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年級字:草(P1)
詞性:名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從「艸」,從「早」,櫟樹的果實。古書多借「草」為「艸」,表示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指莖身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 青草、綠草、花草、草木、野草、 水草、海草、芧草、稻草。
田野、荒野:草澤、草莽、草原、草坪、草叢。
用草做成的物件: 草帽、草鞋、草蓆、稻草人。
用草舖搭成的房子或謙稱自己的住所: 草堂、草蘆、 草棚、 草房。
隨便、不認真: 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漢字的其中一種格式: 草書、草體。
初步文件: 起草、草擬、草圖、草案、草創、草約。
皮革做的毛衣: 皮草。
中藥: 草藥。
【姓氏】漢代:草中。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是歲大旱,野無草。」
《商君書.墾令》:「農不敗而有餘日,則草必墾矣。」
《漢書.卷三○.藝文志》:「蕭何草律,亦著其法。」
《晉書.卷八三.江逌傳》:「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清.鄭板橋〈清季野聞〉:「板橋卻之不得,亦草『難得糊塗』,付之。」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齣:「草辦妝奩,粗陳筵席。」
Yòng cǎo
Pò cǎo
cǎo yào
cǎo fáng
wēn cǎo
cǎo yuán
cǎo xí
Cǎo zhōng
cǎo gǎo
年級字:草(P1) 稿(P4)
詞性:名詞
初稿,
原稿,
底稿,
稿本定稿1.亦作“ 草稾 ”。初擬的文稿或畫稿等。2.喻指念頭,主意
cǎo cóng
cǎo shuài
zhū cǎo
yān cǎo
年級字:煙(P2) 草(P1)
詞性:名詞
香烟1. 香烟。2. 一種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具有卵圓形倒披針形葉片和由管狀白色粉紅花組成的圓錐花序。
Luàn cǎo
年級字:亂(P2) 草(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戶外野生雜草。
2.亂草,別名:碎米知風草,拉丁文名:Eragrostis japonica (Thunb.) Trin.禾本科、畫眉草屬 一年生。稈直立或膝曲叢生,葉鞘一般比節間長,松裹莖,無毛;葉舌千膜質,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長圓形,整個花序常超過植株一半以上,分枝纖細,簇生或輪生,腋間無毛。成熟後紫色,自小穗軸由上而下的逐節斷落;穎近等長,廣橢圓形,先端鈍,脊上疏生短纖毛。穎果棕紅色並透明,卵圓形,花果期6-11月。
gē cǎo
cǎo lǜ
gān cǎo
年級字:甘(P2) 草(P1)
詞性:名詞
一種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Glycyrrhiza uralensis )。這種植物的根和根狀莖用作中藥。補脾和胃,緩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
cǎo yuán
kū cǎo
cǎo dì
cǎo zhǐ
gān cǎo
年級字:幹(P2) 草(P1)
詞性:名詞
青草曬乾(或風乾)水分的枯草;準備收入乾草棚的草;特指割下並曬乾作飼料用的各種草本植物,有時包括草籽和其他飼料(如豆科植物)
lǜ cǎo
shuǐ cǎo
年級字:水(P1) 草(P1)
詞性:名詞
1.幾種禾草或禾草狀植物中的一種,繁盛生長在潮濕地方的2.任何漂浮水面或沉底的水生植物
dǎ cǎo
年級字:打(P1) 草(P1)
詞性:動詞
撥打草叢。
如果加上兩字,組成“打草驚蛇”,就解釋為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打草驚蛇,三十六計之一,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踪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以免驚動對方,使之有所防範。
qǐ cǎo
bǎi cǎo
cǎo mào
cǎo shéng
年級字:草(P1) 繩(P2)
詞性:名詞
草繩又叫稻草繩,是一種以稻草秸稈為原料,經過專用的草繩機加工而成的草製品。
chái cǎo
cǎo liào
年級字:草(P1) 料(P2)
詞性:名詞
家畜的植物性食料,包括青料與幹料、莖葉與穀粒等;謙稱自己的淺薄福分,壽命。
zá cǎo
cǎo cǎo
hāo cǎo
年級字:草(P1)
詞性:名詞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數種。
例:三國魏曹丕《陌上桑》詩:“寢蒿草,蔭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 明袁宏道《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 楊朔《海市》:“那是一片墳墓,高高低低,墳頭上長滿蒿草。”
liáo cǎo
cǎo péng
年級字:草(P1) 棚(P3)
詞性:名詞
指草蓋的簡陋住屋。
魯迅《<二心集>序言》:“蝸牛廬者,是三國時所謂'隱逸'的焦先曾經居住的那樣的草窠,大約和現在江北窮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過還要小。 ” 茅盾《子夜》十三:“那就好極了!可是今晚上只要二十個,到工人們住家草棚那一帶走走。
huā cǎo
cǎo wū
Cǎo dòng
年級字:草(P1) 動(P1)
詞性:形容詞
用於:風吹草動。
風稍一吹,草就搖晃。比喻微小的變動。
cǎo àn
fāng cǎo
年級字:芳(P2) 草(P1)
詞性:名詞,代詞
1.香草。
