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莠 」
年級字:良(P1) 不(P1) 一(P1)
莠:狗尾草,很象穀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分。同“良莠不齊”。
《清史稿·覺羅滿保傳》:“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爲業,良莠不一。”
年級字:良(P1) 淆(P5) 雜(P3)
淆:混淆。雜:混雜。好壞混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壞人難以區分。亦作“良莠混雜”
年級字:良(P1) 不(P1) 分(P2)
莠:狗尾草,很象穀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年級字:良(P1) 不(P1) 齊(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莠:狗尾草,很象穀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年級字:不(P1) 不(P1)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