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óng lù
pūlù
年級字:鋪(P3) 路(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建造交通道路。
鋪: 鋪設、鋪陳。
路: 道路、車路。
建造人行或車行的道路。
Zhílù
gōng lù
年級字:公(P1) 路(P1)
公眾自由通行的道路(如小路、街道或水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修建管理的道路,供汽車長途行駛
qián lù
年級字:前(P1) 路(P1)
詞性:名詞,代詞
1.前面的道路。
2.比喻以往的歲月或未來的歲月。
yán lù
shìlù
kǔ lù
年級字:苦(P1) 路(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専名術言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紀念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所經歷苦難的過程和直到被釘死在十字架的路段,也稱之為「拜苦路」或「聖路善工」。
原文拉丁語:Via Crucis。
17世紀時期方濟會士聖良納(Leonard of Port Maurice)或(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開始傳揚拜苦路的敬禮,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確定14處「苦路」為事蹟地點,並進行正式敬禮儀式。
sī lù
Gè lù
shuǐ lù
yǐn lù
lù dēng
年級字:路(P1) 燈(P1)
通常指裝在柱上,沿街道或公路上分立的一系列燈(如弧光燈)中的一盞
lù shàng
lù rén
年級字:路(P1) 人(P1)
詞性:名詞,形容詞,代詞
常用口語常用口語: 馬路上的行人, 或強調在馬路上不認識的人。
sān lù
xiàn lù
年級字:線(P2) 路(P1)
詞性:名詞
1.狹小如線的道路;指電線、電話、電器等電流所通過的路線2.傳導電流的電線
3.鐵路道軌
lù biān
lù tú
zǒu lù
lù páng
yuán lù
Lù jūn
年級字:路(P1) 軍(P2)
路軍,男,漢族,1969年7月生,山東梁山人,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8月參加工作,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工作系青年思想教育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曾任中共江蘇省崑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崑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2014年12月30日,國務院問責崑山爆炸事故,給予路軍撤銷黨內職務、撤職處分。
Bù lù
tóng lù
jué lù
lán lù
mǎ lù
lù tíng
shùn lù
年級字:順(P2) 路(P1)
詞性:名詞
順道沿著所走的路線順便到某處
下班後順路到他家坐坐指道路沒有障礙,不繞遠,走起來方便
走這邊順路
mò lù
年級字:末(P3) 路(P1)
詞性:名詞
死路,
絕路生路,
出路路途的終點,比喻衰亡沒落的境地窮途末路;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lù píng
lù shù
Lù hěn
mí lù
年級字:迷(P2) 路(P1)
詞性:名詞,動詞
迷途1.內耳的一部分,分骨迷路和膜迷路,主司平衡感覺與聽覺
2.迷失道路
例:他迷路了
tuì lù
shí lù
lù fèi
tiě lù
年級字:鐵(P3) 路(P1)
行駛通道或軌道的一種,由鋼軌構成,早先是由木製,但現在通常為鋼製,通常由鋼軌首尾相接鋪成兩條線,構成供車輛行駛的永久性道路;按這樣形式鋪設兩條或多條軌道的路
pǎo lù
lù tōng
ràng lù
lù xiàn
年級字:路(P1) 線(P2)
途經,
道路1.從一地到另一地所經過的道路
2.完成某種工作所遵循的途徑
3.思想上、政治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徑
lù chē
年級字:路(P1) 車(P1)
詞性:名詞
