遙遠的地方。參考:
1. 唐 張籍《贈僧道》詩:「兩朝侍從當時貴,五字聲名遠處傳。」
2. 豐 子愷《懷李叔同先生》:「同學都忍著笑,一出門來,大家快跑,跑到遠處去大笑一頓。」
3. 元 姚燧《送雷季正序》:「況今載名仕版,遠處數千里之外哉!」
Hěn yuǎn
yuǎn mén
yuè yuǎn
yuǎn tiào
biān yuǎn
què yuǎn
hái yuǎn
yuǎn liú
shāo yuǎn
年級字:稍(P5) 遠(P1)
詞性:形容詞
距離稍為遠
例:他住得稍遠,所以掛風球的時候要先回去
Zuì yuǎn
yuǎn gǔ
yuǎn jǐng
jí yuǎn
bù yuǎn
yōu yuǎn
Yóu yuǎn
yuǎn lí
年級字:遠(P1) 期(P2)
詞性:名詞,代詞
常見詞組比較長遠的時段,一般指一至十二個月或以上。
「遠」【時間標準】時間和空間: 長遠、遠見、遠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期」 日期、年期、期間、期限。
yuǎn fāng
年級字:遠(P1) 方(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遠處近處遙遠的地方。
遠: 遙遠、遠地。
方: 方向、南方、東方、⋯⋯。
遙遠的地方。
《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遠方異俗之人,嚮風慕義,各奉其職,而來朝賀。」
《論語》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yuǎn gé
gāo yuǎn
piān yuǎn
年級字:偏(P4) 遠(P1)
詞性:形容詞
偏僻遠離文明中心或不為人所知的地區青年人想去偏遠的地方;偏僻而遙遠偏遠的山區。
qīng yuǎn
年級字:清(P1) 遠(P1)
詞性:名詞
1.清明,高遠。
例:《易·漸》“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三國魏王弼注:“進處高潔,不累於位;無物可以屈其心而亂其志,峩峩清遠,儀可貴也。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會稽賀生體識清遠,言行以禮。”《南史·柳世隆傳》:“在朝不干世務,垂簾鼓琴,風韻清遠,甚獲世譽。” 明唐順之《送彭通判致仕序》:“且君之居官,清遠閒散,翛然絶不以聲利自污。”《再生緣》第四回:“精神清遠真非俗,風度溫柔果出羣。”
2.清美,幽遠。
例:唐錢起《過桐柏山》詩:“賞心無定極,仙步亦清遠。” 宋蘇軾《書韓魏公黃州詩後》:“ 黃州山水清遠,土風厚善。”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三:“ 鄭許田野間,二三月有一種花,蔓生,其香清遠。” 清惲敬《西園記》:“ 敬行天下山水, 浙西嚴陵江上,最為清遠。 ”
3.地方名,廣東清遠
Zhì yuǎn
yuǎn jìng
cháng yuǎn
qīng yuǎn
年級字:青(P1) 遠(P1)
詞性:名詞
猶言天盡頭。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更望窮了青遠,眺盡蒼茫。”
jiǔ yuǎn
yǒng yuǎn
yuǎn qīn
yuǎn liú
yuǎn zú
年級字:遠(P1) 足(P1)
詞性:名詞,動詞
行程較適中的徒步郊遊。
【例】哥哥明天將帶我們到郊外遠足。
yuǎn jiàn
shū yuǎn
yáo yuǎn
年級字:防(P3) 微(P2) 慮(P4) 遠(P1)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並考慮長遠的計策。
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啓宸衷,大破羣議,運籌制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年級字:柔(P3) 遠(P1) 懷(P3) 來(P1)
年級字:長(P1) 駕(P3) 遠(P1)
清·龔自珍《安邊綏遠疏》:“雖有長駕遠馭之君,乘兵力之盛,鑿空開邊,一旦不能有,則議者紛紛請棄地,或退保九邊已耳。”
年級字:室(P1) 邇(P6) 人(P1) 遠(P1)
室:房屋;邇:近。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人卻離得遠了。多用於思念遠別的人或悼念死者。
《詩經·鄭風·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年級字:淵(P5) 謀(P4) 遠(P1) 略(P3)
宋·曾鞏《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淵謀遠略,必中事幾。”宋·岳飛《奏畫守襄陽等郡營田札子》:“陛下淵謀遠略,非臣所知。”
年級字:高(P1) 掌(P3) 遠(P1)
漢·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屓,高掌遠跖,以流河曲。”
