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消(P1) 聲(P1) 滅(P3) 跡(P2)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年級字:消(P1) 聲(P1) 匿(P5) 跡(P2)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年級字:隱(P4) 跡(P2) 埋(P2) 名(P2)
年級字:晦(P0) 跡(P2) 光(P1)
晦、韜:隱藏;跡:蹤跡;光:指才華。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不使外露。
《隋書·薛道衡傳》:“粵若高祖文皇帝,誕聖降靈則赤光照室,韜神晦跡則紫氣騰天。”
年級字:跡(P2) 萍(P5) 蹤(P5)
明·單本《蕉帕記·尋春》:“休誇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怎發付梗跡萍蹤。”
年級字:遁(P0) 跡(P2) 方(P1) 外(P1)
清·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衡山補圖元賢深翠軒詩文卷》:“餘如惟信、王忱、金愷、秦衡、陸敘,類皆元季遺民,或逃名字宇內,或遁跡方外,並不欲以姓字傳者。”
年級字:浮(P3) 跡(P2) 浪(P1) 蹤(P5)
明·陳鐸《山坡羊·怨別》套曲:“一任他浮跡浪蹤,終須是有個相逢。”
年級字:無(P2) 跡(P2) 可(P1) 求(P2)
沒有蹤跡可以尋求。多指處事爲文不着痕跡。同“無跡可尋”。
年級字:重(P1) 跡(P2) 屏(P4) 氣(P1)
《北齊書·酷吏傳·盧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動即奏聞,朝士見之,莫不重跡屏氣,皆目之爲盧校事。”《北史·恩幸傳·穆提婆》:“令萱則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則唐邕之徒,皆重跡屏氣。”
年級字:雪(P1) 泥(P2) 鴻(P6+) 跡(P2)
年級字:望(P2) 塵(P2) 追(P1) 跡(P2)
年級字:飄(P2) 萍(P5) 浪(P1) 跡(P2)
飄: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形容蹤跡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樣。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小生飄蓬浪跡,幸蒙令尊一見如故,解衣推食,恩已過甚。”
年級字:形(P2) 跡(P2) 可(P1) 疑(P3)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房文淑》:“鄧以形跡可疑,故亦不敢告人,託之歸寧而已。”
年級字:尋(P3) 蹤(P5) 覓(P5) 跡(P2)
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張伯騰,恰纔遇着的那個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尋蹤覓跡,前來尋他。”
年級字:浪(P1) 跡(P2) 江(P2) 湖(P2)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百十三:“某不能甘於寒苦,且浪跡江湖。”
年級字:遁(P0) 跡(P2) 空(P1) 門(P1)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無路,因此上,來披剃,遁跡空門。”
年級字:墨(P2) 跡(P2) 未(P1) 乾(P1)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幹。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於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童小鵬《毛主席到重慶》:“《雙十協定》的墨跡未乾,國民黨軍隊就大舉進犯我晉冀魯豫解放區和中原解放區。”
年級字:遺(P3) 蹟(P3) 談(P2) 虛(P4)
宋·程大昌《〈演繁露〉序》:“然有退之(韓愈)之學則可,無退之之學而遺蹟談虛,恐援據所及,金根金銀或相貿易,並可赧矣。”
年級字:比(P1) 肩(P3) 疊(P4) 跡(P2)
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爲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疊跡。”
年級字:潛(P4) 形(P2) 匿(P5) 跡(P2)
年級字:比(P1) 肩(P3) 迭(P0) 跡(P2)
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爲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年級字:人(P1) 跡(P2) 罕(P5) 至(P1)
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年級字:駢(P0) 肩(P3) 接(P2) 跡(P2)
年級字:雨(P1) 跡(P2) 雲(P1) 踪(P5)
年級字:比(P1) 肩(P3) 接(P2) 跡(P2)
明·瞿佑《剪燈新話·修文舍人傳》:“賢者槁項黃馘而死於下,不賢者比肩接跡而顯於世。”
年級字:浮(P3) 踪(P5) 浪(P1) 跡(P2)
