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腿從「肉」,身體肌肉。從「卻」停止、撤去: 卻步、退卻。
脛: 小腿。
四肢: 手腳、赤腳、前腳、後腳、腳眼、腳跟。
身體移動的動態: 腳步、跺腳。
代表國家的足球名將: 國腳。
器具的下端支架用作接觸地面: 椅腳、高腳椅、桌腳、四腳桌。
建築物或山脈的底部:牆腳、山腳。
【專名術語】 戲曲的劇本:腳本。
【專名術語】文章的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注腳。
【量詞】 踢一腳、踩一腳。
【廣東俗語】 有共同興趣的友人 : 飯腳、 麻雀腳 (打麻雀腳)。
【廣東俗語】 信差、跑腿: 駁腳。
【香港俗語】 香港風土皮膚病: 香港腳。
《說文》:「脛也。从肉,卻聲。」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蘇軾詩〈虎跑泉〉:「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xiē jiǎo
jiǎo bèi
jiǎo zhǎng
zhù jiǎo
bá jiǎo
年級字:拔(P4) 腳(P2)
詞性:形容詞
1.擺脫。
例:《晉書·庾亮傳》:“兄弟不幸,橫陷此中,自不能拔腳於風塵之外,當共明目而治之。” 清黃景仁《送陳理堂學博歸江南》詩:“拔腳輭紅君竟得,不辭典盡鷫鸘裘。”
2.急急起步。
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好,那麼我走。[拔腳就走。]” 沈從文《阿金》:“ 阿金一望到那個大酒糟鼻子,連話也不多聽,就回頭拔腳走了。”
shǒu jiǎo
年級字:手(P1) 腳(P2)
動作,
四肢1.動、動作2.某種目的而暗中進行的活動
3.四肢
4.腳;武藝
5.廝看洒家手腳
6.工序;手續
jué sè
年級字:腳(P2) 色(P1)
詞性:名詞,代詞
角色1.演員扮演的戲劇中人物。
2.差事;職務。
3.某一類型的人物。
4.來歷;底細。
tuǐ jiǎo
jiǎo xià
年級字:腳(P2) 下(P1)
詞性:形容詞
1.腳底下。
2.物體近地面的部分。
3.現在;馬上。
zhèn jiǎo
kù jiǎo
bié 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形容詞
精彩,
精緻,
精采1. 質量低劣的
蹩腳的家具2. 不老練的或不圓滑的
蹩腳的外交手腕
3. 失意潦倒
他早忘了蹩腳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
jiǎo biàn
jiǎo yā
jiǎo gēn
jiǎo zhǐ
mǎ jiǎo
Zuǒ jiǎo
guǒ jiǎo guǒ jiao
年級字:裹(P5) 腳(P2)
詞性:名詞,動詞
讀 guǒ jiǎo時:舊時一種陋習,把女孩子的脚用長布緊緊地纏住,使脚骨變成畸形。 讀guǒ jiao時:指裹脚用的長條布,也叫裹腳布。
cháng jiǎo
年級字:長(P1) 腳(P2)
詞性:名詞
1.戲曲廣告傳統形式之一。始於清末,女子紹興文戲時期仍沿襲之,尤其是在浙江城鄉演出時,此種流動廣告更為有效,進入上海後,使用漸少。每日戲碼確定之後,即由俗"長腳"(或稱"長人")的前台僱工數人分頭出發,肩扛一塊長柄木牌,上書當日戲碼及主要演員,邊走邊敲鑼(或搖鈴),口中大聲吆喝,以廣招徠。
2.形容腿很長
例:長腳蟹
hòu jiǎo
年級字:後(P1) 腳(P2)
詞性:名詞
前腳1. 走路時位置在後的那隻腳
後腳打滑2. 緊隨其後
日本人前腳走,他們後腳就到了
duò jiǎo
年級字:腳(P2)
詞性:動詞
1.腳用力踏地;頓腳。
2.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
chì jiǎo
jiǎo piàn
年級字:腳(P2) 片(P1)
詞性:名詞
腳,腳板。
例:柳青 《銅牆鐵壁》第四章:“ 石得富 放下碗一跳下了腳地,鞋也來不及穿,光著腳片蹺出門限,滿臉堆起笑來。”
niè jiǎo
jiǎo jiān
jiǎo yìn
jiǎo xíng
年級字:腳(P2) 行(P1)
詞性:名詞
搬運業的行當。亦指專門從事搬運的人。
例:老舍《馬褲先生》:“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號衣,更沒作用。” 趙樹理《三里灣·范登高的秘密》:“腳行里有句俗話說:'要想賺錢,誤了秋收過年。'越是忙時候,送腳的牲口就越少,腳價就越大。” 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一章:“以後我就利用我父親的關係,到車站上去乾了腳行,推小車運貨出苦力。”
