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ō
年級字:説(P1)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講從「言」,從「兌」,「兌」亦聲。
從口中發出的言語、講述,用以表達某些意思:説話、解説、説明。
開心地談論: 談天説地。
目的: 説服、勸説、遊説。
不正當: 邪説。
談話時的聲音: 説聲。
觀點、言論: 學説、論説。
注解: 説明、解説、説卦、説經。
記載了的故事、書籍: 傳説、小説。
文體: 説明文。
人物: 説客。
古時通「悦」。
香港特區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省標準字:「說」
《說文》:「說釋也。从言、兌。一曰:談說。」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欲弒公以說于晉,而不獲間。」
《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
《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易‧咸》:「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論語‧八佾》:「成事不說。」
《書‧舜典》:「帝曰:『龍!朕聖讒說殄行,震驚朕師。』」
Wǎn shuō
shuō fú
mò shuō
lǎo shuō
年級字:說(P1)
詞性:名詞
《姥說》是2017年春晚上,高曉攀和尤憲超表演的相聲。 2017年1月27日晚,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
huǎng shuō
chéng shuō
shuō cuò
shuō méi
jiě shuō
yàn yuè
xiǎo shuō
年級字:小(P1) 說(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演義寫作文體之一。運用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寫作技巧,描寫現實生活和反映其中含義的文學體裁。
Wěi shuō
shuō dào
年級字:說(P1) 道(P1)
詞性:動詞
1. 講說真義。如:他每個禮拜天都上教堂,聽牧師講經說道。
2. 說;說到。 如:同學在他耳邊輕聲說道:「我們放學後去逛書店好嗎?」
3. 道理;緣由。 如:賈芝 孫劍冰 《義和團的傳說故事·鐵金剛》:“ 鐵二怔子 是個直爽人,他辦事從不騙人,既是要你砍他,這一定有說道。”
4. 商量;討論。 如:劉梓鈺 《霸王別姬》:“咱們到會議室,現在就說道說道。”
tīng shuō
suī shuō
shuō dǎi
xué shuō
shuō míng
zhòng shuō
年級字:眾(P3) 說(P1)
詞性:名詞
各種學說或議論。
漢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説之小也。”《新唐書·禮樂志三》:“然為之者至無所據依,乃引天地、四時、風氣、乾坤、五行、數象之類以為倣像,而眾説亦不克成。”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 晦庵( 朱熹)擇取眾説,頗為精簡。”
mò shuō
xì shuō
年級字:細(P1) 說(P1)
詞性:動詞
1. 詳細地解說、述說。
2. 小人之言,讒言。《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説,欲誅有功之人。”
3. 謙詞。渺小的說法。
shuō cí
yā shuō
年級字:說(P1)
詞性:動詞
丫:
1.女孩子。
2.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稱“丫鬟”。,“丫頭”。1.女孩子說話。
2.丫鬟,丫頭說話。
Zǎ shuō
Yú shuō
年級字:漁(P2) 說(P1)
詞性:名詞
《漁說:給管理者的112則領導思維(精裝版)》一書最開始是以博客形式存在的,所以章節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分類和聯繫,編者希望《漁說》中的只言片語是經典理論與正統思想盛宴後的一道山野雜果拼盤,雖然不是什麼大雅之談,但也確實是對一個創意型、知識型企業管理實踐的洞察。
Nuò shuō
biàn shuō
shuō huǎng
yìng shuō
年級字:硬(P2) 說(P1)
詞性:助詞
1.頑固地聲稱、自稱(由於出生、居處、共同的環境或特別的親近而與有密切關係或特殊關係)2.頑固地堅持認為
huà shuō
年級字:話(P1) 說(P1)
詞性:名詞,動詞
1.談說,談論
2.話本、諸宮調、章回小說等開頭處的常用語。猶言這話所說的是……。 “話”,原指古代說話人所說的故事
chún shuō
Shuōguò
shuō fǎ
yí shuō
xiā shuō
jù shuō
年級字:據(P4) 說(P1)
詞性:副詞
傳說,
傳聞,
聽說作為一般的意見或信念陳述; 斷言。根據別人說; 依據他人所說。人們說,人家說。
shuō chū
píng shuō
tuī shuō
yǎn shuō
Xiáng shuō
dào shuō
yóu shuì
shī shuō
fù shuō
zhōng shuō
zài shuō
年級字:再(P1) 説(P1)
詞性:動詞,連詞
1.重行申述說明。如: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遍。
2.再商量、討論。留待以後考慮或處理。如:這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我看再說吧!