例:漢班固《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蜀。” 後蜀毛熙震《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沉鯨《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
例:《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劉攽《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yě cǎo
年級字:野(P2) 草(P1)
詞性:名詞
地面生長的摻進植物,耕作中通常傷害作物或損害地方的外貌、經濟方面無用的植物。
cǎo mù
年級字:草(P1) 木(P1)
詞性:名詞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之陽有盤谷, 盤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劉基《<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
《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比喻卑賤。多用3.作自謙之詞。
唐陳子昂《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蘇軾《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4.沒有感情的。在“草木”前面加上“人非”,成為四字詞語“人非草木”。
意謂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
Cǎogēn
年級字:草(P1) 根(P1)
詞性:名詞
“草根”(cǎo gēn)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認為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這層含義和意識形態聯繫緊密一些。人們平常說到的一些民間組織,非政府組織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階層”。有學者就把非政府組織(也稱為非官方組織,即NGO)稱作草根性人民組織,所以“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大眾文化等等。但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文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其抽象意義遠大於其字面含義。另一種含義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
cǎo biān
年級字:草(P1) 編(P3)
詞性:名詞
草編,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手工藝品。是利用各地所產的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生活用品,如提籃、果盒、杯套、盆墊、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種彩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編好後加印裝飾紋樣。既經濟實用,又美觀大方。
dào cǎo
cǎo méi
年級字:草(P1) 莓(P2)
詞性:名詞
從草莓屬植物中生長的多汁可食的、通常為紅色的果實。
máo cǎo
年級字:茅(P3) 草(P1)
詞性:名詞
草名,即白茅。各種可用於或適於蓋茅屋屋頂的常見高杆粗禾草的泛稱。禾本科,多年生草本
cǎo duǒ
年級字:草(P1)
詞性:名詞
存放草類(如穀類植物、稻草或乾草)的露天的長垛或長堆,並經常覆以茅草頂用以防潮
cǎo huā
年級字:草(P1) 花(P1)
詞性:名詞
美化環境常用的一種,其莖幹質地柔軟,木質部不發達。草花組合盆栽是流行的花卉應用,強調組合設計,被稱為“活的花藝”,草花品種較多,色彩很多,在很大程度上能滿足植物造景中色彩變化的要求,草花株型低矮,對土壤的生長條件要求較小,是植物快速造景中的最佳資料。
yào cǎo
cǎo chǎng
xiǎo cǎo
年級字:小(P1) 草(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草本植物。
小: 形狀細小、面積大小、高度矮小、長度短小。
草: 草本植物,指莖身比較柔軟的植物,花草、野草。
長在泥土的短小的草。
cǎo xié
cǎo pí
qīng cǎo
年級字:青(P1) 草(P1)
詞性:名詞
乾草為食草動物提供食物的綠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葉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燈心草科等單子葉植物組成,往往與雙子葉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cǎo píng
年級字:草(P1) 坪(P2)
平坦的草地。今多指園林中用人工鋪植草皮或播種草子培養形成的整片綠色地面
cǎo wèi
年級字:三(P1) 顧(P3) 草(P1) 廬(P0)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比喻以謙恭的心和行為邀請優秀人才加入團隊一起。
劉備爲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後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同“草廬三顧”。
年級字:草(P1) 除(P2) 根(P1)
語出《左傳·隱公六年》:“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年級字:招(P2) 風(P1) 惹(P3) 草(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四回:“你只會怨我顧前不顧後,你怎麼不怨寶玉外頭招風惹草的呢?”
