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ì
年級字:逆(P6)
詞性:副詞
文言文字詞順甲骨文的用法「逆」也解作「迎」。
方向相反、不順: 逆流、逆行、逆轉、逆風、逆水行舟、反向逆行、倒行逆施、逆流而上。
困境、不順遂: 逆境、橫逆、逆來順受。
不順從:忤逆、逆倫、忠言逆耳。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賊、逆子。
心意相投、至好的朋友: 莫逆之交。
《說文》:「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書經.顧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
宋.蘇軾〈留侯論〉:「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殺之。」
《孟子.離婁上》:「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宋.歐陽修〈縱囚論〉:「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戰國策.齊策三》:「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專兵一志於逆秦。」
唐.杜甫〈復愁〉詩一二首之一:「野鶻翻窺草,村船逆上溪。」
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晉.劉琨〈與石勒書〉:「得主則為義兵,附逆則為賊眾。」
pàn nì
年級字:叛(P3) 逆(P6)
詞性:形容詞
作亂,
反叛,
反抗,
反水,
抗爭,
造反擁護反叛的思想、行為……忤逆正常的規律,與現實相反,違背他人(比如孩子違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是一種强烈的自我表現欲,在思維形式上屬於“求异思維”,是標新立異,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
nì jìng
nì bù
年級字:逆(P6) 不(P1)
詞性:形容詞
大逆不道:
逆:背叛;不道:違背當時的道德標準。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
nì zhuǎn
nì chà
年級字:逆(P6) 差(P2)
詞性:形容詞
顺差一個國家輸入大於輸出的外貿差額。
兩方評估後其中一方比另一方下出現的負數值。
dà nì
年級字:大(P1) 逆(P6)
詞性:名詞,形容詞
nì liú
年級字:逆(P6) 流(P1)
詞性:形容詞
順流1.迎著水流來的方向。
2.跟主流方向相反的水流,比喻反動的、違反總趨勢的潮流。
年級字:逆(P6) 流(P1) 而(P1) 上(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逆行而上順風順水逆水向上前進。
「逆」相反方向、倒流。
「逆流」水從山下和下流的方向是順流。
「逆流而上」是逆水向上前進。
比喻迎著困難而上。
年級字:莫(P2) 逆(P6) 之(P2) 交(P1)
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年級字:誅(P5) 暴(P4) 討(P2) 逆(P6)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軍》:“治軍之政,謂治邊境之事,匡救大亂道,以威武爲政,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社稷之計。”
年級字:莫(P2) 逆(P6) 於(P2) 心(P1)
先秦·莊周《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年級字:相(P1) 視(P1) 莫(P2) 逆(P6)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 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爲首,以生爲脊,以死爲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年級字:逆(P6) 耳(P1) 之(P2) 言(P1)
年級字:倒(P2) 行(P1) 逆(P6) 施(P2)
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爲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年級字:逆(P6) 耳(P1) 利(P2) 行(P1)
猶言忠言逆耳利於行。謂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有益於行爲。
年級字:棄(P4) 逆(P6) 歸(P3) 順(P2)
年級字:逆(P6) 施(P2) 倒(P2) 行(P1)
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爲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同“逆行倒施”。
年級字:逆(P6) 天(P1) 違(P6) 理(P2)
年級字:逆(P6) 水(P1) 行(P1) 舟(P2)
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即使目下還有點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縴。”
年級字:苦(P1) 口(P1) 逆(P6) 耳(P1)
苦口: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
年級字:逆(P6) 風(P1) 惡(P3) 浪(P1)
年級字:重(P1) 逆(P6) 無(P2) 道(P1)
《漢書·吳王劉濞傳》:“而卬(楚王劉卬)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滷御物,朕甚痛之。”
年級字:批(P2) 逆(P6) 龍(P2) 鱗(P4)
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徑尺,有觸之必怒而殺人。常以喻弱者觸怒強者或臣下觸犯君主等。
年級字:逆(P6) 行(P1) 而(P1) 上(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逆行而上順風順水逆水向上前進。
「逆」相反方向、倒流。
「逆行」水從山下和下流的方向是順流。
「逆行·而上」是逆水向上前進。
比喻迎著困難而上。
年級字:逆(P6) 行(P1) 倒(P2) 施(P2)
猶言倒行逆施。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爲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
年級字:違(P6) 天(P1) 逆(P6) 理(P2)
年級字:逆(P6) 阪(P1) 走(P1) 丸(P3)