3.而且。表示推進一層的連接詞。如:他昨天根本沒有來,再說他也沒有這份能耐,這件事不可能是他做的。如:再說,這些事情是不歸法院管的。
yì shuō
年級字:議(P5) 說(P1)
詞性:動詞
論議辯說。
《韓非子·顯學》:“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説,世主必從而禮之,曰:敬賢士,先王之道也。”《韓詩外傳》卷五:“言談議説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 明黃福《奉陳貳卿》:“今而又容緩造船隻,先力屯田,亦吾輩與土官朝夕之所議説也。”
yǒng shuō
年級字:勇(P2) 說(P1)
詞性:形容詞,副詞
Hé shuō
年級字:荷(P1) 說(P1)
詞性:名詞
《荷說》是連載在雲中書城的一本小說,作者是水太陽。
Tā shuō
年級字:她(P1) 說(P1)
詞性:名詞
《她說》是由林俊傑作曲,孫燕姿填詞的一個歌曲,收錄於林俊傑2010年發行的同名專輯
chuán shuō
shuō míng
shuō gěi
年級字:説(P1) 給(P1)
詞性:動詞
常用口語告訴、告知告訴。
口語: 他説給老師聽身體有點不適。
書面語: 他告訴老師身體有點不適。
「説」説話。
「給」給予。
廣東方言。
告訴、告知的意思。
gǔ shuō
liáng shuō
年級字:良(P1) 說(P1)
詞性:名詞
精闢的議論。
南朝宋顏延之《策秀才文》:“廢興之要,敬俟良説。”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子大夫當此三道,利用賔王,斯理何從,佇聞良説。”
Jiù shuō
shuō qǐ
shuō wán
qiěshuō
Yù shuō
年級字:欲(P5) 說(P1)
詞性:名詞
內容簡介慾望時代的理想主義寫作:一部中國當代的《紅與黑》。一個發生在24小時內的驚心動魄的反腐故事。除夕之夜,調任北方某省省委書記的劉思毅欣然飛回南方過年;幾個小時後,該省的順安市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大騷亂;民營企業家王啟兆和省委副書記趙慧芝神秘失踪。其後的一天,劉思毅發現諸多事件的背後居然是一張權力與金錢交織的錯綜複雜的網……官與商的灰色博弈,情與法的兩難抉擇,都在生活流的實時敘事中飽滿呈現,小說深刻地展示了一幅社會轉型時期政治原生態的浮世繪。
shuō huà
shuō
正確字:説
錯在哪裏:
形近錯
音近錯
義近錯
異體字
詞性:異體字動詞
文言文字詞異體字
講用言語解說、開導、說明。
香港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標準字:「說」
【名詞】
從口中發出的言語:說話。
談話時的聲音: 說聲。
記載了的故事、書籍: 傳說、小說。
觀點、言論: 學說、論說。
文體: 說明文。
人物: 說客。
【動詞】
目的: 說服、勸說、遊說。
注解: 說明、解說、說卦、說經。
【形容詞】
開心地談論: 談天說地。
不正當: 邪說。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
《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yǎn shuō
shuō huà
zài shuō
tán tiān shuō dì
xiàn shēn shuō fǎ
年級字:說(P1) 明(P1) 文(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文體用文字或語言解釋和讓其他人明白的文法和格式。
說: 解說。
明: 明白、證明。
文: 文法、文體。
香港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標準字:「說」
年級字:説(P1) 明(P1) 文(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専名術言,
文體用文字或語言解釋和讓其他人明白的文法和格式。
説: 解説。
明: 明白、證明。
文: 文法、文體。
香港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標準字:「說」
年級字:愛(P1) 蓮(P3) 説(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愛蓮説》
作者: 周敦頤
職銜: 理學家
年代: 北宋
文體: 散文。
主旨: 以蓮花堅貞的形象表達作者潔身自愛的品格和灑落的胸襟。
年級字:說(P1) 短(P2) 論(P2) 長(P1)
年級字:成(P1) 事(P1) 不(P1) 說(P1)
說:解說。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說;後指事情已過,不要再解說。
《論語·八佾》:“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復說也。’
年級字:為(P2) 人(P1) 說(P1) 項(P3)
為:替;項:唐朝項斯,字子遷,為楊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說好話。
唐·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年級字:指(P2) 東(P1) 說(P1) 西(P1)
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罵我就罵我,別指東說西,欺負媽媽好說話。”
年級字:如(P2) 此(P2) 説(P1) 來(P1)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依據這樣的説法,一種推理的含義。
「如此」這樣。
「説來」説法。
依據這樣的説法,一種推理的含義。