年級字:道(P1) 遠(P1) 日(P1) 暮(P5)
暮:太陽落山。道路很遙遠,而且太陽西沉了。比喻還有很多事要做,可時間不多了。
《吳子·料敵》:“六曰:道遠日暮,士衆勞懼,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年級字:辭(P5) 微(P2) 旨(P2) 遠(P1)
辭:文詞,言詞。微:隱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詞隱微而表達的意思很深遠。
《梁書·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辭微旨遠。”
年級字:敬(P2) 而(P1) 遠(P1) 之(P2)
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年級字:遠(P1) 親(P1) 近(P2) 鄰(P3)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你便待佯推佯遜,我怎肯不瞅不問,常言道遠親近鄰,不如你這對門。”
年級字:神(P1) 謨(P0) 遠(P1) 算(P2)
年級字:道(P1) 遠(P1) 知(P1) 驥(P0)
驥:千里馬。路途遙遠纔可以辨別良馬。比喻經過長久的鍛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年級字:好(P1) 高(P1) 騖(P0) 遠(P1)
好:喜歡;騖:追求。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宋史·道學傳一·程灝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年級字:遠(P1) 年(P1) 近(P2) 歲(P2)
元·武漢臣《老生兒》楔子:“張郎,將俺那遠年近歲欠少我錢鈔的文書,都與我搬運將出來,算一算是多少。”
年級字:遠(P1) 山(P1)
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比喻女子貌美。
年級字:深(P2) 計(P2) 遠(P1) 慮(P4)
猶深思遠慮。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年級字:聞(P2) 風(P1) 遠(P1) 遁(P0)
風:風聲,消息;遠遁:遠逃。聽到一點風聲就逃得遠遠的。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誇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年級字:弛(P4) 高(P1) 騖(P0) 遠(P1)
清李漁《閒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構思落筆之初,未免弛高騖遠。”
年級字:山(P1) 遙(P3) 路(P1) 遠(P1)
年級字:殷(P5) 鑑(P0) 不(P1) 遠(P1)
殷:指商朝後期;鑑: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爲借戒。後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年級字:高(P1) 翔(P3) 遠(P1) 引(P2)
漢·孔融《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年級字:寓(P3) 意(P1) 深(P2) 遠(P1)
宋·沈作喆《寓簡》卷一:“詩之作也,其寓意深遠,後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年級字:高(P1) 明(P1) 遠(P1) 識(P2)
高明:(見解或技能)高超。遠識:遠大的眼光。指見識高遠。亦作“高明遠見”。
年級字:源(P3) 遠(P1) 流(P1) 長(P1)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年級字:長(P1) 計(P2) 遠(P1) 慮(P4)
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爲子孫長計遠慮者,類皆如此。”
年級字:高(P1) 飛(P1) 遠(P1) 遁(P0)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事不宜遲,趁早高飛遠遁,不要連累別人。”
年級字:高(P1) 飛(P1) 遠(P1) 走(P1)
《後漢書·卓茂傳》:“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邪?”
年級字:無(P2) 遠(P1) 不(P1) 屆(P5)
年級字:遠(P1) 走(P1) 高(P1) 飛(P1)
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後漢書·卓茂傳》:“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邪?”
