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三(P1) 反(P1) 四(P1) 覆(P5)
年級字:覆(P5) 巢(P4) 毀(P3) 卵(P2)
覆:翻倒。巢:鳥窩。毀:破壞。卵:蛋。翻倒了鳥窩,打破了鳥蛋。比喻整體毀滅了,各部分都不復存在。亦作“覆巢破卵”、“覆巢傾卵”、“覆巢無完卵”。
年級字:覆(P5) 地(P1) 翻(P2) 天(P1)
唐·劉商《胡茄十八拍》詩:“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年級字:覆(P5) 車(P1) 之(P2) 戒(P3)
《晉書·庾純傳》:“純以凡才,備位卿尹,不惟謙敬之節,不忌覆車之戒矣。”
年級字:覆(P5) 軍(P2) 殺(P4) 將(P3)
年級字:翻(P2) 來(P1) 覆(P5) 去(P1)
《朱子全書》:“橫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都如此。”
年級字:翻(P2) 天(P1) 覆(P5) 地(P1)
唐·劉商《胡茄十八拍》詩:“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年級字:覆(P5) 海(P1) 移(P2) 山(P1)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阿修羅衆聖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須彌福德強,平扶日月感神煞。”
年級字:覆(P5) 車(P1) 之(P2) 鑑(P0)
《晉書·庾純傳》:“純以凡才,備位卿尹,不惟謙敬之節,不忌覆車之戒矣。”
年級字:反(P1) 覆(P5) 無(P2) 常(P1)
無常:變化不定。形容常常變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又是那樣,變動不定。
年級字:覆(P5) 舟(P2) 之(P2) 戒(P3)
明·陳子龍《陳涉論》:“後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年級字:巢(P4) 傾(P4) 卵(P2) 覆(P5)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倖存。
年級字:禽(P5) 困(P2) 覆(P5) 車(P1)
禽獸被圍捕急了,也會把人的車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無路時就會冒險。
《史記·甘茂列傳》:“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
年級字:背(P1) 碑(P5) 覆(P5) 局(P2)
《舊唐書·文苑傳上·張蘊古》:“張蘊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聰敏,博涉書傳,善綴文,能背碑覆局,尤曉時務,爲州閭所稱。”
年級字:重(P1) 蹈(P3) 覆(P5) 轍(P0)
蹈:踏;覆:翻;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後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年級字:蒼(P2) 黃(P1) 反(P1) 覆(P5)
蒼:青色。反覆:顛過來倒過去。青的一會兒變成黃的,黃的一會變成青的。比喻變化不定,反覆無常。亦作“蒼黃翻覆”。
年級字:生(P1) 棟(P5) 覆(P5) 屋(P1)
造房子用新伐的木頭做屋樑,木頭容易變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禍由自取。
《管子·形勢》:“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年級字:蹈(P3) 其(P2) 覆(P5) 轍(P0)
蹈:踩;覆:顛倒;轍:車跡,指道路。重走別人翻車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訓,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
年級字:重(P1) 山(P1) 覆(P5) 水(P1)
宋·林逋《風水洞》詩:“平昔常聞風水洞,重山覆水去無窮。”
年級字:覆(P5) 宗(P2) 滅(P3) 祀(P5)
宗:祖廟。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廟。滅祀:滅了香火,引申爲絕了後代。毀壞宗廟,斷絕後代。亦作“覆宗絕嗣”。
年級字:雲(P1) 翻(P2) 雨(P1) 覆(P5)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覆(P5) 盆(P2) 之(P2) 冤(P5)
翻過來放的盆子,陽光照不到裏面。形容無處申訴的冤枉。
《抱朴子·辨問》:“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豈可以聖人所不爲,便雲天下無仙,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內也。”
年級字:覆(P5) 鹿(P2) 尋(P3) 蕉(P2)
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覆之以蕉,不勝其喜。”
年級字:覆(P5) 亡(P2) 無(P2) 日(P1)
《清史稿·康有爲傳》:“四夷交侵,覆亡無日,非維新變舊,不能自強。”
年級字:並(P2) 容(P2) 徧(P0) 覆(P5)
宋·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繼統遵業,以涵煦生養,蕃息齊民;以並容徧覆,擾服異類。”
年級字:手(P1) 覆(P5) 羹(P4)
唐·韓愈《送窮文》:“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年級字:覆(P5) 雨(P1) 翻(P2) 雲(P1)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雖(P2) 覆(P5) 能(P1) 復(P4)
覆:翻倒;復:復原。雖然已經翻倒,但還能復原。後也指反覆無常的手段。
《鬼谷子·飛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覆,不失其度。”
年級字:覆(P5) 水(P1) 難(P2) 收(P1)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年級字:反(P1) 覆(P5) 思(P2) 考(P3)
詞性:形容詞
三思而後行、深思熟慮一種警惕的行為, 表示對工作或問題謹慎處理,希望想出真正的答案或更好的方法。
年級字:番(P2) 來(P1) 覆(P5) 去(P1)
明湯顯祖《紫簫記·勝遊》:“自成了人後,夜裏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來覆去,那裏睡來?”
