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qiǎo
qīng bó
年級字:輕(P2) 薄(P4)
詞性:形容詞
佻薄,
浮滑,
浮薄,
輕佻,
輕浮厚重,
穩重1.言行不莊重、不敦厚。
2.輕佻;不正經;放蕩。
3.玩弄、侮辱婦女。
4.不貴重;不豐厚。
Qīng diǎn
年級字:輕(P2) 點(P1)
詞性:副詞
1.用力小。
2.程度淺,數量少。
3.負載少,裝備簡省。
qīng shuài
Cái qīng
年級字:才(P1) 輕(P2)
詞性:助詞
才:方,始。助詞。
輕:分量小,輕型。分量小,輕型。
jiǎn qīng
qīng shēng
qīng dí
qīng fú
qīng sōng
年級字:輕(P2) 鬆(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放鬆、輕快心情感覺愉快舒適;沒有感到有負擔、緊張、或任何壓力。
輕 : 輕快、輕微。
鬆 : 鬆弛、鬆開。
心情感覺愉快舒適。
完成任務,放開緊張的心情。
可以滿足任務的要求,沒有困難或壓力的情緒,完全可以駕馭。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他父親匡太公在房裡已聽見兒子回來了,登時那病就輕鬆些。」
qīng xíng
qīng pāi
qīng zhòng
年級字:輕(P2) 重(P1)
1.物體重量的大小2.謂尊卑貴賤。亦指尊卑貴賤的人
qīng qiāo
qīng tiāo
qīng biàn
年級字:輕(P2) 便(P2)
詞性:形容詞
簡便,
輕巧笨重1. 簡單方便;容易;簡易。如:他帶著輕便的行李,踏上旅途。
2. 輕健;輕盈便捷。如:爺爺雖然年過七十,步履仍然輕便。
3. 輕盈自在。
4. 重量較小,使用方便、携帶。
qīng róu
qīng shì
qīng dàn
qīng jié
fēng qīng
qīng yíng
qīng miè
qīng yān
qīng yín
Tài qīng
qīng shā
qīng gōng
qīng sōng
qīng yì
qīng fàng
qīng tiě
qīng jǔ
年級字:輕(P2) 舉(P2)
詞性:動詞
1.謂飛升,登仙
2.隱遁,避世
3.輕率行動
4.輕率舉薦
5.輕輕飄動
6.謂飛揚。
qīng fú
Qīng yáo
qīng dù
年級字:輕(P2) 度(P2)
詞性:形容詞
1.程度低或量小,範圍不大或數量不大
例:輕度損壞
2.以不影響患者保持不臥床和走動的能力為特徵的
例:輕度肺炎
nián qīng
年級字:年(P1) 輕(P2)
年青年老,
年邁,
蒼老1. 亦作“ 年青 ”。年紀不大,多指十幾歲至二十幾歲。
qīng de
qīng wēi
qīng fēng
qīng guǐ
年級字:輕(P2) 軌(P5)
詞性:名詞,名詞
輕型鐵路,
輕鐵輕軌運輸系統(Light Rail Transit, LRT),泛指與路面交通混行的有軌電車和鐵路列車。
qīng lì
Zú qīng
年級字:足(P1) 輕(P2)
詞性:形容詞
1.放輕腳步。
2.足輕是日本古代最低等的步兵之稱呼,他們平常從事勞役,戰時成為步卒。在戰國時代,接受弓箭、槍砲的訓練,編成部隊。江戶時代成為最下等的武士、雜兵。
qīng dàn
qīng qīng
qīng piāo
年級字:輕(P2) 飄(P2)
詞性:形容詞
輕快,
輕盈沉重1.物輕而飄揚2.形容纖巧飄逸
3.謂言行輕佻,不持重
qīng yán
年級字:輕(P2) 言(P1)
詞性:副詞
文言文字詞信口開河指沒有經過深思,沒有承擔力的説話。
「輕」輕率,缺乏承擔力。
「言」説話。
指沒有經過深思,沒有承擔力的説話。
qīng chē
qīng fǔ
jí qīng
shēn qīng
年級字:身(P1) 輕(P2)
詞性:形容詞
如果後面加上“如燕”,成為四字詞語“身輕如燕”,意思就是
比喻身體輕盈,最初意義帶有指身材瘦削輕盈而姿態曼妙的含義在裡面。現在多只指動作輕盈,已經失去古時瘦削之意。現代作者多拿身輕如燕比喻筆下人物輕功了得動作輕快。舉例:身輕如燕(打《水滸傳》人物綽號)。鼓上蚤。
qīng kuáng
qīng kuài
年級字:乘(P2) 肥(P2) 衣(P1) 輕(P2)
肥:肥壯的馬。衣:穿。輕:輕暖的裘衣。駕馭肥壯的馬,穿着貴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鍾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雲。”
年級字:輕(P2) 財(P3) 仗(P3) 義(P3)
