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旱(P2) 苗(P1) 得(P1) 雨(P1)
將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場好雨。比喻在危難中得到援助。
《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
年級字:有(P1) 根(P1) 有(P1) 苗(P1)
《石點頭·郭挺之榜前認子》:“這事雖奇,卻還有根有苗,想得起來。”
年級字:口(P1) 是(P1) 心(P1) 苗(P1)
猶言爲心聲。言語是思想的反映,從一個人的話裏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氤氳篆煙嫋,昏慘剌銀燈照。玉漏迢迢,纔是初更報。暗覷清霄,盼夢裏他來到。卻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頻頻叫。”
年級字:拔(P4) 苗(P1) 助(P1) 長(P1)
《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年級字:苗(P1) 而(P1) 不(P1) 秀(P2)
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年級字:苗(P1) 助(P1) 長(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拔苗助長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年級字:見(P1) 世(P1) 生(P1) 苗(P1)
年級字:枯(P2) 苗(P1) 望(P2) 雨(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