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遷(P5) 臣(P2) 逐(P4) 客(P2)
宋·張端義《<貴耳集>自序》:“子錄非《資治通鑑》,奚益於遷臣逐客?火之久矣。”
年級字:捨(P3) 本(P2) 逐(P4) 末(P3)
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年級字:隨(P3) 近(P2) 逐(P4) 便(P2)
年級字:中(P1) 原(P1) 逐(P4) 鹿(P2)
年級字:逐(P4) 末(P3) 捨(P3) 本(P2)
《隋書·禮儀志四》:“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逐末捨本,政之所疾,宜謹察之。”
年級字:放(P1) 鷹(P2) 逐(P4) 犬(P1)
《明史·韓文傳》“擊球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劇,錯陳於前。”
年級字:逐(P4) 失(P2) 返(P2)
張爾田《〈詞莂〉序》:“雖絜瓶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徵也。”
年級字:逐(P4) 句(P2) 逐(P4) 字(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一回:“自上橫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讀,俱成迴文。”
年級字:東(P1) 門(P1) 逐(P4) 兔(P1)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年級字:飛(P1) 土(P1) 逐(P4) 害(P1)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之謂也。”
年級字:韓(P1) 盧(P0) 逐(P4)
《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鮑彪注:“逡,狡兔名。”
年級字:追(P1) 雲(P1) 逐(P4) 電(P2)
任光椿《戊戌喋血記》第三章十四:“畢竟是張力人精選的好馬,果然是四足生風,追雲逐電。”
年級字:眈(P0) 眈(P0) 逐(P4) 逐(P4)
年級字:下(P1) 逐(P4) 客(P2) 令(P2)
秦始皇曾下過逐客令,要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泛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
年級字:隨(P3) 波(P1) 逐(P4) 塵(P2)
猶言隨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着別人走。
明·高明《玉簪記·誑告》:“他是冰清玉潤,怎便肯隨波逐塵。”
年級字:飛(P1) 土(P1) 逐(P4) 肉(P1)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夫飛土逐肉,兒戲之常。”
年級字:追(P1) 奔(P3) 逐(P4) 北(P1)
漢·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漢·李陵《答蘇武書》:“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
年級字:追(P1) 亡(P2) 逐(P4) 遁(P0)
《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飄風,擊刺若雷電。”
年級字:羣(P6) 雄(P1) 逐(P4) 鹿(P2)
羣雄:舊指許多有軍事勢力的人。逐鹿:比喻爭奪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勢力爭奪最高統治地位。
年級字:隨(P3) 方(P1) 逐(P4) 圓(P1)
①指立身行事無定則。②根據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構造。
年級字:逐(P4) 影(P2) 隨(P3) 波(P1)
明·沈德符《野獲編·內監·馮保之敗》:“思爲報復仇,且結張誠歡,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過逐影隨波而已。”
年級字:追(P1) 亡(P2) 逐(P4) 北(P1)
年級字:逐(P4) 隊(P2) 成(P1) 羣(P6)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遊街的犯人,逐隊成羣;看遊街的閒人,填街塞巷。”
年級字:損(P5) 本(P2) 逐(P4) 末(P3)
《隋書·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爲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年級字:隨(P3) 波(P1) 逐(P4) 流(P1)
逐:追隨。隨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盪。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着別人走。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年級字:逐(P4) 日(P1) 追(P1) 風(P1)
《梁書·元帝紀》:“騎則逐日追風,弓則吟猿落雁。”
年級字:喜(P1) 逐(P4) 顏(P2) 開(P1)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悅,滿臉笑容。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學道看罷,不覺喜逐顏開,一天愁都沒有了。”
年級字:惟(P0) 利(P2) 是(P1) 逐(P4)
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這利己主義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卻是非空虛到極點不可。”
年級字:逐(P4) 字(P1) 逐(P4) 句(P2)
程樹榛《大學時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記,並饒有興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年級字:逐(P4) 物(P1) 不(P1) 還(P1)
語出《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八:“流代難寤,逐物不還。至人遠鑑,歸之自然。”
年級字:逐(P4) 流(P1) 忘(P2) 返(P2)
章炳麟《文學說例》:“不通斯例,則古義不完,逐流忘返,則謬說滋起。”
年級字:尋(P3) 行(P1) 逐(P4) 隊(P2)
年級字:逐(P4) 機(P2) 應(P2) 變(P2)
《新唐書·郭孝恪傳》:“若固守武牢,以軍汜水,逐機應變,禽殄必矣!”
