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 guī
guī dìng
年級字:規(P4) 定(P1)
詞性:名詞,副詞
法則,
章程,
規矩,
規章1. 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2. 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3. 預先制定的規則。
guī ju
jiā guī
fàn guī
guī gé
年級字:規(P4) 格(P2)
1.工廠對產品和使用原料所規定的形式和標準2.泛指規定的標準、要求或條件
shǒu guī
年級字:守(P2) 規(P4)
詞性:形容詞
指公司或機構需採取措施確保其行為(包括員工的行為)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guī zhāng
hé guī
年級字:合(P1) 規(P4)
詞性:動詞,形容詞
在銀行界,合規是指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致。從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關於合規風險的界定來看,銀行的合規特指遵守法律、法規、監管規則或標準。
guī lì
guī fàn
guī tiáo
guī huà
guī zé
guī lǜ
年級字:規(P4) 律(P5)
1. 規章律令。
2. 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規律客觀存在,也叫法則。
3. 謂整齊而有規則。
háng guī
dìng guī
年級字:定(P1) 規(P4)
詞性:形容詞
定例1.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矩;成規。
2.肯定;一定。
3.決定;確定。
yuánguī
年級字:圓(P1) 規(P4)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畫圖工具。
「圓」圓形。
「規」規限、規則、規定。
具有一個標準規限設計的工具,有二腳和頂端相連,用來畫出周邊平衡的圓形或弧線的圖案。
cháng guī
guī mó
年級字:規(P4) 模(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説明一件工程、事情或一個機構的大小級別。
他的公司規模是佔地 5平方里,全部 2,000 名員工。
zǐ guī
年級字:子(P1) 規(P4)
詞性:名詞
杜鵑鳥,又叫杜宇、杜鵑、催歸。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發出的聲音極其哀切,所以叫杜鵑啼歸,簡稱子規。
zhèng guī
xiào guī
guī guī
fǎ guī
guī quàn
wéi guī
年級字:規(P4) 求(P2) 無(P2) 度(P2)
規求:貪求;度:限度。一味貪求,沒有限度。形容貪得無厭。
年級字:一(P1) 定(P1) 之(P2) 規(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郭小川《新路歌》:“歷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
年級字:墨(P2) 守(P2) 成(P1) 規(P4)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規矩不肯改變。
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爲準的也。”
年級字:周(P2) 規(P4) 折(P2) 矩(P4)
本指行禮時步趨合乎規矩。後引申爲拘泥於成法、準則。
年級字:重(P1) 規(P4) 矩(P4)
指前後相合,合乎同樣的規矩法度。亦比喻因襲、重複。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皇夏》:“堯昔命舜,舜亦命禹,大人馭歷,重規沓矩。”
年級字:重(P1) 規(P4) 疊(P4) 矩(P4)
規與規相重,矩與矩相迭。指前後相合,重疊的規矩與制度。比喻因襲、重複。
年級字:規(P4) 重(P1) 矩(P4) 疊(P4)
年級字:陳(P2) 規(P4) 陋(P5) 習(P1)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要是我們不抗戰,今天早已經亡國了。陳規陋習也一樣,你不跟它鬥,它就會壓垮你。”
年級字:規(P4) 天(P1) 矩(P4) 地(P1)
①規,爲圓,象徵天;矩,爲方,象徵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佈教頒常。復廟重屋,八達九房。規天矩地,授時順鄉。”薛綜注:“謂宮室之飾,賀者像天,方者則地也。”
年級字:規(P4) 旋(P3) 矩(P4) 折(P2)
漢·蔡邕《隸勢》:“或長邪角趣,或規旋矩折,修短相副,異體同勢。”
年級字:規(P4) 言(P1) 矩(P4) 步(P1)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曩以汝爲古君子,故任汝放誕,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負心事,知從前規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復畏汝矣。”
年級字:珠(P1) 規(P4) 玉(P1) 矩(P4)
清·龔自珍《瑤臺第一層》詞附某侍衛《王孫傳》:“某王孫者,家城中,珠規玉矩,不苟言笑。”
年級字:重(P1) 規(P4) 累(P3) 矩(P4)
指前後相合,合乎同樣的規矩法度。亦比喻因襲、重複。
《藝文類聚》卷九五引晉·王廙《白兔賦》序:“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譯而獻白雉,著在前典,歷代以爲美談。今在我王,匡濟皇維,而有白兔之應,可謂重規累矩,不忝先聖也。”
年級字:迭(P0) 矩(P4) 重(P1) 規(P4)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後形容模仿、重複。
《三國志·蜀書·郄正傳》:“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年級字:清(P1) 規(P4) 戒(P3) 律(P5)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釋門正統》:“百丈山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年級字:規(P4) 矩(P4) 準(P2) 繩(P2)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準繩:水準和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譬猶巧倕之爲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
年級字:以(P1) 規(P4) 爲(P2)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爲瑱也。”
