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zǎo
yè jīnga
jiǔjīng
jīng yíng
Jīng xiān
Wèi jīng
jīng bàn
shén jīng
年級字:神(P1) 經(P1)
神經纖維構成的組織,把腦和脊髓的興奮傳給各個器官,或把各個器官的興奮傳給腦和脊髓
jīng tuì
jīng wěi
jīng gǎn
年級字:經(P1) 趕(P2)
詞性:助詞
1.追,快,儘早或及時到達,趕路,趕工。
2.驅逐。
fó jīng
年級字:佛(P3) 經(P1)
詞性:名詞
1.塗得佛教的經典,也叫釋典。
2.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
jīng yàn
年級字:經(P1) 驗(P3)
詞性:名詞
履歷,
經歷,
閱歷教訓1.效驗;驗證。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二:“ 高平郗超……得重病。 盧江杜愆少就外祖郭璞學《易》卜,頗有經驗。 超令試占之,卦成,不愆。 ” 《西遊記》第二六回:“菩薩道:'我這淨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 行者道:'可曾經驗過麼?'菩薩道:'經驗過的。' 行者問:'有何經驗?'”
親身經歷過。2.《紅樓夢》第四二回:“雖然住了兩三天,日子卻不多,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的,都經驗過了。” 魯迅《二心集·答北斗雜誌社問》:“不過高情難卻,所以只得將自己所經驗的瑣事寫一點在下面。” 茅盾《追求》三:“自殺不成而反多經驗了痛苦。”
3. 感性經驗。哲學上指人們在同客觀事物直接接觸的過程中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關於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繫的認識。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經驗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認識的開端。但經驗有待於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論。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對感性經驗所進行的概括總結,或指直接接觸客觀事物的過程。
jīng jué
Zǒng jīng
年級字:總(P2) 經(P1)
編織物全幅寬經紗總和,即地組織經紗數與邊組織經紗數之和
zhì jīng
年級字:治(P2) 經(P1)
詞性:動詞
1.治:研究;經,指《易》、《詩》、《書》、《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
2.研究四書五經。
jīng luò
年級字:經(P1) 落(P2)
詞性:名詞
通“經絡”,是人體中內屬臟腑、外絡肢節、運行氣血、聯系全身的通路,經脈為縱行幹線,絡脈為橫行分支。
jīng suàn
jīng cháng
Jīng huàn
jīng xiǎn
shèng jīng
年級字:聖(P4) 經(P1)
詞性:名詞
1.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組成的基督教的經典。
2.指儒家的經書。
jīng fèi
年級字:經(P1) 費(P3)
1.舊指國家經常費用。
2.今亦指經辦事業支出的費用
jīng jiǔ
bǎo jīng
lì jīng
niàn jīng
jīng guò
jīng dǒng
jīng yóu
cái jīng
shī jīng
年級字:詩(P3) 經(P1)
詞性:名詞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Xū jīng
jīng guǎn
jīng lì
qǔ jīng
年級字:取(P2) 經(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傳經1.佛教徒到印度去求取佛經原本。
2.比喻向先進人物、單位或地區吸取好的經驗。
jīng tuō
bì jīng
bā jīng
jīng liù
céng jīng
tú jīng
Jīng jiāng
Xīn jīng
jīng jì
年級字:經(P1) 濟(P4)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指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的價值。
指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生活用度,、家境。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可以定義為在有限的邊緣範圍內,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的一種藝術。
中文 古時以「食貨」一詞泛指經濟財政之事,例如漢書以降歷代史書中的「食貨志」記載了各時代的經濟現況(漢書之前的史記則名之為「平準書」)。 至於經濟的辭源出自東晉時代葛洪《抱朴子・內篇》中的「經世濟俗」,意為治理天下,救濟百姓。
Jīng tíng
jīng huái
zhèng jīng
jīngmào
jīng chù
yījīng
年級字:一(P1) 經(P1)
詞性:名詞,副詞
文言文字詞,
常用俗語【名詞】經書。