輅車。古代天子或諸侯貴族所乘的車。
《詩·大雅·韓奕》:“其贈維何?乘馬路車。” 鄭玄箋:“人君之車曰'路車'。” 高亨注:“貴族所乘的一種車。”《漢書·郊祀誌上》:“詔有司增雍五畤路車各一乘。”《周書·蘇亮傳》:“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左傳·桓公二年》“大路越席” 唐孔穎達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為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故人君之車,通以路為名也。”
lù chéng
年級字:路(P1) 程(P2)
詞性:名詞
旅程,
行程,
路途,
途程人、交通工具走過或駛過的距離;特定時間內所走過的行程;道路,路徑。
yóu lù
chà lù
nán lù
Jīng lù
zhèng lù
lù kǒu
bā lù
gǎn lù
duǎn lù
年級字:短(P2) 路(P1)
詞性:名詞
1. 電路在兩點之間因不正常的低電阻接合,而產生極大的電流,使電路的元件遭到破壞的現象。
2. 戲稱人的腦筋不靈光。
3. 在古代方言中,短路是指攔路搶劫的意思。
huán lù
年級字:環(P2) 路(P1)
詞性:名詞
1.環繞城市的道路。
2.以市中心區為中心,沒有精確的中心點。繞中心區成圈的道路就是環路。
3.閉合電路;閉合迴路。
dào lù
年級字:道(P1) 路(P1)
路線,
路途,
途經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兩地之間的通道。也用於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xīn lù
cūn lù
shànglù
jìn lù
tǔ lù
liù lù
年級字:六(P1) 路(P1)
詞性:名詞
猶六事;六稜;技擊家稱上、下、前、後、左、右為“六路”,因以指武術。
chē lù
shānlù
sǐ lù
年級字:死(P3) 路(P1)
詞性:名詞
末路,
絕路出路,
活路,
生路1.走不通的路,導致滅亡的途徑2.自殺的途徑
3.無路可走,比喻沒有前途
kāi lù
wèn lù
年級字:問(P1) 路(P1)
詞性:名詞
問路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事,當某人不明白如何到達某地的時候,並且遇到願意回答的人時,就會出現問路的情況。問路是在身處一個新的環境,不明目前所處的位置,或不知道目的地的所在,不了解要如何到達目的地時,通常採取向當地知情人詢問來得到有用信息的方式。問路是尋求幫助,而指路一般來說是助人的美德。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出現了網絡問路,並且出現了專門的問路與指路網站。這些網站幫助網友在網絡上指引方向,這包括了公交、自駕、本地搜索等指引,方便了網游旅遊。
diàn lù
年級字:電(P2) 路(P1)
詞性:名詞
1. 能載電流的通路或互聯通路組。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交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交流電路。
2. 對於電子流的一條或多條完整、閉合通路的佈置。
3. 某一個電路中的規定部分。
4. 包括任何位移電流在內的電流的全部通路電子元件的組合。
5. 電子元件的組合。
hǎi lù
年級字:海(P1) 路(P1)
詞性:名詞
陸路1.海上航道。
例:《南齊書·陳顯達傳》:“犴噬之刑,四剽於海路;家門之釁,一起於中都。”《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 錢鏐﹞始由海路入貢京師。”
2.海上行程。
例:唐 李白 《古風》之四十:“歸飛海路遠,獨宿天霜寒。”
lù guǐ
Lù jìng
年級字:路(P1) 徑(P4)
詞性:名詞
在網絡中,路徑指的是從起點到重點的全程路由;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道路。
yílù
年級字:一(P1) 路(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same way; same kind; in partnership; all the way; throughout the journey
zhǐ lù
lù jú
lù gōng
年級字:路(P1) 工(P1)
詞性:名詞