年級字:逐(P4) 逐(P4) 眈(P0) 眈(P0)
年級字:逐(P4) 風(P1) 追(P1) 電(P2)
年級字:追(P1) 風(P1) 逐(P4) 日(P1)
唐·楊炯《後周明威將軍樑公神道碑》:“勵銜策而追風逐日,加剪拂則絕電奔星。”
年級字:貪(P3) 名(P2) 逐(P4) 利(P2)
年級字:逐(P4) 末(P3) 忘(P2) 本(P2)
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中》:“今題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詠赤城而必雲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過也。”
年級字:夸(P3) 父(P1) 逐(P4) 日(P1)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年級字:追(P1) 風(P1) 逐(P4) 電(P2)
北齊·劉晝《新論·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馬也,雖未追風逐電,絕塵滅影,而迅足之勢固已見矣。”
年級字:隨(P3) 波(P1) 逐(P4) 浪(P1)
①顛沛的樣子。②謂同行同止。③隨着波浪飄蕩。④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
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爲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
年級字:酒(P4) 食(P1) 徵(P5) 逐(P4)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年級字:逐(P4) 新(P1) 趣(P3) 異(P3)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夫吃文爲患,生於好詭,逐新趣異,故喉脣糾紛;將欲解結,務在剛斷。”
年級字:嫁(P3) 犬(P1) 逐(P4) 犬(P1)
年級字:貪(P3) 聲(P1) 逐(P4) 色(P1)
年級字:嫁(P3) 狗(P2) 逐(P4) 狗(P2)
年級字:操(P2) 奇(P2) 逐(P4) 贏(P5)
語出《漢書·食貨志上》:“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顏師古注:“奇贏,謂有餘財而蓄聚奇異之物也。”
年級字:逐(P4) 末(P3) 棄(P4) 本(P2)
唐·魏徵《嫂叔舅服議》:“今在舅服止一時,爲姨居喪五月,徇名喪實,逐末棄本。”
年級字:逐(P4) 影(P2) 吠(P5) 聲(P1)
宋·陳善《捫蝨新話·唐宋文章皆三變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學文之家,又皆逐影吠聲,未嘗有公論,實不見古人用心處,予每爲之太息。”
年級字:隨(P3) 高(P1) 逐(P4) 低(P2)
《豆棚閒話·介之推火封妒婦》:“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張椅子,或鋪條涼蓆,隨高逐低,坐在下面,搖着扇子,乘着風涼。”
年級字:嫁(P3) 雞(P1) 逐(P4) 雞(P1)
宋·歐陽修《代鳩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鳩被鳩逐。”
年級字:逐(P4) 影(P2) 尋(P3) 聲(P1)
《明史·外戚傳序》:“在廷諸臣好爲危言激論,汰如壽寧兄弟,庸駑如鄭國泰,已逐影尋聲,抨擊不遺餘力。”
年級字:隨(P3) 行(P1) 逐(P4) 隊(P2)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八卷:“衆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殺人,楊八老雖然心中不願,也不免隨行逐隊。”
年級字:隨(P3) 風(P1) 逐(P4) 浪(P1)
年級字:避(P4) 重(P1) 逐(P4) 輕(P2)
年級字:逐(P4) 電(P2) 追(P1) 風(P1)
《說唐》第十回:“叔寶(秦叔寶)拜辭,連夜起身,出莊上馬,縱轡加鞭,如逐電追風,十分迅速。”
年級字:成(P1) 羣(P6) 逐(P4) 隊(P2)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羣逐隊,裏裏外外,來往不絕。”
年級字:逐(P4) 浪(P1) 隨(P3) 波(P1)
逐浪:追逐浪潮;隨波:隨順波流。喻指一個人缺乏主見,總是隨順時尚,人云亦云。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泥滯苟且,沒而不覺,隨波漂流,與漂俱滅者亦甚衆多。”
年級字:棄(P4) 本(P2) 逐(P4) 末(P3)
棄:捨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年級字:逐(P4) 臭(P3) 之(P2) 夫(P2)
《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衆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年級字:追(P1) 趨(P4) 逐(P4) 耆(P0)
《漢書·揚雄傳下》:“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試爲之施《咸池》,揄《六莖》,發《蕭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顏師古注:“追趨逐耆,隨所趨向愛耆而追逐之也。趨,讀趣,耆,讀嗜。”
年級字:挨(P3) 門(P1) 逐(P4) 戶(P1)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寫出嶽元帥父子受屈情節,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嶽爺申冤。”
年級字:韓(P1) 盧(P0) 逐(P4) 塊(P2)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直須獅子咬人,莫學韓盧逐塊。”
年級字:思(P2) 所(P2) 逐(P4) 之(P2)
年級字:尋(P3) 流(P1) 逐(P4) 末(P3)
猶捨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年級字:笑(P1) 逐(P4) 顏(P2) 開(P1)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開:舒展開來。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年級字:逐(P4) 鹿(P2) 中(P1) 原(P1)
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羣雄並起,爭奪天下。
年級字:追(P1) 風(P1) 逐(P4) 影(P2)
明·陳子龍《獻馬行》:“追風逐影古來有,大宛渥窪君知否?”
年級字:乘(P2) 勝(P2) 逐(P4) 北(P1)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年級字:情(P2) 逐(P4) 事(P1) 遷(P5)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着起了變化。同“情隨事遷”。
年級字:營(P4) 營(P4) 逐(P4) 逐(P4)
明·宋濂《抱甕子傳》:“夫子恆營營逐逐於一甕間,無乃自苦乎?”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單道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慾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
年級字:捐(P4) 本(P2) 逐(P4) 末(P3)
《北史·李諤傳》:“捐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年級字:逐(P4) 近(P2) 棄(P4) 遠(P1)
唐·劉知幾《史通·漢書五行志錯誤》:“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厲,下終魯之定哀,而不雲《國語》,惟稱《史記》,豈非忘本徇末,逐近棄遠者乎?”
年級字:趁(P4) 波(P1) 逐(P4) 浪(P1)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誰想並頭蓮情斷藕絲長,搬調的俺趁波逐浪。”元·石德玉《紫雲亭》第四折:“當日個爲多情一曲《滿庭芳》,曾貶得蘇東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年級字:如(P2) 蠅(P2) 逐(P4) 臭(P3)
象蒼蠅跟着有臭味的東西飛。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或一心追求錢財、女色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七回:“那媳婦卻倒伶俐,又兼有幾分姿色,看着貴兒無能力,便每日家打扮的妖妖調調,兩隻眼兒水汪汪的,招惹的賴大家人如蠅逐臭,漸漸做出些風流勾當來。”
年級字:附(P2) 逐(P4) 腥(P4)
羶: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羶腥氣味的東西。比喻巴結權貴,追逐個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年級字:逐(P4) 名(P2) 趨(P4) 勢(P3)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