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超(P4) 然(P2) 物(P1) 外(P1)
超:高超脫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爲置身事外。
宋·蘇軾《超然臺記》:“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
年級字:筆(P1) 下(P1) 超(P4) 生(P1)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後靈魂投生爲人。爲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實是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年級字:武(P2) 藝(P5) 超(P4) 羣(P6)
武藝:武術上的本領。也指軍事、戰斗的本領。形容武藝高強,超出一般人。
年級字:挾(P4) 山(P1) 超(P4) 海(P1)
挾:挾持,夾着;刱:超越,跨過。夾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年級字:超(P4) 羣(P6) 絕(P4) 倫(P5)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
年級字:超(P4) 超(P4) 玄(P3) 著(P2)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顯。言論、文辭高妙明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年級字:虎(P1) 超(P4) 龍(P2)
三國·魏·曹植《漢二祖優劣論》:“當此時也,九州鼎沸,四海淵涌。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鴟視狼顧,虎超龍驤。”
年級字:逾(P6) 次(P1) 超(P4) 秩(P2)
林紓《贈伍昭扆太守序》:“久之,榮於時階進於顯密之途,則非循銓資,託引援,未有榆次超秩,用才地以自進者也。”
年級字:絕(P4) 世(P1) 超(P4) 倫(P5)
絕世:當世所沒有,指冠絕當世;超倫:超過同輩的人。冠絕當世,超過同輩。
漢·蔡邕《陳太丘碑文》:“穎川陳君,絕世超倫,大位未躋,慚於臧文竊位之負,故時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年級字:超(P4) 絕(P4) 塵(P2)
軼:車轍;超軼:指後車超過前車;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奔跑得極快。
《莊子·徐無鬼》:“天下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超軼絕塵,不知其所。”
年級字:超(P4) 然(P2) 自(P1) 引(P2)
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年級字:超(P4) 階(P3) 越(P2) 次(P1)
指越過原有的等級順序,多指越級提升官吏。同“不次之遷”。
《晉書·趙五倫傳》:“其餘同謀者鹹超階越次,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
年級字:拔(P4) 類(P3) 超(P4) 羣(P6)
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年級字:超(P4) 群(P6) 拔(P4) 類(P3)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這驌郎文藝固是超群軼類,憐與素臣天生神力彷彿。”
年級字:超(P4) 然(P2) 絕(P4) 俗(P2)
漢·班固《爲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採之於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
年級字:超(P4) 群(P6) 出(P1) 眾(P3)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傾國傾城色,自是超群出眾人。”
年級字:超(P4) 逸(P6) 絕(P4) 塵(P2)
《宣和書譜·空鱠帖》:“往昔字學之流,其初筆法安在?惟其胸次筆端超逸絕塵,暗合法度,則其草創便爲一物之宗。”
年級字:超(P4) 然(P2) 邁(P3) 倫(P5)
宋·許顗《彥周詩話》:“東坡《海南詩》、荊公《鐘山詩》,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
年級字:越(P2) 次(P1) 超(P4) 倫(P5)
年級字:拔(P4) 山(P1) 超(P4) 海(P1)
北周·庾信《擬連珠》:“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年級字:神(P1) 超(P4) 形(P2) 越(P2)
年級字:超(P4) 凡(P3) 出(P1) 世(P1)
元·馬鈺《清心鏡·嘆世》“廝是非,講閒氣。豈悟修行,超凡出世。”
年級字:超(P4) 世(P1) 絕(P4) 俗(P2)
《宣和書譜·送先輩詩》:“及乘興一寓於揮灑,自然有超世絕俗之態矣。”
年級字:超(P4) 世(P1) 之(P2) 才(P1)
宋·蘇拭《晁錯論》:“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年級字:超(P4) 超(P4) 玄(P3) 箸(P0)
超超:高超;玄:微妙;箸:通“著”,明顯。指言論文辭高妙又明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年級字:筆(P1) 底(P2) 超(P4) 生(P1)
猶言筆下超生。超生:佛家語。爲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蘇雪林《閒話戰爭·齒患》:“嚴冷無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後,就從不會有筆底超生的事。”
年級字:超(P4) 世(P1) 絕(P4) 倫(P5)
漢·蔡邕《陳寔碑》:“羣僚賀之,皆舉手曰,穎川陳君,超世絕倫。”
年級字:超(P4) 然(P2) 像(P1) 外(P1)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像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像外,得其環中。”
年級字:才(P1) 華(P2) 超(P4) 衆(P3)
年級字:類(P3) 超(P4) 羣(P6)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五回:“就是那一長一技之微,若果能專心致志,亦足以軼類超羣,獨步一時。”
年級字:超(P4) 邁(P3) 絕(P4) 倫(P5)
南朝齊·謝赫《毛惠遠》:“出入窮奇,縱橫逸筆,力遵韻雅,超邁絕倫。”
年級字:超(P4) 然(P2) 自(P1) 得(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光自幼志氣不羣,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事家產,好遊山水,後覽佛書,超然自得。”
年級字:超(P4) 然(P2) 遠(P1) 舉(P2)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
年級字:超(P4) 今(P1) 絕(P4) 古(P1)
明·李贄《與管登之書》:“細讀佳刻,字字句句皆從神識中模寫,雄健博達,真足以超今絕古。”
年級字:超(P4) 類(P3) 絕(P4) 倫(P5)
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故使克明即不中舉……亦當爲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絕倫,而可以公眼前蹊徑限之歟?”