年級字:惹(P3) 草(P1) 花(P1)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鏡臺兒邊惹草拈花。”
年級字:風(P1) 行(P1) 草(P1) 偃(P0)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年級字:寸(P1) 草(P1) 不(P1) 生(P1)
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願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年級字:依(P2) 草(P1) 附(P2) 木(P1)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後比喻憑藉他人勢力,爲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五代·王周《巫廟》詩:“日既恃威福,歲久爲精靈,依草與附木,誣詭殊不經。”
年級字:迷(P2) 花(P1) 沾(P3) 草(P1)
明·孟稱舜《嬌紅記·雙逝》:“休只爲迷花沾草,斷送了美身軀。”
年級字:草(P1) 木(P1) 知(P1) 威(P3)
《新唐書·張萬福傳》:“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
年級字:草(P1) 禽(P5)
薙:除草;狝:殺。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年級字:風(P1) 吹(P1) 草(P1) 動(P1)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偷蹤竊道,飲氣吐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年級字:瑤(P0) 草(P1) 琪(P1) 花(P1)
①仙境裏的花草。②珍貴奇異的花草。亦作“瑤草琪葩”。
年級字:撥(P4) 草(P1) 尋(P3) 蛇(P4)
現今懼太后梗阻新改,你反~,撩起太后那邊,好不誤事!(《晚清文學叢鈔·大馬扁》第十二回)
年級字:承(P4) 星(P1) 履(P6) 草(P1)
晉·葛洪《<抱朴子>自敘》:“飢寒困瘁,躬執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疇襲。”
年級字:屯(P6+) 糧(P2) 積(P3) 草(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
年級字:十(P1) 步(P1) 芳(P2) 草(P1)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年級字:花(P1) 惹(P3) 草(P1)
元·楊立齋《哨遍》:“三國志無過說些戰伐,也不希吒,終少些團香弄玉,惹草粘花。”
年級字:寸(P1) 草(P1) 不(P1) 留(P2)
宋·樓鑰《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年級字:草(P1) 菅(P0) 人(P1) 命(P3)
詞性:形容詞
三國成語比喻輕視人命,濫殺無辜。
草: 花草、草木。
菅: 一種野草。
人: 人類、人生。
命: 生命、壽命。
生命不如禾草。
語本《大戴禮記.保傅》:「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況且內中有人到過雲南,曉得那裡官府待百姓的暴虐,……這些話說說,也教官府聽見,怕人家不服,不至依然草菅人命。」
年級字:牆(P2) 花(P1) 路(P1) 草(P1)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同“牆花路柳”。
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牆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雲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牆花路草。”
年級字:風(P1) 燭(P4) 草(P1) 露(P2)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幹。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
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年級字:驚(P2) 蛇(P4) 入(P1) 草(P1)
年級字:草(P1) 廬(P0) 三(P1) 顧(P3)
顧:拜訪。劉備爲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後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年級字:草(P1) 木(P1) 愚(P3) 夫(P2)
舊時農民的謙稱。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麼天時人事。”
年級字:草(P1) 木(P1) 皆(P3) 兵(P3)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年級字:草(P1) 頭(P1) 天(P1) 子(P1)
江東老蟫《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三三兩兩逃入山間,相聚爲盜。蛇無頭而不行,就有了個草頭天子出來。他姓範名汝爲,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年級字:積(P3) 草(P1) 屯(P6+) 糧(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五回:“立豎招軍旗號,買馬招軍,積草屯糧。”
年級字:黃(P1) 冠(P5) 草(P1) 服(P1)
年級字:草(P1) 除(P2) 根(P1)
翦:“剪”的異體字,割斷。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北齊·魏收《爲侯景叛移樑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年級字:化(P1) 若(P3) 偃(P0) 草(P1)