年級字:萬(P2) 死(P3) 猶(P5) 輕(P2)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死猶輕。”
年級字:重(P1) 氣(P1) 輕(P2) 生(P1)
唐·張說《巡邊河北作》詩之一:“沙場積路何爲爾,重氣輕生如許國。”
年級字:乘(P2) 輕(P2) 驅(P4) 肥(P2)
《晉書·傅鹹傳》:“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賤隸乘輕驅肥。”
年級字:輕(P2) 如(P2) 鴻(P6+) 毛(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年級字:輕(P2) 憐(P2) 痛(P2) 惜(P2)
年級字:輕(P2) 身(P1) 重(P1) 義(P3)
晉·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
年級字:輕(P2) 世(P1) 肆(P4) 志(P2)
年級字:駕(P3) 輕(P2) 就(P1) 熟(P2)
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事有經驗,很熟悉,做起來容易。
唐·韓愈《關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爲之先後也。”
年級字:不(P1) 知(P1) 輕(P2) 重(P1)
《呂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
年級字:輕(P2) 若(P3) 鴻(P6+) 毛(P1)
年級字:輕(P2) 舉(P2) 妄(P4) 動(P1)
輕:輕率;妄:任意。指不經慎重考慮,輕率地採取行動。
《韓非子·解老》:“衆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妄)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年級字:重(P1) 氣(P1) 輕(P2) 命(P3)
三國·魏·曹植《七啓》:“是以雄俊之徒,交黨結倫,重氣輕命,感分遺身。”
年級字:熟(P2) 路(P1) 輕(P2) 車(P1)
年級字:才(P1) 輕(P2) 德(P4) 薄(P4)
才識疏淺,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謙之詞。同“才疏德薄”。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門,長在白屋,才輕德薄,智窮量淺,有勞先生不棄相探也。”
年級字:人(P1) 微(P2) 望(P2) 輕(P2)
宋·岳飛《奏乞罷制置使職事狀》:“竊念臣人微望輕,難任斯職。”
年級字:重(P1) 財(P3) 輕(P2) 義(P3)
唐·韓愈《論捕賊行賞表》:“百姓小人,重財輕義,不能深達事體。”
年級字:輕(P2) 重(P1)
有時偏輕,有時偏重。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
宋·黃六鴻《福惠全書》:“丁與糧無畸輕畸重之弊。”
年級字:輕(P2) 舉(P2) 遠(P1) 遊(P2)
《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厄兮,原輕舉而遠遊。”
年級字:輕(P2) 好(P1) 施(P2)
《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年級字:文(P1) 人(P1) 相(P1) 輕(P2)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年級字:輕(P2) 於(P2) 鴻(P6+) 毛(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年級字:輕(P2) 薄(P4) 無(P2) 行(P1)
年級字:輕(P2) 嘴(P2) 薄(P4) 舌(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襲人聽了話內有因,素知寶釵不是輕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來,便不再提了。”
年級字:口(P1) 輕(P2) 舌(P2) 薄(P4)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紀無厚道,口輕舌薄誚誰人?”
