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
年級字:連(P1)
詞性:形容詞,連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相接: 連接、連線、連襟(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係)、連載、連綴、連理、外連東吳。
持續:連日、連夜、連年、連亙(接連不斷)、烽火連天、連篇累牘、連帶、連續、連環、連任、接二連三。
包含一起:「連」我都不信。
軍隊的編制單位:連長。
姓氏。
lián yī
lián zǎi
lián kǒu
年級字:連(P1) 口(P1)
詞性:形容詞
1.猶連聲。
例:《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 老一﹞歡天喜地,拂塵看座,連口喚茶,一番熱鬧。” 惜紅館主《續啼笑因緣》第八回:“又說日後來杭,一定要來瞧瞧老身, 秀姑連口答應。”
2.一口接一口。
例:清 蒲松齡 《綽然堂會食賦》:“時而嘉旨偶多,一卷猶剩,慮已遲晚,恐人先竟,連口直吞,雙睛斜瞪。”
hǎi lián
lián máng
lián gǔn
lián chuàn
liú lián
年級字:流(P1) 連(P1)
詞性:動詞
依戀而捨不得離去。一作留連、流漣
例:流漣荒亡,為諸侯憂。 --《孟子.梁惠王下》
遊九京者,亦流漣於隋會。 --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
流連夜市
Lián bǎi
lián fā
lián cháng
lián liǎng
Lián chéng
lián xiǎng
年級字:連(P1) 想(P1)
詞性:動詞
猶聯想。
例:許地山 《危巢墜簡·在費總理底客廳裡》:“鄉下人看見當中二塊匾,就連想到他們底大宗祠裡也懸著像旁邊兩塊一樣的東西。
liú lián
lián tóng
liánzhàn
lián zuì
年級字:連(P1) 最(P2)
詞性:動詞
舊指考評政績、軍功連續為上。
例:《隋書·長孫熾傳》:“﹝ 長孫熾﹞頻宰二邑,考績連最,遷崤郡守。”《隋書·裴政傳》:“及平侯景,先鋒入建鄴,以軍功連最,封夷陵侯。”
chē lián
年級字:車(P1) 連(P1)
詞性:名詞
車連是一款基於汽車交友與地理位置定位的角色扮演類移動社交軟件!
lián mián
qiān lián
lián míng
年級字:連(P1) 名(P2)
詞性:形容詞
1.幾個人在同一文書上聯合簽名,表示共同負責。
2.猶齊名。
Lián hǎn
lián sòng
年級字:連(P1) 宋(P3)
連宋,《三生三世步生蓮》男主,首次出場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三生三世枕上書》中客串。天族的三殿下,九重天上於情之一字最通透的人,這一代天君年輕時甚是風流,但連宋的風流卻比其父君更甚,是遠古神族中推得上號的花花公子。行過處紅蓮開遍,謂之步生蓮。能步生蓮的仙者,四海八荒不過兩位,一是西方梵境的佛陀,一是九重天上統管瑤池芙蕖的成玉小仙。他愛上她並不因她步生蓮的曼妙,他愛上她的愛情。風流公子連宋和從凡昇仙的成玉,為何他一見傾心
lián cí
lián qì
年級字:連(P1) 氣(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lián gēn
年級字:連(P1) 根(P1)
詞性:形容詞
1. 植物的根連著根。
南朝 梁 王氏 《連理詩》:“墓前一株柏,連根復並枝。”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縱橫公佔地,羅列暗連根。”2. 比喻兄弟姐妹關係。
清 蒲松齡 《群卉揭乳香劄子》:“兒女引蔓,仰待雷霆;姊妹連根,苟延旦夕。”
3. 比喻徹底、全部。
劉亞舟《凍土》上部第七章:“我真要貸款,真要開人參園子,真要連根拔掉咱家的窮字,真要富起來。” 張斌等《兩個隊長》:“我嫂子說:'大砲轟都不行,要連根炸掉哩!'我哥哥嘿嘿一笑:'今天炸得徹底!'”
