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連(P1) 輿(P0) 接(P2) 席(P4)
年級字:金(P1) 輿(P0) 羽(P1)
《孟子·告子下》:“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
年級字:鸞(P0) 輿(P0) 鳳(P4) 駕(P3)
年級字:面(P1) 縛(P6) 輿(P0)
面縛:反綁着手面向勝利者,表示放棄抵抗;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請受刑。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
《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經,士輿櫬。”
年級字:乘(P2) 輿(P0) 播(P2) 越(P2)
年級字:輿(P0) 論(P2) 譁(P0) 然(P2)
年級字:策(P4) 馬(P1) 飛(P1) 輿(P0)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車馳人走,越王策馬飛輿,遂復宮闕。”
年級字:連(P1) 輿(P0) 並(P2) 席(P4)
宋·蘇籀《答曹機宜啓》:“連輿並席,琢磨益友之陪;會弁揮犀,磊落德星之聚。”
年級字:輿(P0) 神(P1) 馬(P1)
指以尻爲車輿而神遊。後爲隨心所欲遨遊自然之典。同“尻輪神馬”。
《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爲輪,以神爲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成玄英疏:“尻無識而爲輪,神有知而作馬,因漸漬而變化,乘輪馬以遨遊,苟隨任以安排,亦於何而不適者也。”
年級字:輿(P0) 死(P3) 扶(P3) 傷(P2)
《管子·輕重甲》:“若此,則士爭前戰爲顏,行不偷而爲用,輿死扶傷,死者過半,此何故也?士非好戰而輕死,輕重之分使然也。”
年級字:杯(P1) 水(P1) 輿(P0) 薪(P6)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杯水輿薪,勢且莫抗。”
年級字:出(P1) 輿(P0) 入(P1) 輦(P0)
漢·枚乘《七發》:“且夫出輿入輦,命曰蹶痿之機。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皓齒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年級字:不(P1) 見(P1) 輿(P0) 薪(P6)
míng chá qiū háo bù jiàn yú xīn
年級字:明(P1) 察(P2) 秋(P1) 毫(P4) ,(P1) 不(P1) 見(P1) 輿(P0) 薪(P6)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爲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 ér bù jiàn yú xīn
年級字:明(P1) 察(P2) 秋(P1) 毫(P4) 之(P2) 末(P3) ,(P1) 而(P1) 不(P1) 見(P1) 輿(P0) 薪(P6)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