年級字:寡(P4) 信(P1) 輕(P2) 諾(P4)
年級字:輕(P2) 諾(P4) 寡(P4) 信(P1)
年級字:民(P1) 貴(P3) 君(P2) 輕(P2)
年級字:輕(P2) 重(P1) 倒(P2) 置(P3)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寫文章做演說就不同了,這是專爲影響人的,我們的同志反而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輕重倒置。”
年級字:輕(P2) 騎(P2) 減(P3) 從(P1)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輕車簡從”。
年級字:輕(P2) 身(P1) 下(P1) 氣(P1)
年級字:輕(P2) 裘(P0) 肥(P2) 馬(P1)
年級字:輕(P2) 薄(P4) 無(P2) 知(P1)
年級字:材(P2) 輕(P2) 德(P4) 薄(P4)
宋·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年級字:年(P1) 輕(P2) 有(P1) 為(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人才。
「年輕」少年、青年。
「有為」有行動、能幹、願意做事的人。
指一個年紀不大,但有才幹的人。
年級字:輕(P2) 騎(P2) 簡(P2) 從(P1)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徐興業《金甌缺》第二章一:“當他輕騎簡從,驟馬馳入渭州城時,這種歡樂的情緒達到最高峰。”
年級字:輕(P2) 口(P1) 輕(P2) 舌(P2)
指說話輕率,言語隨便。也比喻人愛說俏皮話。同“輕嘴薄舌”。
年級字:重(P1) 男(P1) 輕(P2) 女(P1)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說的白茹含羞帶樂的一撅嘴,‘什麼黃毛丫頭,重男輕女的思想。’”
年級字:淡(P2) 妝(P4) 輕(P2) 抹(P3)
《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見那婦人從樓上下來,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妝輕抹。”
年級字:人(P1) 微(P2) 言(P1) 輕(P2)
宋·蘇軾《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蓋人微言輕,理當自爾。”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施(P2)
年級字:不(P1) 輕(P2) 然(P2) 諾(P4)
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麼。形容處事謹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如嚴某者,其亦濁世之錚錚,而不輕然諾者與!”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士(P1)
年級字:群(P6) 輕(P2) 折(P2) 軸(P4)
輕的東西積多了,也能壓斷車軸。比喻聽任小的壞事發展下去,也能造成嚴重後果。
《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年級字:輕(P2) 裝(P1) 簡(P2) 從(P1)
年級字:衣(P1) 馬(P1) 輕(P2) 肥(P2)
穿着輕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馬駕的車。形容生活的豪華。
語出《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唐·杜甫《秋興》詩之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年級字:風(P1) 輕(P2) 雲(P1) 淨(P2)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雲淡”。
《羣英類選〈分釵記·春遊遇妓〉》:“風輕雲淨,絕勝蓬萊佳境。”
年級字:肥(P2) 馬(P1) 輕(P2) 裘(P0)
年級字:輕(P2) 卒(P3) 銳(P4) 兵(P3)
輕卒:輕裝的士兵。銳兵:銳利的武器。輕裝勇猛的士兵,手拿鋒利的武器。形容部隊戰鬥力很強。
年級字:從(P1) 輕(P2) 發(P1) 落(P2)
明·李贄《與周友山書》:“想仲尼不爲已甚,諸公遵守孔門家法,決知從寬發落、許其改過自新無疑。”
年級字:沒(P1) 輕(P2) 沒(P1) 重(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9回:“那小孩子沒輕沒重的便說不好了,石師爺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年級字:避(P4) 重(P1) 逐(P4) 輕(P2)
年級字:輕(P2) 車(P1) 減(P3) 從(P1)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輕車簡從”。
年級字:輕(P2) 生(P1) 重(P1) 義(P3)
年級字:輕(P2) 吞(P3) 慢(P2) 吐(P2)
年級字:輕(P2) 裝(P1) 上(P1) 陣(P2)
原指戰士穿着輕裝作戰,現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文匯報》1983.1.6:“這樣一來,年輕人減輕了思想負擔,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創作才華。”
年級字:身(P1) 輕(P2) 言(P1) 微(P2)