【助語詞】一: 肯定。
【動詞】經: 經過 - 由於經過某種過程或步驟而產生相應的結果。
只要經過或經歷一次【動詞】 便會 ....。
《文選.江淹.雜體詩.鮑參軍》:「堅儒守一經,未足識行藏。」
《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
wǔ jīng
年級字:五(P1) 經(P1)
詞性:名詞
指漢時編製的《易經》、《書經》、《詩經》、《禮記》、《春秋》等五部經典,為儒家用以講學的重要典籍。相傳五經由孔子整理、編組,內容大體都是先秦的文化學術材料。
- 〔易〕是商、周時代的卜筮之書;
- 〔書〕是虞、夏、商、周的重要官方文書和歷史記載;
- 〔詩〕是商、周時代的詩歌集;
- 〔春秋〕是孔子所作的編年史,上起魯隱公,下迄魯哀公十四年。五經之外,上古重要經典;
- 〔樂〕,不過在漢代之前已亡佚。
在政治上便以五經為標準,並以五經為教育和學術的基本教材,並設五經博士,興太學。
jīng zhuǎn
年級字:經(P1) 轉(P2)
詞性:副詞
不直接的,中間再經過別人或別的地方:轉送,轉達,轉發,轉運。
jīng yòng
jīng lǐ
jīng zhuàn
年級字:經(P1) 傳(P2)
詞性:名詞,代詞
1.指儒家經典和解釋經典的傳。
2.泛指比較重要的古書。
hé jīng
jǐ jīng
mǎ jīng
jīng zhù
年級字:經(P1) 注(P2)
詞性:助詞
1.經過注入,灌注。
2.用文字來解釋:注解,注釋。
Jīng xiāng
jīng wěi
年級字:經(P1) 緯(P0)
詞性:名詞
1.經線和緯線
2.比喻線索、條理、秩序等
3.規劃治理
4.古代指經書和緯書
guó jīng
年級字:國(P1) 經(P1)
1. 國家的綱紀。
三國魏曹植《責躬》詩:“伊爾小子,恃寵驕盈。舉掛時網,動亂國經。” 南朝陳徐陵《太極殿銘》:“況復皇寢,宜昭國經。方流典訓,永樹天庭。”《舊唐書·崔慎由傳》:“合聚兵甲,暗養死士,將亂國經。”
jīng xiāo
yuè jīng
年級字:月(P1) 經(P1)
詞性:名詞
月事,
月信生殖細胞發育成熟的女子週期性的子宮內膜脫落出血,也指月經期流出的血。一般在十四歲左右,月經即開始來潮,到五十歲左右則經斷,其中除妊娠及哺乳期外,通常是一月來潮一次
jīng shāng
jīng nòng
jīng què
jīng diǎn
年級字:經(P1) 典(P2)
詞性:形容詞
【正面】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
【預面】俗語用 - 不好的例子。
jīng pò
jiǔ jīng
cì jīng
年級字:次(P1) 經(P1)
詞性:名詞
次經,又稱為次正經,區別於“首正經”,這個名稱是宗教改革以後才出現的,新教習慣追隨教父耶柔米稱這一部分書卷為Apocrypha,即隱藏、隱密的意思。
jīng jì
年級字:經(P1) 紀(P2)
詞性:名詞
中人 牙人 牙郎1.生意,做生意
例:出外經紀
2.商人,生意人
例:麻掌櫃是個老經紀
3.買賣雙方的中間人
例:他是經紀行中人
4.經營
例:不善經紀
5.料理;安排
例:經紀其家
6.法度;秩序
yǐ jīng
jīng kǎo
年級字:經(P1) 考(P3)
詞性:副詞
1.經過試驗,測驗,考試,考查。
2.已經檢查,查核,考察,考核。
3.經過推求,研究,考據。
jīng lěng
年級字:經(P1) 冷(P2)
詞性:助詞
1.經過冷凍,冷卻。
2.不熱情,不溫和。冷遇,冷淡。
lán jīng
年級字:蘭(P3) 經(P1)
詞性:名詞
《蘭經》是由戚成軸先生所著和華僑藝術出版社出版的關於蘭藝的的書籍,全書共300多頁,分三部分:蘭藝與欣賞、栽培與管理、蘭藝與文化。
jīng jiě
年級字:經(P1) 解(P2)
詞性:名詞
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如《通志堂經解》、《清經解》等,均為編集訓解諸經之作的叢書。
jīng gǎi
年級字:天(P1) 主(P1) 經(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天主經》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禱文。禱文的內容主要向上帝表達七個請求: 我們的天父,願祢的名受顯揚;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阿孟。
禱文的內容主要向上帝表達七個請求,其中三個是為主的祈願,四個是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祈求:
1. 願祢的名受顯揚;
2. 願祢的國來臨;
3. 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
4. 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
5. 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6. 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
7. 救我們免於凶惡。
《天主經》是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向上帝祈禱的祈禱文。
全文:
我們的天父,願祢的名受顯揚;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阿孟。英語全文:
Our Father, who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Amen.
