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 」
刷新
繁體:說
國語:shuō
粵語:seoi3,syut3
簡體:说
筆畫:14
部首:言
字形結構:左右
字元部件:言,兌
倉頡:YRCRU
年級:1
  異體字:  悅、説、说

校正
shuō

年級字:説(P1)

詞性:動詞

語法:
文言文字詞

近義詞:

字形含義:
從「言」,從「兌」,「兌」亦聲。

本義:
從口中發出的言語、講述,用以表達某些意思:説話、解説、説明。

引伸義:
開心地談論: 談天説地。
目的: 説服、勸説、遊説。
不正當: 邪説。


假借意:
談話時的聲音: 説聲。
觀點、言論: 學説、論説。
注解: 説明、解説、説卦、説經。
記載了的故事、書籍: 傳説、小説。
文體: 説明文。
人物: 説客。

字形和寫法參考:
古時通「悦」。
香港特區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省標準字:「說」

參考資料:
    《說文》:「說釋也。从言、兌。一曰:談說。」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欲弒公以說于晉,而不獲間。」
    《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
    《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易‧咸》:「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論語‧八佾》:「成事不說。」
    《書‧舜典》:「帝曰:『龍!朕聖讒說殄行,震驚朕師。』」

校正
zhōng shuō

年級字:中(P1) 說(P1)

釋義:
    1. 正確的學說、理論。
校正
shuō chū

年級字:說(P1) 出(P1)

詞性:動詞

釋義:
    講出。
校正
píng shuō

年級字:評(P4)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評論;評價。
校正
shuō cí

年級字:說(P1) 詞(P1)

詞性:名詞

釋義:
    推辭或辯解的理由
校正
zài shuō

年級字:再(P1) 説(P1)

詞性:動詞連詞

釋義:
    1.重行申述說明。如: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遍。
    2.再商量、討論。留待以後考慮或處理。如:這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我看再說吧!
    3.而且。表示推進一層的連接詞。如:他昨天根本沒有來,再說他也沒有這份能耐,這件事不可能是他做的。如:再說,這些事情是不歸法院管的。
校正
shuō fǎ

年級字:說(P1) 法(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指說話所用的詞, 說出的想法, 看法。
校正
chún shuō

年級字:唇(P3)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說話。
校正
Yù shuō

年級字:欲(P5)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內容簡介慾望時代的理想主義寫作:一部中國當代的《紅與黑》。一個發生在24小時內的驚心動魄的反腐故事。除夕之夜,調任北方某省省委書記的劉思毅欣然飛回南方過年;幾個小時後,該省的順安市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大騷亂;民營企業家王啟兆和省委副書記趙慧芝神秘失踪。其後的一天,劉思毅發現諸多事件的背後居然是一張權力與金錢交織的錯綜複雜的網……官與商的灰色博弈,情與法的兩難抉擇,都在生活流的實時敘事中飽滿呈現,小說深刻地展示了一幅社會轉型時期政治原生態的浮世繪。
校正
tuī shuō

年級字:推(P2)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1.推辭,找藉口

    2.推論

    3.推詳論述

校正
suī shuō

年級字:雖(P2) 說(P1)

詞性:連詞

釋義:
    雖然,用於口語。
校正
dào shuō

年級字:道(P1)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稱說, 口頭表達。
校正
mò shuō

年級字:末(P3)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膚淺無本之說
校正
Hé shuō

年級字:荷(P1)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荷說》是連載在雲中書城的一本小說,作者是水太陽。
校正
shuō dào

年級字:說(P1) 道(P1)

詞性:動詞

釋義:
    1. 講說真義。如:他每個禮拜天都上教堂,聽牧師講經說道。
    2. 說;說到。 如:同學在他耳邊輕聲說道:「我們放學後去逛書店好嗎?」
    3. 道理;緣由。 如:賈芝 孫劍冰 《義和團的傳說故事·鐵金剛》:“ 鐵二怔子 是個直爽人,他辦事從不騙人,既是要你砍他,這一定有說道。”
    4. 商量;討論。 如:劉梓鈺 《霸王別姬》:“咱們到會議室,現在就說道說道。”
校正
lǎo shuō