鐵路工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雲南河口起義清方檔案》:“查滇越鐵路火車到河口後,不願照章停留,聽候查驗,暨路工多廣人,慮有勾煽。” 大石《奉國戰爭中之京綏鐵路工人》:“ 張之江除訓令軍隊要以和氣態度對待路工外,還寫信給工人說是國軍與工會是相依為命的。”
lù xiàng
dài lù
lù jī
年級字:路(P1) 基(P3)
詞性:名詞
1.鐵路和公路的基礎
2.支承鐵道線路和道碴的土質基礎
Lù xī
年級字:路(P1) 西(P1)
詞性:名詞
蒙奇·D·路飛是在漫畫及改編動畫《海賊王》中登場的虛擬角色,男主角,草帽海賊團船長。夢想是找到傳說中的One Piece,成為海賊王。性格積極樂觀,愛憎分明且十分重視夥伴,不甘屈居於他人之下,對任何危險的事物都超感興趣。和其他傳統的海賊所不同的是,他並不會為了追求財富而無故殺戮,而是享受著身為海賊的冒險和自由。紅發香克斯是救了他一命的恩人和好友,並繼承了海賊王羅傑的草帽
lùshɑng
年級字:路(P1) 上(P1)
on the way; in the street
xíng lù
xiū lù
年級字:修(P2) 路(P1)
詞性:動詞
修: 修建、修補、修築。
路: 道路、車路。
改進建築物的外觀或結構。
同 「脩路」。
xiāo lù
shú lù
yè lù
wén lù
年級字:一(P1) 路(P1) 上(P1)
詞性:形容詞
沿途用意不是指一條路、兩條路...的數量。
主要意思是描寫一段行程上或沿途上常見的事情或情感。
年級字:拜(P2) 苦(P1) 路(P1)
詞性:名詞,動詞
専名術言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紀念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所經歷苦難的過程和直到被釘死在十字架的路段,也稱之為「拜苦路」或「聖路善工」。
原文拉丁語:Via Crucis。
拜:敬拜、參拜。
苦:苦難、痛苦受苦。
路:路線、路徑、路途。
17世紀時期方濟會士聖良納(Leonard of Port Maurice)或(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開始傳揚拜苦路的敬禮,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確定14處「苦路」為事蹟地點,並進行正式敬禮儀式。
年級字:雲(P1) 泥(P2) 異(P3) 路(P1)
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亮空閒沒可做時,每念臨安相聚之適,而一別遽如許,雲泥異路又如許。
年級字:廣(P2) 開(P1) 才(P1) 路(P1)
國家建設需要大批人才,唯有~,任人爲賢,才能使其發揮所長,爲國家做最大的貢獻。
年級字:視(P1) 如(P2) 陌(P3) 路(P1)
年級字:石(P1) 灰(P2) 鋪(P3) 路(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石: 石塊、石頭。
灰: 灰土、灰塵、沙灰。
鋪: 鋪設、鋪陳。
路: 道路。
運用石製的沙灰鋪在道路的表面,可以令表面比較平滑。
年級字:一(P1) 帶(P1) 一(P1) 路(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一條跨越多國的國境和經濟的路徑。
「一帶」一面連接的地帶,跨越多國的國境和經濟。
「一路」一條可以通行的大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2013年5月 提出開發的跨國經濟地帶,範圍包涵歷史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貫通中國大陸、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大西洋地區的國家。
英語: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香港 「一帶一路」 https://www.beltandroad.gov.hk/overview_tc.html
年級字:慌(P3) 不(P1) 擇(P5) 路(P1)
元·施惠《幽閨記·山寒巡邏》:“陀滿興福來到此間,所謂慌不擇路,飢不擇食,只得結集亡命,哨聚山森。”
年級字:冤(P5) 家(P1) 路(P1) 狹(P4)
指仇人或不願意相見的人,偏偏容易碰見,來不及迴避。
《花城》1981年第1期:“啊!她不就是……天哪!這真是冤家路狹啊!”