年級字:經(P1) 濟(P4) 通(P3)
詞性:名詞
報導經濟新聞的香港網媒。
年級字:經(P1) 濟(P4) 系(P2)
詞性:名詞
在教育機構(如大學)教授經濟科目的學系。【經濟的解釋】
指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生活用度,、家境。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可以定義為在有限的邊緣範圍內,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的一種藝術。
年級字:足(P1) 球(P2) 經(P1)
詞性:名詞
常用口語專門紀錄、報導或分析足球運動的書。
「經」- 經典: 內容比較有專業知識和已經被人喜歡作參巧的書藉。
年級字:聖(P4) 母(P1) 經(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聖母經》是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向主耶穌母親祈禱的祈禱文。內容主要向聖母瑪利亞說話;一方面我們讚美聖母,另一方面我們請求聖母不斷地為我們祈禱。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孟。
《聖母經》內容主要向聖母瑪利亞說話;一方面我們讚美聖母,另一方面我們請求聖母不斷地為我們祈禱。
讚美: 妳充滿聖寵;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
祈求: 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
全文:
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孟。英語全文:
Hail Mary, full of grace, the Lord is with thee. Blessed art thou among women, and blessed is the fruit of thy womb, Jesus. Holy Mary, Mother of God, pray for us sinners, now and at the hour of our death. Amen.
年級字:滿(P2) 腹(P4) 經(P1) 綸(P0)
年級字:苦(P1) 心(P1) 經(P1) 營(P4)
清·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四回:“但專制政體不除,任憑你君相恁地苦心經營,民力是斷不能發達的。”
年級字:經(P1) 丘(P3) 尋(P3) 壑(P0)
宋朝胡繼宗《書言故事·地理類》:“遊覽自娛,曰得經丘尋壑之樂。”
年級字:離(P2) 經(P1) 畔(P4) 道(P1)
①指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典和規範。②指背離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和行爲規範。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誅之人也!吾房中師弟授受,紹聞知之統,繼精一之傳,豈可以容離經畔道之人哉!”
年級字:大(P1) 不(P1) 經(P1)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年級字:皓(P6+) 首(P1) 窮(P3) 經(P1)
皓:白;首:頭髮;窮經:專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鑽研經書和古籍。
唐·韓偓《贈易卜崔江處士》:“白首窮經通祕義,青山養老度危時。”
年級字:經(P1) 濟(P4) 之(P2) 才(P1)
唐·杜甫《上水遣懷》詩:“古來經濟才,何事獨罕有。”
年級字:曾(P2) 經(P1) 滄(P5) 海(P1)
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裏。
《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爲水。”唐·元稹《離思》詩:“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年級字:誕(P4) 妄(P4) 不(P1) 經(P1)
明·沈德符《野獲編·釋道·夷僧行法》:“按驥上此疏時,思任發已逃去不獲,乃爲誕妄不經之語。”
年級字:慘(P3) 澹(P0) 經(P1) 營(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慘淡經營創業早期時的艱辛情況。
慘: 悽慘、慘淡。
澹: 澹泊、澹然。
經: 經銷、經理。
營: 營業、營運。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年級字:講(P3) 經(P1) 說(P1) 法(P1)
講傳宗教經典,宣揚宗教教義。亦指引經據典地談說議論。
《西遊記·南遊記》第一回:“到今日來,靈山興旺,今十大弟子,講經說法。”
年級字:詭(P5) 誕(P4) 不(P1) 經(P1)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四:“且神仙、方技,祕怪之事,書傳所記,從古有之。然詭誕不經,無補世教。”
年級字:經(P1) 年(P1) 累(P3) 月(P1)
明·孫仁孺《東郭記·爲衣服》:“幸有章子前去,可以無虞,教俺不須記掛,但雖則如此,千山萬水,經年累月,好是懸懸。”
年級字:朝(P3) 經(P1) 暮(P5) 史(P2)
經:指舊時奉爲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羣書,多知故事。”
年級字:誕(P4) 不(P1) 經(P1)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六:“古今傳記《拾遺記》、《東文朔外傳》之類,悉誕謾不經。”
年級字:反(P1) 經(P1) 行(P1) 權(P5)
經:常道;權:權宜的辦法。指違反常規,採取權宜之計。
《史記·太史公自序》:“諸呂爲從,謀弱京師,而勃反經合於權。”
年級字:五(P1) 經(P1) 掃(P1) 地(P1)
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羣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欽明體肥醜,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嘆曰:‘是舉《五經》掃地矣。’”
年級字:經(P1) 驗(P3) 之(P2) 談(P2)
巴金《寒夜》:“‘鍾老這是經驗之談啊!’小潘大聲笑着說。”
年級字:不(P1) 經(P1) 之(P2) 談(P2)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晉·羊祜《戒子書》:“無傳無經之談,無聽譭譽之語。”
年級字:沐(P4) 雨(P1) 經(P1) 霜(P3)
年級字:出(P1) 何(P1) 經(P1) 典(P2)
《後漢書·孔融傳》:“融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姐己賜周公,操不悟其嘲己,問:‘出何經典?’”
