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號 」
刷新
繁體:號
國語:hào
粵語:hou6
簡體:号
筆畫:13
部首:虍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倉頡:RSYPN
年級:2
  異體字:  譹、虠、諕、号、嚎

校正
hào kū

年級字:號(P2) 哭(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號泣悲啼痛哭

反義詞:
飲泣

釋義:
    痛哭。
    例:《史記·循吏列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及王氏卒……時柩在殯而西鄰失火,風勢甚猛, 殷夫婦叩殯號哭,火遂滅。” 宋司馬光《論橫山疏》:“及經沙磧,飢渴死者什七八,白骨蔽野,號哭滿道,長老至今言之,猶歔欷酸鼻。”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六章:“ 大雷和金鱷兩個也在號哭的人堆裡鑽來鑽去。”
校正
hào fáng

年級字:號(P2) 房(P1)

詞性:名詞

釋義:
    1.明代稱貢院的號子

    2.舊時官署的傳達室或司閽。俗稱號房

校正
hào pào

年級字: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軍中用來傳達信息的火砲。喻為表明事件即將發生的信號。
    例:《水滸傳》第四七回:“只聽得祝家莊里一箇號砲,直飛起半天裡去。”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須設立號砲、號燈,方能一傳既至。” 清魏源《籌海篇》下:“然有一宜防者,則曰飛礮,非謂懸桅上之號礮,而謂仰空墮彈之炸礮也。 ” 鄒韜奮《堅持抗戰與積極辦法》:“自'八·一三'全面抗戰的號砲發出之後,有兩件令人興奮而於中國抗戰非常有利的事實是很顯著的。” 茅盾《子夜》十四:“絲廠總同盟罷工是共產黨七月全國總暴動計劃裡的一項,是一個號砲呀!”
校正
míng hào

年級字:名(P2)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1.名稱;名目

    2.名聲

校正
wǔ hào

年級字:五(P1) 號(P2)

釋義:
    1. 指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五種稱號。
校正
xíng hào

年級字:型(P3) 號(P2)

釋義:
    指機械等的性能、規格、大小
校正
chēng hào

年級字:稱(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名稱稱呼稱謂

釋義:
    名稱、尊稱、頭銜、榮譽, 名號, 名目。
校正
shāng hào

年級字:商(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商鋪店肆商店店鋪市肆

釋義:
    商店。
校正
yǐn hào

年級字:引(P2)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 」標點符號之一,用作引述一段說話。
校正
zì hào

年級字:自(P1)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自稱

釋義:
    自己給予自己一個別名或別號。
校正
hào lìng

年級字:號(P2) 令(P2)

詞性:動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下令召喚號召命令敕令

關鍵含義:
發號施令。

應用例子:
號令天下。

釋義:
    號: 吹起號角聲,徵召軍民。號召,發布命令。
    令: 令旗、命令。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第一○○回》:「既令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

    《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

校正
qí hào

年級字:旗(P3)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旌旗旗子旗幟

釋義:
    標明軍隊名稱或將領姓氏的旗子,現用來比喻某種名義。
校正
chuī hào

年級字:吹(P1) 號(P2)

詞性:動詞

釋義:
    吹響(樂器、號角等)。
校正
Hào chē

年級字:號(P2) 車(P1)

詞性:副詞

釋義:
    車的編號,號碼。
校正
hào mǎ

年級字:號(P2) 碼(P3)

詞性:名詞

釋義:
    記數標號的字。
校正
liù hào

年級字:六(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古代對三種神只和三種祭品各有美稱,合稱“六號”。
校正
hào lóu

年級字:號(P2) 樓(P2)

詞性:數詞

釋義:
    樓宇號碼。
校正
shí hào

年級字:十(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1. 十種號令。
    《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縱三權,施四教,發五機,設六行,論七數,守八應,審九器,章十號,故能全勝大勝。”

    2. 佛的十種名號。即: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南朝梁沉約《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受三遠十號之尊崇,建四辨八聲之妙極。”《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 “位超十地,果滿三祗,十號將圓,一生成道。”參閱《大智度論》卷四。

校正
fā hào

年級字:發(P1) 號(P2)

詞性:動詞

釋義:
    發出號令
校正
chénghào

年級字:乘(P2) 號(P2)

釋義:
    用以表示乘法運算的符號“×”。
校正
Hào yuàn

年級字:號(P2) 院(P1)

詞性:副詞

釋義:
    院庭,院子的號碼。
校正
hào zi

年級字:號(P2) 子(P1)

詞性:名詞

釋義:
    勞動時大夥一起唱的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以統一步調減輕疲勞;標誌,記號。
校正
zì hao

年級字:字(P1)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商標

釋義:
    商店的名稱或招牌;以文字作為編次的符號。
校正
guó hào

年級字:國(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一國的稱號,如漢、唐、宋、元、明、清等。
校正
biān hào

年級字:編(P3) 號(P2)

詞性:名詞名詞

釋義:
    1.排列序號。
    2.編定的序號。
校正
fú hào

年級字:符(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標誌標記

釋義:
    1.印記;標號
    2.用於區分某種特徵的標識
校正
guā hào

年級字:括(P3) 號(P2)

詞性:名詞名詞

釋義:
    在數學中用的符號,有括弧( )和〔 〕兩種,代表計算的優先次序。
    在書寫文章中也加上了括線「 」,在句子中作補充或註釋之用。
校正
jù hào