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踪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元·王子一《誤入桃園》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為,敢欺侮咱浮踪浪跡。”
年級字:杳(P0) 無(P2) 蹤(P5) 跡(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無蹤跡,叫了幾聲不應。”
年級字:避(P4) 跡(P2) 違(P6) 心(P1)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其爲荊公與非荊公,亦難逃後世之公,某萬不敢避跡違心,以負兄夙所教督之意。”
年級字:浪(P1) 跡(P2) 天(P1) 下(P1)
宋·李楙《野客叢書·李白事說者不一》:“爲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
年級字:斂(P0) 聲(P1) 匿(P5) 跡(P2)
年級字:名(P2) 勝(P2) 古(P1) 蹟(P3)
年級字:蛛(P3) 絲(P2) 馬(P1) 跡(P2)
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氾濫浩博,幾凝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年級字:車(P1) 塵(P2) 馬(P1) 跡(P2)
宋·朱熹《臥龍庵記》:“餘既惜其出於荒堙廢壤之餘,而又幸其深阻敻絕,非車塵馬跡之所能到。”
年級字:來(P1) 踪(P5) 去(P1) 跡(P2)
年級字:來(P1) 蹤(P5) 去(P1) 跡(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二回:“文武衙門都瞧了,來蹤去跡也看了,屍也驗了。”
年級字:遁(P0) 跡(P2) 銷(P3) 聲(P1)
《舊唐書·韋嗣立傳》:“若任用無才,則有才之路塞,賢人君子所以遁跡銷聲,常懷嘆恨者也。”
年級字:畏(P4) 影(P2) 避(P4) 跡(P2)
先秦·莊周《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年級字:略(P3) 跡(P2) 原(P1) 情(P2)
明·張煌言《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跡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
年級字:潛(P4) 形(P2) 譎(P0) 跡(P2)
年級字:杳(P0) 無(P2) 人(P1) 跡(P2)
杳:不見蹤影;跡:腳印。連一個人的腳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涼、偏僻,從來沒有人去過。
唐·常沂《靈鬼志·鄭紹》:“至明年春,紹復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年級字:畏(P4) 影(P2) 惡(P3) 跡(P2)
《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年級字:略(P3) 跡(P2) 論(P2) 心(P1)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以於立玉、於元薦爲亂天下者,亦豈遂爲定論乎?略跡而論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國士之風。”
年級字:尋(P3) 踪(P5) 覓(P5) 跡(P2)
覓:找;踪:跡,腳印,指行踪。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踪。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張伯騰,恰才遇著的那個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尋踪覓跡,前來尋他。”
年級字:避(P4) 影(P2) 斂(P0) 跡(P2)
宋·葉適《劉建翁墓誌銘》:“已而敷暢折衷,隱情遁節,如鐿見象,奸民未嘗不避影斂跡也。”
年級字:覓(P5) 跡(P2) 尋(P3) 蹤(P5)
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元·吳昌齡《張天師斷風花雪夜》第一折:“卻待要拄眼睜睛,覓跡尋蹤,莫非他錦陣花營,不曾廝共,險教咱風月無功。”
年級字:匿(P5) 跡(P2) 隱(P4) 形(P2)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廝口內頑涎望着我面上零,再不和他親折徵,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年級字:駢(P0) 肩(P3) 疊(P4) 跡(P2)
年級字:車(P1) 轍(P0) 馬(P1) 跡(P2)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年級字:寄(P3) 跡(P2) 山(P1) 林(P1)
年級字:浪(P1) 跡(P2) 天(P1) 涯(P6)
宋·李楙《野客叢書·李白事說者不一》:“為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
年級字:竄(P6) 端(P2) 匿(P5) 跡(P2)
《淮南子·人間訓》:“夫事之所以難知者,以其竄端匿跡,立私於公,倚邪於正,而以勝感人之心者也。”