lián huán
年級字:連(P1) 環(P2)
1.連接成串的玉環2.比喻連續不斷
3.比喻密切相關
lián yè
lián zhū
年級字:連(P1) 珠(P1)
詞性:動詞
把許多珠子用一根線連接起來,比喻連在一起,不間斷。
chuàn lián
年級字:串(P2) 連(P1)
詞性:動詞
串通,
勾串,
勾通即串聯。
1.電路中的元件或部件排列得使電流全部通過每一部件或元件而不分流
2.逐個地聯繫
lián guàn
lián diàn
年級字:連(P1) 電(P2)
詞性:名詞
連電定義顧名思義,就是在用電的時候,電線因為某種原因,致使電路相接到一起,造成了電路的短路現象。連電原因因電線老化,或者認為操作不當,致使電線連接到一起,造成電路短路。連電的後果,輕則燒壞家用電器,重則發生火災。
lián rèn
Lián hū
lián xù
jiē lián
lián jié
lián suǒ
lián rì
lián jiē
lián dài
jìng lián
xiāng lián
yìliɑ́n
lián piān
lián xì
lián chéng
年級字:連(P1) 城(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指毗鄰的諸城。
例:戰國 時, 趙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書 趙王 ,願以十五城易璧。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後以“連城”指 和氏 璧或珍貴之物。
dà lián
年級字:大(P1) 連(P1)
遼寧省的地級市,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市區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50萬以上,是以造船、紡織、化工、機械等著稱的工業城市。大連港水深港闊,冬不封凍,為 中國重要外貿口岸和漁業基地
lián yīn
lián lián
lián lei
lián kū
年級字:連(P1) 疇(P0) 接(P2) 隴(P0)
年級字:連(P1) 明(P1) 連(P1) 夜(P2)
唐·白居易《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詩:“那似此堂簾幕底,連明連夜碧潺湲?”
年級字:流(P1) 連(P1) 忘(P2) 反(P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5回:“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反。”
年級字:連(P1) 編(P3) 累(P3) 牘(P0)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年級字:連(P1) 車(P1) 平(P1) 鬥(P2)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四卷:“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年級字:連(P1) 篇(P3) 累(P3) 幅(P2)
年級字:連(P1) 州(P3) 比(P1) 縣(P3)
年級字:連(P1) 階(P3) 累(P3) 任(P3)
年級字:連(P1) 更(P1) 曉(P4) 夜(P2)
年級字:累(P3) 牘(P0) 連(P1) 篇(P3)
《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宋史·選舉志二》:“寸晷之下,惟務貪多,累牘連篇,何由精妙。”
年級字:連(P1) 日(P1) 帶(P1) 夜(P2)
年級字:兵(P3) 連(P1) 禍(P4) 結(P1)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年級字:血(P3) 肉(P1) 相(P1) 連(P1)
象血和肉一樣相互聯繫着。比喻關係十分密切,不可分離。
宋·洪邁《雷擊王四》:“趨視之,二百錢乃在其脅下皮內,與血肉相連。”
年級字:空(P1) 話(P1) 連(P1) 篇(P3)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
年級字:兵(P3) 連(P1) 禍(P4) 接(P2)
孫中山《誥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閩、粵、湘生民塗炭,曹吳二賊,實爲禍首,近復啓釁浙奉,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出師北伐。”
年級字:裏(P1) 勾(P4) 外(P1) 連(P1)
明·施耐庵《水滸》第六十二回:“你這廝是北京本處良民,如何卻去投梁山落草,坐了第二把交椅?如今倒來裏鉤外連,要打北京!”