年級字:為(P2) 期(P2) 不(P1) 遠(P1)
為:作為;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
年級字:深(P2) 謀(P4) 遠(P1) 慮(P4)
漢·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年級字:登(P1) 高(P1) 望(P2) 遠(P1)
《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年級字:極(P2) 目(P1) 遠(P1) 眺(P5)
三國·魏·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目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
年級字:香(P1) 遠(P1) 益(P2) 清(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香: 芳香。
遠: 飄遠。
益: 增益。
清: 清香。
形容芳香的味道傳播到遠處而更清、令人舒暢。
宋·朱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年級字:臭(P3) 名(P2) 遠(P1) 揚(P2)
年級字:深(P2) 圖(P2) 遠(P1)
《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是時孝武因其餘財府帑這蓄,始有鉤深圖遠之意,探冒頓之罪,校平城之讎。”
年級字:遠(P1) 涉(P4) 重(P1) 洋(P1)
年級字:行(P1) 遠(P1) 自(P1) 邇(P6)
自:從;邇:近。走遠路必須要從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一步步前進。
《禮記·中庸》:“君子之道,闢(譬)如行遠必自邇,闢(譬)如登高必自卑。”
年級字:身(P1) 遠(P1) 心(P1) 近(P2)
年級字:深(P2) 致(P3) 遠(P1)
致:招致。探取深處的,使遠處的到來。比喻探討深奧的道理。
年級字:遠(P1) 矚(P5) 高(P1) 瞻(P0)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平山堂》:“既而憚其勞也,攜筇散步,隨意所之,遠矚高瞻,不復造極。”
年級字:柔(P3) 遠(P1) 能(P1) 邇(P6)
年級字:近(P2) 交(P1) 遠(P1) 攻(P3)
年級字:負(P3) 重(P1) 涉(P4) 遠(P1)
揹着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鉅任務。同“負重致遠”。
晉·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辭負重涉遠,不避經險履危。”
年級字:深(P2) 思(P2) 遠(P1) 慮(P4)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年級字:遠(P1) 求(P2) 驥(P0)
《晉書·馮跋載記》:“吾遠求騏驥,不知近在東鄰,何識子之晚也!”
年級字:遁(P0) 形(P2) 遠(P1) 世(P1)
《後漢書·逸民傳·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
年級字:深(P2) 見(P1) 遠(P1) 慮(P4)
年級字:天(P1) 差(P2) 地(P1) 遠(P1)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餘小琴一想他是制臺的少爺,有財有勢,我的老人家雖說也是個監司職分,然而比起來,已天差地遠了。”
年級字:聽(P1) 遠(P1) 聞(P2)
唐·姚思廉《梁書·武帝紀中》:“庶以矜隱之念,昭被四方,逖聽遠聞,事均親覽。”
年級字:路(P1) 遠(P1) 迢(P6+) 迢(P6+)
魯迅《彷徨·孤獨者》:“十三大人從寒石山路遠迢迢地上城來,問他可有存款,他一聲也不響。”
年級字:語(P1) 近(P2) 指(P2) 遠(P1)
太平天國·汪吉人等《〈欽定軍次實錄〉序》:“文淺意深,語近指遠。”
年級字:遷(P5) 善(P2) 遠(P1) 罪(P4)
年級字:高(P1) 情(P2) 遠(P1) 致(P3)
高、遠: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晉書·孫綽傳》:“高情遠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詠一吟,許將北面矣。”
年級字:極(P2) 目(P1) 遠(P1) 望(P2)
三國·魏·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目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也。”
年級字:識(P2) 微(P2) 見(P1) 遠(P1)
年級字:日(P1) 暮(P5) 道(P1) 遠(P1)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年級字:行(P1) 遠(P1) 升(P1) 高(P1)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禮記·中庸》:“君子之道,闢(譬)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
年級字:深(P2) 圖(P2) 遠(P1) 算(P2)
年級字:逐(P4) 近(P2) 棄(P4) 遠(P1)
唐·劉知幾《史通·漢書五行志錯誤》:“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厲,下終魯之定哀,而不雲《國語》,惟稱《史記》,豈非忘本徇末,逐近棄遠者乎?”