年級字:書(P1) 燕(P2) 說(P1)
郢: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書:信;燕:古諸侯國名;說:解釋。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年級字:說(P1) 千(P1) 說(P1) 萬(P2)
年級字:口(P1) 說(P1) 無(P2) 憑(P4)
元·喬夢符《揚州夢》第四折:“你不合打鳳牢龍,翻雲覆雨,陷人坑井。咱兩個口說無憑。”
年級字:聊(P4) 天(P1) 說(P1) 地(P1)
詞性:動詞
談天説地1. 指隨便談論,漫無邊際。
2.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於言辭。
年級字:空(P1) 費(P3) 詞(P1) 說(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僕有一計,於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蓆之愛,未必能行,使僕空費詞說耳!”
年級字:觀(P2) 眉(P3) 說(P1) 眼(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二回:“叫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省得觀眉說眼,在這屋裏叫人罵沒主子的奴才。”
年級字:淫(P5) 辭(P5) 邪(P4) 說(P1)
《孟子·滕文公下》:“頭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年級字:說(P1) 白(P1) 道(P1) 綠(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裏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裏張家長,李家短,說白道綠。”
年級字:說(P1) 嘴(P2) 郎(P2) 中(P1)
年級字:不(P1) 容(P2) 分(P2) 說(P1)
元·武漢臣《生金閣》三折:“怎麼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
年級字:說(P1) 好(P1) 說(P1) 歹(P2)
年級字:說(P1) 長(P1) 說(P1) 短(P2)
年級字:異(P3) 端(P2) 邪(P4) 說(P1)
《論語·爲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若異端邪說釋老之學。”
年級字:說(P1) 一(P1) 不(P1) 二(P1)
清·張春帆《宦海》第四回:“這個時候的邵孝廉,就是個小小的制臺一般,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莊制軍沒有一回駁過他的。”
年級字:說(P1) 三(P1) 道(P1) 四(P1)
清·崔灝《通俗編·言笑》:“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啓蒙鄉村,說三道四。”
年級字:衆(P3) 說(P1) 紛(P2) 揉(P5)
宋·司馬光《進交趾獻奇獸賦表》:“麟,瑞獸也,曠世而不可睹,其於經有名而無形,傳記有形,而去聖久遠。縱說紛揉,自非聖人,莫能識其真。”
年級字:會(P1) 道(P1) 能(P1) 說(P1)
明·無名氏《漁樵閒話》第二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年級字:胡(P1) 亂(P2) 說(P1)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則你休聽他這酒魔的漢呵,一謎裏便胡謅亂說。”
年級字:講(P3) 經(P1) 說(P1) 法(P1)
講傳宗教經典,宣揚宗教教義。亦指引經據典地談說議論。
《西遊記·南遊記》第一回:“到今日來,靈山興旺,今十大弟子,講經說法。”
年級字:說(P1) 白(P1) 道(P1) 黑(P1)
年級字:花(P1) 說(P1) 柳(P3) 說(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你看不得這些年輕小老爺們,花說柳說的不中,一按就沒了,早呢。”
年級字:說(P1) 好(P1) 嫌(P4) 歹(P2)
年級字:生(P1) 公(P1) 說(P1) 法(P1)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蓮社高賢傳》:“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爲徒,講《涅槃經》,羣石皆點頭。”
年級字:家(P1) 至(P1) 人(P1) 說(P1)
《漢書·匡衡傳》:“臣聞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說之也。”
年級字:談(P2) 古(P1) 說(P1) 今(P1)
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年級字:枝(P1) 詞(P1) 蔓(P6) 說(P1)
宋孔平仲《續世說·言語》:“元宗問昊筠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餘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
年級字:敦(P5) 詩(P3) 說(P1) 禮(P2)
敦:敦厚。詩:《詩經》。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許地山《在費總理的客廳裏》:“假使人來查辦,一領他們到這敦詩說禮之堂來看看,捐冊、帳本、褒獎狀……他們還能指摘什麼?”