身輕:身價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說的話不爲人所重視。
《後漢書·孟嘗傳》:“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嘗曰:‘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區區破心,徒然而已。’”
年級字:機(P2) 難(P2) 輕(P2) 失(P2)
年級字:不(P1) 足(P1) 輕(P2) 重(P1)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筆帖式爲滿洲進身之一途,今各衙門皆有,額設候補者又盈千累萬,視爲不足輕重矣。”
年級字:輕(P2) 財(P3) 重(P1) 義(P3)
漢·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爲後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年級字:輕(P2) 怕(P1) 重(P1)
毛澤東《紀唸白求恩》:“不少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年級字:輕(P2) 徙(P5) 鳥(P1) 舉(P2)
清·梅曾亮《書李林孫事》:“河南路四通,輕徙鳥舉不可制。”
年級字:舉(P2) 足(P1) 輕(P2) 重(P1)
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後漢書·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年級字:輕(P2) 重(P1) 失(P2) 宜(P3)
年級字:官(P2) 輕(P2) 勢(P3) 微(P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孫權雖有雄才,乃殘漢驃騎將軍、南昌侯之職,官輕則勢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則陛下一階耳。”
年級字:輕(P2) 慮(P4) 淺(P3) 謀(P4)
《資治通鑑·秦紀·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虛遠謀,挑怨速禍。”
年級字:任(P3) 重(P1) 才(P1) 輕(P2)
三國蜀·諸葛亮《與參軍掾屬教》:“任重才輕,故多闕漏。”
年級字:重(P1) 輕(P2)
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同“畸輕畸重”。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編審·編審餘論》:“丁與糧,無畸重畸輕之弊。”
年級字:輕(P2) 言(P1) 肆(P4) 口(P1)
《舊唐書·張玄素傳》:“近代宋孝武輕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門戶,乃至狼狽。”
年級字:掉(P2) 以(P1) 輕(P2) 心(P1)
掉:擺動;輕:輕率。對事情採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爲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年級字:輕(P2) 視(P1) 傲(P4) 物(P1)
輕:輕慢;世:世人;傲:傲慢;物:人,公衆。對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裏。
明·屠隆《彩毫記·宮禁生讒》:“此人自恃文才,輕世傲物。”
年級字:輕(P2) 舉(P2) 絕(P4) 俗(P2)
年級字:輕(P2) 敲(P2) 緩(P4) 擊(P3)
年級字:避(P4) 重(P1) 就(P1) 輕(P2)
指迴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來承擔。也指迴避要點,只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宋·劉摯《侍御史黃君墓誌銘》:“民始不以多男爲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年級字:輕(P2) 手(P1) 輕(P2) 腳(P2)
年級字:無(P2) 所(P2) 重(P1) 輕(P2)
年級字:傲(P4) 世(P1) 輕(P2) 物(P1)
物:他人或環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淮南子·齊俗訓》:“敖(傲)世輕物,不污不俗。”
年級字:輕(P2) 薄(P4) 無(P2) 禮(P2)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義(P3)
漢·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爲後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年級字:緩(P4) 急(P1) 輕(P2) 重(P1)
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七:“古之人有至於張空弮、羅雀鼠而民無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結其心乎?此又權於緩急輕重之間而爲不得已之計也。”
年級字:輕(P2) 言(P1) 輕(P2) 語(P1)
年級字:輕(P2) 而(P1) 易(P2) 舉(P2)
《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年級字:輕(P2) 口(P1) 薄(P4) 舌(P2)
指說話輕率,言語隨便。也比喻人愛說俏皮話。同“輕嘴薄舌”。