年級字:路(P1) 藍(P2) 縷(P5)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年級字:走(P1) 頭(P1) 無(P2) 路(P1)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並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年級字:山(P1) 高(P1) 路(P1) 險(P3)
詞性:形容詞
山路崎嶇平垣大道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話說武成王同原舊三千人馬,並家將等,一行人曉行夜住,山高路險,湍急水深。」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回:「怕什麼山高路險,水闊波狂!」
年級字:十(P1) 字(P1) 路(P1) 頭(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恰好午時三刻,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讀罷犯由,如法凌遲處死。”
年級字:分(P2) 路(P1) 揚(P2)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幹各的事。
《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年級字:眼(P1) 觀(P2) 六(P1) 路(P1)
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面瞭解。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爲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年級字:行(P1) 者(P1) 讓(P2) 路(P1)
年級字:迴(P3) 路(P1) 轉(P2)
峯巒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複雜。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記》:“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讓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年級字:峰(P3) 迴(P3) 路(P1) 轉(P2)
峰巒重迭環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複雜。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記》:“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年級字:投(P3) 石(P1) 問(P1) 路(P1)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藉以探測情況。後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年級字:迷(P2) 蹤(P5) 失(P2) 路(P1)
年級字:進(P1) 退(P2) 路(P1) 窮(P3)
猶言進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年級字:進(P1) 退(P2) 無(P2) 路(P1)
前進無路,後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纔有毛髮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爲軒輊耶。”
年級字:山(P1) 遙(P3) 路(P1) 遠(P1)
年級字:言(P1) 語(P1) 路(P1) 絕(P4)
猶言言語道斷。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
年級字:輕(P2) 車(P1) 熟(P2) 路(P1)
趕着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爲之先後也。”
年級字:安(P1) 宅(P5) 正(P1) 路(P1)
《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年級字:急(P1) 不(P1) 擇(P5) 路(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年級字:視(P1) 若(P3) 路(P1) 人(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年級字:必(P2) 經(P1) 之(P2) 路(P1)
老舍《無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號纔是敵人反撲必經之路,那裏高,那裏窄,我們不易仰攻,也無法多用人力。我們須在適當時間,放棄了它,堅守主峯和二十七號。”
年級字:路(P1)
應修人《上海通信圖書館與讀書自由》:“我們篳路襤褸,孤軍苦戰,非爲金錢,非爲名譽,不厭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年級字:逢(P4) 山(P1) 開(P1) 路(P1)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旁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年級字:廣(P2) 開(P1) 言(P1) 路(P1)
言路:進言的道路。指儘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後漢書·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
年級字:走(P1) 投(P3) 無(P2) 路(P1)
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鄷都?”
年級字:陌(P3) 路(P1) 相(P1) 逢(P4)
年級字:天(P1) 台(P2) 路(P1) 迷(P2)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北。原指誤入仙境而迷途。後用以形容前途茫茫,無路可走。
《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幽冥錄》:“剡縣劉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穀皮,迷不得返。”
年級字:一(P1) 心(P1) 一(P1) 路(P1)
明·馮夢龍《掛枝兒·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年級字:殊(P3) 路(P1) 同(P1) 歸(P3)
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同“殊塗同歸”。
年級字:窮(P3) 途(P3) 末(P3) 路(P1)
《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年級字:狼(P2) 當(P2) 路(P1)
《三國志·魏志·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狸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爲勇,退不爲仁。”
年級字:大(P1) 路(P1) 椎(P0) 輪(P2)
大輅,古代華美的大車。椎輪,無輻條的原始車輪。指大輅由椎輪逐步演變而成,比喻事物的進化,由簡到繁,由粗至精。後人亦稱始創者爲大輅椎輪。
南朝·樑·蕭統《〈文選〉序》:“若夫椎輪爲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
年級字:冤(P5) 家(P1) 路(P1) 窄(P3)
仇敵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願意見面的人偏偏相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討了一命。”
