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贓(P0) 盈(P4) 惡(P3) 貫(P1)
宋周密《齊東野·洪君疇》:“甚而臺省之胥,贓盈惡貫,以置典憲,亦曰:‘爲內侍泄冤也。’”
年級字:贓(P0) 官(P2) 污(P5) 吏(P0)
濫官污吏,
貪官《水滸傳》第六二回:「誰知被贓官污吏,淫婦姦夫,通情陷害,監在死囚牢裏。」
年級字:贓(P0) 私(P3) 狼(P2) 籍(P4)
《晉書·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年級字:拿(P2) 賊(P3) 拿(P2) 贓(P0)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
年級字:真(P1) 贓(P0) 實(P1) 犯(P4)
明·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三折:“你今真贓實犯,有何理說。”
年級字:捉(P2) 賊(P3) 捉(P2) 贓(P0)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髒,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爲有道。”
年級字:貪(P3) 贓(P0) 枉(P6) 法(P1)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爲。”
年級字:貪(P3) 贓(P0) 壞(P2) 法(P1)
年級字:贓(P0) 穢(P4) 狼(P2) 藉(P6)
《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狼藉,心中甚怒。”
年級字:贓(P0) 私(P3) 狼(P2) 藉(P6)
《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茹千秋]其子壽齡爲樂安令,贓私狼藉,畏法奔逃,竟無罪惡罰,傲然還縣。”
年級字:贓(P0) 賄(P5) 狼(P2) 藉(P6)
指貪污受賄,行爲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陳書·蔡景歷傳》:“天嘉之世,贓賄狼藉,聖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
年級字:贓(P0) 貨(P2) 狼(P2) 藉(P6)
《宋書·劉穆之傳》:“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贓貨狼藉,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
年級字:坐(P1) 地(P1) 分(P2) 贓(P0)
原指盜賊就地瓜分偷盜來的贓物。現多指匪首窩主自己不動手而坐在家裏分取同夥偷盜來的財物。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六:“還有獨自無力,四五個合做夥計,一人出名做官,其餘坐地分贓。”
年級字:贓(P0) 污(P5) 狼(P2) 藉(P6)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
年級字:贓(P0) 賄(P5) 狼(P2) 籍(P4)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中宗景龍三年》:“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銓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數外留人,授擬不中,逆用三年闕,選法大壞。”
年級字:贓(P0) 污(P5) 狼(P2) 籍(P4)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爲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污狼籍。”
年級字:真(P1) 贓(P0) 真(P1) 賊(P3)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三回:“黃信道:‘還你一個證見,教你看真贓真賊,我不屈你。左右,與我推將來。’”
年級字:併(P6) 贓(P0) 拿(P2) 賊(P3)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今日個併贓拿賊更推誰,你地硬抵着頭皮兒對。”
年級字:拿(P2) 賊(P3) 見(P1) 贓(P0)
明·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折:“拿賊見贓,殺人驗傷,我有何罪也?”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誰是賊?老大人拿賊見贓,不曾捉姦見牀來!”
年級字:捉(P2) 賊(P3) 見(P1) 贓(P0)
髒:偷盜或貪污受賄所得的財物。捉盜賊必須看到贓物。指必須要有真憑實據。
元·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見髒,捉姦見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姦夫來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