年級字:影(P2) 響(P2) 深(P2) 遠(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高(P1) 才(P1) 遠(P1) 識(P2)
《三國志·魏志·和洽傳》“清醇有鑑識”裴松之注引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
年級字:言(P1) 近(P2) 旨(P2) 遠(P1)
年級字:遠(P1) 溯(P6) 博(P4) 索(P3)
明·宋濂《題〈壽昌胡氏譜〉後》:“司馬遷作《史記》,遠溯博索,於孔子所不敢述者,皆採而實之。”
年級字:追(P1) 遠(P1) 慎(P5) 終(P2)
《陳書·南康愍王曇郎傳》:“夫追遠慎終,抑聞前誥。”
年級字:捨(P3) 近(P2) 務(P3) 遠(P1)
年級字:高(P1) 舉(P2) 遠(P1) 蹈(P3)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舉遠蹈,不受世紛,而至於躬耕乞食,其忠義亦足見矣。”
年級字:言(P1) 近(P2) 意(P1) 遠(P1)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所謂言近意遠,合《三百篇》之旨也。”
年級字:長(P1) 往(P1) 遠(P1) 引(P2)
明·張居正《再乞歸葬疏》:“茲又奉聖母申命之頒,耿耿孤忠,寧敢自負。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長往遠引,忍於背違者也。”
年級字:洞(P2) 幽(P4) 燭(P4) 遠(P1)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明·吳承恩《贈郡伯愚邵公報政序》:“有洞幽燭遠之明,有含茹翕張不疾不徐之度。”
年級字:醜(P3) 聲(P1) 遠(P1) 播(P2)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傳》:“咸陽之酷,醜聲遠播。”
年級字:遠(P1) 至(P1) 邇(P6) 安(P1)
遠方來歸附,近民安居樂業。形容政治清明,國家大治。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
年級字:遠(P1) 年(P1) 近(P2) 日(P1)
元·劉君錫《來生債》楔子:“到家中我將這遠年近日欠少我錢鈔的文契,我都燒了。”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恰纔柳隆卿鬍子傳把那遠年近日欠下我的銀子,都對付在你身上,你還我銀子來。”
年級字:高(P1) 飛(P1) 遠(P1) 舉(P2)
漢·劉向《說苑·八·尊賢·十三節》:“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年級字:高(P1) 情(P2) 遠(P1) 意(P1)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昆體》:“義山詩世人但稱頌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
年級字:全(P2) 身(P1) 遠(P1) 害(P1)
遠:離。保全生命,遠離災害、危害之地。亦作“遠害全身”、“全身遠禍”、“潛身遠禍”。
年級字:任(P3) 重(P1) 致(P3) 遠(P1)
指負載沉重而能到達遠方。後比喻抱負遠大,能闖出新的前景,做出宏偉的業績。
年級字:格(P2) 高(P1) 意(P1) 遠(P1)
宋·王禹偁《送丁謂序》:“去年得富春生孫何文數十篇,格高意遠,大得六經旨趣。”
年級字:遠(P1) 見(P1) 卓(P2) 識(P2)
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又是具有~的模範。(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年級字:懷(P3) 敵(P3) 附(P2) 遠(P1)
懷:來,使親近。對敵人採取懷柔政策,使遠方之人來歸附。
年級字:遠(P1) 交(P1) 近(P2) 攻(P3)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時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資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年級字:才(P1) 高(P1) 識(P2) 遠(P1)
宋·強至《祠部集·送王賓玉》:“志節慷慨忠義俱,才高識遠器有餘。”
年級字:計(P2) 深(P2) 慮(P4) 遠(P1)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首也。”
年級字:深(P2) 謀(P4) 遠(P1) 略(P3)
漢·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年級字:旁(P1) 搜(P3) 遠(P1) 紹(P2)
年級字:高(P1) 掌(P3) 遠(P1)
掌:用手擘開;蹠:用腳踢。傳說華嶽本爲一山,河神手擘腳踢,將其分開爲二。比喻規模巨大、氣魄雄偉的經營。
漢·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屓,高掌遠蹠,以流河曲。”
年級字:長(P1) 算(P2) 遠(P1) 略(P3)
宋·洪邁《容齋續筆·名將晚謬》:“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
年級字:遠(P1) 慮(P4) 深(P2) 謀(P4)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此兩人者,本無遠慮深謀,意在邀功求賞。”
年級字:不(P1) 遠(P1) 千(P1) 里(P1)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年級字:貴(P3) 遠(P1) 賤(P5) 近(P2)
三國·魏·曹丕《論文》:“楊班儔也,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瘖於自見。”
年級字:捨(P3) 近(P2) 求(P2) 遠(P1)
《孟子·離婁上》:“道在邇而求諸遠。”《後漢書·臧宮傳》:“捨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
年級字:超(P4) 然(P2) 遠(P1) 引(P2)
清·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嘗怪樂毅之於燕,伍子胥之於吳,皆以受任於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於是毅遂超然遠引,而子胥乃戀戀不去,終以諫死於吳。”