年級字:譚(P0) 天(P1) 說(P1) 地(P1)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譚天說地,講論古今,驚得先生一字俱無。”
年級字:論(P2) 今(P1) 說(P1) 古(P1)
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年級字:說(P1) 來(P1) 說(P1) 去(P1)
年級字:談(P2) 天(P1) 説(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二折:「說地談天口若開,伏虎降龍志不改。」
年級字:說(P1) 短(P2) 道(P1) 長(P1)
年級字:胡(P1) 說(P1) 白(P1) 道(P1)
年級字:衆(P3) 說(P1) 紛(P2) 紜(P0)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衆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年級字:代(P2) 爲(P2) 說(P1) 項(P3)
年級字:人(P1) 說(P1) 夢(P3)
癡:傻。原指對癡人說夢話而癡人信以爲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此正所謂對癡人說夢也。”
年級字:長(P1) 話(P1) 短(P2) 說(P1)
要說的話很多,一時不能說清,只用扼要的幾句話表明主要意思。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六回:“長話短說,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年級字:談(P2) 空(P1) 說(P1) 幻(P5)
年級字:能(P1) 說(P1) 慣(P3) 道(P1)
明·無名氏《漁樵閒話》第三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年級字:自(P1) 圓(P1) 其(P2) 說(P1)
圓:圓滿,周全。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清·方玉潤《星烈日記》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實難自圓其說。”
年級字:說(P1) 東(P1) 道(P1) 西(P1)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那堪長老鼓兩片皮,搖三寸舌,說東道西,指南言北。”
年級字:詭(P5) 言(P1) 浮(P3) 說(P1)
《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釁暴惡盈,側首無託,以金陵逋逃之藪,江南流寓之地,甘辭卑禮,進孰圖身,詭言浮說,抑可知矣。”
年級字:好(P1) 說(P1) 歹(P2) 說(P1)
《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櫃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鄰,你們也犯不着來害我。”
年級字:有(P1) 說(P1) 有(P1) 笑(P1)
清·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年級字:夢(P3) 中(P1) 說(P1) 夢(P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九六:“複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年級字:說(P1) 親(P1) 道(P1) 熱(P2)
年級字:指(P2) 桑(P4) 說(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衆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說槐,暗相譏刺。”
年級字:說(P1) 古(P1) 道(P1) 今(P1)
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話題廣泛。同“說古談今”。
年級字:逢(P4) 人(P1) 說(P1) 項(P3)
項:指唐朝詩人項斯。遇人便讚揚項斯。比喻到處爲某人某事吹噓,說好話。
唐·楊敬之《贈項斯》:“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年級字:着(P2) 書(P1) 立(P1) 說(P1)
着: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着書立說,鼓吹休明。”
年級字:講(P3) 是(P1) 說(P1) 非(P2)
元·柯丹邱《荊釵記·受釵》:“這財禮雖是輕微,你爲何講是說非?”
