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諸(P4) 如(P2) 此(P2) 類(P3)
年級字:銘(P6) 諸(P4) 肺(P5) 腑(P0)
年級字:託(P4) 諸(P4) 空(P1) 言(P1)
年級字:急(P1) 張(P2) 拘(P4) 諸(P4)
年級字:反(P1) 求(P2) 諸(P4) 己(P1)
求:追究,尋求;諸:“之於”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孟子·公孫丑上》:“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年級字:日(P1) 居(P2) 月(P1) 諸(P4)
居:音“積”,語助詞,同“乎”;諸:語助詞。指光陰的流逝。
《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晉·陶潛《命子》詩:“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年級字:如(P2) 指(P2) 諸(P4) 掌(P3)
《論語·八佾》:“或問褅之說。子曰:‘子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年級字:諸(P4) 子(P1) 百(P1) 家(P1)
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爲博士。”
年級字:付(P2) 諸(P4) 洪(P3) 喬(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年級字:問(P1) 諸(P4) 水(P1) 濱(P4)
《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年級字:如(P2) 運(P3) 諸(P4) 掌(P3)
《列子·楊朱》:“楊朱見樑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
年級字:諸(P4) 若(P3) 此(P2) 類(P3)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二六:“諸若此類,注所未及,詎可以非注所有,而謂爲異說乎?”
年級字:藏(P2) 諸(P4) 名(P2) 山(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誠以着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年級字:諸(P4) 親(P1) 六(P1) 眷(P6)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
年級字:諸(P4) 如(P2) 此(P2) 例(P2)
《梁書·武帝紀中》:“凡後宮樂府,西解暴室,諸如此例,一皆放遣。”
年級字:失(P2) 諸(P4) 交(P1) 臂(P2)
年級字:公(P1) 諸(P4) 同(P1) 好(P1)
公:公開;諸:之於;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清·胡鳳丹《〈龍川文集〉辨僞考異跋》:“雖經同人研究再三,餘心猶耿耿,未敢公諸同好。”
年級字:諸(P4) 公(P1)
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 廣文先生官獨冷。”
年級字:諸(P4) 如(P2) 此(P2) 比(P1)
《宋書·文帝紀》:“又州郡估稅,所在市調,多有煩刻。山澤之利,猶或禁斷,役召之品,遂及稚弱。諸如此比,傷治害民。”
年級字:付(P2) 諸(P4) 東(P1) 流(P1)
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裏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着流水衝走了一樣。
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年級字:諸(P4) 色(P1) 人(P1) 等(P2)
唐·陸贄《優恤畿內百姓併除十縣令詔》:“百姓及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義,均減有無,賙貸貧人,全活數衆者,府司具事蹟聞奏,朕當授以官秩,蠲其徵徭。”
年級字:取(P2) 諸(P4) 宮(P2) 中(P1)
宮,古代對房屋的通稱。後指取用於自己家中,極言其便利。
《孟子·滕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年級字:付(P2) 諸(P4) 一(P1) 笑(P1)
用一笑來對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會。同“付之一笑”。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問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來裏,勿許到別場花去,阿是嗄?’”
年級字:諸(P4) 親(P1) 好(P1) 友(P1)
《蘇州的傳說·雙塔的傳說》:“等到張書生和李相公臨走時,街坊鄉鄰、諸親好友來送行,姑嫂兩人就借這個機會表明心跡。”
年級字:形(P2) 諸(P4) 筆(P1) 墨(P2)
但若~,昭示讀者,自以爲得了這作品的魂靈,,卻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媽媽。 ★魯迅《〈出關〉的“關”》
年級字:諸(P4) 有(P1) 此(P2) 類(P3)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程器》:“諸有此類,並文士之瑕累。”
年級字:置(P3) 諸(P4) 高(P1) 閣(P4)
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恆心》:“當時兄弟以爲這種書乾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年級字:諸(P4) 惡(P3) 莫(P2) 作(P2)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年級字:投(P3) 諸(P4) 四(P1) 裔(P5)
《左傳·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渾敦、窮奇、壽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年級字:付(P2) 諸(P4) 一(P1)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這許多名片裏面,撿出一張,上寫着顏軼回,……其餘都付諸一炬。”
年級字:事(P1) 後(P1) 諸(P4) 葛(P5) 亮(P1)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後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爲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年級字:放(P1) 諸(P4) 四(P1) 海(P1) 而(P1) 皆(P3) 準(P2)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年級字:挾(P4) 天(P1) 子(P1) 以(P1) 令(P2) 諸(P4) 侯(P5)
挾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後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cáng zhū míng shān chuán zhī qí rén
年級字:藏(P2) 諸(P4) 名(P2) 山(P1) ,(P1) 傳(P2) 之(P2) 其(P2) 人(P1)
諸:之於的合音;傳:傳佈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後來志趣相投的人。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年級字:死(P3) 諸(P4) 葛(P5) 能(P1) ,(P1) 走(P1) 生(P1) 仲(P4) 達(P1)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人雖死,餘威猶在。
傅専《題自書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橫卷》詩:“君不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千古奇事真堪詫。?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年級字:死(P3) 諸(P4) 葛(P5) 嚇(P3) ,(P1) 走(P1) 生(P1) 仲(P4) 達(P1)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 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年級字:三(P1) 個(P1) 臭(P3) 皮(P1) 匠(P3) ,(P1) 賽(P2) 過(P1) 諸(P4) 葛(P5) 亮(P1)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ài zé jiā zhū xī 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年級字:愛(P1) 則(P3) 加(P1) 諸(P4) 膝(P3) ,(P1) 惡(P3) 則(P3) 墜(P5) 諸(P4) 淵(P5)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裏。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入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