年級字:超(P4) 然(P2) 遠(P1) 舉(P2)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
年級字:勞(P2) 師(P1) 襲(P5) 遠(P1)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年級字:日(P1) 暮(P5) 途(P3) 遠(P1)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年級字:水(P1) 遠(P1) 山(P1) 長(P1)
年級字:高(P1) 飛(P1) 遠(P1) 翔(P3)
漢·劉向《說苑·尊賢》:“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對者六翮也。”
年級字:山(P1) 遙(P3) 水(P1) 遠(P1)
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閒,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元·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生]娘子,莫不是慮着山遙水遠麼?[旦]奴不慮山遙水遠。”
年級字:水(P1) 遠(P1) 山(P1) 遙(P3)
宋·汪元量《憶秦娥》詞之七:“心如焦。彩箋難寄,水遠山遙。”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遠山遙,須有一個日頭走到。”
年級字:高(P1) 飛(P1) 遠(P1) 集(P3)
語出戰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女何之?”漢·東方朔《七諫·怨世》:“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年級字:貴(P3) 遠(P1) 鄙(P5) 近(P2)
以爲與當世相隔久遠的就珍貴,相隔近的就低賤。同“貴遠賤近”。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寬夫《詩話》:“楚人發語之辭曰羌曰蹇,平語之辭曰些,一經屈宋採用,後世遂爲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無貴遠鄙近耳。”
年級字:邇(P6) 安(P1) 遠(P1) 至(P1)
謂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歡樂,遠地之民則聞風而附。指政治清明。
《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年級字:輕(P2) 舉(P2) 遠(P1) 遊(P2)
《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厄兮,原輕舉而遠遊。”
年級字:柔(P3) 遠(P1) 懷(P3) 邇(P6)
年級字:捨(P3) 近(P2) 即(P1) 遠(P1)
年級字:任(P3) 重(P1) 道(P1) 遠(P1)
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年級字:高(P1) 蹈(P3) 遠(P1) 舉(P2)
宋·王琳《野客叢書·穆生鄒陽》:“穆生高蹈遠舉,意蓋有在,逆知異日必不能免,非知幾疇克爾哉。”
年級字:意(P1) 悲(P3) 而(P1) 遠(P1)
《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年級字:無(P2) 遠(P1) 弗(P0) 屆(P5)
年級字:廉(P4) 遠(P1) 堂(P2) 高(P1)
指天子居於百官之上,其尊嚴不可企及。舊比喻帝王尊嚴。
《漢書·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衆庶如了。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高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
年級字:柔(P3) 遠(P1) 鎮(P4) 邇(P6)
年級字:遠(P1) 垂(P2) 不(P1) 朽(P4)
明·李贄《與汪鼎甫書》:“所謂水中鹽味,可取不可得,是爲千古絕唱,當與古文遠垂不朽者也。”
年級字:聞(P2) 風(P1) 遠(P1) 揚(P2)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誇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年級字:日(P1) 暮(P5) 路(P1) 遠(P1)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年級字:篤(P6+) 近(P2) 舉(P2) 遠(P1)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係近的厚道,對關係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唐·韓愈《原人》:“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年級字:長(P1) 轡(P6+) 遠(P1) 御(P5)
①放長繮繩,駕馬遠行。比喻帝王用某種政策、手段羈縻邊遠地區。②比喻駕馭創作手段從容達到寫作的理想境界。
晉·孫楚《爲石仲容與孫皓書》:“長轡遠御,妙略潛授。”
年級字:鴻(P6+) 業(P2) 遠(P1) 圖(P2)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若國家不爲體恤,不爲保護,則小者無以覓蠅頭微利,大者無以展鴻業遠圖。”
年級字:越(P2) 來(P1) 越(P2) 遠(P1)
詞性:形容詞
越來越近
年級字:慎(P5) 終(P2) 追(P1) 遠(P1)
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年級字:親(P1) 賢(P4) 遠(P1) 佞(P0)
佞:巧言諂媚的人。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年級字:由(P1) 近(P2) 及(P2) 遠(P1)
從近處到遠處。比喻事物的影響逐漸推廣,思想認識不斷深入。
年級字:高(P1) 瞻(P0) 遠(P1) 矚(P5)
瞻:視,望;矚:注視。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年級字:漸(P2) 行(P1) 漸(P2) 遠(P1)
