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金(P1) 碧(P3) 輝(P3) 映(P3)
明·謝肇淛《滇略》卷四“點蒼、雞足、大鼎之間,緇徒雲集,搭桂蘭若,金碧輝映相若。”
年級字:燦(P3) 爛(P3) 輝(P3) 煌(P5)
燦爛:鮮明耀眼。形容光彩四射,鮮明耀眼。也比喻成績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八回:“只覺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燦爛輝煌,華彩奪目。”
年級字:星(P1) 月(P1) 交(P1) 輝(P3)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
年級字:交(P1) 相(P1) 輝(P3) 映(P3)
年級字:金(P1) 璧(P6) 輝(P3) 煌(P5)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年級字:蓬(P4) 生(P1) 輝(P3)
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年級字:燈(P1) 燭(P4) 輝(P3) 煌(P5)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軍士引闞澤至,只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憑几危坐。”
年級字:輝(P3) 光(P1) 日(P1) 新(P1)
年級字:珠(P1) 璧(P6) 聯(P3) 輝(P3)
元·王結《偶感》詩:“鳳麟呈瑞吾何與,珠璧聯輝世豈多。”
年級字:光(P1) 輝(P3) 燦(P3) 爛(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護駕龍虎官軍二萬五千,分爲五對,每對五千,按青、黃、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馬,並依本色,光輝燦爛,極其雄壯。”
年級字:金(P1) 碧(P3) 輝(P3) 煌(P5)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二回:“朝聖殿中絳紗衣,金霞燦爛;彤廷階下芙蓉冠,金碧輝煌。”
年級字:金(P1) 輝(P3) 玉(P1) 潔(P2)
年級字:珠(P1) 璧(P6) 交(P1) 輝(P3)
蔡寅《游上野博覽會》詩:“珠璧交輝近日邊,上清高會敞瓊筵。”
年級字:蓬(P4) 生(P1) 輝(P3)
蓬蓽:編蓬草、荊竹爲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三折:“貴腳踏於賤地,蓬蓽生光。”
年級字:鬥(P2) 豔(P3) 爭(P2) 輝(P3)
《敦煌變文集·無常經講經文》:“只趁事持誇窈窕,鬥豔爭輝呈面峭(俏)。”
年級字:燈(P1) 火(P1) 輝(P3) 煌(P5)
詞性:形容詞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二:“理宗皇帝遊苑,登鳳凰山,至夜望見西湖內燈火輝煌,一片光明。”
年級字:顧(P3) 盼(P4) 生(P1) 輝(P3)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士有餘糧,馬多剩草。一呼百諾,顧盼生輝。此送彼迎,尊榮莫並。”
年級字:輝(P3) 煌(P5) 金(P1) 碧(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