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挑(P3) 三(P1) 豁(P0) 四(P1)
年級字:豁(P0) 口(P1) 截(P3) 舌(P2)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年級字:頭(P1) 童(P1) 齒(P3) 豁(P0)
童:原指山無草木,比喻人禿頂;豁:缺口。頭頂禿了,牙齒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年級字:豁(P0) 然(P2) 大(P1) 悟(P4)
年級字:豁(P0) 然(P2) 開(P1) 悟(P4)
年級字:齒(P3) 豁(P0) 頭(P1) 童(P1)
宋·陳師道《宿柴城》詩:“臥埋塵葉走煙,齒豁頭童不計年。”
年級字:豁(P0) 然(P2) 貫(P1) 通(P3)
豁然:通達的樣子;貫通:前後貫穿通曉。指一下了弄通了某個道理。
宋·朱熹《大學章句》:“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年級字:豁(P0) 然(P2) 頓(P2) 悟(P4)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賈豁然頓悟,曰:‘翁不知賈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駭,走報其家。”
年級字:豁(P0) 然(P2) 確(P2) 斯(P2)
年級字:發(P1) 禿(P5) 齒(P3) 豁(P0)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私自憐悼,悔其初心,發禿齒豁,不見知己。”
年級字:豁(P0) 然(P2) 省(P2) 悟(P4)
《五燈會元·西天祖師·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年級字:豁(P0) 然(P2) 開(P1) 朗(P3)
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晉·陶潛《桃花園記》:“極初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年級字:豁(P0) 人(P1) 耳(P1) 目(P1)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年級字:寬(P2) 豁(P0) 大(P1) 度(P2)
水運憲《禍起蕭牆》七:“他們總算保持住了寬豁大度的神態。”
年級字:豁(P0) 達(P1) 大(P1) 度(P2)
豁達:胸襟開闊;大度:試題大。形容人寬宏開通,能容人。
晉·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年級字:爽(P4) 心(P1) 豁(P0) 目(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