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菽(P6+) 水(P1) 承(P4) 歡(P1)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飲食;承歡: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年級字:不(P1) 辨(P5) 菽(P6+) 麥(P2)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
年級字:智(P3) 昏(P3) 菽(P6+) 麥(P2)
南朝·樑·劉孝標《辯命論》:“朝秀晨終,龜鶴千歲,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年級字:不(P1) 辨(P5) 菽(P6+) 粟(P0)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清·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年級字:不(P1) 辯(P3) 菽(P6+) 麥(P2)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晉·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
年級字:布(P1) 帛(P0) 菽(P6+) 粟(P0)
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宋史·程頤傳》:“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年級字:飲(P2) 水(P1) 啜(P1) 菽(P6+)
《荀子·天論》:“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禮記·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年級字:啜(P1) 菽(P6+) 飲(P2) 水(P1)
啜:吃;菽:豆類。餓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荀子·天論》:“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禮記·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年級字:飲(P2) 水(P1) 食(P1) 菽(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