jiǎo má
quán jiǎo
年級字:拳(P4) 腳(P2)
詞性:名詞
1.拳術。
2.連踢帶打。
3.指拳打腳踢之術;武術。
jiǎo bù
年級字:腳(P2) 步(P1)
詞性:形容詞
1. 一步跨出的距離。
2. 行走或奔跑時腳的動作。
3. 足力,走路的能力。
Jiǎo tī
年級字:腳(P2) 踢(P3)
腳踢,WOW潛行者的技能之一。作用是打斷目標正在施放的法術,如果加了天賦還可以強化成同時令目標無法施放該法術系X秒。
jiǎo shǒu
年級字:腳(P2) 手(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qiáng jiǎo
shān jiǎo
wāi jiǎo
duǎn jiǎo
年級字:短(P2) 腳(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長腳較短的腳。
「短」形狀: 長短、短小。
「腳」走路用的肢體: 兩腳。
xiàjiǎo
jiǎo tà
sì jiǎo
年級字:四(P1) 腳(P2)
詞性:形容詞,數詞,量詞
謂有四隻腳。借指馬匹。
例:《宋書·臧質傳》:“爾自恃四腳,屢犯國疆。”
即襆頭。因有四帶而得名。
宋沉括《夢溪筆談·故事一》:“庶人所戴頭巾, 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繫腦後,兩腳繫頷下。”《宋史·禮志二五》 :“小祥,改服布四腳、直領布襴。”
luò jiǎo
年級字:落(P2) 腳(P2)
詞性:名詞,動詞
1.在某地暫時停留
例:找個地方落腳
2.暫住
例:在客店落腳
jiǎo bǎn
Jiǎo xīn
qián jiǎo
年級字:前(P1) 腳(P2)
詞性:名詞
後腳走在前面的一隻腳;表示在別人前面不遠,一般與後腳連用。
jiǎo huái
jiǎo liào
年級字:腳(P2)
詞性:名詞
套在囚犯脚腕上的刑具,是兩個鐵箍,中間用鐵鍊相連。
jiǎo fū
年級字:腳(P2) 夫(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夫役,
挑夫,
苦力,
搬運工人專門為別人搬運物品的人或被人僱傭趕牲口的人。
腳 : 赤腳,支持身體的肢體。
夫 : 人。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解官督率著腳夫將銀鞘搬入店內。」
Guāng jiǎo
年級字:光(P1) 腳(P2)
詞性:名詞
光腳的光字在粵語中的干意思一樣,意思是乾淨、幹乾巴巴沒有、單一。光腳意思是單單是腳,沒有穿帶鞋襪。
bàn jiǎo
jiǎo dǐ
Shuāng jiǎo
年級字:雙(P2) 腳(P2)
詞性:名詞
雙腳指製作成兩隻成人腳丫模型的藝術品,是茶盤上的裝飾藝術品,多為紫砂或澄泥燒製的陶質工藝品,也有一些瓷器或木質製作而成。
xǐ jiǎo
年級字:下(P1) 脚(P2) 料(P2)
1.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下脚或废料 。2.制备或制造过程中作为废物或副产品而留下的物料。
年級字:雲(P1) 腳(P2) 低(P2)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形容雲霧積聚而底部偏低,接近地平線或水平線,形成天地合一的景色。
雲腳: 白雲、浮雲、雲霧的底部。
低: 高低、低處。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年級字:三(P1) 腳(P2) 架(P2)
1.用來支持便攜式儀器(如照相機)的三腳支架,它的三條腿常可以伸縮,在頂部有一個和三條腿相連的小平台。 2.通常有三條腿的架子(如擱在火上放水壺等用) 。
年級字:露(P2) 馬(P1) 腳(P2)
明·荻岸散人《玉嬌梨》第八回:“但張軌如這個先生與別個先生不同,原意不在書,又肯使兩個瞎錢,又一團和氣,肯奉承人,因此大大小小都與他講得來,雖有些露馬腳的所在,轉都替他遮蓋過了。”
年級字:洗(P2) 腳(P2) 上(P1) 船(P2)
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又勸權夾水口立塢”裴松之注引晉張勃《吳錄》:“扞孫權呴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爲?’”