年級字:說(P1) 古(P1) 談(P2) 今(P1)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裏也修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
年級字:說(P1) 地(P1) 談(P2) 天(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年級字:說(P1) 長(P1) 論(P2) 短(P2)
年級字:說(P1) 梅(P2) 止(P1) 渴(P3)
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望梅止渴”。
年級字:道(P1) 聽(P1) 途(P3) 說(P1)
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年級字:話(P1) 長(P1) 說(P1) 短(P2)
年級字:爲(P2) 人(P1) 說(P1) 項(P3)
爲:替;項:唐朝項斯,字子遷,爲楊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說好話。
唐·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年級字:說(P1) 今(P1) 道(P1) 古(P1)
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年級字:不(P1) 由(P1) 分(P2) 說(P1)
由:聽從,順便;分說:辯白,解說。不容人分辯解釋。
元·武漢臣《生金閣》三折:“怎麼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
年級字:談(P2) 空(P1) 說(P1) 有(P1)
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年級字:二(P1) 話(P1) 不(P1) 說(P1)
詞性:動詞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聲回答。丁約翰象在教堂裏說‘阿門’那樣,把眼睛閉了一閉。二話不說,回頭就跑。”
年級字:官(P2) 小(P1) 說(P1)
明·唐順之《儀賓立公墓誌銘》:“蓋自諸史百家星官堪輿道書釋經,下至稗官小說,皆能陟其津涯而發之詩歌。”
年級字:盲(P6) 人(P1) 說(P1) 象(P1)
元·黃溍《書袁通甫詩後》:“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年級字:善(P2) 爲(P2) 說(P1) 辭(P5)
年級字:善(P2) 為(P2) 說(P1) 辭(P5)
年級字:胡(P1) 說(P1) 八(P1) 道(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註解,就這等胡說亂道,會甚麼懸絲診脈!”
年級字:詹(P0) 言(P1) 曲(P2) 說(P1)
清·徐芳《〈書影〉序》:“其他詹言曲說戔戔瑣瑣,又無譏焉。”
年級字:談(P2) 玄(P3) 說(P1) 妙(P2)
年級字:千(P1) 言(P1) 萬(P2) 說(P1)
年級字:門(P1) 到(P1) 戶(P1) 說(P1)
《孝經·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年級字:現(P1) 身(P1) 說(P1) 法(P1)
佛教用語。指佛力廣大,能現出種種人相,向人說法。現指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爲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愣嚴經》卷六:“我與彼前,皆現其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一:“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年級字:不(P1) 經(P1) 之(P2) 說(P1)
唐·無稹《遷廟議狀》:“曷若削漢朝不經之說,徵殷周可久之文,從親盡則遷之常規,爲萬代不朽之定製。”
年級字:眾(P3) 說(P1) 紛(P2) 紜(P0)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年級字:說(P1) 黃(P1) 道(P1) 黑(P1)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你入門來便鬧起,有甚的論黃數黑。”
年級字:能(P1) 言(P1) 快(P1) 說(P1)
年級字:中(P1) 篇(P3) 小(P1) 說(P1)
年級字:虛(P4) 廢(P4) 詞(P1) 說(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劉使君與孫將軍自來無舊,恐虛廢詞說。”
年級字:一(P1) 隅(P6+) 之(P2) 說(P1)
《後漢書·王充等傳論》:“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說。”李賢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
年級字:說(P1) 是(P1) 弄(P2) 非(P2)
年級字:談(P2) 圓(P1) 說(P1) 通(P3)
年級字:道(P1) 西(P1) 說(P1) 東(P1)
《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匆匆?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
年級字:胡(P1) 說(P1) 亂(P2) 道(P1)
元·鄭光祖《芻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語來,忍不得你這般胡說亂道。”
年級字:談(P2) 情(P2) 說(P1) 愛(P1)
年級字:說(P1) 長(P1) 話(P1) 短(P2)
年級字:異(P3) 聞(P2) 傳(P2) 說(P1)
年級字:著(P2) 書(P1) 立(P1) 說(P1)
立:創立、提出;說:主張,學說。從事寫作,提出自己的主張和學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年級字:代(P2) 人(P1) 說(P1) 項(P3)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項斯》:“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臧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年級字:橫(P2) 說(P1) 豎(P4) 說(P1)
《景德傳燈錄·希運禪師》:“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棙子。”
年級字:說(P1) 來(P1) 話(P1) 長(P1)
表示事情很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
年級字:指(P2) 山(P1) 說(P1) 磨(P3)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打週折,指山說磨,拿人家來比奴一節,不是那樣人。”
年級字:不(P1) 亦(P2) 説(P1) 乎(P2)
文言文字詞值得喜悦、開心。
不: 否定式的反問技巧。
亦: 對稱、相等。
説: 古字同 「悦」,喜悦、開心、愉快。
乎: 嗎。
不就是值得開心喜悦的事嗎?
