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 」
刷新
繁體:聲
國語:shēng
粵語:sing1
簡體:声
HK EDB English : sound; voice; tone
筆畫:17
部首:耳
字形結構:上下
字元部件:声,士,殳,几,又,耳
倉頡:GESJ
年級:1
  異體字:  声、殸

校正
shēng

年級字:聲(P1)

詞性:名詞

語法:
文言文字詞

字形含義:
甲骨文從「磬」從「耳」。「殸」是遠古時代的樂器,「磬」是聲符,「磬」的本字象手持棍棒敲打懸掛着的石磬,旁邊的「耳」表示石磬的樂音傳到耳朵裏。

本義:
樂音,後泛指一切聲音。
《說文》聲,音也。

引伸義:
物體撞擊或摩擦而產生的音波: 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 樂聲、琴聲、鼓聲。
語言的音調: 平聲、上聲、去聲、入聲、聲母、聲符。

不正常的聲音: 聲叉。
響亮: 聲如洪鐘。
動人的歌聲: 聲動梁塵

假借意:
表情/行為: 聲淚俱下、不動聲色、大聲疾呼、聲嘶力竭、口口聲聲。
威勢/影響力: 聲威、聲勢、有聲有色、低聲下氣、先聲奪人、聲勢洶洶。
宣布、張揚: 聲明、聲稱、聲述、聲討。
名譽: 名聲、聲譽、聲名大作、聲望、政聲。

應用例子:
【量詞】發聲次數的單位: 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龠之音。」
    《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史記.卷八○.樂毅傳》:「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漢.鄭玄.注:「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亦猶見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諸子之徒,心非鬱陶,苟馳夸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
    《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鍾鼓,聲其罪也。」

校正
hǎn shēng

年級字:喊(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由於強烈的激動或感動、不自覺地發出的叫聲。
    2.喧嘩;喧嚷。
校正
Shēng yuè

年級字:聲(P1) 樂(P2)

詞性:名詞

釋義:
    用發聲技巧來作樂
校正
míng shēng

年級字:鳴(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有特色的音響;獨特的噪聲
校正
kēng shēng

年級字: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說話。
校正
shēng cáo

年級字:聲(P1) 嘈(P6)

詞性:副詞

釋義:
    聲音嘈雜。
校正
yǎ shēng

年級字:啞(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1.無聲

    2.聲音低沉沙啞

校正
tāo shēng

年級字:濤(P5) 聲(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浪聲

釋義:
    1.浪濤拍岸的聲響
    2.聽起來像拍岸浪聲的某物,或被認為像拍岸浪聲的某物
校正
Nào shēng

年級字:鬧(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吵鬧聲音。
校正
wèng shēng

年級字:甕(P0)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瓮聲[wèngshēng]鐘全震時發出的比其基音低一個八度的嗡嗡聲
校正
shēng hōng

年級字:聲(P1) 轟(P5)

詞性:副詞

釋義:
    形容大的聲響:轟轟響。
校正
shào shēng

年級字:哨(P3)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1. 由口哨或猶如口哨發出的(警告或召喚的)聲音
    他所有的追隨者都等著他的哨聲

    2. 一種像口哨或汽笛聲般的聲音
    翅翼震動的哨聲

校正
diàn shēng

年級字:電(P2)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電子數碼化的聲音。
校正
qīshēng

年級字:七(P1) 聲(P1)

釋義:
    中國古代七聲音階中的七個級,即宮、商、角、變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變宮(比羽高半音),相當于現行簡譜中的1、2、3、4、5、6、7 。
校正
kǒu shēng

年級字:口(P1) 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眾人的議論
校正
shēng chēng

年級字:聲(P1) 稱(P2)

近義詞:
宣稱

釋義:
    1. 名聲;聲譽。
    2. 聲言;公開表示。
校正
sī shēng

年級字:嘶(P0) 聲(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1.馬鳴聲。
    唐 鄭蕡 《天驥呈材》詩:“噴勒金鈴響,追風汗血生。酒亭留去跡, 吳坂 認嘶聲。”
    2.猶言聲音沙啞。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七章:“被擠落在後面的人,就嘶聲地哭喊起來。”
校正
Zá shēng

年級字:雜(P3)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雜亂的聲音
校正
lǎng shēng

年級字:朗(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高聲,大聲。
    2.發音清楚、響亮。
校正
xiǎng shēng

年級字:響(P2) 聲(P1)

釋義:
    由聽覺器官得到的感覺或印象
校正
zòng shēng

年級字:縱(P5)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放開嗓音
    例:縱聲大笑
校正
xiào shēng