年級字:三(P1) 腳(P2) 兩(P1) 步(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太太三腳兩步,走進房間。表老爺周大權,押着行李也就來了。還有跟來的丫頭,忙着替太太找梳頭傢伙,又找盆打洗臉水。”
年級字:捏(P3) 手(P1) 捏(P3) 腳(P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三卷:“那賊略推一推,豁地開了,捏手捏腳,直到房中,並無一人知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乘他身邊伏侍時節,與他捏手捏腳,私下肉麻。”
年級字:慌(P3) 手(P1) 慌(P3) 腳(P2)
年級字:腳(P2) 不(P1) 點(P1) 地(P1)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七八個老嫗丫環,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賊戲彌陀一般,腳不點地,擁到新人面前。”
年級字:點(P1) 手(P1) 劃(P4) 腳(P2)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只見知觀指點扛棺的,正在那裏點手劃腳時節,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年級字:胸(P3) 頓(P2) 腳(P2)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何玉鳳]拍着那棺材,捶胸頓腳,放聲大哭。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
年級字:跌(P2) 腳(P2) 胸(P3)
《水滸傳》第一○四回:“衆人跌腳槌胸,好似掀翻了雞窠,弄出許多慌來。”
年級字:跌(P2) 腳(P2) 絆(P5) 手(P1)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年級字:冒(P1) 名(P2) 接(P2) 腳(P2)
《舊唐書·韋陟傳》:“後爲吏部侍郎,常病選人冒名接腳,闕員既少,取士良難。”
年級字:搬(P3) 石(P1) 腳(P2)
劉婉蓉道:“我說了怕你賭氣,拂袖而去,那豈不自己~,得不償失。” ★ 臥龍生《鏢旗》第二十六回
年級字:有(P1) 腳(P2) 陽(P1) 春(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鹹謂璟爲有腳陽春,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年級字:躡(P0) 手(P1) 躡(P0) 腳(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四回:“於是大家躡手躡腳,潛蹤進鏡壁去一看。”
年級字:三(P1) 步(P1) 兩(P1) 腳(P2)
周立波《民兵》:“她靸着鞋子,三步兩腳趕到側鋪的跟前。”
年級字:有(P1) 腳(P2) 書(P1) 廚(P3)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有腳書廚》:“[龔程]自幼讀書於南峯山先都官墓廬,攻苦食淡,手未嘗釋卷。記問精確,經傳子史,無不通貫。,鄉人號爲‘有腳書廚’。”
年級字:腳(P2) 高(P1) 步(P1) 低(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蘆葦叢中,望後面時,那火把漸近,三人心裏越慌,腳高步低,在蘆葦裏撞。”
年級字:大(P1) 手(P1) 大(P1) 腳(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腳的,替太太不知背地裏賠墊了多少東西,真真賠的是說不出來的,那裏又和太太算去。”
年級字:蓬(P4) 頭(P1) 赤(P3) 腳(P2)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被人打得蓬頭赤腳,衣裳粉碎。”
年級字:點(P1) 手(P1) 腳(P2)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
年級字:兩(P1) 腳(P2) 居(P2) 間(P1)
年級字:跌(P2) 腳(P2) 胸(P3)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二折:“我這裏牽腸割肚把你個孩兒舍,跌腳捶胸,自嘆嗟。”
年級字:陽(P1) 春(P1) 有(P1) 腳(P2)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鹹謂璟爲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年級字:頭(P1) 重(P1) 腳(P2) 輕(P2)
頭腦發脹,腳下無力。形容身體不適。也比喻基礎不牢固。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他的酒量原不濟,三甌落肚,漸覺頭重腳輕。”
年級字:指(P2) 手(P1) 點(P1) 腳(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彥思]走將出來時,衆人便指手點腳,當一場笑話。”
年級字:不(P1) 步(P1) 人(P1) 腳(P2)
明·李贄《又與從吾》:“蘇長公片言隻字與金玉同聲,雖千古未見其比,則以其胸中絕無俗氣,下筆不作尋常語,不步人腳故耳。”
年級字:腳(P2) 踏(P2) 實(P1) 地(P1)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前錄》卷十八:“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年級字:礙(P5) 手(P1) 礙(P5) 腳(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二卷:“後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年級字:嶄(P0) 露(P2) 頭(P1) 腳(P2)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年級字:慌(P3) 手(P1) 忙(P2) 腳(P2)
年級字:束(P2) 手(P1) 束(P2) 腳(P2)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按照法律辦事,不等於束手束腳。”