語出《論語·顏淵》:“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年級字:打(P1) 草(P1) 驚(P2) 蛇(P4)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四:“打草驚蛇,乃南唐王魯爲當塗令,日營資產,部人訴主簿貪污,魯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年級字:風(P1) 兵(P3) 草(P1) 甲(P1)
《水滸傳》第九五回:“況我兵驚恐,凡杯蛇鬼車,風兵草甲,無往非撼志之物。”
年級字:本(P2) 草(P1) 綱(P4) 目(P1)
詞性:名詞
由明李時珍撰,歷時近三十年,共五十二卷的中國醫學藥物的書。
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附圖千餘幅,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法、產地、形態、炮製等,並載附方萬餘。
有英、法、日、韓、德文等譯本。
年級字:惹(P3) 草(P1) 沾(P3) 花(P1)
明·汪廷訥《獅吼記·奇妒》:“我非無斬釘截鐵剛方氣,都只爲惹草沾花放蕩情。”
年級字:草(P1) 衣(P1) 木(P1) 食(P1)
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這出家人,無過草衣木食,幹受辛苦,有什麼受用快活處。”
年級字:豐(P3) 草(P1) 長(P1) 林(P1)
唐·杜甫《進三大禮賦表》:“臣生長陛下純樸之俗,行四十載矣。與麋鹿同羣而處,浪跡於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矣。”
年級字:霜(P3) 行(P1) 草(P1) 宿(P3)
年級字:沾(P3) 風(P1) 惹(P3) 草(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幾個奸詐浮浪子弟,晙見了武大這個老婆,打扮油樣,沾風惹草,被這幹人在街上,撒謎語,往來嘲戲。”
年級字:草(P1) 蛇(P4) 灰(P2) 線(P2)
《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採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於不言,細入無間。”
年級字:膚(P3) 皮(P1) 潦(P0) 草(P1)
年級字:草(P1) 木(P1) 俱(P6) 朽(P4)
象草木一樣死去,世人並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後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年級字:落(P2) 草(P1) 爲(P2) 寇(P0)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三折:“某今在這宜秋山虎頭寨,落草爲寇,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年級字:草(P1) 長(P1) 鶯(P4) 飛(P1)
南朝·樑·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年級字:風(P1) 行(P1) 草(P1) 從(P1)
《後漢書·郎顗傳》:“故《周南》之德,《關雎》政本。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
年級字:橫(P2) 草(P1) 之(P2) 功(P1)
橫草:把草踩倒。如同將草踩倒的那樣功勞。比喻輕微的功勞。
年級字:餐(P3) 風(P1) 宿(P3) 草(P1)
《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木蘭可憐父親多病,扮女爲勇,代父其役……餐風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年級字:打(P1) 草(P1) 蛇(P4) 驚(P2)
打草驚了草裏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四衆圍觀,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年級字:飯(P1) 茹(P0) 草(P1)
飯、茹:吃;糗:乾糧;草:指野菜。吃的是乾糧、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孟子·盡心上》:“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
年級字:草(P1) 船(P2) 借(P1) 箭(P2)
年級字:奇(P2) 花(P1) 異(P3) 草(P1)
年級字:銅(P2) 駝(P5) 草(P1) 莽(P5)
年級字:鞠(P3) 爲(P2) 茂(P4) 草(P1)
年級字:草(P1) 靡(P0) 風(P1) 行(P1)
年級字:芝(P2) 草(P1) 無(P2) 根(P1)
年級字:黃(P1) 冠(P5) 草(P1) 履(P6)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年級字:野(P2) 草(P1) 閒(P3) 花(P1)
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爲交友,野草閒花作近鄰。”
年級字:草(P1) 滿(P2)
《隋書·劉曠傳》:“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繫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庭可張羅。”
年級字:糧(P2) 多(P1) 草(P1) 廣(P2)
明·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一折:“俺這蒲州,地方寬闊,糧多草廣,軍民好漢,我何不起兵播亂。”
