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年級字:細(P1)
詞性:形容詞
小,
幼大、粗【形狀】
小的粒狀物品:細沙、細麵、細屑。
長條形的物品而直徑小的:細線、細絲、細眉、細水長流。
精緻的:細瓷、細布、細工、細活兒。
【標準】
聲音較低的:嗓音細。
周密詳盡:仔細、精細、細緻、細密、細目(詳細的項目或目錄)、細膩、膽大心細。
微小的:細小、細微、細節、事無鉅細。
儉省:他過日子很細。
【年紀】
年紀輕: 年紀細細。
xiàxì
yòu xì
年級字:又(P1) 細(P1)
詞性:形容詞
疊詞又幼又粗大小度。
她的頭髪又細、又長、又黑。
「又」【連詞】指多個一種行動或形態同時發生或存在。
「細」細小。
一般兩個以上的同一類詞性放在一起。
xì yāo
年級字:細(P1) 腰(P3)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亦作“細要”,纖細的腰身;代指美女;土蜂別名;棺木合縫的木榫。
Xì bái
年級字:細(P1) 白(P1)
詞性:形容詞
細:精緻的,微小的。
白:明亮,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形容精緻,明亮,雪白的(物件)。
jiān xì
xì yǔ
xiáng xì
Jí xì
xì jūn
年級字:細(P1) 菌(P4)
詞性:名詞
組成裂殖菌綱的一大類微小植物,具有圓形、桿狀、螺旋形或絲狀的單細胞或非細胞菌體,常聚集成菌落,生活在土壤、水、有機物或活的動、植物體內,它們的化學效應 (如固氮、腐敗和各種發酵) 和病原體作用對人類健康和生命有很大影響。
máo xì
xì fēn
xì ruò
xì dú
chū xì
xì suì
dǐ xì
yòu xì
xì xīn
年級字:細(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仔細,
謹慎粗心、大意、糊塗仔細和周密的思想。
細: 仔細、細微。
心: 心意、內心。
做事思考詳細、關注細節、小心處理,對安全性、全面性都達到高水平。
xì wēi
xì cháng
年級字:細(P1) 長(P1)
詞性:形容詞
修長,
頎長1.與長度或高度比起來直徑很小的。
2.瘦的,長得不胖的;不豐滿的。
3.像線的;細而長的。
zǐ xì
xì mì
xì pí
xīn xì
xì yǔ
jīng xì
xì liú
年級字:細(P1) 流(P1)
詞性:名詞
巨流,
洪流小溪,小水流。
例:《史記·李斯列傳》:“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明唐順之《升通政司左通政謝表》:“並包華夷,如天地之能容庶類;旁招俊乂,如江海之不擇細流。” 朱自清《不足之感》:“他是海,浩浩蕩蕩的,我像他的細流。”
xì zhì
xì tán
Yòng xì
xì qíng
xì nì
xì zé
xì xiàn
xì kàn
dǎ xì
xì yǎn
ǎi xì
Xì suàn
míng xì
年級字:明(P1) 細(P1)
詞性:形容詞
詳細粗略、含湖「明」明確、清晰易明。
「細」詳細、細節。
指具有明確詳細的資料。
xì jié
年級字:細(P1) 節(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梗概《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
xì shòu
xì ruǎn
年級字:細(P1) 軟(P2)
詞性:名詞
粗硬精細而易於攜帶的貴重物品
例:點起燈來,把家中有底細軟包裹都收拾了。 --《警世通言》
dà xì
xì méi
jiān xì
Xì xiǎo
xì shuō
年級字:細(P1) 說(P1)
詞性:動詞
1. 詳細地解說、述說。
2. 小人之言,讒言。《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説,欲誅有功之人。”
3. 謙詞。渺小的說法。
xì qiáo
xì zhú
bān xì
wēi xì
xiān xì
cū xì
年級字:粗(P2) 細(P1)
詞性:名詞
1. 粗細的程度
樹幹有碗口粗細2. 粗糙和精細的程度
這樣粗細的沙子最合適
xì bāo
年級字:細(P1) 胞(P2)
1. 微小的通常是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由半透膜與外界分開的原生質團2. 現又可比喻事物的基本構成部分
xì xì
xì nèn
xì wèn
年級字:細(P1) 心(P1) 地(P1)
詞性:形容詞,助詞
常見詞組仔細地,
謹慎地、細心地強調仔細和周密的思想。
細: 仔細、細微。
心: 心意、內心。
地: 【助語詞】
強調做事思考詳細、關注細節、小心處理,對安全性、全面性都達到高水平。
年級字:不(P1) 拘(P4) 細(P1) 行(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庚即送直,然後得還,經此數四”劉孝標註引《中興書》:“嶠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細行。”