年級字:劣(P5) 跡(P2) 昭(P2) 着(P2)
年級字:遁(P0) 身(P1) 遠(P1) 跡(P2)
宋·葉適《趙孺人墓銘》:“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窮水絕處,慕王霸、梁鴻夫婦,賡《麥秀》、《五噫》之歌,將遁身遠跡以自娛佚。”
年級字:息(P1) 跡(P2) 靜(P2) 處(P2)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爲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年級字:鷗(P3) 波(P1) 萍(P5) 跡(P2)
年級字:惡(P3) 跡(P2) 昭(P2) 着(P2)
昭著:顯着,明顯。惡劣的事蹟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年級字:雨(P1) 跡(P2) 雲(P1) 蹤(P5)
明·湯顯祖《牡丹亭·尋夢》:“怎賺騙,依希想象人兒見,那來時荏苒,去也遷延。非遠,那雨跡雲蹤才一轉,敢依花傍柳,還重現。”
年級字:流(P1) 風(P1) 遺(P3) 蹟(P3)
年級字:遁(P0) 名(P2) 匿(P5) 跡(P2)
宋·蘇舜欽《粹隱堂記》:“一不與細合,則颯然遠舉,遁名匿跡,惟恐有聞於人也。”
年級字:無(P2) 跡(P2) 可(P1) 尋(P3)
年級字:遁(P0) 跡(P2) 藏(P2) 名(P2)
年級字:駢(P0) 肩(P3) 迭(P0) 跡(P2)
年級字:跡(P2) 匿(P5) 光(P1)
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彭越觀時,弢跡匿光,人具而瞻,翼爾鷹揚。”
年級字:鼠(P4) 跡(P2) 狐(P3) 蹤(P5)
年級字:藏(P2) 踪(P5) 躡(P0) 跡(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且說張橫將引三二百人,從蘆葦中間,藏踪躡跡,直到寨邊,撥開鹿角,徑奔中軍。”
年級字:閉(P2) 門(P1) 掃(P1) 跡(P2)
年級字:遁(P0) 跡(P2) 匿(P5) 影(P2)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七》:“但諸公皆不知用兵,聞賊至則盛怒而出,一有敗衄則退然沮喪,遁跡匿影唯恐不密。”
年級字:銷(P3) 聲(P1) 匿(P5) 跡(P2)
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年級字:萍(P5) 蹤(P5) 浪(P1) 跡(P2)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十出:“恨怱怱,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年級字:遁(P0) 跡(P2) 桑(P4) 門(P1)
清·鈕琇《觚剩·樹怪》:“石濤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跡桑門,結茅於微之黃山。”
年級字:重(P1) 足(P1) 一(P1) 跡(P2)
《漢書·佞幸傳·石顯》:“自是公聊以下畏顯,重足一跡。”顏師古注:“言極恐懼,不敢自寬縱。”
年級字:光(P1) 晦(P0) 跡(P2)
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遊處,未嘗有言。”
年級字:匿(P5) 跡(P2) 潛(P4) 形(P2)
匿: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潛:隱藏。躲藏起來,不露形跡。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年級字:浪(P1) 跡(P2) 萍(P5) 踪(P5)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十出:“恨怱怱,萍踪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年級字:杜(P2) 門(P1) 晦(P0) 跡(P2)
晦:隱匿。關上門,隱匿自己的蹤跡。指隱居起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或動態。
《周書·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宣杜門晦跡,相時而動,孝武深納焉。”
年級字:龜(P3) 文(P1) 鳥(P1) 跡(P2)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第七卷:“頡首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彩衆美,合而爲字,是曰古文。”
年級字:遁(P0) 跡(P2) 黃(P1) 冠(P5)
劉復《奉答王敬先生》:“原來先生是個留學日本速成法政的學生,又是個‘遁跡黃冠’的遺老,失敬失敬。”
年級字:遁(P0) 跡(P2) 潛(P4) 形(P2)
遁、潛:隱藏。跡、形:蹤跡,形跡。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明·張景《飛丸記·園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隱。當遁跡潛形,翦蔓除根才事穩。”
年級字:惡(P3) 跡(P2) 昭(P2) 著(P2)