年級字:人(P1) 非(P2) 草(P1) 木(P1)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爲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同“人非木石”。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衆人道:‘上覆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年級字:銜(P6) 環(P2) 結(P1) 草(P1)
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裏銜着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年級字:倚(P5) 草(P1) 附(P2) 木(P1)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指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
年級字:粘(P4) 花(P1) 惹(P3) 草(P1)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元·商衜《一枝花·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年級字:寸(P1) 草(P1) 銜(P6) 結(P1)
年級字:草(P1) 草(P1) 了(P1) 事(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草草:形容草率、馬虎;了:辦完,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實錄》:「陳文端請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務於詳備,一志多至四五十萬餘言。未幾,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年級字:綠(P1) 草(P1) 如(P2) 茵(P0)
綠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年級字:視(P1) 如(P2) 草(P1)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極端輕視。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年級字:春(P1) 暉(P5) 寸(P1) 草(P1)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年級字:十(P1) 步(P1) 香(P1) 草(P1)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年級字:魏(P0) 顆(P2) 結(P1) 草(P1)
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後與秦將杜回戰於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餘是以報。’”見《左傳·宣公十五年》。
年級字:白(P1) 草(P1) 黃(P1) 雲(P1)
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雲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幷州。”
年級字:疾(P2) 風(P1) 勁(P3) 草(P1)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纔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年級字:草(P1) 行(P1) 露(P2) 宿(P3)
走在野草裏,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晉書·謝玄傳》:“聞內生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年級字:招(P2) 花(P1) 惹(P3) 草(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那一雙積年招花惹草,慣細風情的賊眼,不離這婦人身上。”
年級字:琪(P1) 花(P1) 瑤(P0) 草(P1)
琪、瑤:美玉。原爲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後也形容晶瑩美麗的花草。
王轂《夢仙謠》:“前程漸覺風光好,琪花片片粘瑤草。”
年級字:斬(P2) 草(P1) 除(P2) 根(P1)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左傳·隱公六年》:“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北齊·魏收《爲侯景叛移樑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年級字:風(P1) 馳(P5) 草(P1) 靡(P0)
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盩厔,所過諸縣及諸賊界,莫不風馳草靡,裹糧卷甲,唯命是從。”
年級字:浮(P3) 皮(P1) 潦(P0) 草(P1)
年級字:閒(P3) 花(P1) 草(P1)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閒花野草”。
年級字:寸(P1) 草(P1) 春(P1) 暉(P5)
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年級字:草(P1) 率(P3) 收(P1) 兵(P3)
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九:“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進行細緻的工作,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要‘草率收兵’。”
年級字:削(P3) 草(P1) 除(P2) 根(P1)
年級字:沾(P3) 花(P1) 惹(P3) 草(P1)
《花城》1981年第5期:“對了,說她是那種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確!”