年級字:笑(P1)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笑時發出聲或猶如笑的聲音。
校正
shēng chén

年級字:聲(P1) 沉(P2)

詞性:名詞

釋義:
    聲音沈重
校正
shēng lěng

年級字:聲(P1) 冷(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說話,聲音冷寞,冷淡,不熱情。
校正
fēng shēng

年級字:風(P1) 聲(P1)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風吹起時產生的空氣急流聲音。

應用例子:
風聲鶴唳

釋義:
    風吹起時產生的空氣急流聲音。
校正
xīn shēng

年級字:心(P1)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 心裡的話,真誠的意願。

    2. 指思想感情與文采。

校正
yǔ shēng

年級字:雨(P1) 聲(P1)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下雨時水滴和雨打到物品表面時產生的聲音。

釋義:
    下雨時水滴和雨打到物品表面時產生的聲音。
校正
shēng shì

年級字:聲(P1) 勢(P3)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聲威氣勢陣容

釋義:
    名聲威望和氣勢。
校正
shēng míng

年級字:聲(P1) 明(P1)

近義詞:
註明申明表明解說解釋講明說明

釋義:
    1. 公開表態或說明

    2. 指聲明的文告

校正
jiào shēng

年級字:叫(P1)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各種動物發出的聲音。
校正
chàn shēng

年級字:顫(P6)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顫抖的聲音。
校正
tūn shēng

年級字:吞(P3) 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1.不出聲;不說話

    2.無聲地悲泣

校正
qí shēng

年級字:齊(P2) 聲(P1)

詞性:形容詞副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釋義:
    1.全體同時出聲地

    2.一致地,異口同聲地

校正
Shēng què

年級字:聲(P1) 卻(P2)

詞性:助詞

釋義:
    但是聲音。表示轉折。
校正
yán shēng

年級字:言(P1) 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作聲,吭聲。
校正
xiāo shēng

年級字:銷(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隱匿聲名;隱姓埋名。
    2.默不作聲。
校正
dī shēng

年級字:低(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柔聲

反義詞:
高聲

釋義:
    低的或放低的聲音。
校正
hū shēng

年級字:呼(P2) 聲(P1)

釋義:
    1. 喊聲,叫聲(如對人講話或呼喚某人時)
    2. 公開或正式表達的願望、選擇或意見
校正
shēng nì

年級字:聲(P1) 匿(P5)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聲音消失。
校正
xiàng sheng

年級字:相(P1)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曲藝的一種。按演員人數,其形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等,以說、學、逗、唱為其主要表現手段,通過幽默、滑稽的言語和表演引人發笑。
校正
shēng wàng

年級字:聲(P1) 望(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名望 名氣 名譽 聲譽 榮譽

釋義:
    眾所仰望的名聲
校正
āi shēng

年級字:唉(P1) 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後面加上“嘆氣”,組成四字詞語“唉聲嘆氣”。

    唉聲:嘆氣聲;因傷感憂悶、苦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也寫作“哀聲嘆氣”、“噯聲嘆氣”。

    含貶義。用於憂愁、傷感、煩悶、痛苦、悔恨或有不如意的事情而發出的嘆息。

校正
tàn shēng

年級字:嘆(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嘆氣,嘆息。
校正
shēng lèi

年級字:聲(P1) 淚(P2)

詞性:名詞

釋義:
    邊訴說邊哭泣。
    例:《魏書·馮誕傳》:“夜至 誕 薨所,撫屍哀慟,若喪至戚,達旦聲淚不絶。”
校正
dà shēng

年級字:大(P1) 聲(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高聲

釋義:
    1. 聲音宏大、響亮。
    2. 高雅的音樂。如:《莊子·天地》“大聲不入於裡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
    3. 大名聲。 如:清 周亮工 《午睡與冠五》詩 “理生如此亦早富,久譴於世負大聲。
校正
Kū shēng

年級字:哭(P1) 聲(P1)

釋義:
    《哭聲》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韓國分公司投資發行,羅宏鎮執導,由郭道元、黃政民、千禹熙主演的懸疑片,於2016年5月11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詭異的日本人來到小村莊後發生了連環中毒事件,警察鐘久的女兒受牽連後,沒有辦法下只有找來道士日光聯手查出真相的故事。 2016年10月24日,該片榮獲第36屆影評獎影評十佳電影。 10月25日,該片榮獲第37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最佳剪輯獎。
校正
huān shēng

年級字:歡(P1)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喜樂之聲;歡呼之聲
校正
shēng làng

