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ián
年級字:蹄(P4) 蓮(P3)
詞性:名詞
馬蹄蓮: 花卉名稱。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葉基生,心狀卵形。初夏抽肉穗花序,外有漏斗狀的佛焰苞,白色或乳色,形似花冠,頗美麗。栽培供觀賞。
tí téng
年級字:蹄(P4) 騰(P3)
廣東俗語,
外來翻譯語1.[frightened] 英語驚慌的音譯。
2.發蹄騰: 驚慌、不知所措。
tí zi
年級字:蹄(P4) 子(P1)
詞性:名詞
1.保護有蹄類哺乳動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質覆蓋物,將趾的末端幾乎全部包裹住。
2.豬蹄。
zhū tí
年級字:豬(P2) 蹄(P4)
詞性:名詞
是指猪的脚部(蹄)和小腿,在中國又叫元蹄,在華人世界中,猪蹄是猪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種不同的烹調作法。
mǎ tí
tí shēng
年級字:牛(P1) 蹄(P4) 中(P1) 魚(P1)
牛蹄:是指牛蹄印裏的積水。牛蹄印坑裏的魚。比喻死期迫近。
三國(魏)·應璩《與韋仲將書》:“誠恐將爲牛蹄中魚,卒鮑氏之肆矣。”
年級字:牛(P1) 蹄(P4) 之(P2) 魚(P1)
《孔叢子·連叢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須租人,是猶古人慾決江海以救牛蹄之魚之類也。”
年級字:蹄(P4) 閒(P3) 三(P1) 尋(P3)
指馬奔走時,前後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同“蹄間三尋”。
年級字:轂(P0) 交(P1) 蹄(P4)
清·顧炎武《菰中隨筆》:“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三節度治所,龍節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繹,以示雄大。”
年級字:雨(P1) 霜(P3) 蹄(P4)
形容駿馬奔馳時馬鬃聳起,狀如飄雨,四蹄飛翻,色白如霜。
元·吳澄《八駿圖》詩:“陰山鐵騎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年級字:蹄(P4) 間(P1) 三(P1) 尋(P3)
指馬奔走時,前後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
《戰國策·韓策一》:“秦馬之良,戎兵之衆,探前趹後,蹄間三尋者,不可稱數也。”
年級字:牛(P1) 蹄(P4) 之(P2)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積水。形容水量極少。也比喻處在不能有所作爲的境地。
《淮南子·汜論訓》:“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鱣鮪。”《淮南子·俶真》:“牛蹄之涔,無尺之鯉。”北周·庾信《爲杞公讓宗師表》:“況復一枝倦曲,終危九層之臺;一股涔蹄,必傷千里之駕。”
年級字:得(P1) 兔(P1) 忘(P2) 蹄(P4)
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年級字:四(P1) 馬(P1) 攢(P0) 蹄(P4)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衆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
年級字:豚(P5) 蹄(P4) 穰(P0) 田(P1)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有一個農民,用一個小豬蹄祭神,祝莊稼豐收。
年級字:寸(P1) 蹄(P4) 尺(P1)
清·吳偉業《梅村詩話》:“貪吏放手無罰,而寸蹄尺縑,輒加逮治。”
年級字:馬(P1) 不(P1) 停(P1) 蹄(P4)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