年級字:藉(P6) 草(P1) 枕(P5) 塊(P2)
藉:墊襯。古時居父母之喪,坐臥在草墊上,枕着土塊。形容悲痛欲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賈珍賈蓉此時爲禮法所拘,不免在靈旁藉草枕塊,恨苦居喪。”
年級字:如(P2) 泣(P4) 草(P1)
宋·蘇洵《六國論》:“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年級字:鶯(P4) 飛(P1) 草(P1) 長(P1)
南朝·樑·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年級字:剪(P3) 草(P1) 除(P2) 根(P1)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左傳·隱公六年》:“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年級字:美(P1) 人(P1) 香(P1) 草(P1)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脩、美人,以譬於君。”
年級字:一(P1) 草(P1) 一(P1) 木(P1)
《後漢書·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爲災,秋一木華亦爲異。”
年級字:草(P1) 間(P1) 求(P2) 活(P1)
《晉書·周顗傳》:“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年級字:結(P1) 草(P1) 銜(P6) 環(P2)
《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年級字:香(P1) 草(P1) 美(P1) 人(P1)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脩、美人,以譬於君。”
年級字:草(P1) 率(P3) 將(P3) 事(P1)
葉聖陶《〈葉聖陶文集〉自序》:“雖說不願意十分撤爛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將事’產毛病總不能免。”
年級字:草(P1) 腹(P4) 菜(P1) 腸(P5)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於學問,草腹菜腸,對着衆位長者,也吟詩一首,萬望勿哂者。”
年級字:異(P3) 草(P1) 奇(P2) 花(P1)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白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鬆,奇花異草,駢闐堦砌。”
年級字:閒(P3) 花(P1) 野(P2) 草(P1)
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爲交友,野草閒花作近鄰。”
年級字:瑤(P0) 草(P1) 奇(P2) 花(P1)
年級字:撥(P4) 草(P1) 瞻(P0) 風(P1)
《五燈會元·雲巖晟禪法嗣·洞山良价禪師》:“潙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云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爲子之所重。’”
年級字:草(P1) 偃(P0) 風(P1) 行(P1)
年級字:草(P1) 人(P1) 命(P3)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裏間矣。”
年級字:風(P1) 行(P1) 草(P1) 靡(P0)
《南齊書·高帝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龍舉雲屬。”
年級字:草(P1) 率(P3) 從(P1) 事(P1)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新唐書本紀書法》:“歐公本紀,則不免草率從事,不能爲之諱也。明初修史時,即據其成文編入,不復彼此互訂,以歸畫一,亦可見其草率從事也。”
年級字:草(P1) 禽(P5)
薙:除草;獮:殺。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獮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年級字:天(P1) 造(P1) 草(P1) 昧(P6)
①指天地之始,萬物草創於混沌矇昧之中。②指草創之時。
年級字:殺(P4) 人(P1) 如(P2) 草(P1)
年級字:蔓(P6) 草(P1) 難(P2) 除(P2)
蔓草:蔓延生長的草。蔓生的草難於徹底剷除。比喻惡勢力一經滋長,就難於消滅。
《左傳·隱公元年》:“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年級字:草(P1) 創(P4) 未(P1) 就(P1)
草創:開始創辦或創立;就:完成。剛開始做,尚未完成。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年級字:草(P1) 木(P1) 蕭(P5) 疏(P3)
蕭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樹木都已枯萎凋謝。形容深秋景象。
《晉祠》:“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年級字:草(P1) 草(P1) 收(P1) 兵(P3)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緻,不慎重。
歐陽山《苦鬥》十七:“張發奎剛佔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麼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麼?”