全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釋譯: 學到的知識可以時常應用實習,不就是值得開心喜悦的事嗎?
年級字:街(P2) 談(P2) 巷(P2) 說(P1)
大街小巷里人們的議論。指民間的輿論。同“街談巷議”。
《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採;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年級字:東(P1) 談(P2) 西(P1) 說(P1)
魯迅《書信集·致金肇野》:“近來東談西說,而其實都無深研究,發議論是不對的。”
年級字:不(P1) 刊(P4) 之(P2) 說(P1)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故中興難於創業,是謂不刊之說”。
年級字:說(P1) 是(P1) 談(P2) 非(P2)
年級字:言(P1) 謬(P6) 說(P1)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三從》:“秕言謬說,自相矛盾。”
年級字:說(P1) 千(P1) 道(P1) 萬(P2)
道:說。指各種各樣的說法。後用來形容話說的很多。亦作“說一千道一萬”。
年級字:說(P1) 長(P1) 道(P1) 短(P2)
年級字:彈(P4) 空(P1) 說(P1) 嘴(P2)
《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彈空說嘴。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後,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
年級字:說(P1) 黑(P1) 道(P1) 白(P1)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你入門來便鬧起,有甚的論黃數黑。”
年級字:家(P1) 見(P1) 戶(P1) 說(P1)
年級字:說(P1) 東(P1) 談(P2) 西(P1)
年級字:道(P1) 聽(P1) 塗(P5) 說(P1)
《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年級字:道(P1) 東(P1) 說(P1) 西(P1)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覷俺咱似兒戲,使着後,道東說西暢憋氣。”
年級字:便(P2) 辭(P5) 巧(P2) 說(P1)
《漢書·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
年級字:能(P1) 說(P1) 會(P1) 道(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長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象個西施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抓尖要強。”
年級字:論(P2) 長(P1) 說(P1) 短(P2)
年級字:和(P1) 顏(P2) 說(P1) 色(P1)
《論語·爲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劉寶楠正義引漢·鄭玄注:“言和顏說色爲難也。”
年級字:虛(P4) 詞(P1) 詭(P5) 說(P1)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雖多虛詞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年級字:說(P1) 是(P1) 道(P1) 非(P2)
年級字:空(P1) 口(P1) 說(P1) 白(P1) 話(P1)
《舊唐書·憲宗本紀》:“凡好事口說則易,躬行則難。卿等既言之,須行之,勿空口說。”
年級字:說(P1) 時(P1) 遲(P2) 那(P1) 時(P1) 快(P1)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
年級字:打(P1) 開(P1) 天(P1) 窗(P2) 說(P1) 亮(P1) 話(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打開天窗說亮話’,還不是等姓賈的過來盡點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們老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年級字:少(P1) 説(P1) 話(P1) ,(P1) 多(P1) 做(P1) 事(P1)
詞性:形容詞
多字熟語專注工作的成效。
指專注於工作的成效,不花時間空談或少不説閒言閒語。
shuō dào cáo cāo cáo cāo jiù dào
年級字:說(P1) 到(P1) 曹(P5) 操(P2) ,(P1) 曹(P5) 操(P2) 就(P1) 到(P1)
shuō yī shì yī shuō èr shì èr
年級字:說(P1) 一(P1) 是(P1) 一(P1) ,(P1) 說(P1) 二(P1) 是(P1) 二(P1)
清·張春帆《宦海》第四回:“這個時候的邵孝廉,就是個小小的制臺一般,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莊制軍沒有一回駁過他的。”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 pó shuō pó yǒu lǐ
年級字:公(P1) 說(P1) 公(P1) 有(P1) 理(P2) ,(P1) 婆(P1) 說(P1) 婆(P1) 有(P1) 理(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