年級字: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姥說》是2017年春晚上,高曉攀和尤憲超表演的相聲。 2017年1月27日晚,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
校正
shuō míng

年級字:說(P1) 明(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聲明註明註腳註解註釋申明表明解說解釋講明證實評釋詮釋闡明闡述

關鍵含義:
用文字或語言解釋和讓其他人明白。

本義:
說: 解說。
明: 明白、證明。

字形和寫法參考:
香港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標準字:「說」
校正
yǒng shuō

年級字:勇(P2) 說(P1)

詞性:形容詞副詞

釋義:
    有膽量說話。
校正
xiā shuō

年級字:瞎(P3) 說(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亂說瞎扯胡說

釋義:
    胡說。
校正
zhòng shuō

年級字:眾(P3)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各種學說或議論。
    漢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説之小也。”《新唐書·禮樂志三》:“然為之者至無所據依,乃引天地、四時、風氣、乾坤、五行、數象之類以為倣像,而眾説亦不克成。”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 晦庵( 朱熹)擇取眾説,頗為精簡。”
校正
mò shuō

年級字:莫(P2)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不要說。
校正
Yú shuō

年級字:漁(P2)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漁說:給管理者的112則領導思維(精裝版)》一書最開始是以博客形式存在的,所以章節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分類和聯繫,編者希望《漁說》中的只言片語是經典理論與正統思想盛宴後的一道山野雜果拼盤,雖然不是什麼大雅之談,但也確實是對一個創意型、知識型企業管理實踐的洞察。
校正
Xiáng shuō

年級字:祥(P2) 說(P1)

釋義:
    1.吉利的說話。
    2.吉凶的預兆。
校正
xiǎo shuō

年級字:小(P1) 說(P1)

詞性:名詞

語法:
専名術言

近義詞:
演義

關鍵含義:
寫作文體之一。運用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寫作技巧,描寫現實生活和反映其中含義的文學體裁。
校正
yí shuō

年級字:姨(P3) 說(P1)

詞性:副詞

釋義:
    姨母說話。
校正
xì shuō

年級字:細(P1)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1. 詳細地解說、述說。
    2. 小人之言,讒言。《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説,欲誅有功之人。”
    3. 謙詞。渺小的說法。
校正
Jiù shuō

年級字:舅(P3) 說(P1)

詞性:副詞

釋義:
    舅:母親的弟兄,舅父。

    舅父說話。

校正
liáng shuō

年級字:良(P1)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精闢的議論。
    南朝宋顏延之《策秀才文》:“廢興之要,敬俟良説。”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子大夫當此三道,利用賔王,斯理何從,佇聞良説。”
校正
yìng shuō

年級字:硬(P2) 說(P1)

詞性:助詞

釋義:
    1.頑固地聲稱、自稱(由於出生、居處、共同的環境或特別的親近而與有密切關係或特殊關係)

    2.頑固地堅持認為

校正
shuō huà

年級字:説(P1) 話(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講話談話

反義詞:
沉默

釋義:
    1. 用語言表達意思;發表見解。

    2. 閒談。

校正
xué shuō

年級字:學(P1) 說(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理論

釋義:
    有理據、論點,原創説法的學術主張。
校正
jiě shuō

年級字:解(P2) 說(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講解詮釋註解

釋義:
    1. 口頭上解釋說明。
    2. 以評注說明或解釋。
校正
shuō méi

年級字:說(P1) 媒(P3)

詞性:動詞

釋義:
    說合婚姻。
校正
shuō wán

年級字:說(P1) 完(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講完
校正
huǎng shuō

年級字:謊(P2) 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說假話。
    2.謊話。
校正
yóu shuì

年級字:遊(P2)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泛指多方活動陳述自己的建議、主張,希望被採納。
校正
qiěshuō

年級字:且(P1) 說(P1)

釋義:
    卻說,姑且先說。舊小說中的發語詞。
校正
gǔ shuō

年級字:鼓(P2) 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瞎說,亂說。
校正
shī shuō

年級字:詩(P3)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有關詩的論說。
校正
Tā shuō

年級字:她(P1) 說(P1)