年級字:一(P1) 路(P1) 順(P2) 風(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順風裏說到想要告休歸裏。”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連冬過春,徐槐一邊久無消息,更喜雲陳兩處亦無動靜,一路順風無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吳用漸漸向愈。”
年級字:叩(P4) 無(P2) 路(P1)
叩:敲。閽:宮門。無法敲到宮廷的門。形容百姓無處伸冤。亦作“叩閽無計”、“叩天無路”。
年級字:杜(P2) 絕(P4) 言(P1) 路(P1)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年級字:路(P1) 叟(P0) 之(P2) 憂(P3)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闢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聞三失。’
年級字:路(P1) 斷(P3) 人(P1) 稀(P3)
路被隔斷,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害嚴重,以致路無行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一向恁麼去,路絕人稀。”
年級字:修(P2) 橋(P2) 補(P2) 路(P1)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佈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年級字:歧(P6) 路(P1) 亡(P2) 羊(P1)
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年級字:路(P1) 見(P1) 不(P1) 平(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
年級字:驛(P0) 路(P1) 梅(P2) 花(P1)
唐·牟融《送範啓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年級字:熟(P2) 路(P1) 輕(P2) 轍(P0)
駕輕快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處世有經驗,辦起事來很容易。
年級字:末(P3) 路(P1) 之(P2) 難(P2)
末路:最後的一段路程。走最後一段路程是艱難的。比喻越到最後,工作越艱鉅。也比喻保持晚節不易。
《戰國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
年級字:狹(P4) 路(P1) 相(P1) 逢(P4)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後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年級字:路(P1) 不(P1) 拾(P2) 遺(P3)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年級字:視(P1) 同(P1) 陌(P3) 路(P1)
年級字:九(P1) 廣(P2) 鐵(P3) 路(P1)
詞性:名詞
稱也廣九鐵路(Guangzhou-Kowloon Railway),簡稱廣九線,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廣州、東莞、深圳和香港的區際鐵路,為華南珠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幹線鐵路
年級字:角(P2) 巾(P1) 東(P1) 路(P1)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爲容棺之墟。’”
年級字:徘(P5) 徊(P5) 歧(P6) 路(P1)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年級字:蕭(P5) 郎(P2) 陌(P3) 路(P1)
蕭郎:舊時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陌路:過路人。比喻女子對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不願或不能接近。
唐·崔郊《贈婢詩》:“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年級字:熟(P2) 門(P1) 熟(P2) 路(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門熟路,管門的一向認得,立時請進,並不阻擋。”
年級字:一(P1) 路(P1) 風(P1) 清(P1)
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用違其才》:“沈裏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內地,將見一路風清,乃使作陝西巡撫,助討寧夏。”
年級字:一(P1) 路(P1) 平(P1) 安(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十九:“一路平安,行了一月有餘,來到舊日泊船之處。”
年級字:路(P1)
指穿着破衣,駕着柴車,開發山林,形容開創者的艱辛。
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年級字:一(P1) 路(P1) 神(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祝日念]因指着應伯爵、謝希大說道:‘這兩個天殺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年級字:路(P1) 柳(P3) 牆(P2) 花(P1)
路邊的柳,牆旁的花。比喻行爲放蕩的女子。也指妓女。
元·王曄《水仙子·答》曲:“從來道水性難拿,從他赸過,由他演撒,終只是個路柳牆花。”
年級字:一(P1) 路(P1) 貨(P2) 色(P1)
郭澄清《大刀記》第七章:“叫我看,一進了他們這個大染缸,就全變成一路貨色了。”
年級字:一(P1) 路(P1) 暢(P4) 通(P3)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視(P1) 同(P1) 路(P1) 人(P1)
路人:過路人,指素不相識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
年級字:相(P1) 逢(P4) 狹(P4) 路(P1)
在狹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狹路相逢”。
年級字:牆(P2) 花(P1) 路(P1) 柳(P3)
牆邊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
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流。恩情怎比,牆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
年級字:半(P1) 路(P1) 出(P1) 家(P1)
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二回:“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
年級字:一(P1) 線(P2) 之(P2) 路(P1)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若權奸之去,則正當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爲小人開一線之路;借範堯夫之言,爲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年級字:不(P1) 諱(P6) 之(P2) 路(P1)
《後漢書·安帝紀》:“間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方正,遠求博選,開不諱之路,冀得至謀,以鑑不逮。”
年級字:異(P3) 路(P1) 同(P1) 歸(P3)
