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諧 」
刷新
繁體:諧
國語:xié
粵語:haai4
簡體:谐
筆畫:16
部首:言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倉頡:YRPPA
年級:5
  異體字:  谐、龤

校正
xié diào

年級字:諧(P5) 調(P4)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詼諧戲謔。
    例: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文》:“抃博蒲塞,會眾之事,諧調哂謔,適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梁沉約《與約法師書》: “其事未遠,其人已謝,昔之諧調,倏成悲緒。”
    2.和諧協調。
    例: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三:“'構圖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張把自然的外觀,還原而為完全抽象的'線'與'色'的諧調的。”《讀書》1985年第2期:“用'生漆點睛',不論畫在絹上還是紙上,熟紙上還是生紙上,都與整個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極不諧調,效果並不好。”
校正
bùxié

年級字:不(P1) 諧(P5)

釋義:
    不順利,不成功。
校正
hé xié

年級字:和(P1) 諧(P5)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協和和睦融洽協和

反義詞:
不配兇暴凶橫動亂動盪厲害強橫雜亂橫蠻蠻橫

釋義:
    1. 感情或行動上一致。

    2. 感情好,沒有隔閡和抵觸。

校正
huī xié

年級字:諧(P5)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幽默滑稽風趣

反義詞:
嚴肅正經胡鬧

釋義:
    談話富於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