年級字:三(P1) 翻(P2) 四(P1) 覆(P5)
明·張岱《石匱書後集·烈帝本紀》:“先帝焦於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
年級字:覆(P5) 之(P2) 安(P1)
像覆置的盂那樣安穩。比喻穩固,不可動搖。亦作“覆盂之固”。
年級字:覆(P5) 盆(P2) 難(P2) 照(P2)
覆盆:翻扣着盆子。翻扣着盆子,陽光照不到裏面。比喻無處申訴的沉冤。亦作“覆盆之冤”。
年級字:反(P1) 覆(P5) 推(P2) 敲(P2)
年級字:一(P1) 日(P1) 三(P1) 覆(P5)
《孔子家語·弟子行》:“獨居思仁,公言仁義。其於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宮絛之行也。”按,《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語》本此。
年級字:載(P3) 舟(P2) 覆(P5) 舟(P2)
民衆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年級字:雨(P1) 覆(P5) 雲(P1) 翻(P2)
明·陶宗儀《念奴嬌·九日有感》詞:“黃花白髮,又匆匆佳節,感今懷昔。雨覆雲翻無限態,故國寒煙榛棘。”
年級字:天(P1) 覆(P5) 地(P1) 載(P3)
覆:蓋;載:承受。象天覆蓋萬物,地承受一切一樣。比喻範圍極廣大。也比喻恩澤深厚。
《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管子·心術下》:“是故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
年級字:鼎(P5) 折(P2) 覆(P5)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孔穎達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兇。”
年級字:買(P1) 臣(P2) 覆(P5) 水(P1)
相傳漢代朱買臣貧賤時,其妻出走,顯達後,其妻又回來,朱買臣潑水於地,令妻收回。
年級字:全(P2) 軍(P2) 覆(P5) 沒(P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年級字:全(P2) 軍(P2) 覆(P5) 滅(P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年級字:蒼(P2) 黃(P1) 翻(P2) 覆(P5)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年級字:卵(P2) 覆(P5) 鳥(P1) 飛(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人之無良,舍其舊而新是謀,卒之卵覆而鳥亦飛,天之所報亦慘矣!”
年級字:器(P2) 滿(P2) 將(P3) 覆(P5)
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同“器滿則覆”。
年級字:蹈(P3) 襲(P5) 覆(P5) 轍(P0)
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宋史·米芾傳》:“芾爲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軋轍。”
年級字:折(P2) 鼎(P5) 覆(P5)
《南史·張弘策傳》:“祏怯而無斷,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年級字:器(P2) 滿(P2) 則(P3) 覆(P5)
容器滿溢,則將傾覆。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亦作“器滿將覆”。
年級字:覆(P5) 車(P1) 之(P2) 軌(P5)
漢·陳忠《清盜源疏》:“今公克平禍亂,安國定家,故復因前傾敗之法,尋中間覆車之軌,卻冀長存,非所敢聞。”
年級字:天(P1) 翻(P2) 地(P1) 覆(P5)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年級字:覆(P5) 去(P1) 翻(P2) 來(P1)
宋·趙長卿《減字木蘭花》詞:“終宵無寐。覆去翻來真個是。屈指歸期。”
年級字:前(P1) 覆(P5) 後(P1) 戒(P3)
年級字:翻(P2) 覆(P5) 無(P2) 常(P1)
南朝·樑·吳均《行路難》:“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爲女何必粗。”
年級字:翻(P2) 雲(P1) 覆(P5) 雨(P1)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年級字:列(P2) 功(P1) 覆(P5) 過(P1)
東漢·班固《漢書·陳湯傳》:“言威武勤勞則大於方叔、吉甫,列功覆過則優於齊桓、貳師。”
年級字:地(P1) 覆(P5) 天(P1) 翻(P2)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年級字:鳥(P1) 覆(P5) 危(P3) 巢(P4)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年級字:折(P2) 足(P1) 覆(P5)
《易·繫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後漢書·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守善,餘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兇。”
年級字:覆(P5) 巢(P4) 無(P2) 完(P1) 卵(P2)
覆:翻倒。翻倒的鳥窩裏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倖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倖存。
《戰國策·趙策四》:“臣聞之:有覆巢毀卵而鳳皇不翔,刳胎焚夭碢騏驎不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年級字:翻(P2) 手(P1) 雲(P1) 覆(P5) 手(P1) 雨(P1)
語出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shuǐ kě zài zhōu yì kě fù zhōu
年級字:水(P1) 可(P1) 載(P3) 舟(P2) ,(P1) 亦(P2) 可(P1) 覆(P5) 舟(P2)
《後漢書·皇甫規傳》注引《孔子家語》:“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
shuǐ zé zài zhōu shuǐ zé fù zhōu
年級字:水(P1) 則(P3) 載(P3) 舟(P2) ,(P1) 水(P1) 則(P3) 覆(P5) 舟(P2)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fān shǒu wéi yún fù shǒu wéi yǔ
年級字:翻(P2) 手(P1) 爲(P2) 雲(P1) ,(P1) 覆(P5) 手(P1) 爲(P2) 雨(P1)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