由於人的性格、觀念、背景、立場等的不同,以至於本來很要好的兩個人,形同陌路。
年級字:致(P3) 遠(P1) 任(P3) 重(P1)
指擔負重任而行於遠方。常比喻人的才幹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遠”。
年級字:遠(P1) 不(P1) 間(P1) 親(P1)
《管子·五輔》:“夫然,則不下倍(背叛)上,臣不殺君,賤不逾貴,少不凌長,遠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年級字:不(P1) 遠(P1) 萬(P2) 里(P1)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年級字:淵(P5) 圖(P2) 遠(P1) 算(P2)
《南齊書·高帝十二王傳論》:“世祖顧命,情深尊嫡,淵圖遠算,意在無遺。”
年級字:言(P1) 近(P2) 指(P2) 遠(P1)
語出《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孫奭疏:“言辭之近而指意遠者,乃爲善言者也。”
年級字:悅(P3) 近(P2) 來(P1) 遠(P1)
年級字:不(P1) 遠(P1) 萬(P2) 裏(P1)
年級字:山(P1) 長(P1) 水(P1) 遠(P1)
唐·許渾《將爲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謾誇書劍無好處,水遠山長步步愁。”
年級字:高(P1) 情(P2) 遠(P1) 韻(P3)
明·宋濂《答張秀才認詩書》:“獨陶元亮天分之高……直超建安而上之,高情遠韻,殆猶大羹充鉶,不假鹽醯而至味自存者也。”
年級字:徙(P5) 善(P2) 遠(P1) 罪(P4)
年級字:言(P1) 文(P1) 行(P1) 遠(P1)
明·張溥《〈壬申文選〉序》:“言文行遠,國家賴之。”參見“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年級字:言(P1) 約(P2) 旨(P2) 遠(P1)
《太平御覽》卷六一七引晉·郭澄之《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處,張忽遙於末坐判之,言約旨遠,便足以暢彼我之懷。”
年級字:視(P1) 遠(P1) 步(P1) 高(P1)
年級字:思(P2) 深(P2) 憂(P3) 遠(P1)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
年級字:馳(P5) 高(P1) 遠(P1)
清·李漁《閒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構思落筆之初,未免馳高鶩遠。”
年級字:爲(P2) 期(P2) 不(P1) 遠(P1)
爲:作爲;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
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肅清這一部分殘餘敵軍,還需要一些時間,但已爲期不遠了。”
年級字:鞭(P2) 長(P1) 駕(P3) 遠(P1)
清·魏源《嚴公神道碑銘》:“故自古梁州自爲一道……距省會遠者或二千里,鞭長駕遠,稂莠豐茂。”
年級字:憂(P3) 深(P2) 思(P2) 遠(P1)
《詩經·唐風·蟋蟀》小序:“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年級字:近(P2) 悅(P3) 遠(P1) 來(P1)
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年級字:遠(P1) 懷(P3) 近(P2) 集(P3)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德盛業廣則宅心者衆,舍瑕錄用則遠懷近集。”
年級字:遁(P0) 身(P1) 遠(P1) 跡(P2)
宋·葉適《趙孺人墓銘》:“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窮水絕處,慕王霸、梁鴻夫婦,賡《麥秀》、《五噫》之歌,將遁身遠跡以自娛佚。”
年級字:任(P3) 重(P1) 至(P1) 遠(P1)
願意指負載沉重而可以到達遠方。後比喻抱負遠大,能闖出新的天地,做出宏偉的業績。
年級字:高(P1) 識(P2) 遠(P1) 見(P1)
宋·王楙《野客叢書·王珪母妻識見》:“其高識遠見,甚非常人所能及者。”
年級字:遠(P1) 謀(P4) 深(P2) 算(P2)
葉聖陶《冥世別》:“他們這樣說,就見得我們的行動都出於他們的計劃,他們有何等的遠謀深算。”
年級字:負(P3) 重(P1) 致(P3) 遠(P1)
負:揹着;致:送到。揹着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鉅任務。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年級字:日(P1) 莫(P2) 途(P3) 遠(P1)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年級字:清(P1) 微(P2) 淡(P2) 遠(P1)
年級字:天(P1) 高(P1) 日(P1) 遠(P1)
年級字:高(P1) 見(P1) 遠(P1) 識(P2)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聖人高見遠識,固不可以小智測度也。”
年級字:春(P1) 聲(P1) 已(P1) 遠(P1)
詞性:名詞
林海音作品。
年級字:長(P1) 轡(P6+) 遠(P1)
用長繮繩遠遠地駕馭拉車的馬。比喻遠距離操縱,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是以歸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
年級字:遠(P1) 愁(P3) 近(P2) 慮(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
年級字:日(P1) 近(P2) 長(P1) 安(P1) 遠(P1)
長安:西安,古都城名,後爲國都的統稱。舊指嚮往帝都而不能達到。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年級字:山(P1) 高(P1) 皇(P3) 帝(P3) 遠(P1)
年級字:天(P1) 高(P1) 皇(P3) 帝(P3) 遠(P1)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明·黃溥《閒中今古錄》:“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年級字:遠(P1) 親(P1) 不(P1) 如(P2) 近(P2) 鄰(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指遇有急難,遠道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幫助。