年級字:經(P1) 明(P1) 行(P1) 修(P2)
《三國志·魏書·高柔傳》:“今博士皆經明行修,一國清選。”
年級字:整(P2) 軍(P2) 經(P1) 武(P2)
《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
年級字:離(P2) 經(P1) 叛(P3) 道(P1)
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或學說。
元·費唐臣《蘇子瞻風雪貶黃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
年級字:尋(P3) 壑(P0) 經(P1) 丘(P3)
語出晉·陶潛《歸去來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年級字:牧(P2) 豕(P0) 聽(P1) 經(P1)
《後漢書·承宮傳》:“少孤,年八歲爲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爲諸生拾薪。”
年級字:身(P1) 經(P1) 百(P1) 戰(P4)
《資志通鑑·後唐紀·莊宗同光三年》:“且羣臣或從陛下歲久,身經百戰,所得不過一州。”
年級字:大(P1) 展(P2) 經(P1) 綸(P0)
經綸:整理絲縷,比喻治理國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先取荊州後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
年級字:飽(P1) 經(P1) 風(P1) 霜(P3)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風霜,絲鬢如銀。”
年級字:荒(P2) 誕(P4) 不(P1) 經(P1)
荒誕:荒唐離奇;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言論荒謬,不合情理。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年級字:正(P1) 經(P1) 八(P1) 百(P1)
張天民《創業》第二章:“秦發憤卻當了真,正經八百地說:‘抗美援朝的時候起的。’”
年級字:漫(P3) 不(P1) 經(P1) 意(P1)
郭沫若《文藝論集·<瓦特·裴德的批評論>》:“有時不能瑩然徹底而變化,好像漫不經意地在四處爆發着一個優美的結晶。”
年級字:不(P1) 經(P1) 世(P1) 故(P1)
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爲人處世的經驗。
魯迅《花邊文學·序言》:“然而他們不經世故,偶爾‘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釘子。”
年級字:曠(P5) 日(P1) 經(P1) 久(P1)
唐·韓愈《省試學生代齋郎議》:“自非天姿茂異,曠日經久,以所進業發聞於鄉閭……則不可得而齒乎國學矣。”
年級字:見(P1) 經(P1) 識(P2) 經(P1)
年級字:經(P1) 邦(P3) 論(P2) 道(P1)
《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年級字:聖(P4) 經(P1) 賢(P4) 傳(P2)
唐韓愈《答殷侍御書》:“聖經賢傳,屏而不省,要妙之義,無自而尋。”
年級字:諮(P4) 經(P1) 諏(P0) 史(P2)
清·方苞《送王篛林南歸序》:“至則解衣盤薄,諮經諏史,旁若無人。”
年級字:熊(P2) 經(P1) 鳥(P1) 引(P2)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同“熊經鳥申”。
年級字:大(P1) 經(P1) 大(P1) 法(P1)
唐·韓愈《與孟尚書》:“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
年級字:神(P1) 經(P1) 過(P1) 敏(P3)
①症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症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年級字:體(P2) 國(P1) 經(P1) 野(P2)
體:劃分;國:都城;經: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爲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
《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爲極。
年級字:飽(P1) 經(P1) 世(P1) 變(P2)
瞿秋白《餓鄉紀程》三:“我這位表姊,本是家鄉的名美人,現在他飽經世變,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經如狂風驟雨掃淨了春意。”