年級字:比(P1) 肩(P3) 連(P1) 袂(P0)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遊恆山日記》;“近則龍山西亙,支峯東連,若比肩連袂。”
年級字:拔(P4) 毛(P1) 連(P1) 茹(P0)
鬢角上發現幾根白髮,這一驚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頭髮根上還許帶着一顆鮮亮的肉珠。 ★梁實秋《中年》
年級字:連(P1) 裏(P1) 竟(P2) 街(P2)
年級字:連(P1) 三(P1) 跨(P3) 五(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說着,出門下階,嗖的一聲,托地跳上房去,順着那屋脊,邁步如飛,連三跨五,霎時間不見蹤影。”
年級字:連(P1) 袂(P0) 而(P1) 至(P1)
年級字:連(P1) 宵(P2) 達(P1) 旦(P1)
年級字:根(P1) 連(P1) 株(P3) 拔(P4)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嚴嵩》:“傳聞二處所抄不及十四五,蓋行賂於權要者十二三,頓寄於親戚者十三四,郿塢久營,兔窟多術,安能根連株拔,風翦霆滅。”
年級字:合(P1) 從(P1) 連(P1) 衡(P4)
年級字:連(P1) 輿(P0) 並(P2) 席(P4)
宋·蘇籀《答曹機宜啓》:“連輿並席,琢磨益友之陪;會弁揮犀,磊落德星之聚。”
年級字:連(P1) 湯(P2) 帶(P1) 水(P1)
年級字:駢(P0) 門(P1) 連(P1) 室(P1)
年級字:瓜(P1) 連(P1) 蔓(P6) 引(P2)
明·劉若愚《酌中志·憂危竑議後記》:“四明藉此挑激聖怒,瓜連蔓引,是以擯李太宰,逮周嘉慶。”
年級字:連(P1) 並(P2)
猶言並駕齊驅。鑣,馬勒;軫,車箱底部的橫木。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年級字:連(P1) 明(P1) 達(P1) 夜(P2)
《解放日報》1944.9.2:“沒有鞋面,就把沒有縫上袖子的一個襖襟子用了,連明達夜做了一雙。”
年級字:風(P1) 雨(P1) 連(P1) 牀(P1)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後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同“風雨對牀”。
清·秋瑾《挽故人陳闋生》詩序:“回憶省垣聚首,風雨連牀,曾幾何時?誰憐一別,竟無會面之期。”
年級字:連(P1) 篇(P3) 累(P3) 冊(P4)
明·都穆《南濠詩話》:“世人作詩以敏捷爲奇,以連篇累冊爲富,非知詩者也。”
年級字:引(P2) 物(P1) 連(P1) 類(P3)
唐·韓愈《送權秀才序》“權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辭引物連類,窮情盡變。”宋·蘇軾《〈居士集〉敘》:“其言簡而明,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於至理。”
年級字:唯(P4) 唯(P4) 連(P1) 聲(P1)
年級字:十(P1) 指(P2) 連(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成語心連心真誠的愛和互信。
十指: 兩人,兩雙手,共十隻手指緊扣一起。
連心: 心連心。
指兩人的心靈像雙手緊握在一起。
比喻真誠的愛和互信。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四齣》:「哎也!焚燒十指連心痛,圖得三生見面圓。」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 十指連心,可憐昏死在地。
年級字:連(P1) 累(P3) 陌(P3)
清·王有光《吳下諺·一身財主》:“若坐擁倉箱,刻剝小民,連阡累陌,粟紅而不可食,銅臭而不可聞。”
年級字:比(P1) 物(P1) 連(P1) 類(P3)
《韓非子·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爲虛而無用。”
年級字:瓜(P1) 葛(P5) 相(P1) 連(P1)
瓜、葛:都是蔓生植物,其藤能攀隨在別的物體上。①比喻輾轉攀連的社會關係。②比喻兩件事或兩個人相互牽聯的關係。
年級字:連(P1) 枝(P1) 同(P1) 氣(P1)
《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年級字:等(P2) 價(P5) 連(P1) 城(P2)
《梁書·儒林傳·範縝》:“晉棘、荊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年級字:紮(P6) 根(P1) 串(P2) 連(P1)
周鳴鋼《沒有雙手的女英雄》:“她和許多土改幹部一樣搞好了紮根串連的工作。”
年級字:吹(P1) 角(P2) 連(P1) 營(P4)
角: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指整個軍營響着進攻的號角。
宋·辛棄疾《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年級字:炮(P2) 火(P1) 連(P1) 天(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年級字:鬼(P2) 話(P1) 連(P1) 篇(P3)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全是騙人的説話。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四回:「鬼話連篇,捏造出許多洞府,許多法術。」
年級字:烽(P5) 火(P1) 連(P1) 年(P1)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年級字:連(P1) 鰲(P0) 跨(P3) 鯨(P3)
《列子·湯問》載:渤海之東有五山浮於海,天帝令巨鰲十五輪流負山,山始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又《文選·揚雄〈羽獵賦〉》有遊獵江河湖澤,“乘巨鱗,騎京(或作鯨)魚”的記載。
年級字:連(P1) 連(P1) 不(P1) 斷(P3)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一(P1) 字(P1) 連(P1) 城(P2)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羣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爲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年級字:連(P1) 理(P2) 之(P2) 木(P1)
不同根的樹木而枝干連生在一起。古時認爲是吉祥的徵兆。
年級字:烽(P5) 火(P1) 連(P1) 天(P1)
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年級字:比(P1) 翼(P3) 連(P1) 枝(P1)
比翼:鳥名。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唐·白居易《長恨歌》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年級字:甲(P1) 第(P1) 連(P1) 天(P1)
甲第:富豪顯貴的宅第。形容富豪顯貴的住宅非常之多。
唐·崔顥《長安道》:“長安甲第高入雲,誰家居住霍將軍。”
年級字:價(P5) 值(P2) 連(P1) 城(P2)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年級字:連(P1) 州(P3) 跨(P3) 郡(P0)