年級字:聲(P1) 浪(P1)

詞性:名詞

釋義:
    1.講話、呼喊、喧鬧或物體振動的聲音。
    2.借指社會上的某種論調或呼聲。
    3.聲波。
校正
shēng xī

年級字:聲(P1) 息(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聲氣

釋義:
    1.聲音。
    2.情況或消息,信息。
校正
shēng yù

年級字:聲(P1) 譽(P4)

反義詞:
信譽名望名譽聲望

釋義:
    名譽;聲望
校正
zhǎng shēng

年級字:掌(P3) 聲(P1)

釋義:
    鼓掌的聲音
校正
yuàn shēng

年級字:怨(P3)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抱怨聲,叫屈聲。
    如果加上兩字,組成“怨聲載道”,解釋就是:

    載:充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校正
zhī shēng

年級字:吱(P0) 聲(P1)

釋義:
    做聲;說話
校正
huā shēng

年級字:嘩(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人多聲雜,亂吵,喧嘩。
校正
lù shēng

年級字:露(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出聲張場。
    2.說話透露出來。
校正
Dí shēng

年級字:笛(P3)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吹奏笛子的聲音
校正
shēng diào

年級字:聲(P1) 調(P4)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腔調音調

釋義:
    1.指說話、讀書時聲音的高低、強弱、快慢的變化。
    2.字調;漢語的四聲。
    3.音樂的調子。
校正
xū shēng

年級字:噓(P6+)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喝倒彩的聲音
校正
jiāo shēng

年級字:嬌(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嬌滴滴的聲音;向別人撒嬌時的聲音
校正
wén shēng

年級字:聞(P2) 聲(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聽見

釋義:
    指聽到聲音;聽到消息;聲名。
校正
luó shēng

年級字:鑼(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銅鑼敲響的聲音
校正
shēng míng

年級字:聲(P1) 名(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申明

釋義:
    名聲;名譽。
校正
shēng bǐ

年級字:聲(P1) 比(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音調相諧。
校正
Wēng shēng

年級字:嗡(P0)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嗡:象聲詞。飛機嗡嗡響。蜜蜂嗡嗡地飛。
校正
tí shēng

年級字:蹄(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東西上碰擊的聲音。
校正
shēng màn

年級字:聲(P1) 慢(P2)

詞性:副詞

釋義:
    1.說話聲線,速度緩慢。
    2.聲音態度冷淡,不殷勤,不禮貌。慢待,輕慢。
校正
shēng xiǎng

年級字:聲(P1) 響(P2)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聲音音響

釋義:
    1.聲音;響動。

    2.比喻人們隨聲附和。

校正
shēng qì

年級字:聲(P1) 氣(P1)

詞性:名詞

釋義:
    1.指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2.指消息或信息。
校正
shēng xiàng

年級字:聲(P1) 像(P1)

詞性:名詞

釋義:
    又稱虛聲源或感覺聲源。
校正
shēng zhāng

年級字:聲(P1) 張(P2)

詞性:動詞

近義詞:
傳揚

反義詞:
掩蓋隱沒

釋義:
    張揚。
校正
shēng hào

年級字:聲(P1) 號(P2)

詞性:名詞

釋義:
    發聲的信號
校正
bù shēng

年級字:步(P1)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行路時的腳步聲。
校正
wěi shēng

年級字:尾(P1)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1.形式上與樂曲或樂章(如賦格曲或迴旋曲)的主結構不同的最後或結束樂段
    2.泛指結束階段
    例:大會已接近尾聲
校正
mà shēng

年級字:罵(P3)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罵人的聲音
校正
yǔ shēng

年級字:語(P1)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說話的聲音
校正
Qiāng shēng

年級字:槍(P2) 聲(P1)

釋義:
    張新東作品。一起兇殺案件撲朔迷離,兩個生死戰友並肩作戰! “死在死之前”是那麼淒美,又是那麼壯觀!三個女人面對神秘槍口,線索中斷卻又死而復燃!到底是女友害了善良的母親,還是金錢奪走了道德底線?
校正
hān shēng

年級字:鼾(P6) 聲(P1)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擬聲詞

關鍵含義:
聲音

釋義:
    1.打鼾的噪聲

    2.深沉的鼻息聲(如四足動物發出的)

校正
Shēng sī

年級字:聲(P1) 嘶(P0)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是指發音時失去了正常圓潤、清亮的音質,變得毛、沙、啞、嘶。
校正
Shēng guān

年級字:聲(P1) 關(P2)