年級字:呢(P1) 喃(P0) 細(P1) 語(P1)
《北史·隋·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年級字:輕(P2) 言(P1) 細(P1) 語(P1)
年級字:傾(P4) 耳(P1) 細(P1) 聽(P1)
年級字:毛(P1) 舉(P2) 細(P1) 務(P3)
宋·陳亮《論勵臣之道》:“而羣臣邈焉不知所急,毛舉細事以亂大謀。”
年級字:薄(P4) 物(P1) 細(P1) 故(P1)
《漢書·匈奴傳上》:“薄物細故,謀臣計失,皆不足以離昆弟之歡。”
年級字:楚(P2) 腰(P3) 纖(P6) 細(P1)
《戰國策·楚策》:“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腰,楚子約食,憑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懷詩》:“楚腰纖細掌中輕。”
年級字:不(P1) 遺(P3) 細(P1)
廖仲愷《答胡適井田書》:“可見先生對一個問題不肯苟且的態度,不遺鉅細的精神。真是佩服。”
年級字:細(P1) 微(P2) 末(P3) 節(P1)
年級字:土(P1) 穰(P0) 細(P1) 流(P1)
土壤:泥土;細流:小河。比喻細小的事物。也指事物雖甚細微,但不斷積累,即能發揮巨大作用。
《史記·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年級字:細(P1) 無(P2) 遺(P3)
馮驥才、李定興《義和拳》:“然後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鉅細無遺地告訴給劉黑塔他們。”
年級字:精(P2) 耕(P2) 細(P1) 作(P2)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靠精耕細作吃飯,人多一點,還是有飯吃。”
年級字:繁(P3) 枝(P1) 細(P1) 節(P1)
朱自清《羅馬》:“這種單純的對照教人覺得這座建築是整整的一塊。好象直上雲霄的松柏,老幹亭亭,沒有一些繁枝細節。”
年級字:以(P1) 大(P1) 惡(P3) 細(P1)
年級字:粗(P2) 中(P1) 有(P1) 細(P1)
形容人說話做事表面好象粗魯、隨便,實際上卻是審慎、細心。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年級字:拿(P2) 粗(P2) 挾(P4) 細(P1)
拿:刁難;挾:挾制;粗細:指大小粗細之事。比喻尋事生非;挑剔冒犯。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俺兩個全仗俺父親的虎威,拿粗挾細,揣歪捏怪,那一個不知我的名兒。”
年級字:挾(P4) 細(P1) 拿(P2) 粗(P2)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倚仗着惡黨兇徒,害良民肆生淫慾,誰敢向他行挾細拿粗,逞刁頑全不想他妻我婦。”
年級字:不(P1) 護(P2) 細(P1) 行(P1)
語出《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主。”
年級字:膽(P3) 大(P1) 心(P1) 細(P1)
《舊唐書·孫思邈傳》:“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年級字:偷(P2) 聲(P1) 細(P1) 氣(P1)
年級字:金(P1) 細(P1) 合(P1)
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璫。”
年級字:土(P1) 壤(P5) 細(P1) 流(P1)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年級字:細(P1) 大(P1) 不(P1) 捐(P4)
細:微,小;捐:捨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
年級字:牛(P1) 毛(P1) 細(P1) 雨(P1)
清·樑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牛毛細雨送斜陽。”
年級字:細(P1) 枝(P1) 末(P3) 節(P1)
《禮記·樂記》:“鋪筵席,陳遵俎,列籩豆,以升降爲禮者,禮之末節也。”
年級字:喃(P0) 喃(P0) 細(P1) 語(P1)
《北史·隋·房陵王勇傳》:“乃向西北奮飛,喃喃細語。”
年級字:和(P1) 風(P1) 細(P1) 雨(P1)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闍寺》:“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年級字:末(P3) 節(P1) 細(P1) 行(P1)
年級字:不(P1) 拘(P4) 細(P1) 節(P1)
《舊唐書·文苑傳中·元萬頃》:“萬頃屬文敏速,然性疏曠,不拘細節,無儒者之風。”
年級字:精(P2) 雕(P3) 細(P1) 刻(P2)
精心細緻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緻地加工。
