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長城 」
刷新

校正
wàn lǐ cháng chéng

年級字:萬(P2) 里(P1) 長(P1) 城(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長城

釋義:
    長城是中國古代在14世紀為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侵襲而建設的圍城,長城東西綿延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各類長城遺存地段共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有185處。

    長城是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等。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包含有八達嶺長城、山海關、嘉峪關3個區域,共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英文名稱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法文名稱 - La Grande Muraille de Chine

書籍或典故來源: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