年級字:經(P1) 緯(P0) 天(P1) 下(P1)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爲儀則。”
年級字:枕(P5) 籍(P4) 經(P1) 史(P2)
清·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李彭家貧績學,枕籍經史,詩文能兼諸家之長。”
年級字:飽(P1) 經(P1) 憂(P3) 患(P3)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場:“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餘,因飽經憂患,甚顯衰老。”
年級字:熊(P2) 經(P1) 鳥(P1) 伸(P2)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同“熊經鳥申”。
年級字:文(P1) 經(P1) 武(P2) 略(P3)
年級字:贏(P5) 金(P1) 一(P1) 經(P1)
《漢書·韋賢傳》:“賢四子;長子方山爲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墓;少子玄成,復以明經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顏師古注:“今書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滿之義。”
年級字:不(P1) 經(P1) 之(P2) 語(P1)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雜錄》:“神宗顧問左右‘青脣’何事,皆不能對。乃以問趙元老。元老奏‘不經之語,不敢以聞’。”
年級字:必(P2) 經(P1) 之(P2) 路(P1)
老舍《無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號纔是敵人反撲必經之路,那裏高,那裏窄,我們不易仰攻,也無法多用人力。我們須在適當時間,放棄了它,堅守主峯和二十七號。”
年級字:經(P1) 天(P1) 緯(P0) 地(P1)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經緯天地曰文。”《國語·周語》:“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經之以天,緯之以地。”
年級字:引(P2) 經(P1) 據(P4) 古(P1)
年級字:執(P4) 經(P1) 問(P1) 難(P2)
《後漢書·儒林傳序》:“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年級字:白(P1) 首(P1) 窮(P3) 經(P1)
《元史·張特立傳》:“壬子歲,復降璽書諭特立曰:白首窮經,誨人不倦,無過不及,學者宗之,昔已賜嘉名,今復諭意。”
年級字:少(P1) 不(P1) 經(P1) 事(P1)
少:年輕;更:經歷。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麼事情。指經驗不多。
年級字:刻(P2) 意(P1) 經(P1) 營(P4)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年級字:經(P1) 綸(P0) 滿(P2) 腹(P4)
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爲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年級字:天(P1) 經(P1) 地(P1) 緯(P0)
①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②引申爲以天地爲法度治理天下。
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年級字:觸(P6) 目(P1) 經(P1) 心(P1)
明·何大復《感春》詩:“風光物色元非惡,觸目經心偏苦情。”
年級字:正(P1) 兒(P1) 巴(P1) 經(P1)
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真正的;確實的。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
年級字:熊(P2) 經(P1) 鳥(P1) 曳(P4)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同“熊經鳥申”。
年級字:正(P1) 經(P1) 八(P1) 本(P2)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八章:“可是,我們幹革命,只要正經八本地幹,哪有不忙的時候兒?”
