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迥(P6+) 然(P2) 不(P1) 同(P1)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捲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次之,此論誠然。”
年級字:天(P1) 高(P1) 地(P1) 迥(P6+)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年級字:迥(P6+) 然(P2) 不(P1) 羣(P6)
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羣:與衆不同,不同於流俗。形容超羣出衆,身手不凡。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頭醇正,氣勢衝沛,辭意雅馴,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然不羣。”
年級字:迥(P6+) 然(P2) 不(P1) 群(P6)
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於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頭醇正,氣勢衝沛,辭意雅馴,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然不群。”
年級字:迥(P6+) 不(P1) 猶(P5) 人(P1)
清·樑章鋸《浪跡叢談·二十四橋》:“玉生曾受業於方茶山先生,故其詩筆迥不猶人。”
年級字:極(P2) 目(P1) 迥(P6+) 望(P2)
三國·魏·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目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
年級字:迥(P6+) 乎(P2) 不(P1) 同(P1)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回:“我們所彈的曲子,一人彈與兩人彈,迥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