年級字:超(P4) 以(P1) 像(P1) 外(P1)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像外,得其環中。”
年級字:才(P1) 華(P2) 超(P4) 眾(P3)
年級字:超(P4) 凡(P3) 入(P1) 聖(P4)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達到聖賢的境界。形容學識修養達到了高峯。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聖。”《朱子全書·學一》:“就此理會得透,自可超凡入聖。”
年級字:超(P4) 然(P2) 獨(P4) 立(P1)
《淮南子·修務訓》:“君子……超然獨立,卓然離世。”
年級字:超(P4) 度(P2) 眾(P3) 生(P1)
年級字:超(P4) 世(P1) 拔(P4) 俗(P2)
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後多形容才德遠遠超過平常人。同“超塵出俗”。
年級字:投(P3) 石(P1) 超(P4) 距(P2)
年級字:超(P4) 以(P1) 象(P1) 外(P1)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年級字:超(P4) 然(P2) 不(P1) 羣(P6)
《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爲人有韜略,超然不羣,能作蘇門長嘯。”
年級字:超(P4) 然(P2) 自(P1) 逸(P6)
漢·袁紹《與公孫瓚書》:“故爲薦書懇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詐,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
年級字:超(P4) 俗(P2) 絕(P4) 世(P1)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遊手於斯。”
年級字:超(P4) 度(P2) 衆(P3) 生(P1)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場圓滿,正要回來,女衆們都勸我道:‘千難萬難出來一次,夜間鍾法上放焰口超度衆生,極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因此在寺裏唸了這一夜佛。卻有甚事談論?”
年級字:超(P4) 塵(P2) 出(P1) 俗(P2)
塵、俗:指塵世、人間;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後多形容才德遠遠超過平常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劉孝標註引謝承《後漢書》:“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絕俗。”
年級字:越(P2) 古(P1) 超(P4) 今(P1)
宋·朱敦儒《洞仙歌·贈太易》詞:“這功名富貴,有也尋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年級字:超(P4) 羣(P6) 越(P2) 輩(P3)
唐·陳子昂《爲將軍程處弼謝放流表》:“臣山東孤子,朝無親故。性識愚魯,非有才能。陛下超羣越輩,崇以榮寵。”
年級字:超(P4) 然(P2) 遠(P1) 引(P2)
清·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嘗怪樂毅之於燕,伍子胥之於吳,皆以受任於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於是毅遂超然遠引,而子胥乃戀戀不去,終以諫死於吳。”
年級字:超(P4) 羣(P6) 出(P1) 衆(P3)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傾國傾城色,自是超羣出衆人。”
年級字:卓(P2) 超(P4) 倫(P5)
《文選·孔融·薦彌衡表》:“叔質貞亮,英才卓躒。”《三國志·蜀書·秦宓傳》:“夫欲救危撫亂,脩己以安人,則宜卓犖超倫,與時殊趣,震驚鄰國,駭動四方,上當天心,下合人意。”
年級字:超(P4) 今(P1) 冠(P5) 古(P1)
唐,韓愈《賀冊尊號表》:“衆美備具,名實相當,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年級字:超(P4) 前(P1) 絕(P4) 後(P1)
南朝·樑·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後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後。”
年級字:亞(P2) 超(P4) 著(P2) 褲(P3)
年級字:超(P4) 然(P2) 獨(P4) 處(P2)
《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宋玉曰:‘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爲哉!’”
年級字:超(P4) 羣(P6) 拔(P4) 類(P3)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這驌郎文藝固是超羣軼類,憐與素臣天生神力彷彿。”
年級字:入(P1) 聖(P4) 超(P4) 凡(P3)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達到聖賢的境界。形容學識修養達到了高峯。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聖。”《朱子全書·學一》:“就此理會得透,自可超凡入聖。”
年級字:超(P4) 然(P2) 象(P1) 外(P1)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年級字:出(P1) 世(P1) 超(P4) 凡(P3)
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條一抹絛,帶一頂九陽巾,君敢着你做真人。”
年級字:邁(P3) 古(P1) 超(P4) 今(P1)
元·湯式《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方位裏都按着郭景純經天緯地陰陽訣,規矩上不離了魯公邁古超今造化機。”
年級字:超(P4) 塵(P2) 拔(P4) 俗(P2)
塵、俗:指塵世、人間;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後多形容才德遠遠超過平常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劉孝標註引謝承《後漢書》:“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絕俗。”
年級字:超(P4) 今(P1) 越(P2) 古(P1)
明·無名氏《桃園結義》二折:“憑着我壯志能,膽氣粗,博一個黃閣標名,超今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