年級字:心(P1) 細(P1) 於(P2) 發(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誰想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於身,還心細於發。”
年級字:精(P2) 打(P1) 細(P1) 算(P2)
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茹誌鵑《妯娌》:“再看紅英自己,那是連半個鐘頭的工都不肯耽誤的,也從沒見她吃過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個會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人。”
年級字:細(P1) 水(P1) 長(P1) 流(P1)
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地做某件事。
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年級字:心(P1) 細(P1) 如(P2) 髮(P2)
吳梅《題天香石硯室棋譜》詩:“頗聞棋訣在善守,心細如髮才如鬥。”
年級字:細(P1) 菌(P4) 病(P2) 疫(P5)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病疫,
病毒「細菌」組成裂殖菌綱的一大類微小植物,具有圓形、桿狀、螺旋形或絲狀的單細胞或非細胞菌體,常聚集成菌落,生活在土壤、水、有機物或活的動、植物體內,它們的化學效應 (如固氮、腐敗和各種發酵) 和病原體作用對人類健康和生命有很大影響。
「病疫」對人體或動物身體有破壞性的影響,並能通過某些途徑散播,令大量人類或動物患病,甚至死亡。
年級字:越(P2) 來(P1) 越(P2) 細(P1)
詞性:形容詞
越來越大越: 超越、跨越。
來: 事情在改變。
細: 形狀縮細,細小。
表示某些事物的形狀逐漸縮細。
年級字:不(P1) 矜(P6+) 細(P1) 行(P1)
年級字:精(P2) 雕(P3) 細(P1) 琢(P5)
詞性:動詞
年級字:拿(P2) 粗(P2) 夾(P3) 細(P1)
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夾細踏尾的但風聞,這東西一半兒停將一半兒分。”
年級字:微(P2) 過(P1) 細(P1) 故(P1)
《三國志·魏書·中山恭王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
年級字:細(P1) 針(P2) 密(P2) 縷(P5)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一個心思,卻是海闊天空的一個性氣。”
年級字:大(P1) 含(P4) 細(P1) 入(P1)
原指文章的內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年級字:綿(P4) 言(P1) 細(P1) 語(P1)
綿:柔軟。綿言:柔和的語言。細語:低細的語句。指說話時聲音柔和細微,使人容易接受。
年級字:廣(P2) 夏(P1) 細(P1)
語出《漢書·王吉傳》:“廣夏之下,細旃之上,明師在前,勸誦在後。”顏師古注:“廣夏,大屋也。旃,與氈同。”
年級字:斜(P4) 風(P1) 細(P1) 雨(P1)
唐·張志和《漁父》:“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年級字:毛(P1) 舉(P2) 細(P1) 故(P1)
毛:瑣碎;細故:小事。指煩瑣地列舉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治有大體,不當毛舉細故;令在必行,不當徒爲文具。”
年級字:細(P1) 雨(P1) 和(P1) 風(P1)
細雨:小雨;和風:春天的微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溫和而不粗暴。
前蜀·韋莊《登咸陽縣樓望雨》詩:“亂云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
年級字:細(P1) 佬(P6+) 哥(P1) 剃(P3) 頭(P1)
年級字:慢(P2) 工(P1) 出(P1) 細(P1) 活(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慢工出細貨工作速度緩慢,才能產生精細的成品。
年級字:河(P1) 海(P1) 不(P1) 擇(P5) 細(P1) 流(P1)
《史記·李斯列傳》:“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年級字:細(P1) 佬(P6+) 哥(P1) 玩(P1) 泥(P2) 沙(P2)
shí bù yàn jīng kuài bù yàn xì
年級字:食(P1) 不(P1) 厭(P2) 精(P2) ,(P1) 膾(P6+) 不(P1) 厭(P2) 細(P1)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