指遇有急難,遠道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幫助。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四回:「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
年級字:遠(P1) 水(P1) 不(P1) 救(P3) 近(P2) 火(P1)
《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年級字:遠(P1) 水(P1) 不(P1) 解(P2) 近(P2) 渴(P3)
《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年級字:遠(P1) 水(P1) 救(P3) 不(P1) 得(P1) 近(P2) 火(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只是遠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yuǎn shuǐ jiě bù liǎo jìn kě
年級字:遠(P1) 水(P1) 解(P2) 不(P1) 了(P1) 近(P2) 渴(P3)
清·曹雪芹《紅樓夢》:“這也容易,只是‘遠水解不得近渴’。”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年級字:遠(P1) 來(P1) 和(P1) 尚(P2) 好(P1) 看(P1) 經(P1)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看經。”
dào yuǎn zhī jì shì wěi zhī xián
年級字:道(P1) 遠(P1) 知(P1) 驥(P0) ,(P1) 世(P1) 知(P1) 賢(P4)
驥:良馬。路途遙遠纔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僞狡詐才能鑑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yán ér wú wén xíng zhī bù yuǎn
年級字:言(P1) 而(P1) 無(P2) 文(P1) ,(P1) 行(P1) 之(P2) 不(P1) 遠(P1)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北周·庚信《燕射歌辭·角調曲》:“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
rén wú yuǎn lǜ bì yǒu jìn yōu
年級字:人(P1) 無(P2) 遠(P1) 慮(P4) ,(P1) 必(P2) 有(P1) 近(P2) 憂(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表示人常常想不通或憂患許多琑碎的事情,倒不如將眼光集中在長遠和重要的事情,並進行周密的考慮和計劃。
《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權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yán zhī wú wén xíng zhī bù yuǎn
年級字:言(P1) 之(P2) 無(P2) 文(P1) ,(P1) 行(P1) 之(P2) 不(P1) 遠(P1)
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亦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yán zhī wú wén xíng ér bù yuǎn
年級字:言(P1) 之(P2) 無(P2) 文(P1) ,(P1) 行(P1) 而(P1) 不(P1) 遠(P1)
《左傳·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而無文,行而不遠。’”
shuǐ jī zé hàn shǐ jī zé yuǎn
年級字:水(P1) 激(P2) 則(P3) 旱(P2) ,(P1) 矢(P0) 激(P2) 則(P3) 遠(P1)
水流矢飛,受阻則勁悍而去遠。旱,通“悍”。比喻因禍致福。
dàn bó míng zhì níng jìng zhì yuǎn
年級字:澹(P0) 泊(P3) 明(P1) 志(P2) ,(P1) 寧(P4) 靜(P2) 致(P3) 遠(P1)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專心致志,纔可有所作爲。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yán zhī bù wén xíng zhī bù yuǎn
年級字:言(P1) 之(P2) 不(P1) 文(P1) ,(P1) 行(P1) 之(P2) 不(P1) 遠(P1)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宋·陸游《嚴州到任謝王丞相啓》:“黼黻聖猷,謂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甄陶士類,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長。“
yuǎn zài tiān biān jìn zài yǎn qián
年級字:遠(P1) 在(P1) 天(P1) 邊(P1) ,(P1) 近(P2) 在(P1) 眼(P1) 前(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九回:“原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無論如何,你總要代我拉了來的。”
dàn bó yǐ míng zhì 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年級字:淡(P2) 泊(P3) 以(P1) 明(P1) 志(P2) ,(P1) 寧(P4) 靜(P2) 以(P1) 致(P3) 遠(P1)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纔可有所作爲。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