年級字:句(P2)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用來標示陳述句的結束的標點符號--中文用。 ,外文用.
校正
shēng hào

年級字:聲(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發聲的信號
校正
yín hào

年級字:銀(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錢莊

釋義:
    舊時規模較大的錢莊。
校正

年級字:綽(P5) 號(P2)

釋義:
    外號
校正
háo táo

年級字: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1.啼哭呼喊;放聲大哭

    2.指大哭聲

校正
dài hào

年級字:代(P2)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代替正式名稱的別名,編號或字母。
校正
dà hào

年級字:大(P1) 號(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小號

釋義:
    1. 軍號或薩克號系的大型低音銅管樂器

    2. 對他人字號的敬稱

    3. 帝王的號令

    4. 國號,帝號

校正
hū háo

年級字:呼(P2) 號(P2)

詞性:動詞

釋義:
    1.哭叫。
    2.通信台 [站] 之間互相聯絡時使用的稱呼。分為通報呼號和通話呼號。
    3.權威機構給無線電台和電視台規定的識別字母,有時包括數字。
校正
sān hào

年級字:三(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第三。
校正
jūn hào

年級字:軍(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號角

釋義:
    1.軍中的職銜

    2.軍隊的番號

校正
kǒu hào

年級字:口(P1) 號(P2)

釋義:
    1. 古詩標題用語。表示隨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風雨口號》、《口號吳王美人半醉》等

    2. 頌詩的一種。多指獻給皇帝的頌詩

    3. 口令,口頭暗號

    4. 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

    5. 指打油詩、順口溜或俗諺之類


校正
tóu hào

年級字:頭(P1)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頭等

釋義:
    1.質量最好的

    2.第一號;最大號

校正
āi háo

年級字:哀(P4)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悲嘆悲啼悲泣

反義詞:
歡呼

釋義:
    1.因悲傷而呼號痛哭

    2.指獸類悲啼

校正
bìng hào

年級字:病(P2)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部隊、學校、機關等集體中的病人。
校正
àn hào

年級字:暗(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信號 暗記 記號

反義詞:
明碼

釋義:
    某一社團、學會或一組織成員之間約定的相認時所用的語言或動作
校正
wài hào

年級字:外(P1)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綽號混名花名

反義詞:
本名

釋義:
    根據人的特徵給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大都含有親昵、憎惡或嘲弄的意味。
校正
hào chēng

年級字:號(P2) 稱(P2)

詞性:動詞

釋義:
    (1) 以某名著稱
    例:四川號稱天府之國。
    (2) 宣稱,揚言例:號稱五十萬大軍。
校正
pái hào

年級字:牌(P3)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商店的字號。
校正
xìn hào

年級字:信(P1) 號(P2)

近義詞:
暗號

釋義:
    1. 用來傳遞消息或命令的光、電波、聲音、動作等的統稱。參見“ 信號彈 ”、“ 信號燈 ”。
    2. 比喻某種現象行將出現的預兆。
校正
bō hào

年級字:撥(P4) 號(P2)

詞性:動詞

釋義:
    1.打電話時的轉動號碼盤。
    2.撥動電話號碼盤。
校正
guà hào

年級字:掛(P2)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登記

釋義:
    領取號碼以按次序進行所要進行的事項

    重要信件和印刷品付郵時由郵電局登記編號、給收據,叫掛號

校正
hào zhào

年級字:號(P2) 召(P2)

近義詞:
號令呼籲

釋義: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出召喚,使其完成預完的任務
校正
Jiǔ hào

年級字:九(P1) 號(P2)

詞性:數詞

釋義:
    第九,排第九名。
校正
tàn hào

年級字:嘆(P3)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標點符號的一種,形式為“!”,一般出現在感歎句中。
校正
xiǎo hào

年級字:小(P1) 號(P2)

反義詞:
大號

釋義:
    1.一種管樂器,由一根通常帶一個或兩個彎的長圓筒形金屬管構成,管的終端呈喇叭形,演奏者用嘴唇抵住杯形

    2.關押要犯的小牢房

    3.同類商品、物品中較小的型號

    4.舊時商人謙稱自己的店鋪

校正
hào bīng

年級字:號(P2) 兵(P3)

詞性:名詞

釋義:
    軍隊高職司吹號的人員。
    例:巴金《新生·五月十九日》:“一群號兵在涼亭裡掙紅了臉吹著銅的號角,吹出不和諧的聲音。” 張天翼《最後列車》:“'集合!'團長叫。號兵迎著風吹集合號。”
校正
jì hào

年級字:記(P1)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暗記 標幟 標誌 標記 標識

釋義:
    能引起注意、易於記憶辨識的標記
    例:得了幾次對他不好的遲到記號
校正
hào yīn

年級字:號(P2) 音(P1)

詞性:名詞

釋義:
    把聲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併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校正
chuò hào

年級字:綽(P5) 號(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外號 混名 花名 諢名

釋義:
    綽號,又稱外號、諢號、在部分中國方言中綽號等同於花名,綽號又可以細分為兩種(1)善意的暱稱是指綽號無侮辱性是平常親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稱謂,更加體現出親暱、親密的感情。 (2)惡意的侮辱性綽號,是指綽號具侮辱性,給別人起侮辱性綽號,喊別人侮辱性綽號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會引起被喊綽號者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