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貫(P1) 穿(P1) 融(P3) 會(P1)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同“貫通融會”。
清·戴名世《方舟傳》;“年十四五,盡通六經諸史及百家之書,貫穿融會,發揮爲義理之文,窮微闡幽,務明其所以然之故。”
年級字:如(P2) 雷(P3) 貫(P1) 耳(P1)
貫:貫穿,進入。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裏。形容人的名聲大。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
年級字:氣(P1) 貫(P1) 長(P1) 虹(P3)
貫:貫穿。正義的精神直上高空,穿過彩虹。形容精神極其崇高,氣概極其豪壯。
年級字:忠(P2) 貫(P1) 日(P1) 月(P1)
《新唐書·郭子儀傳贊》:“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雖唐命方永,亦有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年級字:白(P1) 虹(P3) 貫(P1) 日(P1)
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爲人間有不平凡的事,就會引起這種天象的變化。實際上這不是虹而是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
《戰國策·魏策四》:“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年級字:罪(P4) 惡(P3) 貫(P1) 盈(P4)
語出《書·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宋·孔平仲《續世說·黜免》:“李義府作相。罪惡貫盈。”
年級字:貫(P1) 盈(P4) 惡(P3)
《隋書·煬帝紀下》:“土崩魚爛,貫盈惡稔,普天之下,莫非仇讎,左右之人,皆爲敵國。”
年級字:腰(P3) 纏(P5) 萬(P2) 貫(P1)
腰纏:指隨身攜帶的財物;貫: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爲一貫。比喻錢財極多。
南朝梁·殷芸《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爲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年級字:貫(P1) 魚(P1) 之(P2) 序(P2)
年級字:轟(P5) 雷(P3) 貫(P1) 耳(P1)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
年級字:積(P3) 非(P2) 習(P1) 貫(P1)
漢·應劭《〈風俗通〉序》:“至於俗間行語,衆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年級字:忠(P2) 貫(P1) 白(P1) 日(P1)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宣和書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年級字:心(P1) 貫(P1) 白(P1) 日(P1)
年級字:粟(P0) 紅(P1) 貫(P1) 朽(P4)
粟:小米;紅:指腐爛變質;貫:穿線的繩子;朽:腐爛。穀子變色了,錢串子損壞了。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
《漢書·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
年級字:融(P3) 液(P4) 貫(P1) 通(P3)
猶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清·秦篤輝《平書·文藝下》:“殆於聖賢之義理,心領神會,融液貫通,然後參之經史子集,以發其光華,範之規矩準繩,以密其法律,而後乃稱爲文。”
年級字:條(P1) 入(P1) 葉(P1) 貫(P1)
年級字:粟(P0) 陳(P2) 貫(P1) 朽(P4)
明·範受益《尋親記·告借》:“你如今萬廩千倉,粟陳貫朽,每日勞勞碌碌,使盡機謀,如今半百之秋,又無男女,還不修善,更待何時?”
年級字:同(P1) 條(P1) 共(P1) 貫(P1)
條:枝條;貫:錢串。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事理相通,脈絡連貫。
《漢書·董仲舒傳》:“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歟?”
年級字:貫(P1) 朽(P4) 粟(P0) 紅(P1)
明·吾丘瑞《運甓記·蘇峻倡亂》:“甲精器利,貫朽粟紅,兵誦吉申,民歌召杜。”
年級字:魚(P1) 貫(P1) 而(P1) 入(P1)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着一個地接連着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年級字:精(P2) 貫(P1) 白(P1) 日(P1)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君執大節,精貫白日,奮其武怒,運其神策。”
年級字:贓(P0) 盈(P4) 惡(P3) 貫(P1)
宋周密《齊東野·洪君疇》:“甚而臺省之胥,贓盈惡貫,以置典憲,亦曰:‘爲內侍泄冤也。’”
年級字:惡(P3) 貫(P1) 滿(P2) 盈(P4)
貫:穿線的繩子;盈:滿。罪惡之多,猶如穿線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年級字:一(P1) 以(P1) 貫(P1) 之(P2)
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年級字:一(P1) 仍(P3) 舊(P2) 貫(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論語·先進》:“魯人爲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年級字:全(P2) 神(P1) 貫(P1) 注(P2)
貫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葉聖陶《伊和他》:“他指着球裏嵌着的花紋,相着伊又相着花紋,全神貫注的,十分喜悅的告訴伊。”
年級字:融(P3) 釋(P4) 貫(P1) 通(P3)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清·戴名世《〈讀易質疑〉序》:“世苟有通學古之士,潛心冥會,融釋貫通,其於程朱繼志述事,能補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年級字:貫(P1) 穿(P1) 今(P1) 古(P1)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於貫穿今古,覙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
年級字:貫(P1) 頤(P0) 奮(P2) 戟(P0)
