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雲(P1) 蒸(P4) 霧(P3) 集(P3)
宋·李綱《用人才以激士風札子》:“天下之士,雲蒸霧集,人材可謂衆多矣。”宋·陳亮《論開誠之道》:“故天下雄偉英豪之士,聲從響應,雲蒸霧集。”
年級字:哀(P4) 梨(P2) 蒸(P4) 食(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食不?’”
年級字:上(P1) 蒸(P4) 下(P1) 報(P2)
年級字:霧(P3) 涌(P3) 雲(P1) 蒸(P4)
南朝·樑·劉孝標《廣絕交論》:“故絪緼相感,霧涌雲蒸。”元·王王惲《遊泰山雜詩》之六:“綰茁元氣同滄海,霧涌雲蒸一水山。”
年級字:蒸(P4) 沙(P2) 爲(P2) 飯(P1)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同“蒸沙成飯”。
明·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出:“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爲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年級字:霞(P3) 蔚(P4) 雲(P1) 蒸(P4)
年級字:蒸(P4) 沙(P2) 成(P1) 飯(P1)
《楞嚴經》:“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千百劫,只名熱沙。”
年級字:雲(P1) 蒸(P4) 龍(P2) 變(P2)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論》:“[魏豹、彭越]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
年級字:蒸(P4) 蒸(P4) 日(P1) 上(P1)
年級字:風(P1) 起(P1) 雲(P1) 蒸(P4)
《史記·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
年級字:雲(P1) 蒸(P4) 霞(P3) 蔚(P4)
蒸:上升;蔚:聚集。象雲霞升騰聚集起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年級字:虎(P1) 變(P2) 龍(P2) 蒸(P4)
明·湯顯祖《紫釵記·節鎮還朝》:“君侯膺歸袞之期,賤子附遷鶯着役。風期未遠,存問非遙。虎變龍蒸,風雲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