年級字:連(P1) 根(P1) 帶(P1) 梢(P5)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蕭隊長笑着,對於這連根帶梢、清清楚楚的說法,他最喜歡。”
年級字:連(P1) 明(P1) 徹(P4) 夜(P2)
姚雪垠《長夜》二:“離開信陽的時侯,平漢線南段的客車已經不通,所有的車輛都是連明徹夜地運輸軍隊。”
年級字:連(P1) 城(P2) 之(P2) 璧(P6)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年級字:同(P1) 氣(P1) 連(P1) 枝(P1)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年級字:連(P1) 理(P2) 分(P2) 枝(P1)
年級字:連(P1) 篇(P3) 累(P3) 牘(P0)
累:重疊;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
年級字:連(P1) 枝(P1) 並(P2) 頭(P1)
年級字:禍(P4) 結(P1) 兵(P3) 連(P1)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年級字:根(P1) 連(P1) 株(P3) 逮(P5)
《元典章·刑部二·繫獄》:“小有詞訴,根連株逮,動至什伯,繫累滿途,囹圄成市。”
年級字:流(P1) 連(P1) 忘(P2) 返(P2)
詞性:形容詞
依依不捨,
樂不思蜀,
樂而忘返,
戀戀不捨流連:原地徘徊、留滯。
忘返: 忘記回返。
形容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一般指忘記回家。
《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夫差自得西施,以姑蘇臺為家,四時隨意出遊,絃管相逐,流連忘返。」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照這等流連忘返,優柔不斷起來,我姐妹竊以為不可。」
《聊齋志異.卷一○.葛巾》:「未幾,花漸含苞,而資斧將匱;尋典春衣,流連忘返。」
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五.樂國紀游》:「樂極生悲,知止不殆。若流連忘返,終墮迷津。」
《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年級字:分(P2) 形(P2) 連(P1) 氣(P1)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
年級字:連(P1) 綿(P4) 回(P1) 蕩(P3)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延綿回蕩連續在耳邊的迴聲和迴聲引起的震響。
年級字:連(P1) 街(P2) 倒(P2) 巷(P2)
《東周列國志》第八九回:“當時百姓連街倒巷,皆怨商君。”
年級字:連(P1) 三(P1) 接(P2) 二(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裏落淚,悲女哭弟,又爲寶玉耽憂.如此連三接二,都是不隨意的事,那裏擱得住?”
年級字:連(P1) 輿(P0) 接(P2) 席(P4)
年級字:齊(P2) 軌(P5) 連(P1) 轡(P6+)
年級字:浮(P3) 湛(P6) 連(P1) 蹇(P0)
年級字:連(P1) 綿(P4) 不(P1) 絕(P4)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神惠記》:“往餘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年級字:魯(P4) 連(P1) 蹈(P3) 海(P1)
戰國時齊國人魯仲連不滿秦王稱帝的計劃,曾說,秦如稱帝,則蹈東海而死。後以之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明·許時泉《武陵春》:“棄禮義而尚有功,魯連蹈海;墮名城以殺豪傑,李耳出關。”
年級字:關(P2) 連(P1) 詞(P1) 彙(P6)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年級字:兜(P5) 肚(P2) 連(P1) 腸(P5)
兜:圍繞,引申爲包括;肚:指動物的胃。包括肚子連同腸子。比喻全部東西一起處理。
魯迅《狂人日記》:“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年級字:珠(P1) 連(P1) 璧(P6) 合(P1)
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於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語本《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年級字:連(P1) 牆(P2) 接(P2) 棟(P5)
年級字:喏(P1) 喏(P1) 連(P1) 聲(P1)
喏喏:答應的聲音。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着,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年級字:連(P1) 中(P1) 三(P1) 元(P1)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爲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論他的志氣,便象馮京商輅連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裏東西,真個是足躡風雲,氣衝斗牛。”
年級字:價(P5) 等(P2) 連(P1) 城(P2)
年級字:連(P1) 天(P1) 烽(P5) 火(P1)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年級字:連(P1) 宵(P2) 徹(P4) 曙(P6)
年級字:金(P1) 鼓(P2) 連(P1) 天(P1)
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後退;連天:響徹雲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鬥激烈。
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金鼓連天,喊聲震地,不是赤眉嘯聚,定爲碧眼橫行,待我出門一看,便知端的。”
年級字:連(P1) 鎖(P3) 反(P1) 應(P2)
連鎖:像鎖鏈似的一環扣一環。比喻相關的事物發生相應的變化。
年級字:連(P1) 山(P1) 排(P2) 海(P1)
年級字:連(P1) 枝(P1) 分(P2) 葉(P1)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朕之於卿,兄弟非遠,連枝分葉,興滅相依。”
年級字:田(P1) 連(P1) 陌(P3)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年級字:禍(P4) 絕(P4) 福(P1) 連(P1)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寢玉堂,世受名仙。”
年級字:山(P1) 水(P1) 相(P1) 連(P1)
年級字:連(P1) 日(P1) 繼(P3) 夜(P2)
《後漢書·班固傳下》:“及肅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數入讀書禁中,或連日繼夜。”
年級字:裡(P3) 勾(P4) 外(P1) 連(P1)
明·施耐庵《水滸》第六十二回:“你這廝是北京本處良民,如何卻去投梁山落草,坐了第二把交椅?如今倒來里鉤外連,要打北京!”
