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百(P1) 舍(P2) 重(P1) 繭(P6)
《戰國策·宋策》:“公輸盤爲楚設機,將以攻宋。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盤。”
年級字:作(P2) 繭(P6) 自(P1) 縛(P6)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裏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年級字:獨(P4) 繭(P6) 抽(P3) 絲(P2)
明·謝榛《四溟詩話》第一卷:“凡作近體,誦要好,聽要好,觀要好,講要好。誦之行雲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
年級字:足(P1) 繭(P6) 手(P1)
明·王志堅《表異錄·言動》:“行役之勞曰足繭手胝。”
年級字:造(P1) 繭(P6) 自(P1) 縛(P6)
陶行知《中國大衆教育問題》六:“他們幫助敵人造成聯合戰線攻打他們自己,他們像蠶一樣,造繭自縛。”
年級字:老(P1) 蠶(P0) 作(P2) 繭(P6)
宋·蘇軾《石芝》:“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年級字:剝(P3) 繭(P6) 抽(P3) 絲(P2)
朱光潛《藝文雜談·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繫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年級字:手(P1) 足(P1) 重(P1) 繭(P6)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年級字:雙(P2) 足(P1) 重(P1) 繭(P6)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
年級字:肩(P3) 繭(P6) 足(P1)
明宋濂《瞿員外墓誌銘》:“凡負販者必多給其直,家人怪問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繭足以求升合利,吾忍與之較耶?”
年級字:手(P1) 繭(P6) 足(P1)
清·嚴復《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凡可以愈愚者,將竭力近氣、皸手繭足以求之。”
年級字:繭(P6) 絲(P2) 牛(P1) 毛(P1)
清朝黃宗羲《答萬充宗質疑書》:“吾兄經術,繭絲牛毛,用心如此,不僅當今無與絕塵,即在先儒亦豈易得哉?”
年級字:抽(P3) 絲(P2) 剝(P3) 繭(P6)
絲得一根一根地抽,繭得一層一層地剝。形容分析事物極爲細緻,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