《史記·張儀列傳》:“虎賁之士跣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
年級字:學(P1) 貫(P1) 中(P1) 西(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對中文、西方知識都很好。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本領事久聞這位某觀察,是曾經某制軍保舉過他留心時務、學貫中西的。
年級字:貫(P1) 朽(P4) 粟(P0) 腐(P3)
《史記·平淮書》:“漢興七十餘年之間……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年級字:惡(P3) 盈(P4) 貫(P1)
章炳麟《討滿洲檄》:“我中華亦有流寇之難,討伐不時,將帥亟易,遂得使虜窮兇極惡,肆其馳突,外劫朝鮮,內圍京邑,稔惡盈貫,亦隕其命。”
年級字:縱(P5) 橫(P2) 交(P1) 貫(P1)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陪朱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縱橫交錯。”
年級字:橫(P2) 從(P1) 穿(P1) 貫(P1)
指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年級字:共(P1) 貫(P1) 同(P1) 條(P1)
串在同一錢串上,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脈絡連貫,事理相通。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氣之所應,固可於此得吾兄……共貫同條之精爽。”
年級字:豁(P0) 然(P2) 貫(P1) 通(P3)
豁然:通達的樣子;貫通:前後貫穿通曉。指一下了弄通了某個道理。
宋·朱熹《大學章句》:“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年級字:貫(P1) 鬥(P2) 雙(P2) 龍(P2)
據《晉書·張華傳》載:“晉張華善望氣,見鬥牛間常有紫氣, 固命雷煥爲豐城令訪之。煥到縣,掘獄屋基,得龍泉、太阿兩寶劍,華與煥各佩其一。後華死,失劍所在。煥死,煥子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 [下續示例]
年級字:淹(P3) 會(P1) 貫(P1) 通(P3)
猶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明·高啓《〈史要類鈔〉序》:“遂使義理之微不備,事變之實不詳,無以淹會貫通,明其同異而辨其得失矣。”
年級字:融(P3) 匯(P5) 貫(P1) 通(P3)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秦牧《藝海拾貝·獨創一格》:“鄭板橋學習任何東西,都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融匯貫通,發揚創造性。”
年級字:才(P1) 貫(P1) 二(P1) 酉(P6+)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據《太平御覽》卷四引《荊州記》裁:傳說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縣)二山藏書很多。
年級字:條(P1) 修(P2) 葉(P1) 貫(P1)
年級字:枉(P6) 直(P1) 同(P1) 貫(P1)
年級字:貫(P1) 通(P3) 融(P3) 會(P1)
猶言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學,講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寢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貫通融會,美在其中,不勞外索。”
年級字:融(P3) 會(P1) 貫(P1) 通(P3)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年級字:條(P1) 貫(P1) 部(P2) 分(P2)
年級字:魚(P1) 貫(P1) 而(P1) 行(P1)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着一個地接連着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行前進。
晉·範汪《請嚴詔諭庾翼還鎮疏》:“而玄冬之月,沔漢乾涸,皆當魚貫而行,排推而進。”
年級字:萬(P2) 貫(P1) 家(P1) 財(P3)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萬貫家財,在趙江梅家作贅。”
年級字:貫(P1) 魚(P1) 之(P2) 次(P1)
《後漢書·楊賜傳》:“慎貫魚之次,無令醜女有四殆之嘆,遐邇有憤怨之聲。”
年級字:魚(P1) 貫(P1) 雁(P3) 行(P1)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複議何學士如璋奏設水師書》:“所隸之艦即可成隊合操,水師之魚貫雁行,即陸軍之步伐止齊。”
年級字:貫(P1) 頤(P0) 備(P2) 戟(P0)
年級字:惡(P3) 貫(P1) 已(P1) 盈(P4)
《金石萃編·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誕,惡貫已盈。”
年級字:萬(P2) 貫(P1) 家(P1) 私(P3)
萬貫:上萬貫銅錢。貫:古時穿錢的繩子,既錢穿,也指一串錢,一千文爲一串,稱一貫。形容家產很多,非常富有。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縱有萬貫家私,自有嫡子嫡孫,幹你野種屁事!”
年級字:魚(P1) 貫(P1) 而(P1) 出(P1)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衚衕,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年級字:魚(P1) 貫(P1) 雁(P3) 比(P1)
清·張岱《陶庵夢憶·揚州清明》:“餘所見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擬,然彼皆團簇一塊,如畫家橫披,此獨魚貫雁比,舒長且三十里焉,則畫家之手卷矣。”
年級字:痛(P2) 貫(P1) 心(P1)
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巖肖之先君光祿,靖康間爲京城守禦司屬官,嘗以守禦策獻之朝,而議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將士與虜戰,遂以身殉國。及歸葬日,公爲輓詩……巖肖每一讀之,痛貫心膂。”
年級字:貫(P1) 朽(P4) 粟(P0) 陳(P2)
《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年級字:紅(P1) 腐(P3) 貫(P1) 朽(P4)
紅腐:糧食經久腐壞,顏色變成紅赤色。貫朽:穿銅線的繩索因天長日久而朽爛。形容資財充足,錢糧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