年級字:輕(P2) 車(P1) 簡(P2) 從(P1)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八回:“他就向縣裏要了車,輕車簡從的向平陰進發。”
年級字:恃(P0) 勇(P2) 輕(P2) 敵(P3)
年級字:重(P1) 義(P3) 輕(P2) 生(P1)
《晉書·忠義傳贊》:“重義輕生,亡軀殉節。勁鬆方操,嚴霜比烈。”
年級字:輕(P2) 重(P1) 緩(P4) 急(P1)
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七:“古之人有至於張空弮、羅雀鼠而民無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結其心乎?此又權於緩急輕重之間而爲不得已之計也。”
年級字:輕(P2) 裘(P0) 緩(P4) 帶(P1)
《晉書·羊祜傳》:“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
年級字:頭(P1) 重(P1) 腳(P2) 輕(P2)
頭腦發脹,腳下無力。形容身體不適。也比喻基礎不牢固。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他的酒量原不濟,三甌落肚,漸覺頭重腳輕。”
年級字:輕(P2) 薄(P4) 稅(P4)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第二鍾酒,願黎民樂業,做官的皆如卓魯,令史每盡壓蕭曹,輕徭薄稅,免受塗炭者。”
年級字:輕(P2) 賦(P6) 薄(P4) 斂(P0)
年級字:熟(P2) 路(P1) 輕(P2) 轍(P0)
駕輕快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處世有經驗,辦起事來很容易。
年級字:肥(P2) 甘(P2) 輕(P2) 暖(P2)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
年級字:輕(P2) 手(P1) 軟(P2) 腳(P2)
年級字:輕(P2) 車(P1) 熟(P2) 路(P1)
趕着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爲之先後也。”
年級字:人(P1) 微(P2) 權(P5) 輕(P2)
微:低下。指人的資歷淺,威望低,權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願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
年級字:裘(P0) 馬(P1) 輕(P2) 肥(P2)
身上穿着軟皮衣,騎着肥壯駿馬。指生活富裕,放蕩不羈。
年級字:輕(P2) 饒(P4) 素(P4) 放(P1)
年級字:羣(P6) 輕(P2) 折(P2) 軸(P4)
輕的東西積多了,也能壓斷車軸。比喻聽任小的壞事發展下去,也能造成嚴重後果。
《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羣輕折軸,衆口鑠金,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年級字:輕(P2) 財(P3) 敬(P2) 士(P1)
年級字:輕(P2) 歌(P1) 曼(P0) 舞(P3)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一折:“似大姐這般玉質花容,清歌妙舞,在這歌妓中可是少也。”
年級字:輕(P2) 車(P1) 熟(P2) 道(P1)
年級字:年(P1) 輕(P2) 力(P1) 壯(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實在我們年輕力壯的人,捆上十個也趕不上。”
年級字:輕(P2) 手(P1) 躡(P0) 腳(P2)
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同“輕手軟腳”。
年級字:輕(P2) 財(P3) 貴(P3) 義(P3)
年級字:輕(P2) 憐(P2) 疼(P2) 惜(P2)
年級字:薄(P4) 脣(P3) 輕(P2) 言(P1)
春秋·無名氏《靈樞·逆順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脣輕言。”
年級字:叢(P3) 輕(P2) 折(P2) 軸(P4)
東漢·班固《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臣身遠與寡,莫爲之先,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
年級字:輕(P2) 掇(P0) 重(P1)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輕掇重,可便掃牀也波疊被。”
年級字:薄(P4) 唇(P3) 輕(P2) 言(P1)
春秋·無名氏《靈樞·逆順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
年級字:雲(P1) 淡(P2) 風(P1) 輕(P2)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雲淡”。
宋·程灝《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年級字:輕(P2) 裘(P0) 緩(P4) 轡(P6+)
年級字:衣(P1) 輕(P2) 乘(P2) 肥(P2)
衣:穿。輕:輕暖的裘衣;肥:肥壯的馬。穿着貴重的衣服,駕馭肥壯的馬。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鍾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雲。”
年級字:裘(P0) 馬(P1) 輕(P2) 狂(P3)