年級字:打(P1) 破(P2) 常(P1) 規(P4)
常規:沿襲下來的規矩。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年級字:折(P2) 矩(P4) 周(P2) 規(P4)
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規,絕無名流儇薄之習。”
年級字:規(P4) 重(P1) 矩(P4) 迭(P0)
年級字:規(P4) 圓(P1) 矩(P4) 方(P1)
《漢書·律曆志上》:“夫推歷生律制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
年級字:蕭(P5) 規(P4) 曹(P5) 隨(P3)
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着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史記·曹相國世家這》:“參代何爲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漢·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
年級字:踐(P4) 規(P4) 踏(P2) 矩(P4)
清曾國藩《送唐先生南歸序》:“若金、許、薛、胡、陸稼書、張念芝之儔,倫乎其德則闇然,諷乎其言則犁然而當理,考乎其從遊之徒,則踐規踏矩,儀型鄉國。”
年級字:規(P4) 行(P1) 矩(P4) 止(P1)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爲準則。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苟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晉·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於堂下,以待執事之命。”
年級字:體(P2) 規(P4) 畫(P1) 圓(P1)
年級字:規(P4) 賢(P4) 矩(P4) 聖(P4)
宋·葉適《〈覆瓿集〉序》:“長鋪廣引,浩絕河漢,渠不起其辨!規賢矩聖,皎逾雪霜,渠不範其廉!”
年級字:公(P1) 規(P4) 密(P2) 諫(P0)
《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階數陳文帝德優齒長,宜爲儲副,公規密諫,前後懇至。”
年級字:同(P1) 文(P1) 共(P1) 規(P4)
年級字:因(P1) 襲(P5) 陳(P2) 規(P4)
沿用老規章。因襲:繼續使用。陳規:過時了的規章制度。
年級字:橛(P0) 守(P2) 成(P1) 規(P4)
黃人《<清文匯>序》:“然則操斯文進退去取之枋者,其猶橫分區域,橛守成規。”
年級字:疊(P4) 矩(P4) 重(P1) 規(P4)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後形容模仿、重複。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年級字:擬(P6) 規(P4) 畫(P1) 圓(P1)
年級字:規(P4) 繩(P2) 矩(P4) 墨(P2)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
年級字:重(P1) 規(P4) 襲(P5) 矩(P4)
指前後相合,合乎同樣的規矩法度。亦比喻因襲、重複。
漢·王符《潛夫論·思賢》:“雖相去百世,縣年一紀,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徵敗跡,若重規襲矩,稽節合符。”
年級字:規(P4) 錯(P1) 矩(P4)
偭:違背;規、矩:標準、法則和習慣。指違背改變正常的法則。
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年級字:蹈(P3) 規(P4) 循(P5) 矩(P4)
明·徐霖《繡襦記·僞儒樂聘》:“空窮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年級字:以(P1) 規(P4) 為(P2)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
年級字:規(P4) 矩(P4) 繩(P2) 墨(P2)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
年級字:規(P4) 矩(P4) 繩(P2)
《管子·形勢》:“奚仲之爲車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規矩鉤繩。”
年級字:規(P4) 行(P1) 矩(P4) 步(P1)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爲準則;步:用腳走。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苟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規行矩步,安辭定色。”《晉書·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年級字:規(P4) 越(P2) 矩(P4)
偭:違背;越:逾越;規、矩:一定的標準、法則和習慣。違反正常的法則。
戰國楚·屈原《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年級字:蹈(P3) 矩(P4) 循(P5) 規(P4)
明·沈受先《三元記·格天》:“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年級字:循(P5) 規(P4) 蹈(P3) 矩(P4)
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爲的準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云爾。”
年級字:重(P1) 規(P4) 迭(P0) 矩(P4)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後形容模仿、重複。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bù yǐ guī 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
年級字:不(P1) 以(P1) 規(P4) 矩(P4) ,(P1) 不(P1) 成(P1) 方(P1) 圓(P1)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bù yǐ guī jǔ 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年級字:不(P1) 以(P1) 規(P4) 矩(P4) ,(P1) 不(P1) 能(P1) 成(P1) 方(P1) 圓(P1)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