年級字:逆(P6) 耳(P1) 良(P1) 言(P1)
雖然使人聽起來感到刺耳,但卻是有益的好話。逆:抵觸,不順從。
年級字:危(P3) 言(P1) 逆(P6) 耳(P1)
年級字:逆(P6) 來(P1) 順(P2) 受(P2)
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若是一個略略知趣的,見家主來光顧,也便逆來順受。”
年級字:十(P1) 惡(P3) 五(P1) 逆(P6)
年級字:賊(P3) 臣(P2) 逆(P6) 子(P1)
《敦煌變文·降魔變文》:“賊臣逆子設陰謀,慮恐國破人消滅。”
年級字:忠(P2) 言(P1) 逆(P6) 耳(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
年級字:大(P1) 逆(P6) 不(P1) 道(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漢書·楊惲傳》:“爲妖惡言,大逆不道,請逮捕治。”
年級字:逆(P6) 道(P1) 亂(P2) 常(P1)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
年級字:逆(P6) 天(P1) 犯(P4) 順(P2)
年級字:橫(P2) 行(P1) 逆(P6) 施(P2)
述之《怎樣才能解決江浙目前的危急問題》:“我們知道北伐軍爲了援救江浙的民衆起見,爲了剷除帝國主義的工具起見,絕對不能容忍這班強盜軍閥在江浙橫行逆施。”
年級字:以(P1) 意(P1) 逆(P6) 志(P2)
《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
年級字:逆(P6) 天(P1) 違(P6) 衆(P3)
年級字:逆(P6) 取(P2) 順(P2) 守(P2)
逆:背叛;順:合理。背叛國君奪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國家。
《漢書·陸賈傳》:“且湯武逆而以取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
年級字:逆(P6) 臣(P2) 賊(P3) 子(P1)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年級字:逆(P6) 天(P1) 暴(P4) 物(P1)
年級字:目(P1) 逆(P6) 而(P1) 送(P1)
逆:迎。目逆:眼睛迎着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着迎來,注視着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年級字:大(P1) 逆(P6) 無(P2) 道(P1)
《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年級字:逆(P6) 子(P1) 賊(P3) 臣(P2)
《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年級字:江(P2) 海(P1) 不(P1) 逆(P6) 小(P1) 流(P1)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流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漢·劉向《說苑·尊賢》:“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shùn tiān zhě chāng nì tiān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天(P1) 者(P1) 昌(P1) ,(P1) 逆(P6) 天(P1) 者(P1) 亡(P2)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shùn wǒ zhě shēng nì wǒ zhě sǐ
年級字:順(P2) 我(P1) 者(P1) 生(P1) ,(P1) 逆(P6) 我(P1) 者(P1) 死(P3)
xiāng shì ér xiào mò nì yú xīn
年級字:相(P1) 視(P1) 而(P1) 笑(P1) ,(P1) 莫(P2) 逆(P6) 於(P2) 心(P1)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爲首,以生爲脊,以死爲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shùn wǒ zhě chāng nì wǒ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我(P1) 者(P1) 昌(P1) ,(P1) 逆(P6) 我(P1) 者(P1) 亡(P2)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shùn zhī zhě xīng nì zhī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之(P2) 者(P1) 興(P2) ,(P1) 逆(P6) 之(P2) 者(P1) 亡(P2)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shùn dào zhě chāng nì dé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道(P1) 者(P1) 昌(P1) ,(P1) 逆(P6) 德(P4) 者(P1) 亡(P2)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shùn dé zhě chāng nì dé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德(P4) 者(P1) 昌(P1) ,(P1) 逆(P6) 德(P4) 者(P1) 亡(P2)
nì shuǐ xíng zhōu, bù jìn zé tuì
年級字:逆(P6) 水(P1) 行(P1) 舟(P2) ,(P1) 不(P1) 進(P1) 則(P3) 退(P2)
逆著水流方向行船,如果不努力使船前進,船就被水流衝得朝後退去。比喻學習或做事不努力向前就要倒退。
shùn tiān zhě cún nì tiān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天(P1) 者(P1) 存(P3) ,(P1) 逆(P6) 天(P1) 者(P1) 亡(P2)
shùn zhī zhě chāng nì zhī zhě wáng
年級字:順(P2) 之(P2) 者(P1) 昌(P1) ,(P1) 逆(P6) 之(P2) 者(P1) 亡(P2)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他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他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