年級字:輕(P2) 世(P1) 傲(P4) 物(P1)
明·屠隆《彩毫記·宮禁生讒》:“此人自恃文才,輕世傲物,縱酒猖狂。”
年級字:風(P1) 輕(P2) 雲(P1) 淡(P2)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雲淨”、“雲淡風輕”。
元·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斷,咱茶濃酒酣,趁着風輕雲淡,省得着我倚門終日盼停驂。”
年級字:輕(P2) 死(P3) 重(P1) 義(P3)
年級字:輕(P2) 憐(P2) 重(P1) 惜(P2)
年級字:問(P1) 鼎(P5) 輕(P2) 重(P1)
詞性:形容詞
比喻追求最高榮譽、地位而探討相關資料。
問:詢問、探討。
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象徵王位、帝業。
輕重: 九鼎的大小輕重。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晉書.卷九八.王敦傳》:「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到了春秋時,楚莊王有意圖謀取君位,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的資料,並於前606年出兵征伐古代部落陸渾。
年級字:輕(P2) 財(P3) 重(P1) 士(P1)
年級字:敖(P0) 世(P1) 輕(P2) 物(P1)
敖,通“傲”。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年級字:輕(P2) 言(P1) 細(P1) 語(P1)
年級字:輕(P2) 描(P3) 淡(P2) 寫(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着筆。現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八回:「臬臺見他說得這等輕描淡寫,更是着急。」
年級字:舉(P2) 重(P1) 若(P3) 輕(P2)
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鬆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二:“坡詩不尚雄傑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年級字:重(P1) 義(P3) 輕(P2) 財(P3)
明·沈受先《三元記·博世》:“重義輕財大丈夫,蕭然子嗣待如何。”
年級字:自(P1) 輕(P2) 自(P1) 賤(P5)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年級字:輕(P2) 身(P1) 殉(P0) 義(P3)
年級字:淡(P2) 寫(P1) 輕(P2) 描(P3)
黃·遠庸《新劇雜論·說腳本》:“第一原則,即劇的經濟是也。腳本與小說異。小說不妨紆徐曲折,淡寫輕描。如漫遊旅客之行長路者,可以三裏一驛五里一站。”
年級字:權(P5) 衡(P4) 輕(P2) 重(P1)
權衡:衡量。衡量哪個輕,哪個重。比喻比較利害得失的大小。
《淮南子·泰族訓》:“欲知輕重而無以,予之以權衡,則喜。”《莊子·胠篋》:“爲之權衡以稱之。”
年級字:輕(P2) 死(P3) 重(P1) 氣(P1)
年級字:未(P1) 足(P1) 輕(P2) 重(P1)
年級字:輕(P2) 言(P1) 寡(P4) 信(P1)
年級字:無(P2) 足(P1) 輕(P2) 重(P1)
馮德英《迎春花》第四章:“這次清算對蔣殿人來說真可謂牛身失毛,無足輕重。”
年級字:身(P1) 微(P2) 言(P1) 輕(P2)
《後漢書·孟嘗傳》:“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年級字:無(P2) 足(P1) 重(P1) 輕(P2)
沒有它並不輕些,有它也並不重些。指無關緊要。同“無足輕重”。
年級字:禮(P2) 輕(P2) 情(P2) 意(P1) 重(P1)
元·李致遠《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為幸。”
年級字:輕(P2) 塵(P2) 棲(P3) 弱(P3) 草(P1)
年級字:禮(P2) 輕(P2) 人(P1) 意(P1) 重(P1)
元·李致遠《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爲幸。”
年級字:無(P2) 官(P2) 一(P1) 身(P1) 輕(P2)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輕鬆。封建官僚官以後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後一時感到輕鬆。
宋·蘇軾《賀子由生第四孫》詩:“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年級字:貴(P3) 冠(P5) 履(P6) 輕(P2) 頭(P1) 足(P1)
《淮南子·泰族訓》:“今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而忘其頭足也。”
chán yì wéi zhòng qiān jūn wéi qīng
年級字:蟬(P4) 翼(P3) 爲(P2) 重(P1) ,(P1) 千(P1) 鈞(P6+) 爲(P2) 輕(P2)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僞混淆。
《楚辭·卜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金釜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