詞性:名詞

釋義:
    《她說》是由林俊傑作曲,孫燕姿填詞的一個歌曲,收錄於林俊傑2010年發行的同名專輯
校正
yàn yuè

年級字:燕(P2) 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指穿鑿附會之說。
校正
jù shuō

年級字:據(P4) 說(P1)

詞性:副詞

近義詞:
傳說傳聞聽說

釋義:
    作為一般的意見或信念陳述; 斷言。根據別人說; 依據他人所說。人們說,人家說。
校正
shuō gěi

年級字:説(P1) 給(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用口語

近義詞:
告訴、告知

關鍵含義:
告訴。

應用例子:
口語: 他説給老師聽身體有點不適。
書面語: 他告訴老師身體有點不適。

釋義:
    「説」説話。
    「給」給予。
    廣東方言。
    告訴、告知的意思。
校正
chéng shuō

年級字:誠(P2)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衷心悅服。
校正
shuō míng

年級字:説(P1) 明(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聲明註明註腳註解註釋申明表明解說解釋講明證實評釋詮釋闡明闡述

關鍵含義:
用文字或語言解釋和讓其他人明白。

本義:
說: 解說。
明: 明白、證明。

字形和寫法參考:
香港標準字:「説」,「說」是異體字。參巧《香港小學字詞表 2007》
台灣標準字:「說」
校正
biàn shuō

年級字:辯(P3) 說(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申辯辯論

釋義:
    申辯,辯論。
校正
shuō fú

年級字:說(P1) 服(P1)

詞性:動詞

反義詞:
壓服自願

釋義:
    用充分理由勸導, 使人心服。
校正
fù shuō

年級字:咐(P3) 說(P1)

詞性:副詞

釋義:
    囑咐。
校正
Zǎ shuō

年級字:說(P1)

詞性:代詞

釋義:
    怎麼說。
校正
Nuò shuō

年級字:諾(P4) 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說答應,允許。
校正
Wǎn shuō

年級字:宛(P2) 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宛:彷彿,好像。

    好像說...

校正
chuán shuō

年級字:傳(P2) 說(P1)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

釋義:
    指從別人傳來的說話或故事。一般用於歷史事件。
校正
Wěi shuō

年級字:委(P3) 說(P1)

詞性:副詞

釋義:
    委員說。
校正
tīng shuō

年級字:聽(P1) 說(P1)

近義詞:
傳說傳聞據說

釋義:
    聽人所說
校正
shuō huǎng

年級字:說(P1) 謊(P2)

近義詞:
扯謊撒謊

反義詞:
誠實

釋義:
    故意說假話
校正
shuō dǎi

年級字:說(P1) 歹(P2)

詞性:助詞

釋義:
    不好的說話。
校正
yā shuō

年級字: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丫:
    1.女孩子。
    2.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稱“丫鬟”。,“丫頭”。

    1.女孩子說話。
    2.丫鬟,丫頭說話。

校正
shuō qǐ

年級字:說(P1) 起(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提及

釋義:
    說及;提到
校正
yǎn shuō

年級字:演(P2) 説(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演講

釋義:
    1. 演出學說、主張,有説服的含義。
校正
huà shuō

年級字:話(P1) 說(P1)

詞性:名詞動詞

釋義:
    1.談說,談論
    2.話本、諸宮調、章回小說等開頭處的常用語。猶言這話所說的是……。 “話”,原指古代說話人所說的故事
校正
yì shuō

年級字:議(P5) 說(P1)

詞性:動詞

釋義:
    論議辯說。
    《韓非子·顯學》:“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説,世主必從而禮之,曰:敬賢士,先王之道也。”《韓詩外傳》卷五:“言談議説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 明黃福《奉陳貳卿》:“今而又容緩造船隻,先力屯田,亦吾輩與土官朝夕之所議説也。”
校正
Shuōguò

年級字:說(P1) 過(P1)

詞性:名詞

釋義:
    《說過》是康川創作的網絡小說,發表於小說閱讀網
校正
shuō cuò

年級字:說(P1) 錯(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用口語

釋義:
    常用口語: 講錯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