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桃(P2) 李(P2) 成(P1) 蹊(P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語。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年級字:餓(P2) 虎(P1) 之(P2) 蹊(P0)
年級字:別(P1) 開(P1) 蹊(P0) 徑(P4)
趙誠《中國古代韻書》第六章第一節:“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視實際,不爲傳統所因囿;同時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舊韻書的束縛,別開蹊徑,編制了一部有革命意義的《中原音韻》。”
年級字:另(P2) 闢(P4) 蹊(P0) 徑(P4)
葉聖陶《倪煥之》:“對於這樣另闢蹊徑的教育宗旨與方法,自己確有堅強的信念。”
年級字:桃(P2) 蹊(P0) 柳(P3) 陌(P3)
年級字:蹊(P0) 田(P1) 奪(P3) 牛(P1)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左傳·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
年級字:獨(P4) 闢(P4) 蹊(P0) 徑(P4)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抹倒體裁,聲調、氣象、格力諸說,獨闢蹊徑。”
年級字:委(P3) 肉(P1) 虎(P1) 蹊(P0)
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年級字:桃(P2) 蹊(P0) 柳(P3) 曲(P2)
táo lǐ bù yán xià zì chéng xī
年級字:桃(P2) 李(P2) 不(P1) 言(P1) ,(P1) 下(P1) 自(P1) 成(P1) 蹊(P0)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táo lǐ wú yán xià zì chéng xī
年級字:桃(P2) 李(P2) 無(P2) 言(P1) ,(P1) 下(P1) 自(P1) 成(P1) 蹊(P0)
宋·辛棄疾《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