年級字:長(P1) 林(P1) 豐(P3) 草(P1)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雖飾以金鑣、饗以嘉餚,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年級字:草(P1) 莽(P5) 英(P1) 雄(P1)
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五回:“昔劉邦以亭長而定漢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屬,多在草澤英雄。”
年級字:探(P3) 竿(P2) 影(P2) 草(P1)
探竿、影草、都是漁民使魚聚集後下網捕撈之法。佛教禪宗藉以喻啓發性的隨宜施教。
年級字:草(P1) 偃(P0) 風(P1) 從(P1)
年級字:三(P1) 顧(P3) 草(P1) 盧(P0)
詞性:動詞,形容詞
「三顧」- 三次拜訪。
「顧」- 光顧,關顧,含親自拜訪的意思。
「草盧」- 簡單的房子。
比喻具有非常有誠意地親自拜訪。
《三國演義》 的第37回。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共一百二十回。專注演說東漢末蜀、吳、魏三國的歷史故事,章回體小說。
記載自漢靈帝中平元年起,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止,凡九十七年。
作者: 明朝羅貫中。
年級字:瑤(P0) 草(P1) 琪(P1) 葩(P0)
仙境裏的花草。也指珍貴奇異的花草。同“瑤草琪花”。
年級字:不(P1) 棄(P4) 草(P1) 昧(P6)
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矇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年級字:枯(P2) 蓬(P4) 斷(P3) 草(P1)
乾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年級字:油(P2) 幹(P2) 燈(P1) 草(P1) 盡(P3)
鄒韜奮《〈萍蹤寄語初集〉弁言》:“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油幹燈草盡’,資本主義進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漸漸地崩潰,在目前‘油’雖還未‘幹’,‘燈草’雖還未‘盡’,但這樣下去,是朝着‘油幹燈草盡’的路線走去,這是很顯然的趨勢。”
年級字:疾(P2) 風(P1) 知(P1) 勁(P3) 草(P1)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纔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後漢書·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盡草。”
年級字:輕(P2) 塵(P2) 棲(P3) 弱(P3) 草(P1)
年級字:陳(P2) 年(P1) 中(P1) 草(P1) 藥(P2)
年級字:疾(P2) 風(P1) 彰(P6) 勁(P3) 草(P1)
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晉書·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屍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年級字:誰(P1) 言(P1) 寸(P1) 草(P1) 心(P1)
文言文字詞母愛的偉大,兒女的孝心
描寫母親關心兒子出行,細心用針線為兒子縫做衣服。
情景感動了兒子的孝心,期盼盡快向母親回報。
雅典娜e學園 : 《遊子吟》
https://athenaspace.com/site/writerApp/essayPreviewFirst.php?hwID=04181011400504060504100504&cmsLogin=
孟郊《遊子吟》【全文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漢族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遊子吟》是著名的代表作。
fēng shēng hè lì cǎo mù jiē bīng
年級字:風(P1) 聲(P1) 鶴(P2) 唳(P0) ,(P1) 草(P1) 木(P1) 皆(P3) 兵(P3)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bā gōng shān shàng cǎo mù jiē bīng
年級字:八(P1) 公(P1) 山(P1) 上(P1) ,(P1) 草(P1) 木(P1) 皆(P3) 兵(P3)
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年級字:兵(P3) 馬(P1) 未(P1) 動(P1) ,(P1) 糧(P2) 草(P1) 先(P2) 行(P1)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林佔財《森林中的遠征》:“他很同情地說道:‘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麼走這麼遠的路!”
bīng mǎ bù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年級字:兵(P3) 馬(P1) 不(P1) 動(P1) ,(P1) 糧(P2) 草(P1) 先(P2) 行(P1)
作戰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後泛指行動前須作好準備工作。
《南皮縣誌·風土誌下·歌謠》:“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年級字:一(P1) 年(P1) 被(P2) 蛇(P4) 咬(P2) ,(P1) 三(P1) 年(P1) 怕(P1) 草(P1) 索(P3)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後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shéi yán cùn cǎo xīn, bào dé sān chūnhuī
年級字:誰(P1) 言(P1) 寸(P1) 草(P1) 心(P1) ,(P1) 報(P2) 得(P1) 三(P1) 春(P1) 暉(P5)
文言文字詞母愛的偉大,兒女的孝心
描寫母親關心兒子出行,細心用針線為兒子縫做衣服。
情景感動了兒子的孝心,期盼盡快向母親回報。
雅典娜e學園 : 《遊子吟》
https://athenaspace.com/site/writerApp/essayPreviewFirst.php?hwID=04181011400504060504100504&cmsLogin=
孟郊《遊子吟》【全文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漢族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遊子吟》是著名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