年級字:胸(P3) 跌(P2) 腳(P2)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鬧鬧,痛傷情捶胸跌腳。”
年級字:七(P1) 手(P1) 八(P1) 腳(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手忙腳亂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從容不迫形容人多參與,但沒有條理,找不到正確的方法。
七、八: 數詞,多數,混亂的含意。
手、腳: 肢體。
形容人多參與,但沒有條理,找不到正確的方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年級字:支(P1) 手(P1) 舞(P3) 腳(P2)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財主的樣式,支手舞腳的發揮。”
年級字:點(P1) 指(P2) 劃(P4) 腳(P2)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同“點手劃腳”。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只見來到肆前,果然一個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裏點指劃腳教人下棋。”
年級字:躡(P0) 腳(P2) 躡(P0) 手(P1)
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躡手躡腳”。
張天翼《春風·貝鬍子》:“於是貝鬍子躡腳躡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里張一張院子裏——空空的。”
年級字:乳(P3) 間(P1) 股(P3) 腳(P2)
《莊子·徐無鬼》:“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爲安室利處。”
年級字:兩(P1) 腳(P2) 野(P2) 狐(P3)
《舊唐書·楊再思傳》:“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野狐賦》以譏諷之,再思聞之怒。”
年級字:一(P1) 手(P1) 一(P1) 腳(P2)
郭沫若《棠棣之華》第五幕:“我們的父親死得很早,是我們的母親把我們姐弟兩人一手一腳撫養成人。”
年級字:輕(P2) 手(P1) 躡(P0) 腳(P2)
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同“輕手軟腳”。
年級字:小(P1) 手(P1) 小(P1) 腳(P2)
峻青《海嘯》第四章:“你喝起酒來,卻小手小腳的。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稱吧!”
年級字:七(P1) 腳(P2) 八(P1) 手(P1)
李昌《回憶民先隊》:“我們正七腳八手處理文件,收拾東西,警察已到院內。”
年級字:指(P2) 手(P1) 劃(P4) 腳(P2)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指點批評。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問起根由,毛潑皮指手劃腳,剖說那事。”
年級字:束(P2) 手(P1) 縛(P6) 腳(P2)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爲勝,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年級字:兩(P1) 腳(P2) 書(P1) 櫥(P6)
《南史·陸澄傳》:“澄當世稱爲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年級字:頓(P2) 腳(P2) 胸(P3)
《中國民間故事選·打碎的碗》:“可是國王頓腳捶胸地罵道:‘沒用的東西們,如果發現碗上有一道裂紋,就反你們每本箇中絞死一個!’”
年級字:手(P1) 腳(P2)
樑斌《紅旗譜》:“她怕他,那傢伙楞手楞腳,什麼事都會幹得出來。”
年級字:三(P1) 拳(P4) 兩(P1) 腳(P2)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三拳兩腳,和大蟲敵鬥,把大蟲登時打死了。”
年級字:七(P1) 首(P1) 八(P1) 腳(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來不會走城裏的路,這時着了急,七首八腳的亂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頭撞到一頂轎子上。”
年級字:展(P2) 腳(P2) 伸(P2) 腰(P3)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不索你插釵、下財、納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腳伸腰兩拜。”
年級字:拳(P4) 打(P1) 腳(P2) 踢(P3)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便拳撞腳踢,也不怕他不死。”
年級字:擠(P2) 手(P1) 捏(P3) 腳(P2)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五回:“每日在路,俱有人瞧着錦囊,挨肩擦背,擠手捏腳。”
年級字:四(P1) 腳(P2) 朝(P3) 天(P1)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叫聲未絕,早被大鵬一嘴啄得四腳朝天,嗚呼哀哉。”
年級字:手(P1) 零(P3) 腳(P2) 碎(P3)
年級字:評(P4) 頭(P1) 論(P2) 腳(P2)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評頭品足”。
年級字:毛(P1) 手(P1) 毛(P1) 腳(P2)
明·無名氏《齊天大聖》第三折:“可不知怎麼又生下我這樣尖嘴縮眼,毛手毛腳,這等磣東西來。”
年級字:手(P1) 腳(P2) 乾(P1) 淨(P2)
年級字:指(P2) 手(P1) 頓(P2) 腳(P2)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三:“這時她還在那裏指手頓腳的撒野,張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兩步搶到她面前,厲聲問道:‘你要幹什麼?’”