昭著:顯著,明顯。惡劣的事蹟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宋·鄭剛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於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詞,而繼之以今來勘狀,則惡跡昭著。”
年級字:銷(P3) 聲(P1) 斂(P0) 跡(P2)
年級字:血(P3) 跡(P2) 斑(P3) 斑(P3)
年級字:含(P4) 明(P1) 隱(P4) 跡(P2)
晉·幹寶《搜神記》卷二:“妙哉隗生!含明隱跡而莫之聞,可謂鏡窮達而洞吉凶者也。”
年級字:駢(P0) 肩(P3) 累(P3) 跡(P2)
駢:兩物並列;累:重迭;跡:腳印。肩並肩,腳印合腳印。形容人多擁擠。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諮嗟。”
年級字:浮(P3) 蹤(P5) 浪(P1) 跡(P2)
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元·王子一《誤入桃園》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爲,敢欺侮咱浮蹤浪跡。”
年級字:馬(P1) 跡(P2) 蛛(P3) 絲(P2)
馬蹄的痕跡,蜘蛛的細絲。比喻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側,側中之正,草蛇灰線,馬跡蛛絲。”
年級字:劣(P5) 跡(P2) 昭(P2) 著(P2)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對於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
年級字:萍(P5) 踪(P5) 浪(P1) 跡(P2)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十出:“恨怱怱,萍踪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年級字:匿(P5) 跡(P2) 銷(P3) 聲(P1)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匿跡,惟恐人知。”
年級字:雨(P1) 蹤(P5) 雲(P1) 跡(P2)
宋·曾覿《清商怨》詞:“清宵寂,香閨隔。好夢難尋,雨蹤雲跡。憶憶憶。”
年級字:浪(P1) 跡(P2) 萍(P5) 蹤(P5)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十出:“恨怱怱,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年級字:駕(P3) 肩(P3) 接(P2) 跡(P2)
年級字:鏟(P6) 跡(P2) 銷(P3) 聲(P1)
《晉書·儒林傳論》:“若仲寧之清貞守道,抗志柴門;行齊之居室屢空,棲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鏟跡銷聲;宣子之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斯並通儒之高尚者也。”
年級字:跡(P2) 蓬(P4) 飄(P2)
明·範受益《尋親記·相逢》:“梗跡蓬飄,跋踄山川豈憚勞。”
年級字:不(P1) 拘(P4) 形(P2) 跡(P2)
茅盾《子夜》四:“曾滄海回頭一看,認得是土販李四;在某一點上,他這李四是不拘形跡的密友。”
年級字:踵(P0) 跡(P2) 相(P1) 接(P2)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衆多,接連不斷。同“踵趾相接”。
清·昭槤《嘯亭雜錄·樑提督》:“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士卒各懷一鐵釘,踵跡相接,攀釘而上。”
年級字:潛(P4) 蹤(P5) 躡(P0) 跡(P2)
明·徐元《八義記·鋤麑觸槐》:“聽得譙樓鼓二更,是我潛蹤躡跡,欲刺權臣。”
年級字:杜(P2) 門(P1) 屏(P4) 跡(P2)
唐·楊炯《後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門屏跡,心不自安,與門生故吏數百人歸於後魏。”
年級字:鳥(P1) 跡(P2) 蟲(P4) 絲(P2)
年級字:藏(P2) 蹤(P5) 躡(P0) 跡(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且說張橫將引三二百人,從蘆葦中間,藏蹤躡跡,直到寨邊,撥開鹿角,徑奔中軍。”
年級字:埋(P2) 聲(P1) 晦(P0) 跡(P2)
年級字:杜(P2) 門(P1) 絕(P4) 跡(P2)
《後漢書·黨錮傳·劉佑》:“(劉佑)後得赦出……詔拜中散大夫,遂杜門絕跡。”
年級字:潛(P4) 蹤(P5) 隱(P4) 跡(P2)
年級字:渺(P5) 無(P2) 人(P1) 跡(P2)
看不見一個人的腳印。形容空曠寂靜。亦作“渺無人蹤”。
沙汀《淘金記》十三:“從大道上望去,卻就像一座渺無人跡的黃土荒山。”
年級字:略(P3) 跡(P2) 原(P1) 心(P1)
明·張煌言《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跡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
年級字:浪(P1) 跡(P2) 浮(P3) 蹤(P5)
年級字:避(P4) 跡(P2) 藏(P2) 時(P1)
唐·賈至《微子廟碑頌》:“而君崎嶇險阻,避跡藏時。”
年級字:犬(P1) 跡(P2) 狐(P3) 蹤(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