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文子·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
年級字:日(P1) 暮(P5) 路(P1) 遠(P1)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年級字:波(P1) 路(P1) 壯(P1) 闊(P4)
波路:波濤。比喻規模宏偉,聲勢浩大。同“波瀾壯闊”。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年級字:自(P1) 新(P1) 之(P2) 路(P1)
《三國志·魏志·田豫傳》:“豫悉見諸繫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破械遣之。”
年級字:路(P1) 遠(P1) 迢(P6+) 迢(P6+)
魯迅《彷徨·孤獨者》:“十三大人從寒石山路遠迢迢地上城來,問他可有存款,他一聲也不響。”
年級字:退(P2) 讓(P2) 賢(P4) 路(P1)
退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願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年級字:熟(P2) 路(P1) 輕(P2) 車(P1)
年級字:半(P1) 路(P1) 修(P2) 行(P1)
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年級字:三(P1) 岔(P4) 路(P1) 口(P1)
年級字:季(P2) 路(P1) 一(P1) 言(P1)
《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年級字:廣(P2) 開(P1) 財(P3) 路(P1)
元·宮大用《範張雞黍》第四折:“聖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
年級字:道(P1) 路(P1) 以(P1) 目(P1)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
年級字:避(P4) 讓(P2) 賢(P4) 路(P1)
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願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年級字:末(P3) 路(P1) 窮(P3) 途(P3)
《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年級字:開(P1) 路(P1) 先(P2) 鋒(P3)
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便即點起陰兵,教活死人掛了騎印做大元帥,冒失鬼爲開路先鋒,地裏鬼、雌雄人爲參謀,引兵前去救應。”
年級字:來(P1) 蹤(P5) 去(P1) 路(P1)
年級字:過(P1) 路(P1) 財(P3) 神(P1)
年級字:絕(P4) 路(P1) 逢(P4) 生(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吉人天相,絕處逢生。’”
年級字:必(P2) 由(P1) 之(P2) 路(P1)
由:經由。必定要經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人之路,則可以見其爲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年級字:十(P1) 字(P1) 路(P1) 口(P1)
需要作出決定或選擇的時候。
1. 在兩條道路交叉的地方。
2. 比喻正處於面對重大事情需要決定怎樣選擇的境地。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下·舊說崔慎爲瓦棺寺僧後身》:「何以不待其末年,執十字路口,痛與百摑,方爲快意。」
年級字:向(P1) 上(P1) 一(P1) 路(P1)
年級字:撒(P4) 路(P1) 溪(P2) 錢(P2)
年級字:半(P1) 半(P1) 路(P1) 路(P1)
年級字:走(P1) 投(P3) 沒(P1) 路(P1)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沒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討口飯兒吃咱。”
年級字:一(P1) 路(P1) 風(P1) 塵(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塵辛苦。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否?”
年級字:路(P1) 無(P2) 拾(P2) 遺(P3)
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撿起據爲己有。形容社會風尚好。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爲中都宰,中都魯邑製爲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僞,……”
年級字:方(P1) 並(P2) 路(P1)
《宋書·王景文傳論》:“與袁粲羣公方驂並路,傾覆之災,庶幾可免。”
年級字:路(P1) 人(P1) 皆(P3) 知(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人所共知秘而不宣《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年級字:路(P1) 絕(P4) 人(P1) 稀(P3)
年級字:牆(P2) 花(P1) 路(P1) 草(P1)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同“牆花路柳”。
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牆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雲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牆花路草。”
年級字:一(P1) 路(P1) 福(P1) 星(P1)
路:本爲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後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一個行政區域爲民謀福的好長官。後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宋·秦觀《鮮於子駿行狀》:“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駿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賀陳待制啓》:“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燈火。”
年級字:歧(P6) 路(P1) 徘(P5) 徊(P5)
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年級字:雲(P1) 泥(P2) 殊(P3) 路(P1)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年級字:人(P1) 生(P1) 路(P1) 不(P1) 熟(P2)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六回:“我們初到此地,人生路不熟,必要找作一個人做嚮導纔好。”
年級字:船(P2) 多(P1) 不(P1) 礙(P5) 路(P1)
年級字:橋(P2) 是(P1) 橋(P2) 路(P1) 是(P1) 路(P1)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同“橋歸橋,路歸路”。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七:“就是蕭隊長也得說個理。我姓韓的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誰來歪我不成,倒要問問老趙哥?”
