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 」
刷新
繁體:腸
國語:cháng
粵語:coeng4
簡體:肠
筆畫:13
部首:月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倉頡:BAMH
年級:5
  異體字:  脹、肠、膓

校正
jī cháng

年級字:雞(P1) 腸(P5)

詞性:名詞

釋義:
    家雞的腸。
校正
qiān cháng

年級字:牽(P3) 腸(P5)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掛念。
校正
duàn cháng

年級字:斷(P3) 腸(P5)

詞性:動詞形容詞

釋義:
    1.割開或切斷腸子。形容極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時用以形容極度悲傷之情
    例:空斷腸兮思愔愔。 --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2.也有用以形容極度喜愛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牆頭馬上遙相顧,例:一見知君即斷腸。 --唐.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
校正
cháng fěn

年級字:腸(P5) 粉(P2)

詞性:名詞

釋義:
    腸粉是一種用米漿做的食物,做成的卷狀粉條,是廣東小食。按照不同的餡料,做出不同的腸粉,如牛肉腸、叉燒腸、豬膶腸、蝦米腸、鮮蝦腸等等。
校正
xiāng cháng

年級字:香(P1) 腸(P5)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臘腸

釋義:
    將濃重調味的細肉塊,填塞在動物小腸製成的腸衣或合成物料製成的膜衣內而成的食品
校正
cháng zi

年級字:腸(P5) 子(P1)

釋義:
    1.腸的通稱

    2.心地;心腸

校正
cháng zàng

年級字:腸(P5) 臟(P4)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釋義:
    腸的通稱

校正
gān cháng

年級字:肝(P4) 腸(P5)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1.是指肝和腸。
    2.比喻人的某種心緒。
校正
jī cháng

年級字:飢(P3) 腸(P5)

詞性:名詞

釋義:
    飢餓的肚子

校正
chóu cháng

年級字:愁(P3) 腸(P5)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愁苦的心情;鬱結愁悶的心緒。
校正
cháng wèi

年級字:腸(P5) 胃(P3)

詞性:名詞

釋義:
    1.腸與胃。
    例:《韓非子·解老》:“﹝人﹞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此病疽也,內發於腸胃之間。” 唐杜甫《雷》詩之三:“氣暍腸胃融,汗濕衣裳污。” 魯迅《書信集·致山本初枝》:“孩子的腸胃病雖已痊癒,但還磨人,影響工作。”
    2.借喻中樞要地,猶腹心。
    例:《戰國策·秦策二》:“夫取三晉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 齊以其腸胃予人,家強而不制,枝大而折榦,以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也。”《北齊書·文宣帝紀》:“ 關峴衿帶,跨躡蕭條,腸胃之地。”
校正
É cháng

年級字:鵝(P3) 腸(P5)

詞性:名詞

釋義:
    鵝的腸子。 可以用來炒一道菜。是潮州人都很喜歡吃的菜式。
校正
yáng cháng

年級字:羊(P1) 腸(P5)

詞性:名詞

釋義:
    1.喻指狹窄曲折的小路

    2.山名

校正
zhōng cháng

年級字:衷(P6) 腸(P5)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心曲衷曲

釋義:
    1.猶衷情。內心的感情

    2.內心,心中

校正
cháng guà

年級字:腸(P5) 掛(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牽腸掛肚:
    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校正
xīn cháng

年級字:心(P1) 腸(P5)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心地心性

釋義:
    心地。
校正
huí cháng

年級字:回(P1) 腸(P5)

詞性:名詞動詞

釋義:
    1.連接空腸和盲腸的一段小腸,形狀彎曲
    2.喻思慮憂愁盤旋於腦際,如腸之來回蠕動。
    例:九曲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