年級字:連(P1) 枝(P1) 比(P1) 翼(P3)
比翼:比翼鳥,即鶼鶼。傳此鳥一目一翼,兩隻必須並列在一起飛。比喻男女成雙成對。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年級字:接(P2) 三(P1) 連(P1) 四(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我又沒逃了,這麼接三連四的叫人來找。”
年級字:往(P1) 蹇(P0) 來(P1) 連(P1)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連(P1)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姜維]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啓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
年級字:株(P3) 連(P1) 蔓(P6) 引(P2)
《明史·奸臣傳·胡惟庸》:“帝發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及爲《昭示奸黨錄》,佈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雲。”
年級字:託(P4) 物(P1) 連(P1) 類(P3)
年級字:連(P1) 二(P1) 趕(P2) 三(P1)
姚雪垠《長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連二趕三地穿好衣服,跳下牀來。”
年級字:根(P1) 株(P3) 牽(P3) 連(P1)
指一方有禍,另一方如同根與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牽累。
《新唐書·李德裕傳贊》:“身爲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示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寧明有未哲歟?”
年級字:連(P1) 三(P1) 接(P2) 五(P1)
清·顧祿《清嘉錄·放斷鷂》:“晚或系燈於線之腰,連三接五,曰鷂燈。”
年級字:連(P1) 二(P1) 並(P2) 三(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只見兩邊鋪面排山也似價開着,大小客店也是連二並三。”
年級字:連(P1) 枝(P1) 帶(P1) 葉(P1)
明·無名氏《龍門隱秀》第三折:“誰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連枝帶葉,把我似乞兒般搶出門來。”
年級字:廢(P4) 話(P1) 連(P1) 篇(P3)
年級字:連(P1) 章(P3) 累(P3) 牘(P0)
年級字:連(P1) 枝(P1) 共(P1) 冢(P0)
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便有大梓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
年級字:叫(P1) 苦(P1) 連(P1) 天(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五回:“你怎麼正戰到好處,卻就叫苦連天的走了?”