年級字:天(P1) 無(P2) 絕(P4) 人(P1) 之(P2) 路(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上天不存在要人絕望的出路,把人困死。
天: 上天、天公。
無: 沒有。
絕: 斷絕、絕情、絕望。
人: 人類、凡人。
之: 的
路: 路途、前路、生路。
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果然天無絕人之路,只是那東北上搖下一隻船來。」
年級字:橋(P2) 歸(P3) 橋(P2) 路(P1) 歸(P3) 路(P1)
高陽《李鴻章》第八章:“王老哥,我們做這件事的要訣是,橋歸橋、路歸路,切忌扯在一起,混雜不清。”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年級字:路(P1) 上(P1) 行(P1) 人(P1) 欲(P5) 斷(P3) 魂(P4)
唐朝 杜牧 七言絕句 «清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
年級字:車(P1) 到(P1) 山(P1) 前(P1) 必(P2) 有(P1) 路(P1)
比喻雖然有困難,但是到一定的時候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部一:“真是常言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yí wú lù
年級字:山(P1) 窮(P3) 水(P1) 盡(P3) 疑(P3) 無(P2) 路(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無路可走天無絕人之路意料不到的轉機。
「山窮水盡」到了山和水的盡頭。
「疑無路」懷疑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shàng tiān wú lù rù dì wú mén
年級字:上(P1) 天(P1) 無(P2) 路(P1) ,(P1) 入(P1) 地(P1) 無(P2) 門(P1)
宋·釋悟明《聯燈會要》卷二十八:“進前則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yǎn guān sì lù ěr tīng bā fāng
年級字:眼(P1) 觀(P2) 四(P1) 路(P1) ,(P1) 耳(P1) 聽(P1) 八(P1) 方(P1)
清·文康《新兒女英雄傳》:“強盜的本領,講的是觀六路,耳聽八方。”
lù jiàn bù píng bá dāo xiāng zhù
年級字:路(P1) 見(P1) 不(P1) 平(P1) ,(P1) 拔(P4) 刀(P1) 相(P1) 助(P1)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爲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爲。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lù rén jiē zhī
年級字:司(P1) 馬(P1) 昭(P2) 之(P2) 心(P1) ,(P1) 路(P1) 人(P1) 皆(P3) 知(P1)
三國成語《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鬆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lù yǒu dòng sǐ gǔ
年級字:朱(P1) 門(P1) 酒(P4) 肉(P1) 臭(P3) ,(P1) 路(P1) 有(P1) 凍(P3) 死(P3) 骨(P2)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lù yáo zhī mǎ lì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P1) 日(P1) 久(P1) 見(P1) 人(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 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P1) 事(P1) 久(P1) 見(P1) 人(P1) 心(P1)
路途遙遠,纔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纔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年級字:拳(P4) 頭(P1) 上(P1) 立(P1) 得(P1) 人(P1) ,(P1) 胳(P0) 膊(P0) 上(P1) 走(P1) 得(P1) 路(P1)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yí wú lù liǔ
年級字:山(P1) 窮(P3) 水(P1) 盡(P3) 疑(P3) 無(P2) 路(P1) ,(P1) 柳(P3) 暗(P2) 花(P1) 明(P1) 又(P1) 一(P1) 村(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無路可走天無絕人之路意料不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