年級字:輕(P2) 手(P1) 軟(P2) 腳(P2)
年級字:一(P1) 腳(P2) 不(P1) 移(P2)
年級字:點(P1) 指(P2) 腳(P2)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同“點手莋腳”。
年級字:搓(P6) 手(P1) 頓(P2) 腳(P2)
縣太爺急的~,叫了籤稿,請了刑名師爺,大家斟酌,想不出一個法子。(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年級字:小(P1) 腳(P2) 女(P1) 人(P1)
毛澤東《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一:“我們的某些同志卻象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裏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說:走快了,走快了。”
年級字:賣(P3) 頭(P1) 賣(P3) 腳(P2)
猶言拋頭露面。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衆之中。現指公開露面。
年級字:指(P2) 手(P1) 畫(P1) 腳(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五回:“見這李虞侯、張幹辦在宋江前面指手劃腳,你來我去,都有心要殺這廝,只是礙着宋江一個,不敢下手。”
年級字:腳(P2) 不(P1) 沾(P3) 地(P1)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腳尖都未着地。同“腳不點地”。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那李嬤嬤腳不沾地,跟着鳳姐兒走了。”
年級字:腳(P2) 心(P1) 朝(P3) 天(P1)
年級字:輕(P2) 手(P1) 輕(P2) 腳(P2)
年級字:比(P1) 手(P1) 劃(P4) 腳(P2)
楊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卻像沒聽見,緊比手劃腳說。”
年級字:有(P1) 腳(P2) 書(P1) 櫥(P6)
宋·龔明之《中吳記聞》:“程信民記聞精確,鄉人號爲有腳書廚(櫥)。”
年級字:手(P1) 舞(P3) 腳(P2)
明·無名氏《雙林坐化》第一折:“好一個配猴兒日的,札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
年級字:手(P1) 忙(P2) 腳(P2) 亂(P2)
詞性:形容詞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年級字:腳(P2) 忙(P2) 手(P1) 亂(P2)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年級字:手(P1) 腳(P2) 無(P2) 措(P5)
年級字:捏(P3) 腳(P2) 捏(P3) 手(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年級字:腳(P2) 動(P1) 手(P1)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一:“二諸葛原來叫劉修德,當年做過生意,擡腳動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
年級字:縮(P3) 手(P1) 縮(P3) 腳(P2)
由於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也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
年級字:氈(P6+) 襪(P3) 裹(P5) 腳(P2) 靴(P4)
氈襪、裹腳、靴子,都是穿在腳上的東西。比喻彼此都一樣。
而今這銀子我也不問是你出是他出,你們原是~,但須要我效勞的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年級字:腳(P2) 踏(P2) 兩(P1) 隻(P1) 船(P2)
比喻對事物的認識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爲了投機取巧而跟不同的兩個方面都保持關係。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八:“他是腳踏兩隻船,別企他兒當八路,小蘿蔔,皮紅肚裏白。”
年級字:急(P1) 來(P1) 報(P2) 佛(P3) 腳(P2)
宋·劉攽《中山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年級字:臨(P3) 時(P1) 抱(P1) 佛(P3) 腳(P2)
原意爲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爲“臨時抱佛腳”。
年級字:一(P1) 步(P1) 一(P1) 個(P1) 腳(P2) 印(P3)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可是,責備自己便是失去自信,而她向來是一步一個腳印兒的女光棍。”又《正紅旗下》二:“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個腳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
tóu tòng jiǔ tóu jiǎo tòng jiǔ jiǎo
年級字:頭(P1) 痛(P2) 頭(P1) ,(P1) 腳(P2) 痛(P2) 腳(P2)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qí gāo yī zhāo fù shǒu fù jiǎo
年級字:棋(P2) 高(P1) 一(P1) 着(P2) ,(P1) 縛(P6) 手(P1) 縛(P6) 腳(P2)
本指棋藝,後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一着,縛手縛腳’。”
tóu tòng yī tóu jiǎo tòng yī jiǎo
年級字:頭(P1) 痛(P2) 醫(P2) 頭(P1) ,(P1) 腳(P2) 痛(P2) 醫(P2) 腳(P2)
這個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加以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總不是個辦法。
qián rén shī jiǎo hòu rén bǎ huá
年級字:前(P1) 人(P1) 失(P2) 腳(P2) ,(P1) 後(P1) 人(P1) 把(P1) 滑(P2)
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七:“仁廟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猶或時失足。漢顧趙曰:‘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年級字:搬(P3) 起(P1) 石(P1) 頭(P1) ,(P1) 打(P1) 自(P1) 己(P1) 的(P1) 腳(P2)
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毛澤東《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說過:‘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這就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年級字:平(P1) 時(P1) 不(P1) 燒(P2) 香(P1) ,(P1) 急(P1) 來(P1) 抱(P1) 佛(P3) 腳(P2)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纔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