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裾 」
qún jū
年級字:裙(P3)
詞性:名詞
1.裙子;裙幅。
例:唐常建《古興》詩:“石榴裙裾蛺蝶飛,見人不語顰蛾眉。” 曹禺《日出》第一幕:“她穿著極講究的晚禮服,顏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雲彩。”
2.借指婦女。
例:宋週煇《清波雜誌》卷九:“士大夫暱裙裾之樂,顧侍巾櫛輩,得之惟艱。”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薛濤》:“其所作詩,稍欺良匠,詞意不苟,情盡筆墨,翰苑崇高,輙能攀附。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異物。” 清徐士鸞《宋艷·駁辨》:“苦節臞儒,晚悟裙裾之樂。”
年級字:溫(P2) 生(P1) 絕(P4)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溫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
年級字:曳(P4) 王(P1) 門(P1)
漢·鄒陽《上吳王書》:“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
年級字:馬(P1) 牛(P1) 襟(P5)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
年級字:襟(P5) 馬(P1) 牛(P1)
語出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年級字:牛(P1) 馬(P1) 襟(P5)
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三折:“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教人道這喬男女,則是些牛馬襟裾。”
年級字:馬(P1) 襟(P5) 牛(P1)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年級字:絕(P4) 而(P1) 去(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溫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