詞性:副詞

釋義:
    把聲音關掉。
校正
xiǎo shēng

年級字:曉(P4)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指曉鼓之聲。
    2.喻先導者的聲音。
    3.懂得音律。
校正
gē shēng

年級字:歌(P1) 聲(P1)

釋義:
    聲帶經頭腔和喉腔共鳴產生的樂音,與說話時聲音的主要區別在於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長與否;唱歌的聲音
校正
zhōng shēng

年級字:鐘(P2)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1. 敲打銅鍾而發出的聲音
    2. 時鐘在預定的時間發出的嚮聲

書籍或典故來源:
    楓橋夜泊,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是指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校正
yǒu shēng

年級字:有(P1) 聲(P1)

詞性:形容詞副詞

近義詞:
有聲音

反義詞:
無聲啞口無言非常安靜鴉雀無聲寂靜無聲

釋義:
    1. 有聲音。
    2. 有聲譽;著稱。

    參考:
    1.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 琵琶引》: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
    2. 宋 蘇軾《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校正
shēng zhèn

年級字:聲(P1) 震(P2)

詞性:名詞

釋義:
    飛機以超音速飛行時就會產生聲震。飛機前的空氣被壓縮,產生衝擊波。衝擊波以錐形形狀向飛機後方傳播。當衝擊波達到地面時,人們便聽到了聲震。
校正
Zhèn shēng

年級字:振(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令人振奮的聲音,聲響。
校正
shēng yán

年級字:聲(P1) 言(P1)

詞性:動詞

釋義:
    聲張,揚言,聲稱,用語言、文字公開表示。
校正
bēi shēng

年級字:悲(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悲哀的聲音或聲調。
校正
shēng duàn

年級字:聲(P1) 斷(P3)

詞性:名詞

釋義:
    《聲斷》是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小說,作者是西北高樓。
校正
xī shēng

年級字:吸(P2) 聲(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釋義:
    1.聲的吸收。
    2.吸聲是聲波通過某種介質或射到某介質表面時,聲能減少並轉換為其他能量的過程。
校正
chán shēng

年級字:蟬(P4)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蟬的叫聲
校正
wú shēng

年級字:無(P2) 聲(P1)

詞性:形容詞

反義詞:
有聲

釋義:
    沒有一點聲音。
校正
shēngmǔ

年級字:聲(P1) 母(P1)

詞性:名詞

語法:
専名術言
校正
lì shēng

年級字:厲(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嚴厲的聲音。
校正
Qín shēng

年級字:琴(P2)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琴声》是著名小小说作家侯发山于2008年新出版的小小说集子。在《琴声》这部小小说集子中,收录了侯发山最近两年创作的九十余篇小小说。
校正
yín shēng

年級字:吟(P5)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吟詩之聲。
校正
shēng tǎo

年級字:聲(P1) 討(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公開譴責,用語言文字討伐。
校正
zào shēng

年級字:噪(P5)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在一定環境中不應有而有的聲音,一般指嘈雜刺耳的聲音。
    2.音高和音強變化混亂、聽起來不諧和的聲音。
校正
shàngshēng

年級字:上(P1) 聲(P1)

釋義:
    古漢語四聲的第二聲; 普通話字調的第三聲。
校正
qiǎo shēng

年級字:悄(P2) 聲(P1)

詞性:名詞

釋義:
    低聲
校正
pào shēng

年級字: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爆竹聲。
    2.爆破土石。
校正
Língshēng

年級字:鈴(P2) 聲(P1)

釋義:
    傳統意義如上下課鈴聲等,現在多指手機鈴聲
校正
mēn shēng

年級字:悶(P3) 聲(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不言不語,一聲不響。
校正
róu shēng

年級字:柔(P3) 聲(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低聲

反義詞:
高聲

釋義:
    柔和婉悅之聲
校正
yī shēng

年級字:一(P1) 聲(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用書面語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一個十分響亮和有力的聲音。

應用例子:
啪一聲!

釋義:
    一個十分響亮和有力的聲音。

校正
qīng shēng

年級字:輕(P2) 聲(P1)

釋義:
    不高聲喧鬧地,不刺耳地,音高和音量都柔和地
校正
shēng yīn

年級字:聲(P1) 音(P1)

近義詞:
音响

釋義:
    1. 使人產生聽覺的振動
    2. 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聲波造成的聽覺印象
    3. 古指音樂、詩歌
校正
fā shēng

年級字:發(P1) 聲(P1)

詞性:動詞

釋義:
    1. 發表意見(多指在會議上)。
    2. 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