年級字:連(P1) 更(P1) 星(P1) 夜(P2)
年級字:沸(P4) 反(P1) 連(P1) 天(P1)
《說岳全傳》第六七回:“那黑虎帶來的兩員偏將,給散了衆軍羊酒,仍回到殿上,聽得裏面沸反連天,拔出腰刀搶進來。”
年級字:結(P1) 駟(P0) 連(P1) 騎(P2)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年級字:首(P1) 尾(P1) 相(P1) 連(P1)
年級字:連(P1) 昏(P3) 達(P1) 曙(P6)
清·大汕《海外紀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夾茆者、削藤者、鍬者、鍤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連昏達曙,三日夜而成。”
年級字:連(P1) 類(P3) 比(P1) 事(P1)
年級字:連(P1) 珠(P1) 合(P1) 璧(P6)
北周·庚信《郊廟歌辭·昭復》:“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年級字:連(P1) 生(P1) 貴(P3) 子(P1)
詞性:形容詞
早生貴子祝福語,子孫滿堂,
連生: 連續,取自蓮花,蓮蓬寓意連生。
貴子: 寶貴,取自桂花,桂花寓意貴子。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以蓮花和桂花組成。也有以蓮花、笙和兒童組成。
可以兒孫滿堂,傳宗接代。
近代廣東常用「年生貴子」,「年」意思也是年年都可以增添新的嬰兒。
年級字:留(P2) 連(P1) 不(P1) 捨(P3)
依戀着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捨”。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捨。”
年級字:連(P1) 三(P1) 接(P2) 四(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原來平兒出去,有賴林諸家送了禮來,連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來拜壽送禮的不少。”
年級字:接(P2) 連(P1) 不(P1) 斷(P3)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陳設兵衛,自王宮起,直至光家之門,街衢皆滿,接連不斷。”
年級字:車(P1) 擊(P3) 舟(P2) 連(P1)
唐·柳宗元《故嶺南鹽鐵院李侍御墓誌》:“君以試大理評事佐荊南兩稅使,督食饒給,車擊舟連。”
年級字:接(P2) 二(P1) 連(P1) 三(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年級字:連(P1) 更(P1) 徹(P4) 夜(P2)
年級字:連(P1) 戰(P4) 皆(P3) 捷(P5)
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年級字:甲(P1) 第(P1) 連(P1) 雲(P1)
甲第:原指封侯者的住宅,後泛指貴顯的宅第。連雲:形容高聳入雲。形容宅第的高大。形容富豪顯貴的住宅非常之多。
唐·崔顥《長安道》:“長安甲第高入雲,誰家居住霍將軍。”
年級字:裳(P2) 連(P1) 袂(P0)
宋·劉從義《重修開元寺行廊功德碑》:“服靚妝,繼日以掎裳連袂。”
年級字:脣(P3) 輔(P5) 相(P1) 連(P1)
年級字:骨(P2) 肉(P1) 相(P1) 連(P1)
象骨頭和肉一樣互相連接着。比喻關係非常密切,不可分離。
《管子·輕重丁》:“故桓公推仁立義,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親,國無饑民。”
年級字:連(P1) 三(P1) 併(P6) 四(P1)
老舍《趙子曰》第十九:“趙子曰一聲不發,只連三併四的磕瓜子。”又《二馬》第四段三:“李子榮拉住馬威的手不放,連三併四的說:‘謝謝你!’”
年級字:諾(P4) 諾(P4) 連(P1) 聲(P1)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着,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年級字:璧(P6) 合(P1) 珠(P1) 連(P1)
①指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古人認爲是一種顯示祥瑞的天象。②比喻衆美畢集,相得益彰。
唐·楊炯《公卿以下冕服義》:“然則皇王受命,天地興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黃玉紫。”
年級字:呵(P3) 欠(P1) 連(P1) 天(P1)
呵欠:睏倦時往往情不自禁地張開大口吸氣的現象。不斷的打哈欠。①形容尚未睡醒。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樣子。亦作“哈氣連天”。
①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春花也爲起得早了,在小師父房裏打盹,聽得家主婆叫響,呵欠連天,走到面前。”②又卷一:“衆人都被風顛得頭暈,個個是呵欠連天,不肯同去。”
年級字:烽(P5) 火(P1) 相(P1) 連(P1)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指邊防常抓不懈,比喻戰火不斷。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三》:“部曲相保,塹壘木樵,便兵飾弩,烽火相連。”
年級字:比(P1) 目(P1) 連(P1) 枝(P1)
比目:比目魚,傳說僅一眼,須兩魚並遊;連枝:連在一起的樹枝。比喻形影不離的情侶和朋友。
元·賈固《醉高歌過紅繡鞋·寄金鶯兒》:“樂心兒比目連枝,肯意兒新婚燕兒。”
年級字:連(P1) 綿(P4) 起(P1) 伏(P4)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起伏:高低不平。連續不斷而且起伏不平。
年級字:妙(P2) 語(P1) 連(P1) 珠(P1)
年級字:連(P1) 衽(P0) 成(P1) 帷(P6+)
年級字:拔(P4) 茅(P3) 連(P1) 茹(P0)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年級字:連(P1) 日(P1) 連(P1) 夜(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7回:“如今竟成了癆病了,現在危急,專差一個人連日連夜趕來的。”
年級字:連(P1) 類(P3) 比(P1) 物(P1)
《韓非子·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爲虛而無用。”
年級字:斷(P3) 絲(P2) 連(P1)
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着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係。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年級字:啞(P4) 子(P1) 吃(P1) 黃(P1) 連(P1)
江東老蟫《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啞子漫嘗黃櫱味,難將苦口對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