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 」
刷新
繁體:腳
國語:jiǎo
粵語:goek3
簡體:脚
HK EDB English : foot; base
筆畫:13
部首:月
字形結構:左右
字元部件:月, 谷, 卻, 卩
倉頡:BCRL
年級:2
  異體字:  脚

校正
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字形含義:
從「肉」,身體肌肉。從「卻」停止、撤去: 卻步、退卻。

本義:
脛: 小腿。

引伸義:
四肢: 手腳、赤腳、前腳、後腳、腳眼、腳跟。
身體移動的動態: 腳步、跺腳。
代表國家的足球名將: 國腳。

假借意:
器具的下端支架用作接觸地面: 椅腳、高腳椅、桌腳、四腳桌。
建築物或山脈的底部:牆腳、山腳。

應用例子:
【專名術語】 戲曲的劇本:腳本。
【專名術語】文章的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注腳。
【量詞】 踢一腳、踩一腳。
【廣東俗語】 有共同興趣的友人 : 飯腳、 麻雀腳 (打麻雀腳)。
【廣東俗語】 信差、跑腿: 駁腳。
【香港俗語】 香港風土皮膚病: 香港腳。

參考資料:
    《說文》:「脛也。从肉,卻聲。」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蘇軾詩〈虎跑泉〉:「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校正
jiǎo fū

年級字:腳(P2) 夫(P2)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夫役挑夫苦力搬運工人

關鍵含義:
專門為別人搬運物品的人或被人僱傭趕牲口的人。

本義:
腳 : 赤腳,支持身體的肢體。
夫 : 人。

參考資料: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解官督率著腳夫將銀鞘搬入店內。」
校正
luò jiǎo

年級字:落(P2) 腳(P2)

詞性:名詞動詞

釋義:
    1.在某地暫時停留
    例:找個地方落腳
    2.暫住
    例:在客店落腳
校正
kù jiǎo

年級字:褲(P3)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1.裤腿的最下端
    2.裤腿
校正
zhèn jiǎo

年級字:陣(P2) 腳(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陣地

釋義:
    1.指所擺的陣的最前方

    2.比喻鬥爭雙方的態勢

校正
jiǎo dǐ

年級字:腳(P2) 底(P2)

詞性:名詞

釋義:
    腳用來接觸地面的部分,即腳掌。
校正
jiǎo zhǐ

年級字:腳(P2) 趾(P5)

詞性:名詞

釋義:
    腳前端的分支
校正
chì jiǎo

年級字:赤(P3) 腳(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光著腳。
校正
Jiǎo xīn

年級字:腳(P2) 心(P1)

詞性:副詞

釋義:
    腳底中部分。
校正
wāi jiǎo

年級字:歪(P3) 腳(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腳偏斜,不正。
校正
jiǎo liào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套在囚犯脚腕上的刑具,是兩個鐵箍,中間用鐵鍊相連。
校正
duǎn jiǎo

年級字:短(P2) 腳(P2)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反義詞:
長腳

關鍵含義:
較短的腳。

釋義:
    「短」形狀: 長短、短小。
    「腳」走路用的肢體: 兩腳。
校正
jiǎo zhǎng

年級字:腳(P2) 掌(P3)

詞性:名詞

釋義:
    人直立時腳與地面接觸的部分。
校正
duò 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動詞

釋義:
    1.腳用力踏地;頓腳。
    2.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
校正
jiǎo biàn

年級字:腳(P2) 便(P2)

詞性:助詞

釋義:
    腳部就...
校正
xiàjiǎo

年級字:下(P1) 脚(P2)

釋義:
    放下脚 。
校正
Zuǒ jiǎo

年級字:左(P1) 腳(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左邊的腳,左下肢。
校正
niè jiǎo

年級字:躡(P0) 腳(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輕步行走貌。
校正
jiǎo bù

年級字:腳(P2) 步(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 一步跨出的距離。
    2. 行走或奔跑時腳的動作。
    3. 足力,走路的能力。
校正
shǒu jiǎo

年級字:手(P1) 腳(P2)

近義詞:
動作四肢

釋義:
    1.動、動作

    2.某種目的而暗中進行的活動

    3.四肢

    4.腳;武藝

    5.廝看洒家手腳

    6.工序;手續

校正
quán jiǎo

年級字:拳(P4)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1.拳術。
    2.連踢帶打。
    3.指拳打腳踢之術;武術。
校正
cháng jiǎo

年級字:長(P1)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1.戲曲廣告傳統形式之一。始於清末,女子紹興文戲時期仍沿襲之,尤其是在浙江城鄉演出時,此種流動廣告更為有效,進入上海後,使用漸少。每日戲碼確定之後,即由俗"長腳"(或稱"長人")的前台僱工數人分頭出發,肩扛一塊長柄木牌,上書當日戲碼及主要演員,邊走邊敲鑼(或搖鈴),口中大聲吆喝,以廣招徠。
    2.形容腿很長
    例:長腳蟹
校正
jiǎo huái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小腿與腳之間左右兩側的突起部分。
校正
tuǐ jiǎo

年級字:腿(P2)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指走動的能力
校正
sì jiǎo

年級字:四(P1) 腳(P2)

詞性:形容詞數詞量詞

釋義:
    謂有四隻腳。借指馬匹。
    例:《宋書·臧質傳》:“爾自恃四腳,屢犯國疆。”
    即襆頭。因有四帶而得名。
    宋沉括《夢溪筆談·故事一》:“庶人所戴頭巾, 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繫腦後,兩腳繫頷下。”《宋史·禮志二五》 :“小祥,改服布四腳、直領布襴。”
校正
jiǎo xíng

年級字:腳(P2) 行(P1)