年級字:飽(P1) 經(P1) 滄(P5) 桑(P4)
飽:充分。滄桑:滄海變桑田的簡縮。泛指世事的變化。經歷過多次的世事變化,生活經歷極爲豐富。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年級字:經(P1) 綸(P0) 濟(P4) 世(P1)
指具有治理國家,經世濟民的才能。經綸:整理絲縷,引申爲處理國家大事。濟世:救世。
年級字:經(P1) 緯(P0) 萬(P2) 端(P2)
年級字:文(P1) 經(P1) 武(P2) 緯(P0)
經、緯:編織物的縱線與橫線。指從文武兩方面治理國家。
唐·顏真卿《郭公廟碑銘》:“文經武緯,訓徒陟步。”
年級字:依(P2) 經(P1) 傍(P3) 注(P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五卷:“那世上說謊的也盡多,少不得依經傍注,有個邊際,從沒有見你恁樣說瞞天謊的祖師。”
年級字:飽(P1) 經(P1) 世(P1) 故(P1)
宋·陸游《書興》詩:“佔得溪山卜數椽,飽經世故氣猶全。”
年級字:經(P1) 邦(P3) 緯(P0) 國(P1)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爲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年級字:不(P1) 見(P1) 經(P1) 傳(P2)
經傳:指被古人尊崇爲典範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常指人沒有名聲或論述沒有根據。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三字雖不見經傳,卻亦甚雅。”
年級字:一(P1) 本(P2) 正(P1) 經(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一板正經莊重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爲道義之淵海,子書爲增深之川流。”
年級字:經(P1) 幫(P1) 緯(P0) 國(P1)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爲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勳,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
年級字:不(P1) 經(P1) 之(P2) 說(P1)
唐·無稹《遷廟議狀》:“曷若削漢朝不經之說,徵殷周可久之文,從親盡則遷之常規,爲萬代不朽之定製。”
年級字:文(P1) 章(P3) 經(P1) 濟(P4)
年級字:守(P2) 經(P1) 達(P1) 權(P5)
經:正道,原則;權:權宜,變通。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不固執。
《漢書·貢禹傳》:“守經據古,不阿當世。”《宋史·洪邁傳》:“不謂書生能臨事達權。”
年級字:漫(P3) 不(P1) 經(P1) 心(P1)
聞一多《偉大的事實,不朽的意義》:“當時漫不經心,卻等事後再去追懷。”
年級字:四(P1) 書(P1) 五(P1) 經(P1)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註》。
年級字:博(P4) 通(P3) 經(P1) 籍(P4)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後漢書·馬融傳》:“初,京兆摯恂以儒術教授隱於南山,不應徵聘,名重關西。融從其遊學,博通經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年級字:侈(P5) 不(P1) 經(P1)
指不着邊際,不合常理;近乎荒誕,沒有根據。同“閎大不經”。
章炳麟《訄書·平等難》:“揉曲木者,不得不過其直,恣言至其極,則以爲鷇卵毛鱗,皆有佛性,其冥極亦與人等。此特其左證之義,覬以齊一四類,而閎侈不經,以至於濫,有牛鼎之意焉。”
年級字:怪(P1) 誕(P4) 不(P1) 經(P1)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明·瞿佑《剪燈新話·聽經猿記》:“烏公以爲詩雖奇妙,而怪誕不經,不許。”
年級字:經(P1) 文(P1) 緯(P0) 武(P2)
唐·許敬宗《定宗廟樂議》:“早復聖蹟神功,不可得而窺測,經文緯武,敢有寄於名言。”
年級字:慘(P3) 淡(P2) 經(P1) 營(P4)
慘淡:苦費心思;經營:籌劃。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後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指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年級字:經(P1) 世(P1) 之(P2) 才(P1)
唐·杜甫《舟中上水遺懷》:“古來經濟才,何事獨罕有。”
年級字:元(P1) 經(P1) 祕(P3) 旨(P2)
清·袁枚《續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說言語,都是元經祕旨,不能記憶。”
年級字:引(P2) 經(P1) 據(P4) 典(P2)
年級字:枕(P5) 經(P1) 籍(P4) 書(P1)
《文選·班固〈答賓戲〉》“徒樂枕經籍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呂向注:“枕經典而臥,鋪詩書而居也。”
年級字:引(P2) 足(P1) 救(P3) 經(P1)
引:拉;經:縊死。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越做越離目的越遠。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闢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年級字:經(P1) 國(P1) 之(P2) 才(P1)
晉·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一時莫論,經國之才。”
年級字:飽(P1) 經(P1) 風(P1) 雨(P1)
孫犁《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年級字:救(P3) 經(P1) 引(P2) 足(P1)
引:拉;經:縊死。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越做越離目的越遠。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闢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年級字:久(P1) 經(P1) 風(P1) 霜(P3)
年級字:奪(P3) 席(P4) 談(P2) 經(P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戴憑傳》:“帝令羣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
年級字:曠(P5) 日(P1) 經(P1) 年(P1)
漢·班固《漢書·郊祀志下》:“曠日經年,靡有毫釐之驗,足以揆今。”
年級字:天(P1) 地(P1) 經(P1) 緯(P0)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爲以天地爲法度治理天下。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年級字:小(P1) 本(P2) 經(P1) 營(P4)
小本:資金不多。指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買賣。也指買賣做得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
年級字:累(P3) 月(P1) 經(P1) 年(P1)
累:累積。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
《敦湟變文集·大目乾運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大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飢贏之苦。”
年級字:熊(P2) 經(P1) 鳥(P1) 申(P1)
年級字:神(P1) 經(P1) 錯(P1) 亂(P2)
年級字:研(P3) 經(P1) 鑄(P5) 史(P2)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安老爺雖是研經鑄史的通品,卻是個秤薪量水的外行。”
年級字:誕(P4) 幻(P5) 不(P1) 經(P1)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班史《藝文》所志,大抵春秋、戰國之作。夏商以前,僅數十種,率皆誕幻不經,當時具悉其僞。”
年級字:飽(P1) 經(P1) 霜(P3) 雪(P1)
飽:充分;經:經歷;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霜雪,絲鬢如銀。”
年級字:反(P1) 經(P1) 合(P1) 道(P1)
明·徐渭《女狀元》第一齣:“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權;矯詔誅羌,反經合道。”
年級字:年(P1) 經(P1) 國(P1) 緯(P0)
年級字:天(P1) 經(P1) 地(P1) 義(P3)
經:規範,原則;義:正理。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年級字:正(P1) 經(P1) 八(P1) 板(P2)
陸星兒《北大荒人物速寫》:“鐵娃把孩子塞給了秀娟,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經八板地坐了起來。”
年級字:經(P1) 久(P1) 不(P1) 息(P1)
年級字:白(P1) 蠟(P4) 明(P1) 經(P1)
白蠟:比喻光禿空白。明經: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屢試不中。
唐·張鷟《朝野僉載》:“張鷟號青錢學士,以其萬選萬中。時有明經董萬九上不第,號白蠟明經,與鷟爲對。”
年級字:牽(P3) 經(P1) 引(P2) 禮(P2)
年級字:秉(P5) 文(P1) 經(P1) 武(P2)
南朝·樑·沈約《王亮等封侯詔》:“秉文經武,任惟腹心。”
年級字:久(P1) 經(P1) 世(P1) 故(P1)
年級字:日(P1) 月(P1) 經(P1) 天(P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年級字:經(P1) 史(P2) 百(P1) 子(P1)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
年級字:論(P2) 道(P1) 經(P1) 邦(P3)
《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孔傳:“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
年級字:離(P2) 經(P1) 辨(P5) 志(P2)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年級字:反(P1) 經(P1) 合(P1) 義(P3)
《北史·爾朱榮傳》:“榮女先爲明帝嬪,欲上立爲後,帝疑未決。給事黃門侍郎祖瑩曰:‘昔文公在秦,懷嬴入侍。事有反經合義,陛下獨何疑焉?”
年級字:經(P1) 國(P1) 大(P1) 業(P2)
經國:治理國家;大業:偉大的事業。極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年級字:緯(P0) 武(P2) 經(P1) 文(P1)
年級字:傳(P2) 經(P1) 送(P1) 寶(P2)
年級字:奪(P3) 其(P2) 談(P2) 經(P1)
年級字:正(P1) 正(P1) 經(P1) 經(P1)
清·李漁《憐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經經聽了半日,只說當真,原來又是說笑。”
年級字:誕(P4) 罔(P0) 不(P1) 經(P1)
《掃迷帚》第九回:“闢辟實實,,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誕罔不經之事,付諸一笑,那就不負我今日一番饒舌了。”
年級字:經(P1) 一(P1) 事(P1) 長(P1) 一(P1) 智(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經一事,
長一智《新編五代史平話·漢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
jīng yī shì, zhǎng yī zhì
年級字:經(P1) 一(P1) 事(P1) ,(P1) 長(P1) 一(P1) 智(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經一事者長一智《新編五代史平話·漢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年級字:遠(P1) 來(P1) 和(P1) 尚(P2) 好(P1) 看(P1) 經(P1)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看經。”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rì yuè jīng tiān jiāng hé xíng dì
年級字:日(P1) 月(P1) 經(P1) 天(P1) ,(P1) 江(P2) 河(P1) 行(P1) 地(P1)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恆、偉大。
《後漢書·桓譚馮衍傳》:“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江海帶地,不足以比。”
bù jīng yī shì bù zhǎng yī zhì
年級字:不(P1) 經(P1) 一(P1) 事(P1) ,(P1) 不(P1) 長(P1) 一(P1) 智(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經一事,
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宋·悟明禪師《聯燈會要·道本禪師》:「老趙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爲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長一智。」