詞性:名詞

釋義:
    搬運業的行當。亦指專門從事搬運的人。
    例:老舍《馬褲先生》:“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號衣,更沒作用。” 趙樹理《三里灣·范登高的秘密》:“腳行里有句俗話說:'要想賺錢,誤了秋收過年。'越是忙時候,送腳的牲口就越少,腳價就越大。” 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一章:“以後我就利用我父親的關係,到車站上去乾了腳行,推小車運貨出苦力。”
校正
jiǎo yā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脚;腳趾頭。
校正
jiǎo gēn

年級字:腳(P2) 跟(P1)

詞性:名詞

釋義:
    腳後跟
校正
Shuāng jiǎo

年級字:雙(P2)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雙腳指製作成兩隻成人腳丫模型的藝術品,是茶盤上的裝飾藝術品,多為紫砂或澄泥燒製的陶質工藝品,也有一些瓷器或木質製作而成。
校正
xiē jiǎo

年級字:歇(P4) 腳(P2)

詞性:動詞

釋義:
    走累了停下休息
校正
Jiǎo tī

年級字:腳(P2) 踢(P3)

釋義:
    腳踢,WOW潛行者的技能之一。作用是打斷目標正在施放的法術,如果加了天賦還可以強化成同時令目標無法施放該法術系X秒。
校正
bá jiǎo

年級字:拔(P4) 腳(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擺脫。
    例:《晉書·庾亮傳》:“兄弟不幸,橫陷此中,自不能拔腳於風塵之外,當共明目而治之。” 清黃景仁《送陳理堂學博歸江南》詩:“拔腳輭紅君竟得,不辭典盡鷫鸘裘。”
    2.急急起步。
    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好,那麼我走。[拔腳就走。]” 沈從文《阿金》:“ 阿金一望到那個大酒糟鼻子,連話也不多聽,就回頭拔腳走了。”
校正
Guāng jiǎo

年級字:光(P1)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光腳的光字在粵語中的干意思一樣,意思是乾淨、幹乾巴巴沒有、單一。光腳意思是單單是腳,沒有穿帶鞋襪。
校正
guǒ jiǎo guǒ jiao

年級字:裹(P5) 腳(P2)

詞性:名詞動詞

釋義:
    讀 guǒ jiǎo時:舊時一種陋習,把女孩子的脚用長布緊緊地纏住,使脚骨變成畸形。 讀guǒ jiao時:指裹脚用的長條布,也叫裹腳布。
校正
jiǎo xià

年級字:腳(P2) 下(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腳底下。
    2.物體近地面的部分。
    3.現在;馬上。
校正
jiǎo jiān

年級字:腳(P2) 尖(P2)

詞性:名詞

釋義:
    腳的最前部分。
校正
qiáng jiǎo

年級字:牆(P2) 腳(P2)

詞性:名詞

釋義:
    比喻根本、根據、基本原則、事物賴以建立的基礎。
校正
jiǎo tà

年級字:腳(P2) 踏(P2)

釋義: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墊腳用的矮木凳
校正
jiǎo bǎn

年級字:腳(P2) 板(P2)

詞性:名詞

釋義:
    即脚掌
校正
zhù jiǎo

年級字:住(P1) 腳(P2)

釋義:
    1.猶言止步

    2.歇腳;暫住

    3.收尾,放在最後

校正
shān jiǎo

年級字:山(P1) 腳(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山峰頂峰

釋義:
    亦稱山麓。山的靠近平地的地方。
校正
jué sè

年級字:腳(P2) 色(P1)

詞性:名詞代詞

近義詞:
角色

釋義:
    1.演員扮演的戲劇中人物。
    2.差事;職務。
    3.某一類型的人物。
    4.來歷;底細。
校正
jiǎo piàn

年級字:腳(P2) 片(P1)

詞性:名詞

釋義:
    腳,腳板。
    例:柳青 《銅牆鐵壁》第四章:“ 石得富 放下碗一跳下了腳地,鞋也來不及穿,光著腳片蹺出門限,滿臉堆起笑來。”
校正
jiǎo shǒu

年級字:腳(P2) 手(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1.腳與手。人的上下四肢。
    2.謂暗中採取的行動。
校正
mǎ jiǎo

年級字:馬(P1) 腳(P2)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破綻

釋義:
    比喻露出破綻或隱私。
校正
xǐ jiǎo

年級字:洗(P2) 腳(P2)

詞性:動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沐足

關鍵含義:
用水去掉腳上的污垢。

釋義:
    用水去掉腳上的污垢。
校正
jiǎo bèi

年級字:腳(P2) 背(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腳掌的背面。
校正
hòu jiǎo

年級字:後(P1) 腳(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前腳

釋義:
    1. 走路時位置在後的那隻腳
    後腳打滑

    2. 緊隨其後
    日本人前腳走,他們後腳就到了

校正
qián jiǎo

年級字:前(P1) 腳(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後腳

釋義:
    走在前面的一隻腳;表示在別人前面不遠,一般與後腳連用。
校正
bàn jiǎo

年級字:絆(P5) 腳(P2)

詞性:動詞

釋義:
    指纏腳。比喻出了麻煩事,費手腳功夫去處理。
校正
jiǎo má

年級字:腳(P2) 麻(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腳部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麻痺。
校正
bié 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形容詞

反義詞:
精彩精緻精采

釋義:
    1. 質量低劣的
    蹩腳的家具

    2. 不老練的或不圓滑的
    蹩腳的外交手腕

    3. 失意潦倒
    他早忘了蹩腳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

校正
jiǎo yìn

年級字:腳(P2) 印(P3)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腳跡足跡

釋義:
    腳踏過的痕跡。多喻走過的路,留下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